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官方發布年度十大謠言:銀行並非失聯兒童守護點

2020-12-03 TechWeb

 

來源:微信公眾號 謠言過濾器

2016年即將過去,趕在元旦到來之前,微信安全中心從年度熱傳的朋友圈謠言中,為大家選取了TOP10,它們或以一類謠言的形式出現,或是某個具有代表性的個案,一起來看看吧。

1、兒童守護站類謠言(全國銀行網點成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內容:「請告訴您的孩子,在外面,找不到爸爸媽媽的時候,不要慌亂,去任意一家銀行坐下,告訴工作人員你找不到家人了,工作人員會為他聯繫。10月1日起,全國銀行正式成為中國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銀行就是失散兒童守護人。只要孩子進了銀行,即便暫時與家長失去聯繫,孩子也不會被拐賣或出現意外。真要都接力起來能幫助多少走丟的孩子。。。。。。」

真相:經證實,全國銀行系統並未發布此類通知,銀行網點也沒有能力提供相關服務,上述信息為謠言。實際上,早在今年五月份,網絡上就流傳起了各種兒童守護點的版本,比如公交車站、某連鎖企業門店、書店、藥店等,然而最終都被證實為謠言。警方也表示,讓走失兒童離開原地去尋找特定場所,反而有可能加大走失風險,這種做法並不值得推廣。

點評:今年,公交車,書店、藥店、快遞公司等公司或機構紛紛被加入了「做好事」的陣容,都被冠以「中國失聯兒童守護站」的稱號。這些兒童守護點的方案在目前看來還不具有可行性,作為家長,平時多教孩子記熟親人的名字和電話,在走丟之後原地等待或學會報警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2、「微信公開課pro版」連結會盜號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內容:「2016年1月10號晚上,朋友圈有人傳播如下信息:玩了一個打開連結微信公開課PRO版之類的東西,可以看到數據。可是我朋友說這個連結是會盜號的。如果這幾天我的微信發不對勁的信息給你,那肯定是被盜號了。一切以手機號聯繫為準。有事請急call我手機。」

真相:微信團隊鄭重聲明:「我和微信的2015」是為2016年1月11日微信公開課PRO版準備的官方體驗。這個內容本是微信官方為了微信年度大會「微信公開課pro」做的一個小插曲互動,也是為了紀念2015這一年,但發布時為內測階段,由於訪問量火爆,可能存在打開緩慢的情況,已進行優化解決。但絕不是謠言中所說的病毒或者木馬,更不存在帳號裡的錢被盜的情況。

點評:這條謠言在今年年初傳得挺火,想必很多小夥伴多少都還有點印象。另外,還有一條謠言「微信綁卡會傾家蕩產」也忽悠了不少人。在這裡,小編再強調一句:微信團隊會盡最大努力保障大家的隱私和安全使用,請大家放心,涉及到微信產品有關的信息,請以官方公眾號公告為主,不要盲目跟風相信不實傳言。

3、「SB250」系列謠言(吃酸菜魚感染SB250病毒)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內容:「四川省巴中市防疫局宣布:昨天凌晨二點二十一分,一女性感染SB250病毒死亡,年齡21歲,參與搶救的醫生已經隔離。據悉此女是在市場買草魚回家做酸菜魚吃後發覺嘔吐頭暈送院,中央13套電視新聞已播出,暫時別吃魚肉、酸菜,特別是草魚做的酸菜魚、水煮魚,因巴中市121個魚塘已感染。收到馬上發給你關心的人。」

真相:此類因食用酸菜魚、大盤雞為感染病毒的傳聞均為謠言,而且當中也有多個病毒名稱和地點的版本,病毒名稱

有:「SB250」、「2SB500」、「H7N9」、「SK6」等,涉及的地方有鄭州、大同、成都、瀋陽等地。經過媒體記者向各地市疾控中心核實得知:根本就不存在所謂「SB250」這種病毒,當地醫院也未收治過感染SB250的患者,更無類似死亡病例,關於病毒名稱,多為惡搞,大家切勿驚慌。

點評:醫療專家說了,在病毒學分類裡面沒有命名為SB250的病毒。而且大部分病菌都不是耐高溫的,只要保證菜品做熟,能避免大部分的病從口入。但這些包含了「SB」、「二百五」等惡搞詞的謠言,傳謠的同時,還在嚴重挑戰我們的智商,真是太太太可惡。

4、收文件有毒類謠言(公安支隊長稱《微信紅包》圖片有病毒)

謠言類別:失實報導

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

內容:「在省公安廳經保支隊工作的同學發的。 緊急通知 公安網監 6:00緊急通告,請大家要速傳!如果你收到一張帶有《微信紅包》的圖片,在任何環境下請不要打開它,且立即刪除它。如果你打開了它,你會被盜取你手機裡所有相關信息。這是一個新的病毒,已經確認了它的危險性,而殺毒軟體不能清除它。他的目標是盜取手機聯繫人信息,手機綁定銀行信息。請收到的,馬上轉發給你所有親人和朋友單位同事,為了大家,辛苦一下。 這次病毒猛烈僅次於灰鴿子、熊貓燒香,是永遠也刪不了的。緊急通知: 各位家人請把信息轉發給自己的團隊,以免遭受損失! 現有不法分子在網上傳新版人民幣視頻,不要打開,立即刪除,是病毒,特別是手機上有支付寶,手機銀行等帳號的。這個必須轉,剛剛新聞也在播了,大家都動手轉到自己的每個群裡,別上當! 支隊長張齊彬 2016年5月26日」

真相:此為各類借公安網監「緊急通知」名義來傳播不實信息的內容變種之一。今天說某文件含木馬,明天說有某圖片有毒,刻意誇大渲染網絡安全風險。微信官方鄭重聲明:微信紅包圖片有病毒純屬造謠,並保留對造謠者起訴的權利。微信團隊會努力提供各類安全防護技術來保護用戶的社交安全。

點評:除此以外,今年還有「《女人必看》、《釣魚島開戰啦》、《工資調整方案》、《毛澤東復活視頻》、《歐巴馬死了》」等一波又一波不同文件名的謠言,目的都在於誇大渲染網絡安全風險。提醒大家注意安全風險沒有錯,但不必通過這種危言聳聽的方式。只要大家養成良好的安全上網習慣,不點擊不明的連結和文件就好。

相關焦點

  • 微信官方發布年度十大謠言:收文件有毒類謠言上榜
    【TechWeb報導】12月31日消息,騰訊微信安全中心正式發布了2016年度謠言TOP10。其中排行前三的謠言為:兒童守護站累謠言(全國銀行網點成失聯兒童安全守護點)、「微信公開課pro版」連結會盜號、「SB250」系列謠言(吃酸菜魚感染SB250病毒)。
  • 微信官方總結: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謠言,空姐 ——快...
    不知不覺,5月份馬上就要結束了,微信官方也及時整理了本月朋友圈的十大熱傳謠言。雖然微信一直都在通過各種渠道闢謠,每個月也都會做這樣的匯總,各種科技、科普媒體為了闢謠同樣不遺餘力,但因為各種原因,各種謠言總是在滿天飛,尤其是朋友圈內,這就需要大家隨時擦亮眼睛,提高防範意識,不要上了別人的套。
  • 微信朋友圈五月十大謠言: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5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空姐遇害真正原因是因拼車人數等。
  • 2016年朋友圈十大謠言:SB250病毒亮了
    這個內容本是微信官方為了微信年度大會「微信公開課pro」做的一個小插曲互動,也是為了紀念2015這一年,但發布時為內測階段,由於訪問量火爆,可能存在打開緩慢的情況,已進行優化解決。但絕不是謠言中所說的病毒或者木馬,更不存在帳號裡的錢被盜的情況。點評:這條謠言在今年年初傳得挺火,想必很多小夥伴多少都還有點印象。另外,還有一條謠言「微信綁卡會傾家蕩產」也忽悠了不少人。
  • 微信年度十大謠言盤點 最愛用致癌致死嚇人
    早報訊 近日,微信謠言過濾器、微信安全中心發布報告盤點2015年度十大謠言,「微信朋友圈降權」、「打隱翅蟲會致命」、「倒著輸入銀行卡密碼能自動報警」等謠言上榜。而「兒童牛奶飲料致病」這條謠言排名健康類謠言榜首,「小龍蝦處理屍體」連續上榜多年。
  • 微信公布 2019 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地震躲在 「生命三角」最安全...
    IT之家12月30日消息 今日晚間,微信安全中心公布了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失實類與健康類等部分。2019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失實類):需要注意的是,地震躲在「生命三角」最安全屬於失實類謠言。
  • 微信官方公布2020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
    微信官方闢謠平臺謠言過濾器今天回顧了2020年朋友圈流傳最廣的十大謠言,讓我們一起看破謠言,了解真相。01、糧食短缺,趕緊屯米搶油傳言稱:「受疫情影響,國內糧食短缺,要趕緊囤米搶油。」
  • 剛剛,微信公布了5月十大謠言!真相令人憤怒……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我們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真相:此為蹭「空姐順風車遇害案」新聞熱度而製造的惡劣謠言。根據官方報導,「空姐順風車遇害案」事件經過為:●5月5日23時53分許受害人乘坐滴滴順風車後失聯。●5月8日早上八點多警方證實其已遇害,確認被性侵併且身中數刀。
  • 微信公布2017年度朋友圈十大謠言:塑料紫菜、塑料大米上榜
    微信發布《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紫菜是塑料做的」高居榜首,「打開《川普患中風》的圖片會中病毒」、「有人利用塑料製造假大米」等也上榜。謠言不止,闢謠不歇闢謠君已為大家盤點出《2017年朋友圈十大謠言》榜單,一起來看!
  • 微信公布朋友圈9月十大謠言 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等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日前,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型手機病毒出現、颳風下雨會加速新冠病毒的傳播以及吹風機熱風可以治鼻炎等。
  • 五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公布:別再餵孩子吃活蝌蚪
    【環球網科技記者林迪】近日,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2018年5月份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空姐遇害真正原因是因拼車人數、缺維生素B2會致癌、紅衣女子幫砍價被騙50萬上吊自殺、吃活蝌蚪可以治病和人造假雞蛋流入市場等。
  • 「我和微信的故事」連結盜號 微信:惡意謠言
    那只是一則謠言。1月10日晚,微信官方稱,weixin.qq.com相關連結為官方發布,用戶可以正常使用。1月10日,作為微信公開課PRO版活動的預熱,「當你打開這個,你與微信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H5刷爆朋友圈,微信用戶爭相曬出相關數據截圖。但晚間約9時起,朋友圈中開始有人聲稱相關連結導致「盜號」,甚至聲稱點擊後「馬上把支付寶的錢轉出去」。
  • 微信公開課Pro版連結是病毒?官方:將追究造謠者法律責任
    昨晚10時30分,騰訊微信公眾號發布公開聲明,「連結是病毒」的消息純屬謠言,將通過法律手段追究造謠者責任。  微信公開課Pro被稱是病毒  「當你打開這個,你與微信的故事就這樣發生了。」昨天下午,一條這樣的連結在微信朋友圈裡不脛而走。
  • 2014年哈爾濱微信朋友圈十大謠言
    東北網10月21日訊日前,哈市許多市民都在微信朋友圈中看見了一則「12日上午三歲小女孩在世紀家園小區附近被人拐走」的信息。據省公安廳刑偵總隊官方微信平臺「龍江打拐」證實,此信息是虛假信息。今年以來,這樣的虛假消息在哈市市民微信朋友圈頻頻出現。
  • 五月微信朋友圈謠言出爐:吃小龍蝦長蟲、吃活蝌蚪治病 ...
    而並非像視頻所說的「強身健體」。朋友圈十大謠言(原文點此)1、吃小龍蝦身體會長蟲謠言類別:失實報導欺騙指數:★★★★  危害指數:★★★★謠言內容近日網絡流傳一則從手臂夾出一條又一條的白色蟲子的視頻,視頻中還配有:「常吃小龍蝦的結果」文字。
  • 5月朋友圈十大謠言,第一條就中招了!
    不知不覺,五月已到末尾,小編為大家整理了本月朋友圈十大熱傳謠言,來看看你中招過嗎?
  • 微信公布朋友圈8月十大謠言: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今天,微信官方對外公布了八月朋友圈十大謠言,包括新冠疫苗開賣、微信群聊涉及色情內容群主將被處以行政拘留以及海霸王冷凍海鮮是日本核汙染海域產品等。日前,朋友圈流傳:「新冠疫苗已經出來了,498一支,打3支。部分人員可以優先使用,年底能普及。」
  • 支付寶/微信官方:大數據鎖定 35 萬人是謠言
    支付寶/微信官方:大數據鎖定 35 萬人是謠言其中有一則所謂網友投稿的謠言表示,這次微信和支付寶立了大功,很快就鎖定了 35 萬人,因為疫情之後市場內一直沒有現金交易,所有人都通過支付寶和微信進行支付,這個支付方式也方便了大數據確定有關人員,據說圈定了一個35萬人的大名單。
  • 微信朋友圈九月十大謠言:iPhone接通陌生Facetime會被盜取ID
    不過,便捷的網絡和平臺也成為一些謠言高發地,尤其是我們在刷朋友圈的過程中,經常會看到各種各樣危言聳聽的消息。昨天,微信官方公眾號「謠言過濾器」對外公布了九月朋友圈十大謠言,涉及到食品以及公共安全等方面。
  • 軍隊官方微信應該以特色立身
    關鍵詞:「當代海軍」;官方微信;特色立身2014年6月,人民海軍報社開通了「當代海軍」官方微信。這是當時全軍軍區軍兵種第一家微信公眾號,也是海軍唯一的官方微信。由此,我們成為第一個吃「螃蟹」者。在微信運營中,我們首先堅持事實獨家。作為海軍黨委機關報《人民海軍》報編輯部主辦的微信公眾號,「當代海軍」官方微信利用遍布萬裏海疆的特約記者、特約通訊員隊伍,以黨報帶動微信,積極挖掘萬裏海疆新聞富礦,獨家發布具有海軍特色的新聞,精心策劃每一期推送內容,取得較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