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不留神,暖寶寶&熱水袋就會「傷」你很深

2021-01-18 人民資訊

剛剛過去的一波寒潮,真是讓人很激「凍」啊!奔波在路上的打工人,個個都是寒風中瑟瑟發抖的亞子。

如果這時的你身上貼滿暖寶寶,腳下踩個熱水袋,再裹上個大棉襖,要是能再披個電熱毯,自充電的那種,簡直不要太完美了!

千萬不要得意太早!據說,這些取暖的傢伙,在暖萌的外表下,有著一顆「傷」人的心。

什麼「傷」?對,沒錯,就是「燙傷」的「傷」。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A縣的趙女士,用熱水袋裝了滿滿一袋熱水放在腳邊,第二天早上醒來,發現腳面紅腫,又疼又癢。她趕忙找來牙膏塗抹,沒想到,用完後腳越來越疼,一點兒緩解的跡象也沒有,只得趕緊去求助醫生。

醫生:你這是低熱燙傷。

趙女士:啊?沒聽說過呀,熱水袋的溫度不高啊……

醫生:沒錯,就是不高的溫度把你燙傷的!

趙女士:燙傷啊,可是我抹了牙膏啦,怎麼反倒更嚴重了呢?

醫生:誰告訴你抹牙膏好使的?牙膏不僅不能緩解疼痛,還有可能導致創面感染,加重創傷。

趙女士:……

B市的張女士睡覺前給孩子貼了個暖寶寶。後半夜,孩子一直翻騰,不一會兒竟然「哇」地大哭起來。打開燈,張女士發現孩子一直撓貼著暖寶寶的地方。她這才反應過來,趕緊撕下暖寶寶,孩子嬌嫩的皮膚上居然起了很多燙傷的小水泡。謹慎起見,張女士趕忙帶孩子去了醫院。

(對話形式)

張女士:給孩子貼暖寶的時候還好好的,一覺醒來就被燙傷了!

醫生說:這是低溫燙傷,早期不易察覺,一旦發現,應立即用清水衝洗或者浸泡。如果燙傷不嚴重,可以塗抹一些燙傷藥;如果嚴重的話,還需要進行包紮處理。

這兩則案例,都是典型的「低溫燙傷」,更是冬季裡非常容易被忽視的常見案例。那麼,到底什麼是「低溫燙傷」呢?被燙傷了應該如何處理呢?

科普Time

低溫也會把你傷得很深

低溫燙傷,指機體長時間接觸溫度不太高的熱源,致使熱量蓄積而導致接觸部位皮膚、皮下組織燒傷。低熱燒傷的溫度一般在44~51℃,通常不易被察覺,持續時間長,待到發現時往往已經造成比較嚴重的傷害,好發於嬰幼兒、青少年、糖尿病患者及老年人。

低溫燙傷導致的創面一般痛感不明顯,但皮膚會出現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白。這種燙傷面積不大,但是深度卻比較大,有的可深達骨質。創面深,往往造成組織壞死。

處理低溫燙傷5字決

1.離 發覺燒燙傷以後立即脫離致熱原;

2.脫 脫去衣服,如果衣服和皮膚粘連在一起,用剪刀剪掉,不要硬拽;

3.泡 脫掉衣服後,把局部受傷的部位用自來水衝洗或者浸泡在涼水裡,衝洗時間要達到半個小時,以不疼為主;

4.包 如果燙傷比較重,要用乾淨毛巾或乾淨紗布包紮。如果只是起水泡,可以自行到藥店買燙傷藥塗抹;

5.送 做了簡單的處理後還是要去正規醫院接受專業治療,這樣才能避免留疤或者加重病情。

需要特別強調的是,燙傷後,千萬不要用醬油、醋、牙膏甚至煤灰塗抹傷處,這樣極易導致感染,增加創面的深度。必要時應當第一時間將傷者送往醫院,按醫生要求科學處置。

在日常生活中,購買取暖設備,一定要選擇正規廠家生產的,不要超期使用。

在使用熱水袋取暖時,水不裝太滿,以不超過70%為宜,使用時不要直接接觸皮膚,可用厚毛巾進行包裹。

暖寶寶不要貼身使用,一定要隔著衣服,應避免長時間在同一位置使用,尤其睡覺時應摘下。老人、兒童、糖尿病患者應慎用。

使用電熱毯時,要注意正確開關,應在睡覺時關閉開關,老年人身邊最好有家人陪伴。

相關焦點

  • 暖寶寶和熱水袋千萬別...
    寒假、春節即將來臨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   安全防護仍不可忽視   冬天,天氣寒冷,   暖寶寶和熱水袋,   成為家長給孩子保暖的首選。   但使用時需要注意,   當心低溫燙傷,   嚴重時會傷及皮膚真皮深層、   皮下深部組織、燙傷嚴重時可深達骨質。   那怎樣防止燙傷?萬一燙傷後該怎麼做?   快來跟著團團一起來了解吧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入秋之後家長們怕孩子受凍除了把孩子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起來還開始尋找各種「禦寒利器」比如暖寶寶、熱水袋……但大家不知道這種取暖方法可能讓娃「很受傷」……暖水袋、電熱寶、電熱毯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深圳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組副主任醫師熊竹表示:「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就是用熱水袋在孩子身邊一直放著就燙傷了,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這個孩子後來做了植皮手術。」
  • 溫度不高也會...
    天氣轉涼  家長們怕孩子受凍  除了把孩子裡三層、外三層地裹起來  還開始尋找各種「禦寒利器」  比如暖寶寶、熱水袋……  這些防寒產品,每到寒潮來襲時,就會被家長們翻出來。  但是要知道  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  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
  • 熱水袋儘量不要使用「祖傳的」為了保暖這些坑別踩
    進入冬季,氣溫下降,各地上演「花式取暖」,從秋褲、暖寶、熱水袋,到空調、暖氣、電熱毯……你找到正確的打開方式了嗎?第一招:暖寶寶當心出狀況秋冬取暖招數中,暖寶寶總有一席之地。貼上一片,效果明顯,再也不用裹緊小被子瑟瑟發抖啦!不過,如果暖寶寶使用不當,可能會讓你出些「狀況」。
  • 兒童用熱水袋取暖,卻致低溫燙傷
    蘆主任仔細查看了患處,詢問是否有使用取暖工具,家長說睡覺時用過熱水袋,蘆主任說,這是燙傷了。家長質疑的說:不可能啊,熱水袋外面包著布袋子,不燙啊。蘆主任告訴家屬,這叫做「低溫燙傷」。一提到燙傷,人們一般都會想到開水或者蒸汽等引起的高溫燙傷,實際上,除了這種常見的燙傷之外,另外還有一種叫低溫燙傷,低溫燙傷的溫度並不高,但是接觸的時間比較長,還是會導致皮膚受傷。
  • 睡覺用熱水袋小心低溫燙傷 敏感人群使用最好包層布
    隨著冬季到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熱水袋、暖寶寶等取暖設備,更要注意防範低溫燒傷帶來的傷害。  【案例】  老人睡覺用熱水袋竟然造成三度燒傷  60多歲的老王(化名)就曾因為低溫燙傷導致嚴重後果,再不敢用身體直接與熱水袋接觸。
  • 還在給你家孩子用這種電熱水袋嗎?當心爆炸傷到寶寶!
    其次,取暖設備也不能少,常用的並且又方便攜帶的一般有這三樣:暖寶寶、熱水袋、電熱水袋。這些設備一應俱全,才是對冬天的尊重。暖寶寶是很多女孩子們的最愛,不論是寒冷的冬天還是被姨媽痛困擾的時候,來一片貼在肚子上,就能熱乎一整天,實在是太暖和太舒服了。但是,暖寶寶可不能亂給寶寶用。
  • 氣溫低,熱水袋熱銷,但你知道熱水袋能承受多高溫度的熱水嗎?
    可是,你能想到嗎?一隻小小的熱水袋竟突變「炸彈」,將一名女大學生的大腿炸燙得面目全非。入冬以來,類似熱水袋、電熱寶等燙傷事件驟增。熱水袋爆裂,女大學生深二度燙傷「天氣實在太冷了,原本想買個熱水袋取暖,哪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在瀋陽實習的大四學生梅梅(化名)抹著眼淚回憶,11月1日凌晨左右,她把熱水袋放到腿上取暖。突然,熱水袋爆裂了!
  • 浙江一女子睡醒發現一個離奇傷口,醫生:需要植皮
    冬天禦寒,急召熱水袋、暖寶寶等「禦寒神器」護體!暖和是暖和了,可隱患也隨之而來。台州椒江的羅女士就碰到這樣的事,被熱水袋燙了一下,才一元硬幣大小創面,竟然嚴重到要植皮!圖文無關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醫生說,每年冬季,他們都有碰到這樣的低溫燙傷患者,植皮的也不在少數。小心,禦寒神器成了「溫暖炸彈」!
  • 充電熱水袋能買麼?這些危險隱患要早知道
    筆者十一去內蒙玩,怕那邊太冷,都把羽絨服和暖寶寶帶放在了行李箱裡。說到這裡,筆者覺得,除了那種自發熱,貼在衣物上會熱乎的暖寶寶,充電熱水袋也是很多女性在秋冬時節驅寒必備的利器。可以說,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在冬季為自己置辦這麼一個方便又時刻都溫暖的小物件。不過,充電熱水袋如果選購不當,不但使用起來有很大隱患,它在使用過程中還會發生爆炸或是漏電等危險情況。
  • 充電熱水袋,到底能不能買
    除了那種自發熱,貼在衣物上會熱乎的暖寶寶,充電熱水袋也是很多女性在秋冬時節驅寒必備的利器。可以說,很多女性朋友都會在冬季為自己置辦這麼一個方便又時刻都溫暖的小物件。到底充電熱水袋能買嗎?它具有什麼安全隱患呢?快來了解一下吧。充電熱水袋如果選購不當,不但使用起來有很大隱患,它在使用過程中還會發生爆炸或是漏電等危險情況。那麼,廣大的女性朋友,該如何在秋冬季為自己選購充電熱水袋?
  • 南京:多位市民被熱水袋燙傷 嚴重者已轉入燒傷科
    【多位市民使用後被燙傷 嚴重者已轉入燒傷科】   今年1月初,15歲的南京女孩小麗用了一晚熱水袋後,小腿就被燙出了一個水泡。父母帶著她來到醫院就診,醫生將水泡放掉後,對創面進行了處理,一周後創面才恢復。
  • 你家的電熱水袋安全嗎?
    (人民網)2013年9月24日早上9點,小依琳躺在被窩中把床尿溼了,小依琳的媽媽張女士趕緊把小依琳放在了溼床單的旁邊,並像往常一樣,在被尿溼的地方放了一個充電熱水袋,想用熱水袋的溫度把床單烤乾。誰知,大約8分鐘以後,就聽見砰地一聲,然後便傳來小依琳的哭聲。張女士趕緊跑過去掀開被子,一看,竟是熱水袋炸開了,裂開一條七八釐米長的口子,滾燙的水讓小依琳哇哇大哭。
  • 熱水袋開膠漏水孩子被燙傷 賣家稱從未承諾過質保
    熱水袋燙傷3歲半的寶寶、檢修井奪9歲童的命、2歲半女孩墜樓亡……節日期間,這樣不幸的消息讓人心情沉重。而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幸讓人揪心,更讓人警醒。    灞橋區的周女士最近非常自責,她懊惱地說:「真不應該用劣質熱水袋給孩子取暖。」2014年12月28日,她灌了一個熱水袋給三歲半的兒子取暖,沒想到熱水袋突然開膠,燙傷了孩子。
  • 電熱水袋被禁六年了,你還在用嗎?
    (人民網)2013年9月24日早上9點,小依琳躺在被窩中把床尿溼了,小依琳的媽媽張女士趕緊把小依琳放在了溼床單的旁邊,並像往常一樣,在被尿溼的地方放了一個充電熱水袋,想用熱水袋的溫度把床單烤乾。誰知,大約8分鐘以後,就聽見砰地一聲,然後便傳來小依琳的哭聲。
  • 女子將電熱水袋放腹部 睡夢中熱水袋突然炸裂
    天氣寒冷,很多市民會選擇熱水袋取暖,殊不知熱水袋暗藏風險。近日,揚州市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李女士使用的電熱水袋突然炸裂,流出的高溫液體將其下肢嚴重燙傷。原來,前一天晚上李女士用電熱水袋取暖,睡了沒一會就被凍醒了。見電熱水袋不熱了,李女士便再次給熱水袋充電加熱。充好電,李女士將熱水袋放到腹部繼續睡,誰知凌晨兩點多熱水袋突然炸裂,高溫液體流了出來。李女士的下肢被嚴重燙傷。
  • 對你沒看錯,小心這5種取暖神器
    熱騰騰的火鍋,暖呼呼的烤紅薯,吹暖風的電暖爐,熱氣氤氳的汗蒸房......溫暖的東西都會在寒冷的冬天給你帶來滿滿的幸福感,你以為使用他們的時候只需要注意火激紅斑嗎?不,你還需要注意——低溫燙傷!    如果已經出現以上的症狀患者還沒有察覺,繼續持續性接觸熱源的話,有可能會傷及患者真皮層,則表現為明顯的紅腫疼痛。  如果已經出現感染不及時處理,傷口可能潰爛,長時間無法癒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