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京:多位市民被熱水袋燙傷 嚴重者已轉入燒傷科
近日,記者從南京的幾家醫院了解到,最近不時有低溫燙傷的市民前來就診,而導致他們被燙傷的罪魁禍,多是熱水袋! 【多位市民使用後被燙傷 嚴重者已轉入燒傷科】 今年1月初,15歲的南京女孩小麗用了一晚熱水袋後,小腿就被燙出了一個水泡。父母帶著她來到醫院就診,醫生將水泡放掉後,對創面進行了處理,一周後創面才恢復。
-
女子貼「暖寶寶」睡覺肚皮被燙出水泡 醫生:典型的低溫燙傷
進入冬季,即撕即貼的「暖寶寶」成了許多愛美女士的「禦寒神器」。其實,使用不當極易造成低溫燙傷。》》》推薦閱讀:江歌案今日宣判 陳方律師:日本司法不應受中國輿論影響31歲的林女士在漢陽一家公司做銷售。
-
市民貼熱帖睡覺被燙傷 熱貼5小時能把雞蛋燙半熟
不過,很多人由於使用方法不當等問題,造成了低溫燙傷。11日,記者為此實驗發現,熱貼覆蓋5個小時雞蛋都能被燙半熟。燒傷科醫生表示,熱貼不要直接貼在皮膚上,要提防低溫燙傷。 市民反映:貼熱貼睡覺肚子燙出小水泡 「前幾天,我晚上睡覺時肚子痛,就把熱貼貼在肚子上。沒想到睡了一覺,肚子燙出了小水泡。」
-
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處理
正常情況下,浸泡時間越早,水溫越低,但不能低於8攝氏度,以免凍傷。早處理傷口,效果越好。但如果起泡並破了,不建議浸泡,避免感染。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處理燙傷後怎麼處理日常生活,遇到被開水、油等高溫物體燙傷,這時緊急的處理能夠減輕燙傷的痛苦。1、不要急切的脫掉衣物。如果燙傷部位是有襪子或者衣服,第一時間要用冷水浸溼,千萬不要脫掉衣物。
-
發現低溫燙傷後,首先要做的就是給皮膚降溫
家屬怕老人腳冷,在床上放了暖寶寶,幾個小時後發現老人的皮膚發紫,還起了一個小水皰。於是,家屬把水皰弄破,塗抹點碘酒。過了幾天,老人破損的皮膚開始發黑,還有些液體滲出,家屬趕緊送醫。醫生檢查後發現,老人燙傷的部位在足跟,皮膚較薄,表面看面積不大,其實損傷程度已經深達根骨了,還並發了感染。這麼嚴重的燙傷,為什麼老人不說呢?因為臥床老人對痛覺不敏感,自己也不知道。
-
廣東這個有500年歷史的村子,1900多人同姓,姑娘不能從自家出嫁
這個村莊始於明末時期,迄今為止已經有著約500年的歷史了,整個村莊的面積約有3萬平方米,現在已經有1900多位居民了。而且黃屋村的全體居民同姓都是黃姓族人,在800多年前從福建等地遷徙而來的,這些人也算是歷經了千辛萬苦,才在各地開枝散葉。
-
更新丨杭州氣象官宣:預計明天入冬
最新消息:杭州市氣象臺官宣: 12月3日起,杭州入冬!氣象學上的入冬,是一個地區連續五天平均氣溫低於10℃。記者從省氣象服務中心了解到,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杭州冬季平均長度有所下降,從1951年到1980年之間的111天,縮短到近十年以來的96天。年平均0℃以下的「低溫日」為16天。據省氣候中心預測,今年冬季浙江內陸地區相比沿海地區,偏冷現場更明顯。早前消息:各就各位,預備!
-
燙傷後怎麼處理 這些方法有效緩解燙傷
我想燙傷每個家長都經歷過吧!那燙傷後怎麼處理呢?燙傷吃什麼好?小孩燙傷起泡怎麼辦?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燙傷後怎麼處理1、用自來水衝洗傷口,無論是開水燙傷還是蒸汽燙傷,應先降低燙傷皮膚溫度,減少燙傷處的進一步損傷,同時用水衝洗也能減少疼痛。如果傷口沒有破開,則侵泡10分鐘左右。
-
央視曝光「傷人神器」: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比如,正常人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皮膚會被燙傷; 但是,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 長時間接觸超過45℃的制熱源接觸,會引起深度燙傷。 這種燙傷,就是低溫燙傷。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燙傷!
-
家庭輕度燙傷後緊急處理的方法
炒菜時熱油飛濺很容易燙傷,如果家裡有寶寶,燒水時,熱水壺被寶寶無意碰到也會發生意外燙傷,那麼這些燙傷應該如何用家中現有的東西來緊急處理呢?最簡單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先用涼水把傷處衝洗乾淨, 然後把傷處放入涼水浸泡半小時. 一般來說, 浸泡時間越早, 水溫越低(不能低於5℃,以免凍傷), 效果越好. 但傷處已經起泡並破了的, 不可浸泡, 以防感染。
-
燙傷後的水泡,到底是挑破還是不挑破?
夏天一來,小朋友們穿得較少,暴露在外界的皮膚更多,活動量增大,出現割裂傷、擦傷、燒燙傷的概率也更大。如果處理不當,不僅會加重病情,還可能會留下難看的疤痕。一旦有人燙傷,家裡老人都會想到一些「土偏方」,例如塗抹牙膏、醬油、蜂蜜等。
-
央視曝光「傷人暖寶寶」:睡一覺就被燙傷,卻有無數孩子在用……
比如,正常人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皮膚會被燙傷; 但是,接觸近60℃的溫度持續五分鐘以上時,也有可能造成燙傷; 長時間接觸超過45℃的制熱源接觸,會引起深度燙傷。
-
天冷,這樣做孩子容易被燙傷|提醒
接診的皮膚科副主任卜璋於醫生看到了冉冉腿上的紅腫,立刻就找到了病因——低溫燙傷。原來,冉冉媽媽每晚睡覺前都會給冉冉衝個熱水袋。睡覺時,冉冉就把熱水袋夾在大腿位置,一晚上下來,被熱水袋燙傷了。(冉冉腿上的水泡)「別看熱水袋不太燙,燙起你來毫不留情面。」
-
天冷,這樣做孩子容易被燙傷!
卜醫生解釋,冬天,皮膚對外界溫度的感覺會變得遲鈍,特別在熟睡中,皮膚對外界溫度更不敏感,如果貼著熱水袋的位置長時間不變,就很容易燙出水泡,形成低溫燙傷。卜醫生說,一旦產生水泡千萬不要弄破水泡,水泡液是極佳的細菌培養液,破了後很容易發生感染。
-
三九天當心暖寶寶致低溫燙傷!
簡單來說,低溫燙傷就是指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從而造成的燙傷。對人體而言,能導致燙傷的最低溫度在45℃左右。 市面上的取暖產品都屬於低熱物體(一般指44℃-50℃),比如,暖手寶、暖寶寶貼、熱水袋、電熱毯,以及艾灸治療等。
-
熱水袋開膠漏水孩子被燙傷 賣家稱從未承諾過質保
熱水袋燙傷3歲半的寶寶、檢修井奪9歲童的命、2歲半女孩墜樓亡……節日期間,這樣不幸的消息讓人心情沉重。而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不幸讓人揪心,更讓人警醒。 灞橋區的周女士最近非常自責,她懊惱地說:「真不應該用劣質熱水袋給孩子取暖。」2014年12月28日,她灌了一個熱水袋給三歲半的兒子取暖,沒想到熱水袋突然開膠,燙傷了孩子。
-
餘杭這家醫院外傷12個病人中,有6個竟是燙傷!
12月31日,恰值寒潮來臨第二天,餘杭五院開發區分院傷口造口專科護理門診外就來了很多病人,從早上7點50到中午12點,忙了整整一上午,令傷口造口專科護士盧科科奇怪的是,處理的12個病人中,燙傷病人竟佔了50%,燙傷的原因五花八門,其中熱水袋燙傷3個,倒開水時不慎燙傷2個,還有一個是因為暖寶寶貼而引起的燙傷。這不禁讓她想起了前不久接診中遇到的一位朱阿姨(化名)。
-
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處理 開水燙傷後應注意這些
開水,相信大家都知道是非常燙的,然而只要開水濺到皮膚上就會導致我們燙傷。那當我們被開水燙傷的時候應該怎麼處理呢?開水燙傷又應該怎麼辦呢?被燙傷後應該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去看一看吧。被開水燙傷後怎麼處理輕度燙傷用冷水衝如果是輕度的燙傷,這時候我們可以用冷水衝一下,但是要注意水龍頭的速度不能太快,避免衝擊力過大導致皮膚疼痛感加大,或者我們也可以將燙傷部位浸泡在冷水裡面,直到沒有疼痛感為止。但記住這時候不能用冰塊進行冷敷,這樣會造成凍傷。
-
手被開水燙了怎麼辦 燙傷後可以這樣做
在日常生活中,接觸到開水的時候也是非常多的,比如端水倒茶,做飯的時候機會跟開水打交道,有時候一不小心手就會被熱水燙到,那麼這時候應該怎麼辦?如果被燙出來水泡又該怎麼處理?並且在我們還要注意哪些事項呢?下面就跟我一起去看看吧。
-
「安全教育」低溫也能燙傷?這些「取暖神器」給孩子用要小心→
經接診醫生仔細觀察、詢問後,判斷是熱水袋導致的「低溫燙傷」。無獨有偶,20歲出頭的姑娘小周也是「低溫燙傷」患者之一。一到冬天,小周就喜歡囤上一大堆的「暖寶寶」,一日一貼成為了她的過冬日常。但久而久之,她卻發現自己肚皮開始發紅,再後來就逐漸演變成了水泡、脫皮、潰爛。啥?低溫怎麼還能燙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