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千奇百怪的「動物軍團」,這種動物在戰爭中成為了最佳間諜!

2021-01-18 騰訊網

近年來,無人機技術蓬勃發展,各類商用、民用無人機層出不窮,既方便了民眾的生活,也給空域管制帶來了新的挑戰。

儘管軍方三令五申,但無人機闖入軍用機場的案例仍然屢見不鮮。因此就有了法國空軍成立了專門的金雕培育訓練小組,希望利用金雕兇猛的捕獵能力對付"無法無天"的無人機。

其實訓練動物執行軍事任務早已不是新鮮事。二戰期間,"動物軍團"更是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如今,"動物軍團"的足跡已經遍布海、陸、空,有哪些成員不為人知呢?

猛禽:非法無人機的"剋星"

對於那些"有令不遵"、執意"闖禁區",或者是"迷路"誤入禁區的無人機,法國空軍的辦法是"撒鷹"。法國空軍人員在位於法國西南部城市蒙德馬桑的一處空軍基地訓練金雕攔截無人機。

據了解,法國空軍訓練這些鷹"捕捉"無人機,是從"娃娃抓起"的,甚至在沒破殼前,這些鷹的蛋就被放置在無人機上。小鷹出生後,還要在無人機上待上一陣子;再長大一些後,它們就被訓練"捕獵"迷你無人機,抓到了,就有獎勵。它們漸漸地就都成了箇中高手。

目前,在歐洲,荷蘭警方也用鷹來"擒獲"那些"不聽話"的小型無人機,他們甚至還有一支"鷹警編隊"。

軍犬:動物軍團中的"不老傳奇"

軍犬是動物兵團中的"不老傳奇"。早在4600多年前,經訓練的犬就被用於狩獵、警戒和進攻敵人。

二戰期間,同盟國和軸心國在戰場上共投入25萬條軍犬。這些"勇士"除掉了703座城鎮的地雷,救出了69萬人次負傷官兵。

1942年7月,德軍的850輛坦克向史達林格勒發起總攻。坦克梯隊推進時,只見蘇軍陣地風馳電掣般衝出無數條軍犬,身背炸藥包,毫無畏懼地衝向德軍坦克。一陣陣巨大的爆炸聲中,蘇軍軍犬以自己的血肉之軀與德軍坦克同歸於盡。蘇聯官方宣布,反坦克犬在戰爭中共摧毀了300輛德軍坦克。

軍犬可以擔負多種不同任務。在伊拉克和阿富汗,美軍軍犬被廣泛用於巡邏、搜索、警戒、治安、反爆,檢查哨、監獄、巡邏隊、搜索隊都是軍犬使用的大戶。前駐阿美軍司令彼得雷烏斯曾說:"軍犬在戰場上的作用是無可替代的,它們勝過軍人、勝過機器。"

信鴿:搜集、傳遞情報的最佳間諜

最著名的"動物間諜"當屬鴿子。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就有國家利用鴿子來搜集情報了。

在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個上世紀70年代、裝在鴿子身上的照相機,這個設備輕巧卻能拍下足夠清晰的圖片。當鴿子在天空中飛翔,掛在它胸前的這個相機可以拍攝到數百英尺以內的目標,比偵察機或者衛星等其他拍攝方法能捕捉到更多細節。

在二戰期間,英國共培養了25萬隻信鴿,用於傳遞軍事情報。這些信鴿冒著惡劣的天氣和炮火,飛越上百公裡乃至數百公裡,將情報送到。面對盟軍方面信鴿的往來,德軍非常重視,除了安排專門的狙擊手,還建立了自己的空中部隊-獵鷹。成百上千隻英軍信鴿死在德軍獵鷹的利爪尖喙之下。

海獅:捕獲入侵"蛙人"的能手

海獅雖不具備天生的聲吶定位能力,但視力非常好,可潛至水下650英尺處搜尋目標。海獅通常的職能是在水中找回丟失的設備。

美軍還有一支"潛水入侵檢測系統"部隊,也是由海獅組成,職責是抓人。這些經過訓練的海獅發現入侵的蛙人後,會將自己身上的"腿銬"(一種有繩相連的彈簧夾)悄無聲息地銬在入侵者的腿上後遊開,然後通過繩子拖曳敵人、最後將敵人捕獲。

老鼠:體重不超過半磅的"排雷專家"

2006年,哥倫比亞首都聖菲波哥大市的警察培訓出了全球第一批"排雷鼠",這些"賊眉鼠眼"的小傢伙體積小巧,每隻體重不超過半磅,誤踩地雷也不會"身亡"。此外,它們能夠進入狹窄,大型動物難以到達的區域,工作起來不亞於"排雷犬"。

2008年,美國《時代周刊》也撰文為公眾揭開了一群在非洲莫三比克嗅探地雷的甘比亞袋鼠的神秘面紗。

每隻"排雷鼠"在正式上崗前都必須經過嚴格的專業培訓,它們被放置在一個撒有C-4炸藥及其他爆炸物質的迷宮內,每當成功發現一個目標之後,它們就會被培訓師獎勵一小塊食物,並且還能享受輕撫一下耳後根的"精神鼓勵",據報導,"排雷鼠"識別炸藥的準確率當時已經高達83%,6個月的繼續"深造"後將可以達到100%的準確率。

海豚:大洋裡的"特種部隊"

海豚被認為是智商僅次於人類的動物之一。海豚有一套天生的生物聲吶系統,藉此海豚能精確定位海底的物體。受過訓練的海豚能搜尋水雷,可以帶著炸藥包或水雷直接去炸毀敵方艦船,可以偵察和監聽來往艦船。

據了解,美國和前蘇聯都曾進行過軍用海豚的軍事訓練,美國海軍在加州聖地牙哥建立了一個訓練基地,專門訓練海豚等執行水下任務。2003年伊拉克戰爭爆發後,美軍曾派"海豚部隊"到烏姆蓋斯爾港探測水雷。

而前蘇聯曾在位於克裡米亞的塞瓦斯託波爾海洋館進行"海豚部隊"的訓練,蘇聯解體後被烏克蘭接管。2014年3月,克裡米亞宣布入俄後,俄海軍成功接管了克裡米亞的"海豚作戰部隊"。

大象、騾馬:都曾是二戰運輸"主力軍"

二戰期間,多個國家有騎兵部隊,美國海岸警衛隊當時主要靠騎馬保衛海岸線,而不是用快艇、巡邏艇和飛機防止軸心國特工滲透。

鮮為人知的是,高度機械化的德國軍隊也使用騾子和戰馬。因為騾子可以適應絕大多數地形,而機械化部隊就沒有那麼靈活。德國堅持在山地部隊採取機械化和騾馬化混編。德軍大部分的補給物資和大炮還是由馬匹和騾子來運送和拖運的,每個在前線的德國步兵師都下轄著騎兵巡邏中隊,他們被德軍指揮部視為"眼睛和耳朵"。

此外,戰時還有部隊用大象來運送補給物資和軍火,在緬甸戰場,大象能穿過很多汽車無法通行的地區。

棕熊:波蘭最受歡迎的"戰鬥英雄"之一

二戰期間,波蘭軍隊曾將一頭熊"徵召入伍"。這頭名為"佛伊泰克"的棕熊在1941年時被流亡伊朗的波蘭士兵收養,那時它還是只幼崽。"佛伊泰克"不僅喜愛啤酒和雪茄,還學會了敬軍禮,為身在艱苦殘酷的戰爭環境下的軍人們帶來了無窮的歡樂。

1944年時,這頭棕熊正式加入波蘭軍隊,獲得士兵身份。它在卡西諾修道院戰役中幫助搬運彈藥,此舉讓它成為波蘭最受歡迎的"戰鬥英雄"之一。戰爭後期,"佛伊泰克"與所在部隊一起轉移至蘇格蘭貝裡克希爾郡,隨後它被捐贈給愛丁堡動物園,並於1962年在該動物園去世。

據愛丁堡動物園管理員稱,"佛伊泰克"在動物園時人氣很旺,它會向用波蘭語同他打招呼的遊客揮手致意。經常有波蘭的二戰士兵翻越柵欄去擁抱他們的"英雄"。

相關焦點

  • 動物軍團!揭秘千奇百怪的動物,在戰爭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其實訓練動物執行軍事任務早已不是新鮮事。二戰期間,"動物軍團"更是在戰場上大顯神威。如今,"動物軍團"的足跡已經遍布海、陸、空,有哪些成員不為人知呢? 軍犬:動物軍團中的"不老傳奇"
  • 動物間諜!人類瘋狂窺視動物的新方式
    然而做間諜總有棘手的任務,非洲象任務就是一個。要完成任務,必須有多個間諜同時協作。這時候,人類派出的白鷺間諜出現在象群腳中,它要配合其他烏龜間諜共同監視非洲象。我們看到,穿梭在大象腳下的「間諜龜」,任務十分艱巨。
  • 冷戰時期的動物間諜,潛伏在動物界中的007
    然而殊不知,還有一種間諜,本以為只存在於很多人的腦洞之中,然而其卻真實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並顯著改變了人們對間諜的認知——這就是動物間諜。01動物間諜聽起來新鮮,但卻很有歷史淵源。我國古代就有「飛鴿傳書」的典故,可見對動物進行一定程度的訓練,就能夠滿足人們的某種需求。
  • 揭秘美國動物特工:飛蛾當間諜 臭蟲搜索叢林(圖)
    你信不信,飛蛾、鴿子、鯊魚甚至臭蟲,都能成為美國中央情報局(CIA)特工。多年來,美國等一些西方國家重視訓練動物去完成軍隊所不便完成的各種作戰任務,以達成兵不血刃的戰果,以小的代價獲取大的勝利。  飛蛾扮演間諜  託馬斯·伊斯頓1990年發表科幻小說《雀鷹》,設想通過植入機電控制器控制動物。科學家從他的小說中找到靈感,在處於變態發育階段的昆蟲體內植入微機系統。昆蟲器官發育後包住微機晶片和電線,成為遠程控制的「昆蟲偵察兵」。  軍方的目標是造出至少能飛離控制器100米,在追蹤目標5米範圍內停留的半機器昆蟲。
  • 揭秘BBC的「動物間諜」:你們看的動物世界是這樣拍出來的
    因為它不是一個普通的猩猩,它的真實身份是一個訓練有素的間諜。這隻猩猩名叫Beruti,它其實一個偽裝成大猩猩樣子的照相機。 Beruti的右眼很特別,瞳孔很小, 顏色也不一樣,因為這其實是照相機的鏡頭。Beruti 現在是BBC錄製的節目《 荒野間諜》中無間道小分隊裡的一員。它的間諜任務就就是混在野生大猩猩的圈子裡,窺探並記錄他們的一言一行。
  • 「動物間諜」為美國中情局刺探蘇聯效勞
    情報戰爭,被軍事大國視為「永不停息的戰爭」,不分平時和戰時。冷戰期間,美國中央情報局圍繞蘇聯展開了「無死角」的刺探,甚至動用了特殊的「人馬」——動物。中情局在華盛頓郊區開展最初試驗,結果投入數百萬美元的計劃浪費太大——多數鴿子一去不返,或返回時丟了昂貴的攝像機,還有一些攜帶攝像機的鴿子遭到野貓攻擊,成為「編外反諜隊」的犧牲品。有意思的是,不死心的中情局真打過貓的主意。
  • 溫故冷戰時期的動物間諜
    讓動物在軍事情報中完成任務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時期,但在20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B.F.斯金納的兩名學生以及海軍海豚先驅計劃的第一任培訓主任鮑勃·巴利的出色工作開創了動物間諜的新紀元,巴利訓練過海豚,讓它們去偵察潛水艇,他還發明了「鳥腦」,即一種儀器,可以讓人類與小雞玩畫「連城」的遊戲。(其中一個儀器收藏在史密斯森美國歷史國家博物館。)
  • 冷戰時中情局打造「動物間諜」,用鴿子刺探情報,讓海豚攻擊艦艇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不管是戰爭期間還是和平時期,軍事大國之間的情報戰爭卻難以消停。中情局制定的「動物夥伴」計劃,除了將照相設備安置於鳥類身上之外,還計劃製作活的「無人機」用來刺探蘇聯情報。這也是「動物夥伴」計劃的第二部分,為了實現這一計劃目標,美國還多次在歐洲選用甲蟲來進行實驗。但是這一計劃在開展的過程中並不理想,因為大部分的鴿子去了之後就消失了蹤跡,再也沒有飛回來,白白浪費了大量的資金。
  • 反奸防諜|如果動物變成間諜……
    有沒有人跟秦小妹一樣腦洞大開地想過如果有一天動物會變成間諜......這種情節好像只在科幻電影中發生,但美國中央情報局曾經在官網公開的一批解密文件告訴我們,「動物間諜」是真實存在的,這些文件介紹了其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試圖將動物變成間諜竊取情報的研究。
  • 防不勝防,這9種動物在歷史上都當過間諜
    在古代,幾乎所有的間諜活動都是由人類特工秘密進行的。然而,隨著工業時代的到來,形形色色的間諜開始招募動物加入他們的隊伍,以在殘酷的情報收集領域中獲得優勢。下面,我們就來認識一下這9種在近代或現代戰爭中當過間諜的動物:海豚眾所周知,在幾十年來,美國海軍一直都在訓練海豚來排查深藏海底爆的炸性裝置。這些聰明的鯨目動物甚至比最先進的技術設備更善於發現海底地雷。
  • 動物間諜記錄真實的動物世界,觀察自然流露的美好瞬間
    不知咋地,看完第二季第一集,腦海裡浮現的都是淡淡的長裙蓬鬆的頭髮,紀錄片裡的一些動物,對上這句歌詞具有別樣的喜感,至於是哪些瞬間能匹配這詞,大家一看便知哦。地處烏幹達森林,一個動物群體即將步入間諜視野,山地大猩猩有著分享事物的能力,而此刻一隻孤零零的大猩猩幼崽進入山地大猩猩的視線範圍。
  • 《荒野間諜2》,BBC史上最滑稽的紀錄片!
    「動物世界景象萬千,無奇不有。但是置身其中究竟是怎樣的感受呢?為了找出答案,我們動物間諜團隊成為了臥底……」《荒野間諜2》是由BBC金牌紀錄片大師約翰·唐納和其團隊製作出品的又一部爆款紀錄片,也是BBC動物臥底系列的裡程碑式作品。
  • BBC派動物間諜給動物拍A片,動物表示再也不相信人類了!
    設備固然先進,但工作人員開始擔心這些設備會影響到動物們的生活。於是乎,他們開始「造假」,給動物們之間安排間諜。BBC特意製作出了一隻松鼠間諜,來探究松樹們的超強記憶力,攝像頭藏在間諜手中的堅果裡。還有壯烈犧牲的間諜,這隻烏龜間諜在執行拍攝大象任務期間就被襲擊了。
  • 「人獸戰爭」,如果動物擁有與人類一樣的高智商,人類會被統治嗎
    在地球上,有許多的"王",比如草原之王——獅子,森林之王——老虎,海中之王——藍鯨等等。但人類自譽為"世界之王",掌控著地球,因為人類毫無疑問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憑藉聰明的才智,人類才得以迅速發展,登上食物鏈的頂端。如果是比蠻力,人類自然敵不過世界上的多數動物,但論智商,卻足以碾壓一切動物。
  • 海豚魚雷、自爆軍犬、真貓竊聽器,人類的戰爭坑了多少動物
    2003年英美對伊拉克的戰爭中,美軍曾空運一批「海豚兵」到伊拉克南部的一個城市烏姆·卡斯爾(Umm Qasr),藉此清理港口河道內近100枚水雷。這導致英美聯軍派出另外一支掃雷艦搜尋河床下的水雷時,竟沒有發現一顆水雷,可見「海豚兵」能力之強。2003年伊拉克戰爭中接受美軍訓練的海豚,它的鰭上有一個跟蹤裝置。
  • 海洋動物那些千奇百怪的睡覺姿勢~
    人類都是躺著睡覺而
  • 《荒野間諜》:仿真動物,完美融入自然,帶你近距離接觸野生動物
    紀錄片《荒野間諜》是由BBC金牌紀錄片大師約翰·唐納和其團隊出品的一大佳作,也是繼《動物臥底》之後的又一裡程碑式作品。《荒野間諜》第一季在豆瓣收穫了9.4的高分,該劇口碑一直很好,源自於紀錄片本身的高質量和人情味的解讀。
  • 冷戰時美國中情局訓練動物間諜:讓貓竊聽談話,用蚊子打探敵人
    在冷戰時期,美國中情局曾經訓練了一批動物間諜。他們讓烏鴉、鴿子、貓等動物去做一些本該由間諜來做的事情。比如,讓烏鴉飛到敵人窗臺上放置竊聽器,讓鴿群打探敵人是否會採取進攻,讓貓在敵人身邊假裝徘徊以便竊聽談話,甚至試圖用蚊子來打探黑暗中的敵人……在東歐某國的首都,一隻羽毛黑得發亮的烏鴉落在一幢氣派的公寓樓的窗臺上。
  • [每日新聞報]野生動物紀錄片怎麼拍? 「動物間諜」來幫忙
    [每日新聞報]野生動物紀錄片怎麼拍? 「動物間諜」來幫忙 野生動物紀錄片怎麼拍? 「動物間諜」來幫忙。
  • 動物千奇百怪的睡覺方式
    動物的睡姿千奇百怪,有的喜歡倒掛著,有的喜歡蜷縮著,還有的喜歡站立著。人的生活如果沒有壓力,偷懶其實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而在動物界,它們就更加沒有什麼壓力了。圖為懸掛在樹上小憩的獅子。圖片來源:高品圖像動物的睡姿千奇百怪,有的喜歡倒掛著,有的喜歡蜷縮著,還有的喜歡站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