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何時才能結束?明年4月還有小高峰,有可能會持續2年

2020-12-05 騰訊網

來源:中國駐杜塞道夫總領館,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3 月 17 日,德國杜塞道夫中國總領館邀請上海市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教授,為近 200 位駐德國北威州華人同胞,包括留學生、家長、中資企業人員等,通過視頻對目前正在德國進一步惡化的新冠疫情進行了講座與答疑。以下是經過整理的精要版。原始文章較長,可點擊特訊丨張文宏教授為海外同胞防範新冠病毒來支招查閱。

張文宏教授:想要把日子過好,就不能糾結於網際網路(的各種新聞消息)。目前(留學生們)是圍城:在外面待著(覺得)危險,回國(覺得)沒勁。所以,還是要對疫情有一個科學的預判,才是最重要的。我大概不會回答大家是買張機票回國,還是繼續在德國待著。但下面我會和大家分享,基於哪些事實,可以幫助你們自己做出科學的判斷。(對於過去幾周歐洲的疫情而言),德、英德防疫措施相對是淺薄的。但讓人比較欣慰的是,雖然每個國家應對的策略不同,但都在採取越來越積極的措施。

首先我談一下新冠病毒到底是什麼,我首先要告訴大家一個非常重要的觀點:新冠是一種和 SARS 非常接近的病毒,但是沒有 SARS 厲害。可是正因為它沒有 SARS 厲害,所以早期你識別不了,還到處跑,所以傳播得就很快。有些患者的低燒,可能連體溫計都測不太出。而 SARS 一生病就是重症,你想跑也跑不出來了。所以,不太厲害的病毒,傳播性反而很厲害。如果給予最好的治療,SARS 的病死率是 10%,而新冠的病死率呢,在德國是小於 1%的,在中國也是。

馮總領事,我想問您還記得嗎,2009 年的大流感,也波及到了歐洲。(馮答幾乎沒有印象)沒有印象,為什麼?因為它病死率低。所以說新冠就是這樣一種病毒。但這個病的特殊性是,如果你管控不好,那麼後期是要很麻煩的。比如武漢,重症病人達到 20%。如果病人很多,幾萬人同時生病,城市是對付不了的到時重症病人住不進去了,那麼病死率就會變得很高。

我這裡有確切的數據,德國新採購了 10000 臺呼吸機。假如 5%的病人需要呼吸機。(編註:此處是張教授以上海的情況類推的:上海有 350 個重症,25 人使用了呼吸機。)那麼,我不考慮德國存量的呼吸機,就說這 10000 臺,對應的就是 100000 個重症病人了。而你看現在德國的病死率,是不到1%的。(編註:此處表達了對德國的樂觀態度,關於醫療資源冗餘,後面還會提到。)

所以差異就在於態度,在於對疾病的管理。談到對疾病的管理,德國有Robert-Koch,這個研究所是地球上最好的疾病研究室之一——當然中國的現在也很好,但畢竟人家已經好了 100 多年了。上海幾個禮拜悶下來就真的沒有(新增)了,但德國要不要也採取上海的策略呢?可是,德國一是沒有到中國(發病擴散)的程度,二是你也沒有趕上春節啊(春節假期對我國封城效果起到作用)。我認為目前德國的策略還是正確的,也就是出來一個(確診),就治一個, 而不是封城。能不能封城呢?——杜塞道夫關掉了,而柏林沒關掉,那你問題就大了。所以說,想短期見效,就必須採用激烈的手段——但這個激烈的手段必須統一。你德國封了,那歐盟都得封,你歐盟封了,還得看美國封不封。

中國做得好在兩方面,一是輸入人口的管控——這個全球都能做得到;二是社區的管控——這個可是除了中國全球都做不到的。所以我提出的策略是兩個,一是 lock down,二是 slow down。德國現在做的就是 slow down。(編註:slow down 是基於馮總領事介紹的,德國目前關閉了娛樂場所、 學校、非必要的集會等。)

預計今年夏天大多數病例能得到很好的控制,疫情會經歷一個低谷。但是過了夏天,到下一個冬天是不是再復發現在不好說。夏天以後,病人會減少,但是會有散發的零星病人,延續到今年冬天,然後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個小的高峰,然後慢慢再下來。這當中不排除因為北半球夏天病例變少,但是南半球是冬天,也會相互輸送病例。就算持續一兩年也是正常的。不過究竟是今年夏天結束,還是年底結束,還是明年的夏天結束,還是明年的年底結束,事實上這些問題都跟我們在全球範圍內採取的疫情防控策略有關,不好預估。

對個人來說,最好的辦法是別生病。你肯定會問,那怎麼樣才能別生病?記住,這個病毒只有唯一一個感染風險,它只出現在「密切接觸」的情況下!現在有人說,你避免不了不必要的 Social,那你還談想回國幹嘛呢?你回國了不就是主動斷掉所有和德國的 Social 了嗎?所以,你們吃飯自己吃自己的,不聚會或小範圍聚會,華人戴上口罩,減少接觸,勤洗手,通風,分餐。對於那些中資企業,可以要求華人戴上口罩,德國員工自願。

‍馮:對於那些症狀很輕的人,要不要去急診呢?

張:不要。去了也不給你按新冠處理。這裡對於症狀有一個非常重要的標準:有沒有呼吸困難。怎樣知道有沒有呼吸困難,很簡單,你走兩層樓梯,一試便知。

‍馮:默克爾總理在日前發表的講話說,會有 60-70%的人感染,您怎麼看?

張:默克爾很高明,她不講這句話,德國的娛樂場所到現在也關不掉。而且,傳染病理上講,不採取措施的情況下,這個疫情到最後最壞的結果,就是會達到 60-70%。比如,我和你馮總之間隔著10個人,而我是感染的,我就會傳給第1個人,接著第1個人傳染給第2個人,以此類推……但是傳染到第6個人時,也許就傳染不動了,因為他有抵抗力。(編註:因此,感染率達到 60-70%,傳染會進入一種非常緩慢的狀態)。所以,默克爾把最壞的結果告訴給你了,只不過她沒有告訴你為什麼會這樣。政治家很厲害,將來如果德國只有 10%,那你看這就是她的政績。所以政治家比經商的厲害,經商的比我們做醫生的厲害。

‍馮:德國的疫情向何處發展?

張:基本上可以告訴大家,現在就斷了這次疫情在歐洲短期內會結束的念頭。如今整個歐洲的策略其實是一致的:第一點,極大程度地提高社區的醫療力量的布控;第二點,提高對重症病人的救治能力;第三點,控制城市內的各種活動。德國已經採取措施了,如果高峰不過去,疫情不斷的蔓延,德國一定會出臺更高級別的防控措施。

‍馮:疫情高峰何時到來?

張:我判斷疫情高峰會出現在4月份到5、6月份!在夏天會得到比較好的控制,但是控制好以後這個病是不是就沒了?從今天我們對這個疾病的了解程度來講,這個比較困難。因為跟每個地方採取的措施有關,跟國際疫情的走勢走向有關,這是我可以提供給大家的一些參考。

‍馮:這個疫情是否會如此新增下去,還是會突然暴發?

張:暴發是要有暴發點的而在現有的措施下,我看不到有暴發點的存在。但是仍會增加感染率,原因很簡單,病毒的傳播就是1傳2,2傳4,4傳8,8傳16……最近2周很關鍵,14天後如果效果不好,那麼德國的應對等級要加大,因為到那時重症會加多,資源配置(呼吸機等)也會出問題。所以華裔自己也要提高應對等級。

‍馮:德國的醫療水平(條件)能夠應付疫情嗎?會出現超載嗎?

張:這個就得看重症數量與床位數之間的相關性。80%的確診是不需要住院的,住院主要考慮的是重症。我這裡有數據說,德國是 30000 張床位應對500個重症,所以德國的冗餘度比較大。以目前的態勢而言,我認為德國可以應付。

‍馮:關於檢測,在德國不是你想測就給你測,我們的同胞對此感到不解,為什麼德國要這樣對待呢?

張:我要說明,中國也不是都給你測。在中國也是只測來自疫區的人口,只測疑似。人人都給測,會產生巨大的醫療浪費,會帶來醫療資源的擠兌,那麼到時重症病人怎麼辦?北威州 1000 多萬人口,而只對應 2700 名確診的人,試想人人都去測,那是很昂貴的,那醫保系統是會崩潰的。所以我認為不要去挑戰它(德國的關於檢測的規定)。

‍馮:在德國一旦確診,就被要求居家隔離,這是否反而會推波助瀾?

張:如果不是居家隔離,那實際上就是是否需要治療的問題了。如果是輕症,治療意義是不大的,80%的人最終還是自己痊癒的。居家隔離到底是好還是不好?(看國情),中國居家隔離是不好,因為我們居住的地方小。而且,中國政府的決心是,2-4 個月內就控制住疫情。(每個國家的決心和措施都不同)。

‍馮:在德國許多留學生都是合租,這怎麼防?如果出現疑似怎麼辦?

張:這個沒有最好的辦法,只有更好的辦法。多讀書,少社交。共用廚房不會感染,共用衛生間也不會感染,只有密切接觸才會感染。在杜塞道夫,感染率是萬分之一。你只要自己降低接觸,你在 10000 個人裡只會遇到一個感染者,而且你非要和他密切接觸嗎?

‍馮:大家都在關心的一件事:疫苗什麼什麼時候出?

張:1-3 年。從歷史上看,等到疫苗出來的時候一般傳染病都已經過去了。所以我們對疫苗的研製,實際上是為了下一次暴發做準備。疫苗在實驗室裡的成功,不代表臨床的成功,不代表你可以使用到它。或許我們明年的這個時候再來討論這個問題更好。

‍馮:德國是限制中藥的進口的。而最近聽說一些中藥是有療效的,如連花清瘟等等。那麼中藥到底管不管用?為什麼德國不能特事特辦,在非常時期允許我們進口中藥?

張:這個大家要考慮一下對等原則——德國的藥在中國的使用,也不是想用就用的,都是要經過臨床研究的階段(編註:他舉了瑞德西韋的例子)。同理地,你無法要求德國政府放開對中藥的限制。如果你無法改變這些現狀,那你就不能通過私人途徑帶一點過來用嗎?

‍馮:為什麼就連最權威的Robert-Koch也只提倡醫護人員戴口罩,而不倡議普通人戴口罩?

張:首先我們說,戴口罩有沒有效?肯定有,沒有效醫生們幹嘛要戴?但這裡有一個國家對風險評估的問題。也就是說,只有這件事好處足夠大(而代價足夠小)時才會要求你去戴。而德國為了萬分之一的感染率,要求全體人民戴口罩,一是德國人精神崩潰了,二是哪裡有那麼多口罩給你戴。(初期時捐給我國很多)。那你問為什麼中國接受得了,一是東亞的習慣問題, 二是效率高——中國政府就是要求2-4月內高效地控住疫情。

‍馮:不戴,有感染風險;戴,會遭遇很多尷尬,左右兩難,有什麼解決辦法?

張:在一個疫情不高的地方戴口罩是效率低的,而且德國也沒有那麼多口罩。德國認為,等發病率高的時候,生病的人戴不上才是最麻煩的。所以,不要試圖去改變德國人的思維,你能做的還是保持社交距離。口罩的確是有效,但不要高估了。我在視頻中見過的,一群華裔聚會,一邊離得很近一起吃飯,一邊還罵著德國不給戴口罩,所以這就很不像話了。你改變不了德國,但你可以改變自己的行為。

相關焦點

  • 張文宏稱疫情可能持續一到兩年 明年春天疫情可能有一個小高峰
    張文宏稱疫情可能持續一到兩年 明年春天疫情可能有一個小高峰 2020-03-23 09:18:16 來源:北京日報  |  作者:佚名張文宏表示:過了夏天以後病人會減少,但是一直會有散發的零星病人出現,延續到今年冬天,然後到了明年春天,又有可能有一個小的高峰,然後慢慢再下來。這當中還不排除和對面的南半球進行交流,因為北半球夏天病例變少,但是南半球是冬天,也會相互輸送病例。來來回回,就算持續一兩年也是正常的。
  • 張文宏:明年春天,疫情或還有小高峰!今年南半球的冬天要警惕
    來源:路透社、明報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匯總 1、疫情盤點 截至2020年3月22日17時13分,全國(含港澳臺)累計報告新冠肺炎確診病例81,562例,累計疑似病例118例,累計治癒出院72,385
  • 疫情多久結束?柳葉刀主編:明年此時可能注射疫苗
    (健康時報記者 孫歡)疫情在世界上還有多久結束?5月1日,國際頂尖醫學期刊《柳葉刀》總編理察·霍頓在接受央視新聞採訪時表示,唯一能夠防止疫情再反彈的就是疫苗,在接下來的6至12個月當中,我們很可能會有疫苗研製出來,那麼明年這個時候,我們有可能會開始注射這種疫苗讓大家能夠真正受到保護。如果沒有疫苗會如何?
  • 早安,地球村丨何時可以放心摘口罩?疫情結束標誌是啥?中央指導組...
    4月底除湖北,其他省市有望摘口罩Q:人們都關心「拐點」的到來。2月27日,鍾南山院士表示,有信心在4月底基本控制疫情。您的判斷呢?A:我基本同意鍾先生的觀點,但我更樂觀一些。4月底除了湖北以外,全國其他省市我覺得就可以摘口罩恢復正常秩序了。
  • 中科院專家: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定於4月23日15時在北京國二招賓館(北京市西直門南大街6號)東樓三層中會議廳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新冠肺炎防控的科學知識普及,有關專家回答媒體提問。關於新冠肺炎疫情何時結束,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雖然中國付出巨大的努力,已經有效控制了疫情。但只要疫情在世界範圍內存在,疫情對人類的威脅就不能解除,疫情很難說在短期內結束。關於新冠病毒是否會像流感病毒一樣常態化流行,有專家認為,這種可能性有,但是發生概率比較低。
  • 疫情到底何時能結束?張文宏最新分析衝上熱搜
    張文宏:今年最美好的季節可能出現在金秋,10月後或有疫情高峰張文宏分析表示,金秋10月可能會是疫情低谷,之後可能還有高峰。消息一出,隨即上了熱搜 ↓↓↓張文宏認為,疫情結束的時間,目前沒有標準答案,新冠肺炎疫情具有極大的不確定性,「最美好的季節將會是今年的金秋10月,這個時候可能是個低谷,後面可能會有個高峰,所以今年基本上是綿延不斷。」
  • 印度神童預測警告:明年2月會有更大天象
    月發布的視頻中以佔星術預言,世界各國將遭遇災難,他說「從2019年11月開始到2020年3月至4月進入高峰,並在5月底走出困境,疾病的蔓延和嚴重性也都會趨緩。」新冠疫情確實在2020年初的兩三個月達到了高峰,6月確實有所緩解,而之後美國、巴西、印度、俄羅斯的疫情淪陷,也體現在了他的新的預言中。更令人關注的是,他在今年4月初又有新的預言,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12月會有超級大災難」。
  • 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 高峰期時間或會持續到明年1月
    來源:科技日報數據建模模擬歐洲第二波疫情高峰期時間可能會持續到明年1月國際戰「疫」行動科技日報北京9月24日電 (記者張夢然)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23日發表一項數學研究,為應對疫情捲土重來,科學家們利用感染率數據和歐洲各國內部及各國之間的旅行數據,模擬了未來幾個月歐洲第二波新冠肺炎疫情可能如何發生。
  • 夏天還是年底,全球疫情究竟何時結束?中外多篇論文預測走勢
    這個模型分析指出,義大利、伊朗的結束時間隨確診政策的嚴格程度變化較大,若確診標準嚴格,隱藏患者少,則會在6月中上旬結束,否則結束時間會分別延遲至7月21日和8月3日左右。他們也預測了韓國的疫情發展,認為韓國大約會在5月6日-5月13日之間結束。日本:會成為亞洲下一個的爆發點嗎?
  • 印度「神童」發力,看到2月會有更大災難,還看到了疫情截止日期?
    據義大利新聞網站zazoom 1月27日報導,印度14歲的佔星「神童」又做出最新預測,他不但說2月份地球上會發生更大災難,更是預測了醫學界都無法定奪的疫情結束時間
  • 美專家:年底前美國無法擺脫疫情 2.3億人接種才能群體免疫
    (路透社)海外網1月6日電隨著部分國家陸續開始接種新冠疫苗,人們想知道何時能回到往日正常生活。美媒《華盛頓郵報》採訪8位專家,得出的答案是在2021年結束前,美國別想恢復到往日的正常生活;只有2.3億人接種疫苗後,美國才能夠達到群體免疫的狀態。《華郵》向專家們提問兩大議題,一是美國何時可達到群體免疫,二是請他們各自預期何時可恢復正常生活。
  • 日本前高官:若疫情4月不結束,東京奧運會就懸了
    有韓國媒體稱,日本曝出來的新增只是冰山一角,實際人數或是其10倍。 日本媒體就有報導,有疑似患者先後8次跑醫院,都沒能做成核酸檢測。 目前,日本的核酸檢測標準是:必須到厚生勞動省指定的醫院檢測和就診,連續4天發燒37.5度以上,有呼吸道症狀,出現症狀前2周去過中國大陸(湖北),然後,地方的保健所才會引導患者去指定醫院做核酸檢測。
  • 伊波拉病毒又出現了,剛果持續20個月疫情未結束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作者:文/虞子期對於2020年來說,「病毒」的消息可以說真的是連續不斷,本來我們在4月12日可以說會迎來一個好消息,但是這個好消息被終止了,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消息稱,還未到4月12日宣布剛果持續了20個月的疫情結束時間,位於非洲國家剛果
  • 星宇航空首架設置頭等艙的空客A350寬體客機預計明年第4季度交付
    星宇航空去年宣布購買17架A350寬體客機,雖然新冠肺炎疫情重創航空業,星宇航空堅持在引進的空中巴士A350設置頭等艙,首架飛機預計明年第4季度交付。星宇航空已向臺灣民航主管部門申請A350的5階段審查,目前正進行第1階段,即將進入第2階段。
  • 今年通關無望,明年還要待何時?
    香港第四波疫情愈發嚴重,昨日(11月23日)新增確診73例,今日(11月24日)新增確診83例,創3個月多月以來新高。這個時候我想大家關心的不再是今年能不能通關,而是何時能夠控制住第四波疫情?
  • 香港通關延長至12月31日!明年見!
    哭了哭了,這次真的要明年見了!就在前段時間不久,香港政府發布公告,將《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的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換句話說,極大可能今年年底都沒辦法通關了......
  • 未來2年哪些行業復甦慢?
    疫情何時休?最樂觀也要到明年秋夏儘管意疫情曲線已經下降,但死亡人數仍高居不下。與此同時,疫情的結束時間看似也仍十分遙遠。意高等衛生研究院院長Silvio Brusaferro認為:「和洪水、地震等災害不同,新冠流行造成的壓力還將持續至少1年半的時間。」 意高級衛生委員會主席弗朗哥洛卡特裡(Franco Locatelli)則對疫情結束時間給出了較為樂觀的預測:「明年年初疫苗就可到貨,我希望2021年夏秋季節就能結束疫情。
  • 全球疫情究竟何時結束?多篇論文這麼說
    這個模型分析指出,義大利、伊朗的結束時間隨確診政策的嚴格程度變化較大,若確診標準嚴格,隱藏患者少,則會在6月中上旬結束,否則結束時間會分別延遲至7月21日和8月3日左右。
  • 2003年SARS(非典)疫情回顧及2019-nCoV疫情發展趨勢
    2003年非典疫情回顧從2002年12月5日,世界首例非典病人被發現,到2003年3月15日,世界衛生組織正式將該病命名為SARS為止,病程持續近8個月,確診人數8069人。由於香港地區的SARS病例數據較為完整,以香港為例,可以看出一開始即以每天近30例的速度增長,到3月28日之後則開始爆發性增長而達到增長高峰。其後又開始平穩增長直至4月12日達到第二個小高峰、4月17日達到第三個小高峰,之後開始緩慢衰減直至6月中旬開始逐步停止增長。
  • 疫情嚴峻 印度神童預言2月有「毀滅性災難」
    印度14歲神童阿南德預測2月恐怕會發生更大災難。(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印度14歲神童阿南德(Abhigya Anand)受到各界矚目,起因於2019年他曾預言人類自11月開始,會遇上重大災禍,然後到3、4月達到災難巔峰,與新冠肺炎爆發時間吻合,因此他的名氣大增;7月又陸續預測「新冠疫苗恐出現問題」也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