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廉價航空都開始賣生鮮,旅遊企業自救到底有多拼?

2020-10-12 每日商報

10月8日,廉價航空亞洲航空(airasia)在其新浪官微高調官宣:

記者隨後下載了亞航的這個APP

打開APP首頁

即可看到SNAP、航班、免稅品ourshop

酒店、旅遊保險等多個子菜單

這還是一個亟待完善的APP

因為多個子菜單目前還無法打開

比如SNAP和酒店

點開之後顯示:

而「航班」子菜單目前也無法設計行程、查詢航班。

唯一能夠順利點擊進入的免稅品ourshop,可以購買各類生鮮產品,甚至可以選擇支付寶、銀聯以及VISA、MasterCard等多種支付方式。

然而當你選擇「買它」!系統卻告訴你只有馬來西亞的三個城市才能收到你的購物包裹。

在亞航的這條官宣微博下,跟貼最多的內容是「還錢!」

對於亞航來說,今年的形勢到底有多難?

據日本媒體報導,就在本月初,由於經營困難,日本亞洲航空公司已決定終止航空業務,這也是疫情暴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在決定退出市場之前,日本亞航也嘗試了自救措施,今年6月就曾啟動了面向所有員工的自願離職計劃,但大約300名員工最終只有兩成願意響應

因此,擴展業務既是亞航積極尋求未來發展機會的姿態,也是當前經濟形勢下自救的必須。

對於旅遊行業來說,現在有多難?

8月4日,全球酒店預訂平臺Booking.com被曝計劃裁員25%(相當於4300人)。依據財報,今年二季度,Booking.com的母公司Booking Holdings的市場與銷售成本分別同比降幅達85%、47%。

5月份Airbnb愛彼迎表示,將裁掉近1900名員工,約佔公司員工總數的25%,同期還融資20億美元,並在公司內部採取各種手段大幅縮減成本。

TripAdvisor(貓途鷹)全球知名旅遊網站於一季度進行了佔比23%的大規模裁員,並回購股份,通過信貸額度途徑獲7億美元。

3月,攜程也表示高管層自願降薪直至行業恢復,其他員工暫緩漲薪。

為自救,各類旅遊企業各出奇招

澳航出售「護理包」:將一個包含商務艙睡衣、Tim Tam餅乾及多餘的舒適用品套裝的「護理包」以25澳元(約合人民幣124元)出售,以清理多餘的庫存,籌集急需的現金。

每個護理包包含:

兩套澳洲航空商務艙的睡衣

商務艙舒適套件,配有迷你ASPAR產品

12塊單獨包裝的Tim Tam餅乾

200克一包一流的煙燻杏仁

一包10個T2的檸檬草和薑茶包

泰國航空街頭售賣「油炸鬼」:

正在進行債務重組的泰國航空已成功拓展新業務,通過街頭售賣早餐油炸鬼,為公司帶來龐大銷售收入。據當地媒體《曼谷郵報》(Bangkok Post)報導透露,泰國航空的油炸鬼早餐有三個泰式油炸鬼和一份紫薯蘸醬,價格為50泰銖(約10元人民幣)。每天的至少賣出40萬至50萬泰銖的銷售額;每個月能為公司帶入約1000萬泰銖(約216萬元人民幣)左右的銷售額。目前,泰國航空在曼谷和清邁共有7個分支機構銷售油炸鬼,曼谷有5個、清邁有2個。公司希望未來能將油炸鬼業務快速連鎖化,建立特許經營機制,幫助更多合作夥伴加盟,使得泰國航空與合作夥伴能一起受益。

不單國外旅遊企業,國內、省內旅遊企業從疫情開始,很多和旅遊相關的業務停擺以後,也都積極自救。

打開浙江省旅遊集團的浙旅悅遊微信小程序、浙江省中青旅的浙旅YOU購物平臺,除了景點、門票、旅遊線路等傳統旅行社產品,各種生鮮、日化、土特產才是當前霸屏的主角。

中國旅遊業恢復指日可期

日本電視連續劇《悠長假期》有句話:人生不如意時,是上帝給的長假,要好好享受這個假期。突然一天假期結束,時來運轉,人生才真正開始。

2020年,對於全球的旅遊從業人員來說,是艱難、停擺的一年。

而中國的旅遊從業人員比國外的同行幸運,更早等來了「真正開始」。

經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測算,國慶八天長假期間,全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79.0%;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665.6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恢復69.9%。

另據民航局消息統計,今年國慶假期全國實際飛行航班117327班次,日均航班量恢復至2019年國慶假期的89.7%,其中國內航班109856班,日均航班量較2019年國慶假期增長12.98個百分點;平均客座率78.64%。國內主要旅遊城市進出港旅客訂票量和客座率已接近或達到去年同期水平。

今年十一雙節假期,杭州蕭山國際機場累計運輸旅客93.84萬人次、保障航班起降6483架次,貨郵吞吐量超過1.4萬噸,全部超過去年同期水平。

吉祥航空杭州營業部吳經理說,「從整個國慶的出行來看,大多數市民已經從恐慌裡走出來了,大家出行意願還是比較強烈的,往年11月份是淡季,根據現在的情況,還是有希望有一波增長的。11月份機票折扣沒有漲,還是跟往年差不多,在2.5折左右,還是希望刺激大家出遊。」

商報記者:孫穎 潘婷婷 見習記者:周雨菲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值班編輯:史卓旎

下載每日商報APP客戶端「每滿」

相關焦點

  • 偽度假、假出國、坐飛機看星星 航空公司自救有多拼?
    公司前景也依舊黯淡,據國泰航空顧客及商務總裁林紹波預期,到2020年年底,僅會營運疫情前10%的客運運力,明年運力仍會低於正常的一半水平。可謂「腰斬」都不止!為了自救,多國航空公司還推出「奇葩」航線,比如「假飛行」,也就是在天上兜兜風就回到起飛地,還有飛上天看星星……還別說,真有耐不住寂寞的消費者買單。今天驚雷君就來和大家盤點一下,各國航空公司都推出了哪些「奇葩」航線,看看他們為了自救有多拼。
  • 同程推出「任我飛」,疫情之下,航空旅行企業如何自救?
    受疫情影響,全球二十多家航空公司宣布破產,我國相關企業上半年下滑近60%。昨日,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智利南美航空在紐約申請破產。今日,同程旅行推出「任我飛」,該產品是針對年底前周末1000元以內的全國所有航線(除港澳臺)的經濟艙機票,不限航司,不限次數,價格為1999元。成為多個飛行套餐中價格最低的版本。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泰航街頭賣早餐自救月入250萬,國泰都賣飛機餐賣唔賣到咁多
    新冠肺炎令全球航空業幾乎陷入閒置狀態,無數航空業員工因疫情影響面臨失業危機,各航空公司開始另謀生路,有些航空公司想到向外售賣「飛機餐」賺取額外收入,以填補虧損。該航空希望未來能將油炸鬼業務快速連鎖化,建立特許經營機制,幫助更多合作夥伴加盟,使得泰國航空與合作夥伴能一起受益。反觀香港,國泰航空(293)亦有推出外賣飛機餐業務,但如果要獲得與泰航賣油炸鬼相同的銷售收入,該公司要每月賣6萬多個外賣飛機餐!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多個公司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航空公司竟然也到街邊賣油條
    2020年因為一場疫情,導致全球23個航空公司破產,其實包括企業規模巨大的澳洲維珍航空、南非航空和近百年歷史的哥倫比亞航空,以及著名廉價航空公司-老虎航空。這些航空公司在全球客戶心中都極受歡迎,也留下了不錯的口碑,但沒想到的是,在這場疫情中卻無一能夠倖免。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這個行業或有4600萬人失業,開啟花式自救模式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旅遊企業破產裁員仍在進行時
    航空業是「重災區」不完全統計,根據公開報導,從今年4月開始(註:以下時間多為報導時間,非企業提出裁員時間),不少國際航司已陸續陷困。在近4個月裁員或破產的旅企中,航司在統計中佔比最高。更有航企提出破產保護或破產重組。5月26日,據外媒報導,拉丁美洲最大的航空公司智利南美航在紐約申請破產保護;7月1日,拉美最大的航空公司之一墨西哥航空表示,已開始進行破產重組;7月10日,LATAM航空巴西子公司申請破產重組。由此,除阿根廷和巴拉圭的航空公司外,LATAM航空集團的每個分公司都申請了破產保護或重組。
  • 中小微企業自救三大法則:政策支持、抱團取暖、平臺補貼
    本文經授權轉自公眾號:鋅財經(xincaijing),文/秦川川  編輯/大風中小企業如何自救?企業春季如何招工?遠程辦公如何高效?……疫情發生之後,這些問題一躍成為熱門話題。無論是企業主,還是企業員工,都對疫情背景下的企業發展表示擔憂。
  • 為什麼拼多多的東西如此廉價?是假貨嗎?原來暗藏這兩點「貓膩」
    然而,眾所周知,拼多多如雨後春筍般崛起,並在短時間內迅速成為國內電商行業的巨頭,給予我們的生活帶來一些新鮮感。為什麼拼多多的東西如此廉價?是假貨嗎?原來暗藏這兩點「貓膩」! 目前,國內三大最知名的電子商務公司是淘寶天貓,京東和拼多多。
  • 日本亞航宣布全面停飛,各大航空公司如何自救?
    受全球疫情影響,日本亞航今年4月份宣布全面停飛,8月份才恢復日本國內航線不久,如今又難以為繼,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據百運網了解,這將是疫情爆發以來第一家將要退出日本市場的航空公司。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4600萬人或失業,全球航空業花式自救:泰航賣「油條配紫薯羹」月入千萬,將開放加盟……
    於是,這也催生出各大航空公司的「花式自救」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泰國航空「賣油條自救」泰國航空公司代理總裁昌辛10月1日驕傲地宣布,最近他們公司拓展了在街頭賣早餐油條的業務,每天收入至少40萬至50萬油條配紫薯羹有人凌晨5點來排隊買據泰國世界日報,自從泰航總部開始充分利用航空廚房的優勢賺錢後,泰航是隆辦事處也隨之行動起來,帶來泰航的另一個賣點「泰航油條配紫薯羹」,廣受消費者的好評,甚至有人從清晨5點開始排隊購買,成為全城熱點話題。
  • 終止業務,賣油條,搞貨運,全球航空業或裁員1半
    日本亞航是由馬來西亞的亞洲航空公司聯合多家日本企業在2014年成立的一家廉價航空。疫情暴發以來,這家公司今年4月全面停飛,直到8月才恢復了日本國內航線,但很快就宣布從本月開始再次全面停飛。乘客人數大幅下滑是造成日本亞航經營困難的根本原因。日本亞航的註冊資本金只有20億日元(相當於人民幣1.3億元),很難長期應對資金短缺的局面。
  • 第一波廉價機票潮殺到:今天,我從深圳飛重慶,只需71元
    有業內人士對外稱,「現在七至八成旅客取消出行,失去了大量現金流,還要響應政策免費退票,初步估算一家航空公司每天要扛下千萬級別的虧損。」自免費退票政策實行以來,截至2月15日,國內外航空公司共辦理退票2000萬張,涉及票面總金額超過200億元。疫情之下,是否會出現有的航空公司頂不住,甚至瀕臨破產?眼下,各大航空公司開始「流血」自救。
  • 生鮮「戰疫」的B面:中上遊走向零售一線
    生鮮供應鏈中上遊的自救,以及所發生的一連串化學反應,或許比生鮮電商的熱鬧更能左右市場的格局。隨後京東、拼多多也開始為滯銷農產品尋找出路,京東在2月10日開通了「全國生鮮產品綠色通道」,拼多多當天正式上線了「抗疫農貨」專區。
  • 航空巨頭靠賣睡衣自救!這家全球巨無霸公司也破產了
    >血虧100個億,2萬人待崗 靠賣「商務艙睡衣」自救疫情蔓延半年多,全球已經有至少23家航空公司破產倒閉。在虧損嚴重的情況下,澳洲航空不得不開啟了&34;。首先是裁員以縮減運營成本,6月,澳航便宣布計劃裁員6000人,目前該公司仍有2萬人在家待崗;其次,未來一年停飛100架客機。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電商領域有句話:「得生鮮者得天下。」不過生鮮市場看上去很美,做起來卻並不容易——生鮮電商4000多家入局者,4%盈虧平衡,88%虧損,70%巨額虧損,最終只有1%實現了盈利。那麼生鮮電商這個盤子到底做的怎麼樣了呢?市場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