鼻涕蟲一直纏著寶寶?父母在家也能學會護理寶寶鼻腔的方法來咯

2021-01-09 白衣奶爸

寶寶的鼻黏膜很脆弱,即使是細微的刺激,也會導致流鼻涕。而且由於鼻腔很窄, 就會很容易堵住鼻孔,寶寶會感到很不舒服,媽媽遇到這種情形應該怎麼護理呢?

小寶寶的鼻腔對空氣的敏感程度經歷過的父母應該非常了解,經常會出現打噴嚏、鼻塞(偶爾稀鼻涕)、有鼻屎的狀態。

如果寶寶有食慾,精神狀態很好,除了流鼻涕、鼻塞之外,沒 有其他特別的症狀,喝的母乳和配方奶像平常一樣多, 就不必著急帶寶寶去醫院。

新手父母因為鼻涕來醫院的也很多,但通常的結果也都能想到就是打道回府了,還有些非要因為流鼻涕住院的家長奶爸有遇到過的,但在這裡奶爸還是溫馨提示醫院是交叉感染的重地,如果只是普通的流鼻涕鼻塞,並且無其他症狀,建議在家觀察;在家觀察就觀察如果只因為普通的流鼻涕或者鼻塞就去買感冒藥的父母們,心裡是住了一個「醫生」嗎?

什麼情況需要去醫院?

流鼻涕的症狀要仔細觀察

如果寶寶出現流鼻涕或鼻塞的症狀,要仔細辨別情形。如果寶寶沒有食慾,連續幾天流黃色的鼻涕,或清水鼻涕,並出現發熱、咳嗽、含痰、看起來難受、心情差等情況,就應帶寶寶去醫院接受治療;

奶爸小Tips:寶寶鼻塞時媽媽可以用生理鹽水噴霧清潔鼻腔,等鼻腔內幹痂溼潤後,嘗試幫寶寶清潔掉。

這個方法媽媽們都可以嘗試哦,很多媽媽們都跟奶爸反饋這個方法是簡單有效喲。

流鼻涕的原因多種多樣

遇到早晚氣溫變化大、室內空氣乾燥、睡覺前大哭等情況,寶寶比較容易出現流鼻涕。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可能是由於細菌或病毒感染,引起寶寶鼻黏膜發炎。這種情況下,寶寶的鼻涕顏色發白或者發黃,有時還會發綠。如果寶寶體質弱,還容易對灰塵、 真菌等過敏,流出像清水一樣的鼻涕。

這時候爺爺奶奶們各種各樣的神藥和偏方就來了,其實都不可取。比如是保嬰丹、猴棗散、老單、珍珠粉等,也不建議家長直接用棉籤直接去掏小嬰兒的鼻孔,鼻屎沒有軟化就摳出來,這樣子很容易造成黏膜的損傷和出血。強迫症家長控制你自己呀。

討論:寶寶流鼻涕一定是感冒了?

引起寶寶流鼻涕的原因很多,不一定是感冒了。如果受到冷空氣刺激,就容易流鼻涕,如果沒有其他不舒服的症狀就不必太擔心。如果寶寶患有過敏性鼻炎或鼻竇炎也容易流鼻涕,因此不要以為寶寶流鼻涕就是感冒了,更不可隨意用藥。

流鼻涕、鼻塞時如何護理

寶寶還不會給自己擤鼻涕,媽媽可用吸鼻器來幫忙清理,不過動作要輕柔,以免損傷寶寶嬌嫩的鼻黏膜。如果寶寶鼻塞了,可用熱毛巾捂一捂鼻子,會緩解寶寶鼻塞的症狀。如果鼻屎堵在鼻裡,會導致寶寶呼吸困難,可以試著用生理鹽水洗鼻器,或者生理鹽水噴霧的方式,幫寶寶清潔鼻腔。為了防止寶寶鼻子下面的皮膚發乾發紅,可以塗上保溼霜。

手把手教你清理寶寶的鼻涕

如果鼻涕堵住了鼻孔,寶寶會很難受,媽媽也會十分心疼。寶寶鼻塞時不要慌,將鼻涕清理出來就好了。寶寶鼻塞時可以用熱毛巾捂一捂小 鼻子,能緩解鼻塞症狀。

讓寶寶仰臥

往他的鼻腔裡滴1滴鹽水

把吸鼻器插入一個鼻孔,用食指按壓住另 一個鼻孔,把鼻涕吸出來。然後再吸另一個鼻孔,但動作一定要輕柔,以免傷到寶寶脆弱的鼻腔。

你學會了嗎?

相關焦點

  • 寶寶冬天成「鼻涕蟲」
    河南商報記者 張成誠 王苗苗 李佳 首席記者 宗雷  冬天來了,「鼻涕蟲」也來了。流鼻涕,幾乎是每個寶寶都避免不了的。那麼,寶寶有鼻涕就意味著生病了嗎?  其實,鼻涕對呼吸系統有幫助,在霧霾嚴重的天氣裡,鼻涕可以粘住進入鼻腔的病原微生物、粉塵等,避免它們進入肺裡,侵害我們的身體。另外,鼻涕還可以溼潤呼吸道,溼潤吸入的空氣,是整個鼻腔黏膜的保護層。清鼻涕、黃鼻涕,各種顏色的鼻涕又代表了什麼問題?來看看河南省人民醫院呼吸科副主任醫師楊志剛怎麼說。
  • 家有「鼻涕蟲」不用急3個方法巧妙護理
    經常流血性鼻涕,可能是鼻外傷、炎症、異物堵塞,還可能是維生素C和K缺乏症等全身性疾病而引起的,對此各位家長要認真檢查鼻腔,找出原因。必要時應及時就醫進行診斷。    如果寶寶鼻子裡流黃色的分泌物,膿液臭味明顯,特別是得了感冒,且病程超過10天,仍流黏膿性鼻涕,就要考慮是否患了鼻竇炎。
  • 家有"鼻涕蟲"急壞爸爸 治寶寶流鼻涕分清症狀
    「我女兒最近一直流鼻涕,不燒不咳不像感冒,到底咋回事?」市民王先生通過微信平臺「健康專家之聲」向記者提問。實際上,家長們普遍存在類似的困惑,害怕病菌多,家長們不願帶孩子去醫院,不去心裡又著急,不知如何處理。30日,記者採訪島城兒科專家了解到,孩子鼻涕分多種,如清水樣、白色黏稠樣、黃色膿水樣、結痂鼻屎、伴有血絲樣另外還有孩子出現單側鼻腔有異味等。
  • 「鼻涕蟲」裡藏著大秘密!六種顏色的鼻涕暗示著寶寶的健康狀態
    過年出門的時候孟媽看到很多寶寶都拖著兩隻「鼻涕蟲「,邊上媽媽想盡了各種辦法都沒辦法控制住它們。孟媽想要提醒各位媽媽的是:「鼻涕蟲」裡可藏著一個關於孩子的身體健康的秘密。快點早到過敏源並讓孩子遠離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或者用生理鹽水清理下鼻腔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這種情況一般就是鼻黏膜破損造成的,原因也很簡單,一個是一直開暖氣導致的孩子鼻腔乾燥,另一個就是孩子一直用手摳導致鼻外傷。
  • 寶寶沒感冒也能秒變「鼻涕蟲」,原來是漫天柳絮惹的禍!
    可是家中的寶寶這兩天卻一直打噴嚏、流鼻涕!也沒有著涼感冒啊,怎麼就鼻涕一直流流流,沒完沒了的擦也擦不停呢?其實,寶寶流鼻涕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還可能是其他原因。很多媽媽都想搞清楚寶寶老流鼻涕到底是什麼原因,如何減少這種情況發生呢?小編下面帶媽咪們學習下。流鼻涕幾大原因,你家屬於哪種?哭鬧哭鬧很容易導致寶寶流鼻涕。
  • 女性寶寶的生理構造及護理的方法
    男女寶寶的因為生理結構不同,護理方法又有不一樣的地方,該怎麼護理您知道嗎?要想護理好小寶寶的私處媽媽們一定要了解男女寶寶的不同生理構造,今天我們先來講解一下女性寶寶的生理構造以及護理的方法. 女寶寶篇 1、生理構造 女寶寶的陰道屬於外生殖器官,兼有排洩功能。
  • 家有「鼻涕蟲」寶寶,家長千萬被忽視,要懂得巧妙處理
    因為萌萌從小身體發育情況就特別好,所以萌萌的父母可以在他的健康方面少操很多心。可是,媽媽最近發現萌萌的鼻涕越流越多,萌萌竟然變成了一個小鼻涕蟲。這個變化讓媽媽覺得既驚訝又擔心,所以父母帶著萌萌去醫院做了檢查。檢查的結果讓萌萌的媽媽覺得有些不知所措,原來萌萌被檢查出了過敏性鼻炎。
  • 父母如何幫忙寶寶學會面對死亡
    父母如何幫忙寶寶學會面對死亡?很多父母以為寶寶一般傷心不會太久,太小,不懂,其實寶寶面對親人離去,心理往往也收到很大創傷,我們來看看怎麼面對。   讓寶寶遠離不良刺激   因為寶寶自我保護的心理防禦機制還不健全,因此,父母應儘量避免各種死亡情景刺激寶寶。
  • 寶寶鼻腔異物怎麼取出?常用4個處理措施,不做無知媽媽
    寶寶天生好動,對外界充滿好奇心,獨自玩耍時容易把小東西弄進鼻腔,如果父母未及時察覺,有可能會發生嚴重後果寶寶鼻腔異物早發現 進入寶寶鼻腔的如果是小豆粒但如果是尖銳、粗糙物體,可能會損害寶寶鼻腔,引發潰瘍糜爛、出血、鼻有異物感、流膿等症狀。由於鼻腔的溫溼環境極易使作物類顆粒發生膨脹,引起寶寶鼻子不通、打噴嚏,腐爛的作物有膿分泌物,甚至刺鼻異味。
  • 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
    醫生耐心地說:「寶寶保暖要適當,父母護理要記住」三暖一涼「的口訣,這樣孩子才會少生病。」冬季寒冷易感冒,父母護理寶寶記住「三暖一涼」口訣,孩子少生病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覺得寶寶太小,抗寒能力肯定低,必須穿厚點。事實上呢,寶寶新陳代謝比大人快,而且活動多,不太容易冷。
  • 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
    如今媽媽們在寶寶未出生之前就掌握了許多育兒知識,所以遇到黃疸也不再像以前的人們那樣大驚失色了。寶寶黃疸偏高,父母自購藍光燈在家照射,5天大的寶寶皮膚似南瓜前兩天看到一則新聞,浙江台州的王女士抱著出生5天的寶寶急匆匆地去到當地醫院兒科診室,寶寶全身皮膚泛黃,就像小南瓜。
  • 「健康科普」家有「鼻涕蟲寶寶」怎麼辦
    天氣越來越冷,各種流感病毒和冷空氣過敏的寶寶抵抗不了外環境的刺激,來兒科就診的鼻炎和流鼻涕寶寶也越來越多。寶寶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的不適感,你知道寶寶患上鼻炎有哪些症狀嗎?幼兒鼻炎在臨床上主要的症狀是鼻塞、流鼻涕或膿鼻涕、睡眠時打鼾、呼吸暫停、發熱、嬰兒哭鬧等相應症狀。
  • 寶寶測體溫測哪裡最準確?3種科學方法,多數父母知其一不知其二
    寶寶發燒時,測量體溫通常劃為三種測量方式:肛門、液窩、口腔三種。我們都知道,通過對腋下測量小兒體溫,是最常見的方式,對嬰幼兒來說也挺適合。雖然肛表的測量更精準,更接近機體溫度,但是在推廣使用和消毒護理方面比較費事。
  • 寶寶總招蚊子叮咬?這些適合寶寶的防蚊蟲方法,父母趕緊學起來
    在夏天,有很多影響寶寶健康的因素,除了高溫外,就是蚊蟲了,這也是父母感到頭疼的地方,必須要花很大的精力來給寶寶驅蚊,防蚊,當寶寶被蚊蟲咬了,哭鬧的時候,還要想辦法來安撫寶寶,這夏天可以說是很累了。那麼,有什麼辦法能夠有效地給寶寶防蚊呢?
  • 學會這四招,讓寶寶遠離蛀牙!
    平時在門診中,經常有許多父母帶孩子來體檢,檢查時發現孩子蛀牙卻不以為然,認為乳牙壞了沒有關係,早晚還得換牙,無所謂的態度。這是十分錯誤的觀點。乳牙齲齒嚴重時會影響孩子的咀嚼功能、正常進食、營養吸收以及正常的生長發育。
  • 寶寶為何一直打嗝 寶寶打嗝能餵奶嗎
    嬰兒經常會打嗝,特別是在剛喝完奶以後,這是正常的現象,而且這種打嗝不會給寶寶帶來不適感,但是爸爸媽媽們希望能夠幫寶寶止嗝,並且很好地預防寶寶打嗝,這就需要掌握一些方法。有些父母生怕寶寶餓著,無節制地給寶寶餵食,造成寶寶胃腸功能紊亂;或給寶寶吃了生冷的奶水及過量服用寒涼藥物,造成寶寶脾胃功能減弱,氣機升降失常,而使胃氣逆動膈肌,引發打嗝,也就是說,脾胃虛寒的寶寶更容易出現打嗝現象。寶寶打嗝是因為橫膈膜突然用力收縮而造成的。一般持續時間很短對寶寶是無害的。
  • 冬季寶寶鼻子太幹咋辦?4個實用小方法,讓他遠離「紅鼻頭」
    ,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鼻腔血液循環,緩解鼻子幹的症狀。 我們常說一天要喝八杯水才健康,但對於寶寶來說,每天喝多少水是要按照他的體重來估算的,像3歲內的寶寶每天喝1500ml就差不多了!當然除了喝水之外,父母也可以給寶寶多準備一些新鮮蔬果,多補充一些維生素,也能緩解鼻幹。
  • 寶寶撞到頭有這些反應,說明寶寶腦震蕩了?這些情況家長必須知道
    可可撞頭後,我一直擔心會不會留下後遺症,會不會影響智力,縫合的傷口會不會留疤。現在2個月過去了,可可沒有表現任何異常,而且頭上的傷口也基本看不出來了,我才慢慢放下心來。」一個小故事帶出了所有媽媽的擔心。同時專家也提醒各位媽媽,要警惕寶寶的頭部外傷。
  • 寶寶張嘴亮出「鯊魚牙」?都是父母無知惹的禍!
    有的家長可能看到別人家寶寶的小虎牙,就覺得自家寶寶為什麼沒有這麼可愛的牙齒,他們不知道的是兩顆小虎牙確實可愛,但一口「鯊魚牙」就該擔心了。 我們在寶寶小的時候就應該教他們學會保護牙齒,這對寶寶來說真的非常重要。
  • 寶寶多少度是發燒?發燒咋辦?很多寶媽的退燒方法原來是錯的
    最近有寶媽問我們,寶寶發燒有什麼方法,在這裡給寶媽們做一個整理歸納,方便寶媽們參考使用。寶寶發燒本身不可怕,可怕的是父母不注重退燒方法。一定要相信科學的退燒方法,不要使用土方法。2019年4月中旬,家住湖北黃岡的5歲女孩萌萌高燒到40℃,萌萌媽媽聽信診所醫生醫囑使用灌腸來退燒,一連灌了幾天,孩子非但沒退燒,還出現了身上出疹,小便變少,精神變差,便緊急送往醫院。經查發現,孩子身患膿毒血症、腎功能衰竭,還出現了休克症狀,心臟、血壓指數直往下掉。醫生分析,導致孩子出現這一幕的重要原因就是「灌腸」退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