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丫丫港股圈
作者: 真理之劍
回撥時間到去年12月,迪士尼剛剛發布Disney+,對未來的4年的規劃是希望在2024年達到6000-8000萬的全球用戶。
這個預期在當時看並不算保守,因為奈飛不過也就1個億的用戶出頭嘛,這可是花了近10年時間積累起來的用戶啊,哪兒會那麼容易。
2020年1月,Covid-19爆發,一切都變了。我們幾乎所有的活動都幾乎被限制了在家,而作為剛需之一的娛樂需求同樣被點爆了。
坦白說,在Disney+發布的時候,迪士尼內部並沒有把流媒體業務當做一個「核武器」來對待,從註冊規模預期就看得出來。流媒體是很重要沒有錯,但它還不是公司會去All In的資產。
換個角度說,迪士尼並不認為自己能在流媒體領域折騰出一個特別大的前景(奈飛折騰這麼多年也就1億多的用戶,而且投入如此巨大)。
按照保守的預期,2024年達到6000-8000萬的全球訂閱用戶,也就意味著差不多月收入為6億-8億美金,年收入為60-80億美金。這對於迪士尼的收入總額來說並不高,大約等於收入總額的15%左右,即使毛利率很高,對收入整體的拉動依然不是「核心資產」級別的。
但疫情的爆發改變了這一切。
迪士尼2020 Investor Day透露出來的數據和計劃,徹底讓世界看到了迪士尼All In DTC的戰略。
首先,Disney+的用戶註冊預期從當初的6000萬-8000萬拉到了2.3億 - 2.6億,公司全平臺的流媒體用戶註冊人數約為3億 - 3.5億左右。
這意味著即使4年後平均月訂閱的價格只需10美金,流媒體帶來的年收入都會超過300億美金。這已經大大超過了任何目前單一迪士尼旗下的集團收入。再加上高毛利的特徵,這意味著流媒體業務會全面掌管迪士尼的生死,成為收入增長和利潤貢獻最最重要的資產。
按照這個邏輯,迪士尼光流媒體資產就起碼價值在3000億美金左右。(橫向對比奈飛可以得出這個數)
這是一個很恐怖的數據,這意味著4年可以再造一個迪士尼出來。
從迪士尼公布的內容量來看,目前DTC業務就是整個集團的核心。
這份新增內容的名單實在太長(有部分截不完。。太長),不看可以直接跳過下面的這張圖。
如果沒有疫情,迪士尼絕不可能這麼快嘗到甜頭,也絕不可能在集團整體盈利的情況下去All In流媒體業務的。
雖然迪士尼沒有在會議上直接說出「邊緣化院線」的話語,甚至強調了院線渠道的重要性,但是明白人都知道,疫情不會輕易就結束,在這麼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們仍然要和疫情共存,迪士尼的內容是不可能顧及院線的利益的。
院線在疫情後被邊緣化是一個不可避免的事情了。你可以期待後面依然會有重量大片上映,但很多娛樂需求其實會被線上滿足。
迪士尼在疫情前怎麼都不可能猜得到「雲服務」可以是這麼誇張的爆發式增長,市場空間有這麼大,再造一個迪士尼出來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這裡會有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不敢想?
這個就要聊到非線性增長的問題了。
首先迪士尼擁有天生的優勢,它的核心資產其實是IP。這個是積累了近百年的業務遺產,並且隨著整個迪士尼的核心價值觀不斷地滾雪球般地積累下來。
這種天然的優勢在「雲服務」時代可以很容易地將品牌和IP嫁接過來。這是迪士尼的天然優勢。
迪士尼在以往來說,內容從來沒有和用戶發生直接連接,用戶並不是自己的,而是通過渠道商聯繫的。
在過去的邏輯裡,需要一部一部內容來,樂園需要一個一個開發。這都是按5-10年進行規劃的事情,通過一個個項目賺取利潤,一步步打造品牌,對於迪士尼來說很難想像怎麼可能加速這一過程。
然而進入到了「雲世紀」之後,這個過程實際上是帶有槓桿效應的,網際網路技術和不同的雲服務平臺的誕生,極大地降低了業務開展的門檻和業務傳播的門檻,尤其是迪士尼積累的品牌效應是可以在這個時候帶來非線性增長的。
已經非常有名氣的IP,加上非常優秀的內容製作團隊,並且知道什麼是「線上娛樂內容」,最終通過一個「雲服務」平臺,訊速地在疫情這個助燃劑之下,以6.99美金一個月的價格獲得了用戶的用腳投票。
即使是強如奈飛這樣的流媒體先驅品牌,迪士尼的崛起都感到驚訝,何況是迪士尼自己。(說白了奈飛也對疫情期間的訂閱增長感到驚訝)
對於迪士尼這種從來沒有體驗過非線性增長業務的公司來說,目前等於切入到了另一個領域,管理層急需跟上這種劇烈的變化,他們的應對目前來說是十分正確的,因為內容量很重要。
Disney+的迅速成功並不代表流媒體的門檻低,或者說其他人也可以通過類似的模式達到成功,這個是我希望和大家明確的一點。
是,確實有很多類似的雲服務平臺都在不同的細分領域用類似的方式發展起來。但要理解他們的競爭優勢是什麼以及其他對手是否能複製這樣的優勢十分重要。
奈飛和迪士尼是整個流媒體內容行業裡的兩級。一家通過算法分發業務,大量地製造內容,最終達到飛輪轉動。
迪士尼則是需要發揚光大自身的IP和IP製造能力,在一個預算可控的範圍內增加「爆款」,通過IP的能力去進行獲客。
整個行業裡,只有奈飛可以採取這個模式。其他所有的內容商都不具備算法驅動的商業模式的基礎。
而迪士尼呢?有沒有人可以抄襲迪士尼呢?
答案是:沒有。
為什麼沒有呢?因為迪士尼的講故事能力是獨一無二的,內核依然是IP。這並不是說其他的公司比如華納、Comcast、Viacom甚至亞馬遜流媒體部門這些公司沒有能力製作好的內容,而是沒有一家公司的內容有大量的成熟有名的IP作為積累的。
跳過大量需要討論的細節,簡而言之,真正能做到內容全球化的兩個流媒體平臺只能是奈飛和迪士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