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通關無望,明年還要待何時?

2020-11-27 騰訊網

香港第四波疫情愈發嚴重,昨日(11月23日)新增確診73例,今日(11月24日)新增確診83例,創3個月多月以來新高。這個時候我想大家關心的不再是今年能不能通關,而是何時能夠控制住第四波疫情

今年1月底開始封關,未曾想,這一封就是一年。1-2月第一波疫情,4月第二波疫情,7月香港進入第三波疫情,如今11月第四波疫情,很多香港人已經被錘鍊的相當淡定了,因為不淡定也沒辦法。

當我們以為自己做得好,盡了公民責任,就會減少疫情,現在發現,還是太天真了。從第三波疫情後,距離封關已經是大半年,後臺經常會有朋友問香港何時能通關?大半年沒見到兒子了!對於夫妻和戀人來說更是殘酷;地鐵路邊看到拿著手機對著屏幕的嬰兒在視頻的父親,說實話,硬生生的兩地分割,在這段時間中讓人覺得灰心到麻木。

當然所謂的封關不是不可以回去,而是來回隔離的28天,你根本無法做到些什麼而無奈。不少人問我,內地的家人病危,甚至遠去,還有什麼辦法可以回去嗎?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只能說:沒有!因為真的是沒有!

9月全民檢測來了,通關的希望再次被點燃,然而終究是一場夢,700萬人僅有不到200萬人參與,通關再次成為泡影。10月底健康碼的呼聲傳起,總想給自己留個希望,萬一成了呢?可惜現實沒有萬一!11月香港第四波疫情來了……

香港真的控制不了疫情嗎?旁邊的澳門,內地的所有抗疫經驗都可以借鑑,為何還會一而再再而三的爆發呢?港府說,香港和其他地方情況不一樣,既要阻止疫情又要保障自由民主,還要考慮經濟發展,太難了!佛系般的抗疫有點像過家家,確診人少了,馬上放鬆;確診人數上升,又收緊措施;從沒想過要去清零。

就連本次的強制檢測還要考慮嫖娼的人,跳舞人的想法,順便每個人補貼5000,而且不限次數,感染個幾次比上班都爽。

強制全面檢測被證明是最有效的控制疫情方法,然而港府依舊在畏首畏尾。港府過去幾日兩次發出強制檢測公告,要求到訪過21個歌舞場所的人士要做檢測,約2800人已按公告進行檢測,當中找到50個初步確診者。這是什麼概率?我想說香港不全民強制檢測,疫情還會又第五波……唉,作為小老百姓操碎了心!

香港今年能雙向通關嗎?

不能。

明年呢?

天知道!

往下翻,去評論吧,舞臺交給你們。

熱門閱讀

相關焦點

  • 香港通關延長至12月31日!明年見!
    哭了哭了,這次真的要明年見了!就在前段時間不久,香港政府發布公告,將《若干到港人士強制檢疫規例》(第599C章)的有效期延長至2020年12月31日!換句話說,極大可能今年年底都沒辦法通關了......
  • 一波三折,《紫羅蘭永恆花園》定檔明年,國內觀看無望?
    近期,官網正式公布了《紫羅蘭永恆花園》劇場版的信息,定檔於明年4月22日在日本上映,但也有的網友發現,國內竟然觀看無望?京阿尼所遭受的火災事件是沉痛的,不僅失去了眾多的優秀創作員工,也讓京阿尼遭受了非常大的損失。原本打算上映的《紫羅蘭永恆花園》在時間上也是變更了許多次。但,粉絲們同樣是能夠理解的。
  • 內地香港明年貿易通關更簡便
    內地海關明年啟用綠色關鎖,屆時香港海關予以同等通關便利。  龔正說,統一載貨清單、實施互認關鎖和查驗信息共享,是內地海關與香港海關長期不懈努力的結果,有利於企業提高效率,節省通關時間,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同時也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緩解兩地通關壓力。信息共享、互相承認查驗結果,又為下一步擴大雙方的行政互助合作打下一個很好的基礎,是內地海關與香港海關在行政互助、促進兩地經濟發展新的裡程碑。
  • 明年起香港和內地海關啟用統一貨物通關清單
    明年起香港和內地海關啟用統一貨物通關清單內地海關明年啟用綠色關鎖,屆時香港海關予以同等通關便利。  載貨清單是來往於內地與其他關境地區的公路貨運車輛進出境的載貨申報單證。此前內地和香港海關各自使用不同格式的載貨清單,運輸車輛每通關一次需要向兩地海關分別填報和遞交不同的載貨清單申報。新版統一的載貨清單共39項,使用統一的載貨清單後,運輸企業在通關時,只需填寫一次載貨清單分別向兩地海關遞交指定聯進行申報。
  • 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
    撰文/石春健編輯/燈芯絨出品/馬孔多跑步研究室已完成半馬,何時可以跑全馬?最近不少跑友留言說,自己已經完成了幾個半馬比賽了,何時可以跑全馬?有些跑友身體素質好一周跑個兩次步,就可以完成半馬比賽,但是全馬完全不同。全馬比賽不等於兩個半馬,難度和強度遠遠大於兩個半馬,需要非常系統的準備。
  • 香港深圳二十四小時通關 最快於明年春節假期
    大洋網訊 對於實施二十四小時港深通關問題,運輸局局長吳榮奎昨日漏了口風,公開表示最快可於農曆新年假期在羅湖試行有關措施。但運輸局昨日傍晚作出澄清,指吳榮奎只強調,24小時通關是一個長遠目標,需要逐步推行。  鳳凰網消息,吳榮奎表示,因應市民的需要,相信最快可以於明年春節假期,試行24小時港深通關,疏導過境市民。
  • 火星探測器亮相 明年發射一次達到美國水平只待這款火箭
    火星探測器亮相 明年發射一次達到美國水平只待這款火箭時間:2019-10-11 23: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火星探測器亮相 明年發射一次達到美國水平只待這款火箭 探索火星是當今世界各航天大國都很熱衷的事情,迄今為止已經有美國、俄羅斯、歐空局、印度等國家和航天機構向火星發射過探測器
  • 今年何時最冷
    今年何時最冷?這是由四個問題組合而成的複雜問題,涉及到古代曆法的綜合性問題,讓我一步一步地分別解答。第一,「夏至三庚數伏」。古代人的曆法與現在使用的公曆和農曆曆法是根本不相同的。明年夏至是陽曆6月21日,第一個庚日是26日,第二個庚日是7月6日,又是小暑節氣,第三個庚日是陽曆7月16日入伏,即初伏,陽曆7月26日入中伏,陽曆8月15日末伏。第二,「冬至逢壬數九」。意思是說,每年過了冬至節日後,哪一天是「壬」日,就是入九的第一天,即一九的第一天。數九天就從第一個「壬」日開始的。
  • 香港通關無限延長……
    隨著香港疫情的穩定(確診人數持續保持在個位數),給兩地通關帶來了希望,有關政府負責人也在不斷吹風健康碼已經完備,只等兩地通關了。然而事實上,兩地推進健康碼通關一直不太理想。林政10月份就已經赴深圳,以深圳建立40周年大會為契機,希望推動粵港健康碼。
  • 資本策略︰明年香港豪宅將會有價有量
    原標題:資本策略︰明年香港豪宅將會有價有量   11月23日,
  • 香港人民盼通關
    作者:鄧鄧審閱:臨既自從疫情爆發以來,香港便同內地失去了「聯繫」,封關時間已經長達八個月,但究竟何時能解封還不確定。通關問題一直都困擾著非常多的香港市民,近來這一話題的關注度進一步提升被廣泛討論。不過,香港市民們對通關問題看法複雜混亂,香港絕大多數居民都期盼著趕緊通關,但他們對「健康碼」政策卻流露出了既期待又失望的態度。
  • 無望了!男主張若昀新戲確定,《慶餘年2》主要演員恐難全部回歸
    而近日有消息稱《慶餘年》的第二季今年年底是不太可能開機了,劇本方面倒沒什麼問題,而是演員們的檔期調整不開,尤其張若昀後面還有一部電影需要進組。 這部電影的拍攝周期是75天,如果真的12月初開始拍攝,那也得到明年二月中旬才能夠殺青。
  • 受颱風減弱成溫帶氣旋影響 雨水還要在我市待兩天
    受颱風減弱成溫帶氣旋影響 雨水還要在我市待兩天 2020-09-09 09: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今年考證黨有多慘?最後一科差幾分合格,明年全部科目都要考……
    2020年度工程領域的職業資格考試,註定將被考證黨們銘記,有一些考生由於疫情沒能參加考試,然而更加遺憾的,是參加考試卻沒能通過的,甚至有不少人就差幾分,導致最後一科沒合格,明年又要重新參加全部科目的考試……優路教育表示,多數證書成績有效期在2到4年,在這一個周期內,通過所有科目考試才能拿證。
  • 10月7日香港能通關嗎?
    面對香港的疫情,很多人都悲觀的說,明年見吧,我相信這絕對不是真實的想法,而是無聲的吶喊,難道香港真的要等到明年才能開關嗎?如果是前幾天,我會說可能,但今天我會說10月7日通關有望!看點1為什麼是10月7日?
  • 香港通關真的要等到12月31日?
    昨天一則「明年見,香港通關再延長2個月至12月31日」消息刷屏,很多人悲觀的說真的要明年見了?三哥覺得未必! 為什麼會如此瘋傳明年開關呢?我們要關注的是有條件的通關(如健康碼),只有符合條件的人才有通關的資格。 最直觀的是,原來14天檢疫政策都是一個月未一個周期延長,而此次直接延長到年底,說明港府無意通過取消14天檢疫政策來達到通關的效果,而是要有條件(健康碼)的通關。
  • 去年《鎮魂》,今年《陳情令》,明年《默讀》
    大家好,我是深藍色的夕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去年《鎮魂》,今年《陳情令》,明年《默讀》去年《鎮魂》:還記得去年一部《鎮魂》,讓很多鎮魂女孩念念不忘。當初,小編覺得沒有人能演活沈巍和趙處,覺得不想看。但是,當《鎮魂》開播後,忍不住偷看一下之後,便無法自拔,徹底淪陷了,時至今日也未能走出來!
  • 藥明康德表示有望在今年或明年年初批准Covid-19抗體治療
    中國藥明康德( WuXi Biologics)執行長克裡斯·陳(Chris Chen)預計「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年初」批准Covid-19抗體治療。在談到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最近對禮來公司的抗體治療的緊急使用授權時,陳說,很有可能無錫正在開發的一種抗體治療將在「今​年晚些時候或明年年初」獲得這種緊急批准。 FDA緊急使用授權允許在大流行等緊急狀態下使用未經批准的醫療或疫苗。
  • 疫情何時才能結束?明年4月還有小高峰,有可能會持續2年
    目前(留學生們)是圍城:在外面待著(覺得)危險,回國(覺得)沒勁。所以,還是要對疫情有一個科學的預判,才是最重要的。我大概不會回答大家是買張機票回國,還是繼續在德國待著。但下面我會和大家分享,基於哪些事實,可以幫助你們自己做出科學的判斷。(對於過去幾周歐洲的疫情而言),德、英德防疫措施相對是淺薄的。
  • 新衣不穿,更待何年?
    沒想到他回我:這件衣服我今年先不穿了,明年再穿吧。我回他:你能保證你活到明年嗎。他回我:你什麼意思……我說:誰能保證自己能活到明年呢……不知道是他的想法奇葩,還是我的回答決絕。我是不理解他為什麼買的新衣服不穿,要放到明年的想法。雖然我們不是耄耋之年的老年人,已近黃昏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