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多位市民被熱水袋燙傷 嚴重者已轉入燒傷科

2021-01-18 荔枝網新聞

  最近南京的最低氣溫持續保持在零下,怕冷的人們也都拿出了各種取暖裝備來抗寒。

  近日,記者從南京的幾家醫院了解到,最近不時有低溫燙傷的市民前來就診,而導致他們被燙傷的罪魁禍,多是熱水袋!

  【多位市民使用後被燙傷 嚴重者已轉入燒傷科】

  今年1月初,15歲的南京女孩小麗用了一晚熱水袋後,小腿就被燙出了一個水泡。父母帶著她來到醫院就診,醫生將水泡放掉後,對創面進行了處理,一周後創面才恢復。

  而50多歲的李女士在家中使用熱水袋後,腿部被燙出了兩個泡,她雖然第一時間就醫了,但沒有繼續跟進治療。當她再次來到醫院時,小腿上的兩個泡已經出現了潰爛和滲出,觸痛明顯,創口深得可以看見骨頭。隨後她被轉至燒傷科救治。

  醫生表示,低溫燙傷是指身體長時間接觸低溫物體所引起的慢性燙傷:「這種低溫我們講的是40℃到60℃之間,五六十度最容易引起。我們有科學家做過相關的研究,44℃的溫度接觸六分鐘以上,就可能會引起低溫燙傷。非常淺表的燙傷它可以自愈,把水泡放了也可以,但是燙傷的位置比較深,那可能對皮下組織和肌肉都造成損傷。」

  【腿、腳是燙傷高發部位 使用時切勿持續貼身】

  統計顯示,易被低溫燙傷的人群主要是青少年、老年人和女性,容易被燙傷的位置主要是雙腳和小腿部位,而最容易導致低溫燙傷的是熱水袋!

  醫生提醒,很多人平時睡覺喜歡把熱水袋放在腳或者小腿的位置,溫度當時不會覺得特別燙。可能都是三十分鐘、五十分鐘,甚至三五個小時放在皮膚旁邊,那就可能會引起低溫燙傷。

  為了檢測熱水袋的威力到底有多大,記者找了一個包裹了絨布的小號熱水袋來做測試。

  當熱水袋裝上少量的開水後,表面的溫度可以快速升到55℃。隨後,記者將熱水袋包裹在了衣服裡,半個小時後拿出來,摸上去並不熱的熱水袋,溫度仍達到47.2℃。也就是說我們體表感覺已經沒什麼熱度的熱水袋,如果長時間貼著皮膚,仍然有導致低溫燙傷的風險。

  醫生建議,可以把熱水袋先放進被子裡,過半個小時暖和了拿出來再進去睡覺。提醒除了使用熱水袋要當心外,使用暖寶寶也要格外注意,千萬不要貼著皮膚或者是只隔一層衣服使用,使用時一定要將散熱面朝外貼放。

  由於一些老年人感知減弱,建議家人要經常叮囑並檢查,以防低溫燙傷。而低溫燙傷的初期,不會很痛,逐漸出現紅腫、血泡等,此時,應當立即採取降溫處理,並及時就醫,防止感染。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倪娜、李揚報導)

  (本條新聞版權歸江蘇省廣播電視總臺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焦點

  • 近日南京不少市民被熱水袋燙傷 冬天取暖要溫度更要安全
    2021-01-14 21:31:46 來源: 新華報業網 舉報   交匯點訊 今年南京的冬天格外寒冷
  • 熱水袋是低溫燙傷主要元兇 使用時切勿持續貼身
    熱水袋是低溫燙傷主要元兇 使用時切勿持續貼身 2021-01-14 15:19:25  來源:荔枝新聞
  • 入冬後多位年輕姑娘被它燙傷
    入冬後多位年輕姑娘被它燙傷 2020-12-03 09: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氣溫低,熱水袋熱銷,但你知道熱水袋能承受多高溫度的熱水嗎?
    天冷買熱水袋取暖,是眼下不少市民的選擇。可是,你能想到嗎?一隻小小的熱水袋竟突變「炸彈」,將一名女大學生的大腿炸燙得面目全非。入冬以來,類似熱水袋、電熱寶等燙傷事件驟增。熱水袋爆裂,女大學生深二度燙傷「天氣實在太冷了,原本想買個熱水袋取暖,哪料到會發生這樣的事?」
  • 45度就可能被燙傷 貴陽一醫院一周低溫燙傷患者達30多人
    近期,每天晚間的氣溫都會降至零度左右,而"暖寶寶"、"熱水袋"就成了大家常備的取暖工具。但近日據貴鋼醫院燒傷科醫生介紹,一周以來,該院已經收治了 30 多位不同程度的燙傷患者,尤其是低溫燙傷患者。而造成燙傷的罪魁禍首,幾乎都是"暖寶寶"和"熱水袋"。
  • 充電熱水袋突然爆炸 8歲女童慘遭深度燙傷 面部頸部被燒通紅
    來源|都市現場轉載請註明來源冬天天氣冷,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用一種充電熱水袋取暖,大家可得小心了,這熱水袋弄不好可是會發生爆炸的,廖女士八歲的孫女,就碰上了這事6號早上7點來鍾,廖女士的老伴怕孫女冷,給了她一個熱水袋,沒曾想出了意外。廖女士:不知道熱水袋會突然爆炸,小孩整個臉、耳朵,都燒得通紅。之後廖女士的孫女被緊急從宜春奉新老家,送到南昌接受治療。
  • 熱水袋充電時突然爆裂幸沒傷到人,提醒:這種熱水袋更安全→
    進入冬季,熱水袋、暖手寶等取暖物品大受歡迎,但一不小心,這些東西十分危險。1月5日,市民姜女士向記者反映,她的熱水袋在充電時爆裂,幸虧人躲在被窩裡。  電熱水袋充電時爆炸  「正在充電的熱水袋突然炸裂,如果當時旁邊有人,後果不堪設想。」
  • 冬日取暖要注意 莫讓燙傷找上門
    但取暖方式不當,也會發生各種意外,引起局部燙傷。   11月,南京市第二醫院傷口造口護理門診最近接診了多例燙傷病人。想喝杯熱水,結果熱水瓶沒拿穩,一瓶開水灑在腿上,好在冬天衣服較厚,但由於沒有及時處理,等晚上孩子下班回來後,才說起燙傷的事,錯過了及時處置的時機。到醫院時已是深II度燙傷。   麗女士為了禦寒,直接在腹部貼了一塊暖寶寶,結果持續的低溫燙傷,等感覺疼痛時已是淺II度燙傷。
  • 睡覺用熱水袋小心低溫燙傷 敏感人群使用最好包層布
    隨著冬季到來,越來越多的人使用熱水袋、暖寶寶等取暖設備,更要注意防範低溫燒傷帶來的傷害。  【案例】  老人睡覺用熱水袋竟然造成三度燒傷  60多歲的老王(化名)就曾因為低溫燙傷導致嚴重後果,再不敢用身體直接與熱水袋接觸。
  • 專家解讀:冬日取暖要注意 莫讓燙傷找上門
    但取暖方式不當,也會發生各種意外,引起局部燙傷。南京市第二醫院傷口造口護理門診最近接診了多例燙傷病人。老王(化名),年初中風後,手腳就變得不太靈活。前兩天,想喝杯熱水,結果熱水瓶沒拿穩,一瓶開水灑在腿上,好在冬天衣服較厚,但由於沒有及時處理,等晚上孩子下班回來後,才說起燙傷的事,錯過了及時處置的時機。
  • 兒童用熱水袋取暖,卻致低溫燙傷
    近日,兩名家長緊張地抱著孩子走進了南京醫科大學附屬明基醫院皮膚科蘆桂青主任的診間,說孩子的腿上、手上都起大水皰,肯定是被有毒的蟲子咬了。蘆主任仔細查看了患處,詢問是否有使用取暖工具,家長說睡覺時用過熱水袋,蘆主任說,這是燙傷了。家長質疑的說:不可能啊,熱水袋外面包著布袋子,不燙啊。
  • 用熱水袋暖寶寶取暖,卻上了手術臺!這類「禦寒神器」別買
    但是要知道這些東西使用時稍不留神就可能會把孩子燙傷深圳市兒童醫院骨科燒傷整形組副主任醫師熊竹表示:「我們曾經遇到過一個三度燙傷的孩子,就是用熱水袋在孩子身邊一直放著就燙傷了,皮膚已經全部壞死、發黑,形成了焦痂。這個孩子後來做了植皮手術。」
  • 電熱水袋爆炸,5歲女孩35%燙傷!使用取暖物品需注意
    冬天天氣寒冷,很多人都喜歡用熱水袋取暖,插上電線,只需一兩分鐘時間,一個電熱水袋便被燒得滾燙,抱在懷裡溫暖無比。1月18日,記者從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獲悉,該院燒傷科收治了一位因熱水袋爆裂燙傷的小女孩,孩子全身35%的面積被燙傷,屬於特重度燙傷。
  • 熱水袋充電時爆炸 女子被燙傷
    紅網時刻1月7日訊(瀟湘晨報記者 駱一歌)2018年10月,賀女士在株洲蘆淞區一家名為「米薇可」的商品連鎖店購買了一個充電熱水袋。1月1日晚,她將熱水袋放在床邊充電,突然,這個沒用過幾次的熱水袋爆炸了,而賀女士也被多處燒傷。
  • 市民貼熱帖睡覺被燙傷 熱貼5小時能把雞蛋燙半熟
    不過,很多人由於使用方法不當等問題,造成了低溫燙傷。11日,記者為此實驗發現,熱貼覆蓋5個小時雞蛋都能被燙半熟。燒傷科醫生表示,熱貼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要提防低溫燙傷。  市民反映:貼熱貼睡覺肚子燙出小水泡  「前幾天,我晚上睡覺時肚子痛,就把熱貼貼在肚子上。沒想到睡了一覺,肚子燙出了小水泡。」
  • 熱水袋開膠漏水孩子被燙傷 賣家稱從未承諾過質保
    熱水袋燙傷3歲半的寶寶、檢修井奪9歲童的命、2歲半女孩墜樓亡……節日期間,這樣不幸的消息讓人心情沉重。而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幸讓人揪心,更讓人警醒。    灞橋區的周女士最近非常自責,她懊惱地說:「真不應該用劣質熱水袋給孩子取暖。」2014年12月28日,她灌了一個熱水袋給三歲半的兒子取暖,沒想到熱水袋突然開膠,燙傷了孩子。
  • 被熱水燙傷怎麼處理 被熱水袋燙出水泡怎麼辦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被熱水燙傷了。小編提醒:如果被熱水燙傷面積過大,一定要立刻看醫生,否則毀容是永久的。同時,如果家裡有小孩子,一定要讓他們遠離熱水,熱粥。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下被熱水燙傷怎麼處理?被熱水袋燙出水泡怎麼辦?
  • 新買熱水袋充電時炸裂 燙傷3個月大寶寶(圖)
    14日晚9點多,袁女士準備把熱水袋充電加熱後來給3個月大的兒子的奶瓶保溫,誰知充了一會兒就炸了,滾燙的熱水濺到孩子的右下肢,造成深二度燙傷……  回顧  充電時突然炸裂 熱水噴泉般湧出  14日晚,袁女士帶著兒子小熊在家,小熊每天晚上都習慣脫了褲子,用小毛毯裹著睡覺。
  • 燙傷後有沒有不用換藥的治療方案?
    燙傷後有沒有不用換藥的治療方案? 2020-04-21 13: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該文已發表於公眾號
  • [看今朝]成都:充電熱水袋爆炸 燙傷四個月女嬰
    [看今朝]成都:充電熱水袋爆炸 燙傷四個月女嬰 成都:充電熱水袋爆炸,燙傷四個月女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