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出來的科學家,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2020-12-06 愛分享的麻麻呀

愛玩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不單單是小孩子,就連我們成年人也都知道,玩是一種樂趣,玩很輕鬆而且還沒有任何壓力,玩的過程中不在乎輸贏對錯,只求能夠尋找到一份快樂,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快樂就會變得尤為簡單。對於孩子的早期教育其實不是「早學」、「多學」而是在玩中學習,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再來傳授給孩子科學知識,在玩中學習過程中,遊戲的作用雖然不像認字、學習算數這些立竿見影,但是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等,這些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幫助是很大的。

有人說,最好的教育是「在路上」「寓教於樂」。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玩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讓孩子發現學習的快樂,讓學習從此變成一件快樂的事情,愛因斯坦曾經說話「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確實如此,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孩子愛玩是因為感興趣,在培養孩子學習習慣的時候,要注意順應孩子的天性,讓孩子對學習感興趣,換個方式陪孩子學習,這樣一來孩子就能夠得到學習的目的了,自然也會發現原來學習中也是充滿樂趣的。

如何讓孩子在玩中學呢?

1. 和孩子交朋友

要有一顆理解孩子的童心,孩子所做的事情,在孩子的眼裡都是有意義的,此時我們應該尊重孩子的想法,努力地去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別小看這種玩法,因為它可以在孩子幼小的心靈裡面買下理想的種子,長大以後孩子或許就會實現了呢。跟孩子在一起玩的時候,可以引導孩子將理想和現實結合在一起,告訴孩子長大以後,不管做什麼事情、做什麼工作都是需要有知識、有本事的,讓孩子可以衡量一下自己的能力,慢慢地潛移默化去感染孩子,讓孩子自主地去學習知識,掌握知識。跟孩子做朋友還要學會跟他玩他喜歡的遊戲,不能因為家長自己的擔心而去限制孩子的自由,這樣對於孩子來說就是「溫室裡的花朵」害怕經歷「風吹雨打」,對孩子來說是無益的。

2. 陪孩子做喜歡的事情

有的孩子或許喜歡看電視,有的孩子或許喜歡畫畫,有的孩子或許喜歡玩遊戲,其實這些事情都可以適當的滿足孩子,電視不是不可以看,遊戲也不是不可以玩,關鍵是有個度,可以跟孩子約定,現在我來陪你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等半小時以後,你要陪我一起寫作業,以此來互相約束彼此的行為習慣,這樣一來,孩子會有一種期待,達成了某個目標了,就可以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所以也會為了完成目標而努力地去學習知識,獎勵和陪伴對於孩子來說也是很關鍵的。有了父母的陪伴,孩子會覺得自己身邊有個依靠,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更嚴格地要求自己,也能夠更好的約束自己。

3. 利用「玩」對孩子適當教育

比如節假日了,可以帶著孩子去動物園、海洋館、博物館等玩一玩,在玩的過程中,可以跟孩子講一些動物的知識,針對博物館裡的文物、人物壁畫給孩子講一講故事的由來,在這個時候孩子的理解能力和記憶能力都是很強的,在這個過程中也很容易學習到知識,這樣的講解也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去了解歷史,對於以後學習歷史也打好了基礎。其實現在很多的幼兒園,不單單是教授孩子知識了,更注重的是帶著孩子一起來玩,這樣在玩的過程中陪伴孩子學習,比如在兒歌裡面穿插一些拼音字母,讓孩子在唱兒歌的時候,也會將拼音字母一併都記住了,再有就是跟孩子們一起來玩瘋狂打地鼠,這樣可以更好的鍛鍊孩子身體的靈敏度,讓孩子更加靈敏。

4.沙堆城堡的魔法世界

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有著很豐富的想像能力,他們想像著自己生活在一座城堡裡面,城堡裡有可愛的小動物,有清澈的小河……這些豐富的想像力不斷的充實在孩子的腦海裡面,讓孩子有自己的想法,當他發現沙堆的時候,這些想法就會蜂擁而出,自己便動手搭建了一個屬於自己心中的城堡,大大小小的沙堆代表著不同的城堡,這樣也給了孩子一個快樂的城堡世界,在這個城堡世界裡面,孩子可以召喚一些,甚至是創造一切,因為這些都是孩子內心的想法和孩子的控制欲。當孩子得到父母的認可時,便會跟堅定自己內心的想法,從而可以創造出更好的魔法城堡,發揮孩子的想像力。

裸眼AR沙盒中的玩與學

場景多變的裸眼AR互動沙盒,可以更加全面地去滿足孩子的不同需求,對於孩子來說,這個世界是奇妙的,他喜歡去探索各個地方,但是又沒有辦法「遠航」,裸眼AR沙盒可以將場景投影出來讓孩子觀察,通過不同的堆積沙的高度來控制地形的變化,這種遊戲化沉浸式教育方式,更好地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可以培養孩子專注力,讓孩子在玩中學習知識。

並且孩子對於玩沙有天生的熱情,然後通過不同場景創造出的課程,對於孩子來說也是新奇的體驗,讓孩子可以更好地感受裸眼AR互動沙盤的遊戲場景,豐富孩子的視野,讓我們的孩子與國際接軌。

對於孩子來說,在遊戲中學習能夠讓還有更集中注意力,而且讓孩子投身於互動的場景中也給孩子創造了參與感。這些豐富的教學資源,不但可以滿足孩子的需求,也能夠滿足老師授課的需求,開發孩子的科學、藝術、社會、創作、邏輯思維等的能力,讓孩子在快樂的玩耍中豐富自身的知識和才能,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說有很大的幫助。

相關焦點

  • 怎麼像玩遊戲一樣愛上學習?原來學習真的讓人快樂!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方法可以讓你在一定程度上愛上學習!並且你會發現,學習真的能使人快樂!不只是對於學生有效,同樣適用於上班族,建議收藏本文。比如:不得不學習不得不上班不得不起床……如果你花點時間,把它一項一項列出來,這份清單的長度,將會讓你意識到自己為啥每天都活得這麼不開心了!
  • 「個十百千萬」青少年快樂成長主題活動走進合肥42中湖畔分校
    「個十百千萬」青少年快樂成長主題活動走進合肥42中湖畔分校 2020-11-24 17:24:52   來源:安青網
  • 讓孩子學會在遊戲中學習和交往,鼠小弟玩蹺蹺板繪本故事講讀
    2018-04-28 19:50:42 來源: 育兒德興 舉報   { 鼠小弟玩蹺蹺板
  • 《貓和老鼠》新A皮「快樂學習」,遊戲中的「校服」!
    新A皮「快樂學習」,遊戲中的「校服」!圖多蓋洛前段時間出了款「甜美校花」,是女版校服皮膚,在共研服中,浩天發現了新的男版校服皮膚。傑瑞的皮膚中多了一款A級皮膚,那就是「快樂學習」,不過同為A級校服皮膚,為什麼總感覺「快樂學習」低了一個檔次呢?「甜美校花」是好看的jk制服,為什麼傑瑞的校服皮膚不換成對應的dk呢?玩家心思:為啥玩遊戲還要穿校服?
  • 「玩」出來的科學家——北大生科學院教授趙進東談「玩商」
    孩子們是在玩中慢慢地認識和探索世界,在玩中找尋自己的興趣,並發現自己。但如今的兒童成長於一個物質豐富的時代,同時也是一個壓力倍增的時代,成堆的作業和上不完的培訓班,讓「玩」成了兒童生活中的「奢侈品」,也讓真實的童年漸行漸遠。
  • 很多孩子並不快樂 要讓假期成為孩子成長加油站
    孩子在一旁埋頭玩溜溜球,當被問到學習時,孩子自信地說:「很好。」問到喜歡什麼時,孩子回答:「玩溜溜球!」說話時對近在旁邊的桌球課不屑一顧,甚至沒有顯露一點那個年齡的孩子應有的好奇。從吃的、住的、用的、看的,到現在孩子所玩的各種物品,這些都是上一代人童年裡看都沒看過,甚至於想都想不到的。然而擁有了這一切,孩子們就一定會快樂嗎?人們盡可以說他們物質生活如此,還說沒有體驗到快樂,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就是成年人自己也無法認同「物質豐富=快樂」的簡單公式。
  • 《論語》讀書筆記:關於朋友、快樂、成長、求知
    益友和損友朋友,一路同行,分享分擔,是難得、可貴、幸運的。關於朋友,《論語》中也有論述。下文節選《論語》,孔子講的是交友之道。孔子曰:「益者三友,損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三種有益快樂興趣,簡而言之,就是喜歡做的、願意做的事情。「我想做自己喜歡做的事,這讓我快樂」,道出了很多人的心聲。在《論語》中,關於興趣愛好、快樂,孔子是怎麼說的?孔子曰:「益者三樂,損者三樂。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
  • 何為「快樂教育」?只要快樂忘了教育?家長應該科學認識快樂教育
    作者:熊崽(原創文章,圖片源於網絡,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編輯:熊崽越來越多的家長認為給孩子一個無憂無慮的童年非常關鍵,讓孩子們的都保持一顆童趣的心,不要給孩子太多壓力,信奉快樂教育方式。快樂教育是由英國教育家斯賓賽博士提出的。快樂教育的本質就是家長不要讓孩子負重前行,在孩子成長、學習的這一階段,順應孩子天性。
  • 感官快樂都是短暫的,真正的快樂是和意義的結合
    有一個回答很有意思:「於我看來,總結起來不過一類:不能沉迷於只能帶來短期愉悅感,但對於一個人的長期成長有負面效應的東西。」這句話真是說到點子上了。越是處於社會階層底層的人,越是會用消耗型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打牌、打遊戲、看肥皂劇。越是處於社會階層高層的人,越是會用補充型方式來尋求快樂,比如交流、閱讀、學習。
  • 擁抱痛快:成長一定是痛苦的,否則你就沒有在成長
    早上要早起,從溫暖的被窩到一個寒冷的環境;白天要聽很多無聊的課,有時還要做很多痛苦的作業;考研的還要經常逼著自己學習各種課程;有時還要去參加很多不喜歡的社交活動。跟大家一樣,我也每天都處在這樣和那樣的痛苦之中。早起、看書、學習各種課程、組織作業打卡、寫文章等等,甚至出門買份早餐都是痛苦。
  • 喻宏:與中國實驗快堆事業一起「快樂成長」
    中新網北京12月1日電 (記者 孫自法)「我個人是與中國實驗快堆事業一起成長起來的,它喜我也喜,它悲我也悲。」負責中國實驗快堆(快中子增殖反應堆)堆芯設計的喻宏研究員說話時總是滿臉笑容,為自己及帶領的團隊給中國實驗快堆提供出一顆強勁的「心」而特別驕傲和自豪。
  • 書評|《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快樂閱讀,開心寫作
    假期是小朋友們盡情閱讀的好時光,今天向大家推薦《陽光姐姐小書房 成長寫作系列》,希望可以對孩子們的閱讀和寫作有幫助。陽光姐姐原名伍美珍,是安徽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兒童文學創研中心主任,因為曾經做過「陽光姐姐熱線」主持人,所以有了這個稱號。
  • 多彩實踐 快樂成長 這一年 我們一起走過
    作為晉江第一親子互動平臺,這一年,晉江親子驛站和廣大親子家庭一起走過;這一年,我們關注疫情期間孩子身心健康,開設心理輔導專欄,引導家長和孩子做到科學防護、消除恐慌、理性應對;這一年,我們推出第二屆親子閱讀節系列主題活動,獲得許多親子家庭的青睞和踴躍投稿;這一年,我們開展了百餘場豐富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有所成長;這一年,我們推出首屆童心繪本社區文化節,走進多個鎮街
  • 體驗科學,快樂成長——安陽市紅廟街小學2019科學家進校園科普講座
    為了培養學生對科學的興趣,2019年4月26日,安陽市紅廟街小學開展「體驗科學,快樂成長」為主題的科普講座,出席活動的有安陽市紅廟街小學的翟美娟校長和《科普時報》總編輯尹傳紅教授。尹教授幫同學們打開科學的大門,探索科學的奧秘!
  • AI伴學機器人V6做寶寶快樂成長的啟蒙好夥伴
    為了幫助家長們解決這一困擾,正確開啟寶寶的啟蒙教育,優學派秉承「實現現代科技與優質教育資源的完美結合」的理念,首次創造性的將AI手指點學系統應用到兒童早教產品中,推出了首款AI伴學機器人V6,實現了集學習、科技、陪伴、娛樂為一體,能夠引導兒童在日常互動中開心學習,陪伴孩子快樂玩耍,解決了年輕父母在孩子啟蒙教育與工作之間的衝突與矛盾。
  •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寓學習於遊戲」,讓孩子「玩」出好成績
    達爾文從小就喜歡昆蟲,經常在田野裡逮小動物、小蟲子玩,還會經常在路上趴著,觀察小動物的生活習性,這正是因為自己的興趣,願意去玩這些小動物,同時也離不開父母的支持和理解,如果父母當初制止他,他也很難成為一名偉大的生物學家,他的成功,正是「玩」出來的。
  • 學習音樂對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家長都會讓孩子參加一些藝術類的興趣班,至於對孩子成長中有啥作用,許多家長都不了解,下面介紹下學習音樂對孩子成長中的作用。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音樂本身是一種語言,讓孩子把聽到的講出來是最好的語言能力訓練。
  • 快樂源泉小瓶子什麼意思?怎麼玩的教程!快樂源泉瓶子原圖在這!
    起因:最近我們看到朋友圈已經被這個快樂圓圈小瓶子給刷屏了,各種都在玩,然後我們也看到了各種各樣的小瓶子的演變,那麼最開始的是什麼呢?這個是怎麼玩呢?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吧。由於最近的事情,我們都不能出去,大家都在社交媒體上玩遊戲,看電影,做美食等等,前幾天火爆朋友圈的電飯鍋蛋糕就是這個特殊時期的一個產物了,大家都在爭相去做。因此就有了關於快樂源泉的小瓶子,最開始的圖片第一排的瓶子是關於貓和狗的這樣,就是最初的一個形式。
  • 寶寶玩(成長兔)英語怎麼樣?英語啟蒙APP測評?
    今天涵爸就來測評一下在網上褒貶不一的寶寶玩英語(成長兔英語)啟蒙app,從5個維度看看它到底適不適合你家孩子。寶寶玩(成長兔)英語主要有三類課程:入門課+0-3歲體系課+3-6歲體系課入門課:分為0-2歲櫻桃班、2-4歲草莓班、4-6歲蘋果班三個級別的課程。入門課是添加課程顧問免費領取的,可以作為報名前的體驗課程。
  • 快樂星球為何不再團聚?物是人非,同一出身但成長軌跡大不相同
    相信很多小夥伴的童年記憶中,都有過《快樂星球》的身影。但想必很多人也很疑惑,為什麼快樂星球裡面的人不再團聚了。以下就是筆者羅列的幾個原因。理由一:當時條件受限,彼此都失去了聯繫方式。筆者現如今也是和很多小時候的夥伴失去了聯繫方式。那時候的我們,很少會通過電話、社交媒介進行聯繫,基本上都是匆匆跑到人家家門口,然後大喊一聲」某某出來玩「。但如果後來那戶人家搬家了的話,也就意味著我們失去了唯一的溝通途徑。對於這些小演員也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