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對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來說有著很重大的意義,除了能夠遮風擋雨之外,還承載著一家人美好的回憶。相信對於歷史上的房屋建築風格,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那麼大家有沒有設想過,在未來我們所居住的房子會變成什麼樣?有人就設想出來了這樣一個房子,並且製作了出來。
從外形上看它是一個灰色的小房子,而且屋頂還有點破,牆體上還有裂痕,整體給人的感覺就是豆腐渣一樣,這也就讓大家十分的好奇了,現在我們的科技和建設水平都越來越先進了,別說現如今沒有人住這樣的房子,在未來就更沒人住了,而且肯定也會比現在要好。
不過大家別看這個房子不怎麼樣,但其實你要想住進去還很為難呢?因為它是一座納米房子,不說人住進去,哪怕是你的手指進去也很為難,這樣一座房子的建造,其實是法國貝桑松femto_ST研究所的科學家們,為了向人類展示在未來納米機器人將會引領科技,特地用一種新型納米工廠系統打造了這樣一座房屋。這座房屋到底小到什麼程度呢?
相信大家都知道蟎蟲,這座房子的門框可是連它都擠不進去,整座房屋的寬度只有20微米,高度也只有15微米,如果大家對於它的大小還沒有概念的話,通過看它的光纖基座就知道了,因為還沒有人的頭髮絲寬。雖然這個房子的整體造型很小,但是該有的東西一樣也不少,它有人字形屋頂,四扇窗戶,還有一扇前門,在房屋的頂上還安裝了一個煙囪。
建造這座房子其實十分複雜,首先需要採用聚焦離子束在雙波束電子顯微鏡的引導下,把建造房屋需要的二氧化矽薄膜按照所需要的尺寸切割,然後激發它自動摺疊成房子的形狀。而注氣裝置會將房屋結構的邊緣黏在一起,完成搭建。
在房屋建造的整個過程當中,需要機器人在作業時有非常高的精準度,存在的誤差不能多於兩納米。在未來機器人有望在直徑只有20到100納米的碳納米管上完成更小物體構造的建造作業,以便於插入到血管和噴氣式發動機等無法進入的地方,同時還可以用來檢測輻射水平或者病毒,在醫學和航空領域都非常具有實用性。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