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米生沃土,崑崙運天工。朋聚錢塘畔,鳥瞰濱江春。」
日前,華為公司以海報形式,給正式落地杭州高新區(濱江)的浙江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送來一首藏頭詩。句首四字組合起來就是「鯤鵬」。
與此同時,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同時揭牌,成為浙江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專業運營方;華為還聯合國字號通信企業普天集團,首發浙產鯤鵬伺服器、PC機、工控機等,浙江數字經濟再獲添「硬核」實力。
當下,新基建正成為經濟發展新熱點。「鯤鵬」飛來「浙」裡築巢,意味著致力於打造長三角計算產業新高地的浙江,正從布局鯤鵬計算產業生態發力,帶動整個軟硬體產業的發展,助力浙江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轉型升級。
「鯤鵬」因何深度布局浙江?如何高效鏈動產業?如何更快走向全國?連日來,記者走訪了鯤鵬產業夥伴、學者和政府官員,詳解關於鯤鵬計算產業背後的問題。
因何深度布局浙江
「這裡有數字經濟的巨輪大航道」
鯤鵬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現多用其指代基於鯤鵬處理器構建的全棧計算基礎設施、行業應用及服務,包括PC、伺服器、存儲、作業系統、中間件、虛擬化、資料庫、雲服務、行業應用以及諮詢管理服務等。
這隻「神獸」飛入浙江,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其時,華為在濱江註冊成立了杭州研究所。華為杭州園區位於上市公司和高新企業集聚區塊,寸土寸金。園區綠樹掩映,大樓沒有大LOGO,如果僅是路過很難察覺到它的存在。這一次依舊低調,華為與浙江合作升級活動,選在東方通信科技園內。沒有過多的裝飾,沒有繁瑣的流程,不到40分鐘,產品發布、平臺揭牌等流程全部走完。
這又是一次重磅合作。浙江與華為再度牽手的時間節點,非常巧妙。
4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新聞發布會上,新基建的範圍首次得到明確,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3個方面。
「新基建機遇蓬勃而來,底層計算硬體設備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計算產業正在過去繁榮的基礎上再登高臺。」資深商業評論人曾響鈴認為,鯤鵬計算產業迎接新機會,必須深度布局浙江,這裡有屬於計算產業的「大船」「大帆」與「大航道」。
這條「大船」,正是浙江一路領先的數字經濟,為計算產業提供超強承載力。
華為第一次牽手浙江時,正是數字經濟起跑時刻。從本世紀初杭州建設「信息港」起步,杭州數字經濟高歌猛進。以華為杭研所落戶的杭州高新區(濱江)為例,2019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1201.6億元,增長16.5%;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佔GDP比重為75.5%。
放大到整個浙江,數字經濟「一號工程」引領跨越式發展,已形成一條較為完備的網絡信息技術產業鏈。加之「最多跑一次」改革、「城市大腦」建設等,浙江為鯤鵬計算產業提供極豐富、有縱深的算力應用場景。
不僅如此,「浙」裡也匯聚著鯤鵬計算產業的「風力」,只待揚帆。
4月21日,從北京趕到杭州的華為副總裁史耀宏提到,華為杭州研究所是華為計算領域研發中心,聚焦雲和計算領域的研究開發。「杭州研究所通過協同華為遍布全球的研發中心,一起攻關研發了鯤鵬所有處理器指令集,以及現在大家知道的鴻蒙作業系統。」
新基建風乍起,鯤鵬計算產業在浙江揚帆起航。這是一條怎樣的航道?
去年9月,華為宣布通過「硬體開放、軟體開源、使能合作夥伴」的策略,與產業夥伴共同開拓萬億級的計算產業大藍海。來自浙江的34家企業和科研院所,作為鯤鵬產業夥伴集中亮相。這些產業夥伴,既有大華等硬體製造商,也有安恆信息等應用服務商,還有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在鯤鵬計算產業中,各有支點——
硬體上,浙江企業基於鯤鵬處理器,將推出大量伺服器、PC機等;軟體上,浙江企業將測試並上線大量應用產品和數字解決方案;科研上,攜手開展數位技術基礎研究和技術攻關,加快突破一批核心關鍵技術,爭取重大創新成果。
這是一條重塑計算產業價值分配的新航道。據預測,到2023年,全球計算產業投資空間1.14萬億美元。中國計算產業投資空間1043億美元,接近全球的10%,是全球計算產業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和增長引擎。鯤鵬計算產業生態將面向全行業、全場景打通產業鏈,重塑硬體價值分配和軟體價值體系。
怎樣高效鏈動產業
「帶動整個浙江軟硬體產業發展」
「鯤鵬」築巢,也為浙江數字經濟發展注入全新活力。
杭州數字經濟一路高光,但也面臨一種結構隱憂——產業偏軟。以鯤鵬處理器為底層核心的鯤鵬計算產業,將在浙江串聯起硬體製造鏈,帶動整個浙江硬體與軟體產業協同發展,助力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產業轉型升級,進一步驅動數字經濟與新製造高質量發展的「雙引擎」。
伺服器、工控機、PC機……此番攜手華為發布的三款鯤鵬產品,都是中國普天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陶雄強頗以為傲的「硬核作品」。其中,普天鯤鵬伺服器基於鯤鵬920處理器開發,具有高性能計算、大容量存儲等特點。「這款伺服器實現了整機器件的全國產化。」陶雄強高興地說,「很快,中國人就可以用上浙江產的伺服器了。」
加入鯤鵬生態,也對浙江企業提出巨大挑戰。「這並不一定意味著成功。」杭州高新區(濱江)商務局副局長柴志冬說,產品性能的競爭力、市場需求的匹配度等要素,都決定著一款產品的生死。「不過,浙江數字經濟實力強勁,技術供給、算力需求、製造能力都非常匹配,產業軟硬協調具備先天基礎。」
「鯤鵬」入浙,鏈動浙江數字經濟「軟硬協調」發展再進一步。賦能新製造,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邊界被打破,甚至「無縫咬合」。
5G時代,帶來工業網際網路、車聯網、遠程醫療等重要領域的變革,這對於建設「全國5G第一城」的杭州來說,是一個新機遇。
浙江移動規劃技術部專家李立奇透露,浙江移動正基於鯤鵬處理器的新算力,採用全國產化組件,從處理器、伺服器、作業系統、資料庫、核心網網元等,全方位構築自主可控的5G SA(獨立組網)網絡。「目前我們已完成3500多個業務流程測試,實現了端到端全面驗證。」
根據規劃,到2022年,浙江要建成5G基站8萬個,覆蓋面領先全國,由此「萬物互聯」,基於鯤鵬的5G時代引領新製造業生態繁榮。
更多信息技術服務企業蓄力二次爆發。作為鯤鵬產業夥伴,網絡安全行業領頭羊安恆信息帶來了基於鯤鵬處理器的數位化解決方案。「我們10款主力產品取得技術兼容證明,在全國進行測試。」安恆信息信創技術經理姚迪介紹,測試結果顯示,由於伺服器、處理器等硬體都來自國內企業,產品適配性優良,運行速度等指標達到國際先進水準。
軟硬協調,浙江早有部署。去年11月,浙江省政府與華為公司籤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在省經信廳等政府部門大力推動下,浙江省鯤鵬計算產業聯盟得以組建,現有會員單位115家,包括之江實驗室等,並在杭州、寧波等地分設鯤鵬生態創新中心。
目前,浙江省內近50家鯤鵬產業夥伴完成兼容性互認證,並推出了聯合解決方案。測試移植中的企業超過90家,預計2020年底超過200家。這些企業都將藉助鯤鵬品牌、生態紅利,面向全國銷售,進一步拉動算力內需市場,帶動浙江軟硬體產業輻射長三角。
如何更快走向全國
「為計算產業發展建立更多共識」
計算產業變革,技術不是最大難點,共識才是。
在鯤鵬計算產業長長的鏈條上,華為只是通信設備製造商之一。華為中國地區部總裁魯勇表示,華為堅持技術開放,做鯤鵬計算產業生態的使能者。希望用3年時間,讓90%的應用都可以跑在鯤鵬上。
早在去年9月,華為已經面向全球啟動一項「沃土計劃」,未來5年投入15億美元,在全球發展500萬名開發者,共同參與鯤鵬計算產業生態的發展。短短半年多時間,鯤鵬生態開啟共識裂變。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鯤鵬計算產業聯盟及鯤鵬產業生態創新中心已在北京、上海、天津、重慶等超過20個省布局。無一例外,每個省份和城市布局鯤鵬時,都瞄準了軟體生態、硬體製造和應用示範等關鍵詞。
相比國內其他地區,浙江推動形成「用鯤鵬」的共識,閃現出浙江數字經濟的培育路徑。
把城市當成生態的「試驗場」。目前,杭州市政務雲已經選用鯤鵬算力底座。整個浙江也在為鯤鵬產業發展積極創造條件,帶頭推廣應用鯤鵬產品和系統,並在金融、電力、交通等行業及新型信息基礎設施領域,加快形成一批應用示範工程,以應用促發展創新,共同推動數字經濟創新發展。
行業龍頭創造「共識疊加」效應。「鯤鵬」築巢浙江,正在加大與阿里巴巴、海康威視、之江實驗室等企業和科研機構的合作。標杆與標杆的合作,將發揮「共識疊加」的示範效應,帶動科研資源要素集聚,推動形成生態圈。目前,華為與阿里巴巴合作,已經完成阿里雲敏捷版、阿里雲企業版測試,並在阿里雲官網發布認證結果。
中小企業享受「共識紅利」。4月22日,在杭州高新區(濱江)物聯網小鎮首場「新技術、新產品」發布直播中,浙江貴仁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發鵬向線上6萬名網友介紹,去年,貴仁牽手華為共同發布智慧水務聯合解決方案。隨著鯤鵬生態圈擴大,未來將加深研發合作,結合雙方技術優勢進一步提升治水模型和標準。
治水模型是什麼樣一種模型?基於鯤鵬建立標準將有什麼優勢?高發鵬舉了一個很形象的例子:颱風等極端天氣,很可能造成內澇。根據降雨量、管網流量、河道水位等數據,治水模型將計算一套科學的調度方法,用哪些數據、數據怎麼用,就涉及到標準問題。「以往,這樣的模型,是『跑』在國外的硬體和軟體上。未來有鯤鵬的加入,將共同提升自產模型和標準,適配性更高。」
共識一旦形成,現有產業應用、技術將加快成為行業標準。浙江構建立足浙江、輻射長三角的計算產業生態,仍需搶佔標準認證的高地。
浙江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揭牌當天,作為該中心的專業運營方,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同步揭牌。浙江大學將匯聚優勢資源,依託浙江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和浙江大學濱江研究院兩個重要創新載體,牽手華為建立計算產業生態創新的公共服務平臺。未來,浙江省鯤鵬生態創新中心將打造浙江省信息創新及各行業國產化解決方案認證平臺、創新及標準孵化平臺、成果展示平臺和專業培訓平臺,成為浙江發力新基建的重大載體。
浙江深度布局鯤鵬計算產業,在底層設施、中間硬體和各類應用乃至生態共識上,已經具備了把產業鏈做成「黑土地」的條件,也具備了輻射長三角、推動生態圈的基礎。就像史耀宏暢想的那樣:「鯤鵬生態在浙江繁榮。我們希望和浙江一起,讓鯤鵬變成中國的鯤鵬、世界的鯤鵬,為數字經濟創造更大價值。」
「鯤鵬」展翅扶搖萬裡
在採訪華為及產業夥伴時,一位硬體企業老總向筆者這樣定義「鯤鵬」:「鯤鵬計算產業,是基於鯤鵬處理器衍生的一切硬軟體的總和。華為研發鯤鵬處理器,只是一個起點,鯤鵬生態一定屬於全產業。」
「鯤鵬」在浙江,已經開始顯露它「萬物可載」的基礎屬性:專攻科技治水領域的小微企業,基於鯤鵬打造適配性更高的行業標準;從未涉足伺服器領域的製造企業,基於鯤鵬邁出了堅實的第一步……
在電力、能源、通信、交通等方方面面,「鯤鵬」正為浙江打造一個全新的算力底座。「鯤鵬」加持的新基建,正支撐浙江引人注目的數字經濟,再上新臺階。
新基建、新賽道,在已經展開的萬億級計算產業競爭中,浙江還要發揮數字經濟、民營經濟、科研實力等綜合優勢,技術上瞄準「硬核」,產業上留住「硬貨」,鏈動全產業鏈,更快一步打造長三角計算產業新高地。
鯤之大,不知其幾千裡也;鵬之背,不知其幾千裡也。「鯤鵬」的徵途,在九萬裡雲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