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8日,廉價航空亞洲航空(airasia)在其新浪官微高調官宣:
記者隨後下載了亞航的這個APP
打開APP首頁
即可看到SNAP、航班、免稅品ourshop
酒店、旅遊保險等多個子菜單
這還是一個亟待完善的APP
因為多個子菜單目前還無法打開
比如SNAP和酒店
點開之後顯示:
而「航班」子菜單目前也無法設計行程、查詢航班。
唯一能夠順利點擊進入的免稅品ourshop,可以購買各類生鮮產品,甚至可以選擇支付寶、銀聯以及VISA、MasterCard等多種支付方式。
然而當你選擇「買它」!系統卻告訴你只有馬來西亞的三個城市才能收到你的購物包裹。
在亞航的這條官宣微博下,跟貼最多的內容是「還錢!」
對於亞航來說,今年的形勢到底有多難?
據日本媒體報導,就在本月初,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因此,擴展業務既是亞航積極尋求未來發展機會的姿態,也是當前經濟形勢下自救的必須。
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現在有多難?
8月4日,全球酒店預訂平臺Booking.com被曝計劃裁員25%(相當於4300人)。依據財報,今年二季度,Booking.com的母公司Booking Holdings的市場與銷售成本分別同比降幅達85%、47%。
5月份Airbnb愛彼迎表示,將裁掉近1900名員工,約佔公司員工總數的25%,同期還融資20億美元,並在公司內部採取各種手段大幅縮減成本。
TripAdvisor(貓途鷹)全球知名旅遊網站於一季度進行了佔比23%的大規模裁員,並回購股份,通過信貸額度途徑獲7億美元。
3月,攜程也表示高管層自願降薪直至行業恢復,其他員工暫緩漲薪。
為自救,各類旅遊企業各出奇招
澳航出售「護理包」:將一個包含商務艙睡衣、Tim Tam餅乾及多餘的舒適用品套裝的「護理包」以25澳元(約合人民幣124元)出售,以清理多餘的庫存,籌集急需的現金。
每個護理包包含:
兩套澳洲航空商務艙的睡衣
商務艙舒適套件,配有迷你ASPAR產品
12塊單獨包裝的Tim Tam餅乾
200克一包一流的煙燻杏仁
一包10個T2的檸檬草和薑茶包
泰國航空街頭售賣「油炸鬼」:
正在進行債務重組的泰國航空已成功拓展新業務,通過街頭售賣早餐油炸鬼,為公司帶來龐大銷售收入。據當地媒體《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透露,泰國航空的油炸鬼早餐有三個泰式油炸鬼和一份紫薯蘸醬,價格為50泰銖(約10元人民幣)。每天的至少賣出40萬至50萬泰銖的銷售額;每個月能為公司帶入約1000萬泰銖(約216萬元人民幣)左右的銷售額。目前,泰國航空在曼谷和清邁共有7個分支機構銷售油炸鬼,曼谷有5個、清邁有2個。公司希望未來能將油炸鬼業務快速連鎖化,建立特許經營機制,幫助更多合作夥伴加盟,使得泰國航空與合作夥伴能一起受益。
不單國外旅遊企業,國內、省內旅遊企業從疫情開始,很多和旅遊相關的業務停擺以後,也都積極自救。
打開浙江省旅遊集團的浙旅悅遊微信小程序、浙江省中青旅的浙旅YOU購物平臺,除了景點、門票、旅遊線路等傳統旅行社產品,各種生鮮、日化、土特產才是當前霸屏的主角。
中國旅遊業恢復指日可期
日本電視連續劇《悠長假期》有句話:人生不如意時,是上帝給的長假,要好好享受這個假期。突然一天假期結束,時來運轉,人生才真正開始。
2020年,對於全球的旅遊從業人員來說,是艱難、停擺的一年。
而中國的旅遊從業人員比國外的同行幸運,更早等來了「真正開始」。
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另據民航局消息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實際飛行航班117327班次,日均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國慶假期的89.7%,其中國內航班109856班,日均航班量較2019年國慶假期增長12.98個百分點;平均客座率78.64%。國內主要旅遊城市進出港旅客訂票量和客座率已接近或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十一雙節假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累計運輸旅客93.84萬人次、保障航班起降6483架次,貨郵吞吐量超過1.4萬噸,全部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吉祥航空杭州營業部吳經理說,「從整個國慶的出行來看,大多數市民已經從恐慌裡走出來了,大家出行意願還是比較強烈的,往年11月份是淡季,根據現在的情況,還是有希望有一波增長的。11月份機票折扣沒有漲,還是跟往年差不多,在2.5折左右,還是希望刺激大家出遊。」
商報記者:孫穎 潘婷婷 見習記者:周雨菲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