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英國的兩位留學生朋友中,倫敦大學學院的Frederick同學好不容易買到了回國的機票,踏上了返回祖國的漫長航班,據說要到新加坡去轉一次機,再抵達上海加入14天的隔離生活。
而在格拉斯哥的Amy同學仍然在居家上網課,等待著後續航班回國的機會。
今天Amy同學來聊聊最近隨著疫情爆發後英鎊的大跌!
對於留學生來說,英鎊大跌是好事啊!這不口袋中的人民幣可以換更多的英鎊了,手頭寬裕了,留學生活也更加舒坦了!
這要是在過去,一定是留學生們歡呼的事情,但是現在學費、生活費有著落了,但書卻沒地方讀了!
上周剛和Amy連線的時候,她還喜滋滋地告訴我,英鎊兌人民幣現在已經跌到了8.6,要知道3月開始的時候還在8.9左右。當時我還問,這時候是不是可以去換一點英鎊呢?
聰明的Amy就一句話:「等等,還要跌!」
果不其然,英國長期的迷惑操作,讓英鎊的匯率一跌再跌,從3月第一周的8.9,到上周的8.6,到18日匯率成了8.53,結果今天的匯率成了8.4……
這說明了英國和整個歐洲受到疫情的影響,經濟層面大問題不斷,企業經營困難,民眾對整體經濟自信心不足和對政府的不信任。
當然了,誰讓你要搞「集體免疫」,想讓我來做60%,門都沒有!
疫情其實只是英鎊暴跌的一個重要的促發因素。
由於英國政府最近幾個月的迷之操作,從脫歐,到降息,再是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以及隨後的海德公園停屍房和「集體免疫」……
從目前的情況看,只要疫情不過去,英國的經濟只會越來越差,嚴重程度可以參考巴菲特老爺爺這輩子經歷的4次「熔斷」事件。
從留學生的角度來說,英鎊下跌,可以讓留學生活的壓力變得小不少,還是要感謝英國政府的迷之操作。
但是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其實現在不是能不能換更多英鎊的事情,而是還能不能讀書的事情。
目前,雖然英國政府仍然嘴硬,承諾絕不可能封城,繼續執行「集體免疫」政策,但實際上卻是已經關閉了地鐵和學校。
特別是「集體免疫」這個大殺器,把倫敦居民嚇得夠嗆,誰還敢在外面逗留,生怕自己就成為那60%的犧牲品。
所以,英國各大城市的街面也顯得比以往更加冷清,更蕭條。
而對於大學來說,其實早已經停課了,有的是提前結束這學期學業,有的是進行網課,有的則是直接停課。
在沒有課上的英國繼續生活下去確實沒有太大意思,畢竟英國的生活費還是非常昂貴的,而且又有疫情風險。這才是很多留學生家長要求英國的同學們回國的一個主要原因。
當然,這裡說英鎊的故事,並不是說大家現在就可以去抄底了,誰知道會不會有「此生第5次、第6次熔斷」呢?
按照英國留學生們的說法:換匯是門玄學,換匯需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