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有哪本書,精準地描寫了女孩們十來歲的心思和困惑,那一定是《小婦人》。
她們愁著下半輩子幹什麼,會渴望虛榮物質,也憧憬將來的婚姻。
在光怪陸離的誘惑下,女孩們一不小心就會走錯路。
而《小婦人》中的母親——瑪奇太太,卻在貧窮的戰爭生活中,把四個女兒養育得獨立、自信,也邂逅了美好的愛情。
她是怎麼做到的?
對物質的態度裡,藏著一個女人後半生的命運。
瑪奇太太一家,其實早年富裕過。只是,他們為幫助他人,放棄了大量財物。
女兒們也一直懷念過去的富有。
那可是有華美衣裙、精緻珠寶的日子。可以天天玩樂,不需要勞作和忍耐。
特別是有一次,大女兒麥吉去富家女的派對,看到她們時髦新潮的服飾,覺得羨慕無比。
可是,瑪奇太太讓女孩們對更窮的人,施捨早餐、日用品。
她們在過程中,感受到了贈予的快樂。
漸漸地,麥吉覺得擁有再多奢侈品,也會空虛而無感。去和同齡女孩攀比,沒有幫助他人快樂。
這也是麥吉年輕貌美、多次被邀請去富人的社交派對,卻沒有淪為「玩物」的原因。
她在上流圈子邊緣,逛了一圈,略微體驗,又全身而退了。
麥吉分得清真實的快樂,是愛、和平、健康。而不是在物質的豐裕裡失去尊嚴。
因為愛情而結婚,幸福感才能更為綿長。
對瑪奇太太一家來說,富豪勞倫斯先生的孫子,是個「金龜婿」。
當外人看到兩家關係好,忍不住猜測,瑪奇太太想讓女兒攀高枝。
有些好心的貴婦,甚至為麥吉和小勞倫斯創造機會,把她推向他。
而麥吉只覺得自己被羞辱了。
二妹瓊,知道了也很生氣:「母親從未教導我們嫁給金錢。」
當女兒們問瑪奇太太:「您有這個打算嗎?」
她說:「我是早有打算。但我的打算,是讓你們嫁給愛情,過得幸福。」
金錢在社會的變遷中,總是無法恆久。富人破產、或財產縮水,是常有之事。
如果結婚的原始動力不是愛情,又如何在人生的一場場劫難中,相互扶持走下去?
所以,麥吉選擇嫁給樸實上進、互相愛慕的布魯克先生,然後一直幸福了下去。
她會在每一個充滿愛意的清晨醒來,在簡樸的房間裡為丈夫孩子做早餐。
那比睡在華美但孤寂的臥房裡舒服,因為沒有愛的婚姻,每一天都是煎熬。
而瓊,則更為幸運。小勞倫斯和她是一起瘋玩的夥伴,也是她寫作事業的支持者,兩個人是如此默契。
她喜歡的人也喜歡她,只是剛好有錢。
不過,這個樸實的女孩子也不喜歡奢侈品,更喜歡在本子上寫寫畫畫,也熱衷於在山坡上奔跑。
這也是小勞倫斯覺得她可愛的地方。
當一個女人覺得勞動可恥,想依靠他人,她的下半輩子多半會在風雨中飄搖。而勤勞的雙手,才是女人永遠的保障。
瑪奇太太如何教會女兒這一點?
十來歲的女孩們,最容易陷入「想做閒太太」的夢想。瑪奇太太的女兒們也不例外。
她們因為貧窮,每天都在勞動補貼家用。
麥吉羨慕英國貴族小姐,可以有空繪畫、開派對。瓊羨慕富家千金不做家務,看閒書。兩個更小的女孩,則討厭每天都學知識。
瑪奇太太很聰明。
她沒有訓斥和反駁她們的觀點,而是允許她們一個星期什麼也不幹,體驗一下自己的「夢想」。
最後,四個女孩覺得只玩樂、不幹活的一天,格外漫長。而且空虛。
瓊看閒書看了一天,頭都疼了。
她更是允許麥吉接受富家小姐的邀請,去體驗那個物慾橫流、什麼也不用幹的世界。
麥吉借穿了時髦性感的裙子,參加了很多派對,也和同齡男孩子喝了很多葡萄酒。
她以為自己會玩得很開心,喜歡這樣的生活,沒想到親身體驗到了空虛和彷徨。
這些切身感受,讓她做出了精神獨立、自己勞動、嫁給愛情的選擇。她沒有遺憾。
所以,當女孩們心生妄念,回歸理智的最好做法,就是親身去體驗一把「夢想」實現的滋味。
瑪奇太太真是一個有智慧的母親。
教育四個想法清奇的小淑女,靠疏不靠堵。
《小婦人》真的是一本智慧瑰寶,值得買來閱讀、珍藏。
而外國經典文學的閱讀體驗,與翻譯效果有很大關係。這本未刪減版《小婦人》口碑譯本,是我見過遣詞行文最好的版本。推薦給你!
一份快餐的錢,買來寧靜午後的閱讀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