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像玩遊戲一樣愛上學習?原來學習真的讓人快樂!

2020-12-05 專注海洋

毫不誇張的說,這個方法可以讓你在一定程度上愛上學習!並且你會發現,學習真的能使人快樂!

不只是對於學生有效,同樣適用於上班族,建議收藏本文。

1、把「不得不」轉化為「選擇做」

在日常生活中,你認為有哪些是你覺得沒一點意思,自己卻不得不做的事?

比如:

不得不學習

不得不上班

不得不起床

……

如果你花點時間,把它一項一項列出來,這份清單的長度,將會讓你意識到自己為啥每天都活得這麼不開心了!因為我們每天「不得不」做的事太多了,鬼才會開心呢!

《非暴力溝通》有句話十分應景:

當我們認為自己無可奈何時,我們不再是生活的主人,而是淪為了機器。

就拿學習這件事來講,很多同學包括曾經的我,之所以討厭學習,完全是因為我們認為自己「不得不」學習,潛意識裡的覺得,努力學習是為了不讓父母失望。這樣的學習動機屬於典型的「附屬內驅力」。

美國認知教育心理學家奧蘇貝爾將成就動機分為了三類:

① 認知內驅力:指向學習任務本身(為了獲得知識),是一種重要的和穩定的動機。

② 自我提高內驅力:指個體由自己的學業成績而獲得相應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③ 附屬內驅力:指為了保持長者們(如教師、家長)或集體的讚許或認可,而表現出要把學習或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

在這樣的「附屬內驅力」下,我形成了「為了獲得父母的讚許和認可,我不得不學習」這樣的觀念,學習自然快樂不起來。

在《無聲告白》這本書裡,有句戳心的話: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所以說,如果想要學的開心,最根本的源頭就是要樹立一個穩定的、持久的動機,把那些「不得不」轉變為 「選擇做」,建立一個源源不斷的動機源頭,先想清楚為什麼出發,就不會那麼容易中途放棄了。

2、製造學習的快樂感,借鑑遊戲思路來學習

學習之所以不快樂,是因為這是一件回報周期很長的事情。但玩遊戲就不一樣了,一玩就上頭,一直玩一直上頭,它滿足了即刻反饋、即刻滿足兩大條件,讓我們的大腦不由自主的上癮。

只拿最簡單的消消樂類遊戲來說,不少人都會玩到上千關,一直玩下去。為啥這麼原理簡單的遊戲,卻有這麼多人痴迷?

其實原理很簡單:

① 目標明確,規則簡單,非常容易上手,不像王者農藥之類的手遊,有的人真的就是天生送人頭的命,卸載是分分鐘的事了。

② 難度適中,循序漸進,神奇的是它總能很微妙的卡到那個點,讓你覺得這一關既有一定挑戰性,又不至於太難,一旦通關我們就會獲得巨大的快感。

③ 即刻的正反饋機制,一聲聲「unbelievable」、「amazing」中,很多人逐漸迷失了自我,獲得了極大的滿足感,想不繼續通關都難。

而學習就不一樣了,比如你要學一門技能,可能要堅持個一年,才能給你帶來具體的收益。

那麼,學習怎麼才能像玩遊戲一樣爽呢?

其實很簡單,照著遊戲的模式來學習就對了。

舉個慄子:

假如你想在這個學期過英語四級考試,那這個目標算明確嗎?算,但是只能是個總目標,執行起來是沒有明確指示的。我們還需要講這個目標再細化一下。

比如,我要分別要花多少時間在聽力、閱讀理解和作文上?每天的具體任務是什麼?

這樣,我們就把「過英語四級」的大目標具體化為「今天聽30分鐘英語聽力、今天背30個英語單詞」這樣容易操作的小目標了。這就是第一步——明確目標。

但是,每個人的英語基礎都不一樣,如果讓基礎差的人一上來就直接做高難度的題型,除了會打擊學習積極性之外,還容易懷疑自己的能力。所以我們就要根據自己的水平,制定恰當的學習方式,給自己合理的期待和計劃,就不會容易產生畏難情緒了。這就是第二步——難度適中,循序漸進。

最後,我們要有技巧的製造一些學習的正反饋,讓學習有快樂感。比如,英語裡閱讀理解是你的弱項,但是聽力是你的強項。每次做閱讀理解時,你都被虐得很慘,想放棄怎麼辦?

那就是在做閱讀理解中穿插進聽力訓練,用你在做聽力題中獲得的成就感,來替代做閱讀理解帶來的挫敗感。

為什麼要這麼做?這是有科學依據的——

2002年諾貝爾獎得主、心理學家丹尼爾·卡尼曼提出了一個影響閱讀體驗的因素:

體驗最高峰的時候,無論是正向的最高峰還是負向的最高峰,一定是能記得住的。

換句話說,如果你在學習的過程中,有挫敗、枯燥的時刻,但是又同時體驗到了強烈的滿足、成就感的時刻,這時此次學習留給你的印象,取決於你感受最強烈的情緒——獲得了成就感。

所以,這樣的爽感就會激勵你想再次通過學習來體驗。我們就可以利用這樣的現象,讓自己在學習瓶頸期、面對恐懼的知識點時、或在負面情緒達到最高峰之前,來點喜歡的環節,學學擅長的科目,再繼續做困難的事。

給每次的學習製造一個正向的峰值,利用正反饋來激勵自己。這就是第三步——即刻的正反饋機制。

其實還有一個隱藏的學習竅門,一般人我不告訴。那就是藉助專注海洋提升學習的專注度,和上面的方法結合起來,成為學霸指日可待!

趕快去試試這個學習方法吧~超多學習的小夥伴們都在等你!

#如何提高學習能力#

【專注海洋,陪伴你的點滴生活】

相關焦點

  • 《全腦教學與遊戲教學法》:讓孩子像迷戀遊戲一樣,愛上學習!
    當你強行搶下他們手中的遊戲,畢竟他們讀書學習時,他們卻懨懨提不起精神。一場父母與子女之間的世紀大戰就此展開。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對抗情緒也日漸濃厚。為什麼孩子會如此沉迷於數字遊戲呢?科學研究表明,數字遊戲能夠有效地激活孩子們的整個大腦。
  • 玩出來的科學家,在快樂中學習和成長
    愛玩是每個小孩子的天性,不單單是小孩子,就連我們成年人也都知道,玩是一種樂趣,玩很輕鬆而且還沒有任何壓力,玩的過程中不在乎輸贏對錯,只求能夠尋找到一份快樂,在玩耍的過程中,孩子的快樂就會變得尤為簡單。對於孩子的早期教育其實不是「早學」、「多學」而是在玩中學習,根據孩子自身的情況,再來傳授給孩子科學知識,在玩中學習過程中,遊戲的作用雖然不像認字、學習算數這些立竿見影,但是會潛移默化地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思考能力、身體協調能力、動手能力等,這些對於孩子未來的成長幫助是很大的。
  •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提出「寓學習於遊戲」,讓孩子「玩」出好成績
    看到孩子不愛學習的時候,父母或老師總是會用類似像韓愈的「學海無涯苦作舟」這樣的話來勸誡孩子,可是對孩子來說學習已然很苦悶,「苦做舟」更會降低孩子學習興趣。我們應該想辦法把枯燥的知識變得有趣,讓孩子快樂地學習。
  • 被「我愛學習」刷屏了?怎樣才能真的愛學習?
    人類所有內在動力的根本來源,對快樂的追求,對痛苦的逃避,我們所喜歡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通過獎賞迴路來讓人感到愉悅。所以,當一個人學習感到快樂,是因為學習在TA的獎賞迴路上給了溫柔的一擊。在他們的感受裡,學習就是如你玩遊戲/吃美食/看電影/買新衣服……一樣的存在。
  • 像玩遊戲一樣學英語,讓成就感戰勝厭倦
    成功的人之所以成功,是因為他找到了適合的方法。在成功的路上,僅僅靠毅力是堅持不了很久的,需要有不斷的成就感來支撐。學習英語也是一樣的,成就感,會產生興趣,興趣又會產生動力,而動力才會有長久的努力,長久的努力,才會取得最終的成功。所以說,我們要選擇學習英語的方法,就是能讓孩子們快速體會到成就感。
  • 讓孩子學會在遊戲中學習和交往,鼠小弟玩蹺蹺板繪本故事講讀
    }  作者:中江嘉男 &上野紀子  可愛的鼠小弟系列  《鼠小弟玩蹺蹺板》真的適合低幼寶寶們讀,字超級少,畫面簡單漂亮,故事可愛有趣。封面上的鼠小弟這麼小他能和誰一起玩蹺蹺板啊?看一看,嚇一跳,居然是大象,他們能一起玩蹺蹺板嗎?一個這麼小、一個這麼大;小而輕,大而重。快來看這本書,就能找到答案哦。  鼠小弟的好朋友都來幫忙了,鼠小妹、小兔、小豬、小熊還有好多好朋友,可是最後蹺蹺板還是不動,這可急壞了大家,這可怎麼辦呢?你看快看,大象的鼻子在幹嗎?
  • 拼圖遊戲挖掘寶寶的綜合學習潛能,怎麼選?怎麼玩?
    不得不說,拼圖真的是很好的益智玩具,剛開始我給琪琪玩拼圖就想鍛鍊他的專注力,沒想到我太小看拼圖了,拼圖真的可以鍛鍊寶寶的綜合學習潛能。拼圖可以培養寶寶的哪些能力?5、分析力,邏輯能力在開始接觸多片的拼圖時,是寶寶學習順序、秩序及進行邏輯思維鍛鍊的過程。玩拼圖能學習推理思考能力,因為小朋友會經由嘗試不同的選擇,到決定正確的一片放下去,也就是經過假設、判斷到選擇的過程,讓孩子們學習運用邏輯來解決問題的方法。
  • 這個方法能讓你主動愛上學習-內在動機理論
    之後發生了一個很有趣的事情,那就是不管女兒怎麼去考試,就是考不到0分,因為瞎貓碰上死耗子,總會蒙對幾道題,但是沒有辦法,為了考零分,她就自己拼命想辦法,終於她想到了,她努力去學習,竟可能知道每一道題目的正確答案,考試的時候便往反方向答就行了。
  • 《貓和老鼠》新A皮「快樂學習」,遊戲中的「校服」!
    新角色~羅賓漢泰菲,該怎麼配置知識卡呢?繳械、投手、追風、應激反應,這4張知識卡才是最佳卡組搭配。拿坡裡鼠新A皮,又一個「賽車手」來了!有玩家發現了拿坡裡鼠的新皮膚,也就是上圖這款~拿坡裡鼠~賽車手,毫無疑問,這是拿坡裡鼠的新A皮,周四或許會上線。
  • 孩子對學習提不起興趣,家長做好這三點,孩子從此就愛上讀書
    做作業基本都要家長盯梢,稍微一不注意,孩子就可能在電腦桌前趴著,或者拿起手機一邊玩了,許多家長為此苦惱不已。很多家長都不能理解,為什麼孩子寧願花上幾個小時在玩手機玩遊戲方面,也不願意花幾分鐘去解一道數學題。隨著時代的進步,網際網路越來越普及,很多孩子在家裡經常玩手機,對於手機的功能甚至比大人更熟悉。
  • 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原來真的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原來真的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時間:2020-10-05 00:0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重慶把橋修成愛你的形狀 原來真的會因為一個人而愛上一座城 10月5日是肖戰的生日,小飛俠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為肖戰慶生。
  • 遊戲,未來學習的另一個入口
    為了回答清楚這幾個問題,尚俊傑和團隊系統地總結了遊戲的三層核心教育價值: 1.遊戲動機 產生快樂的源泉——多巴胺 談到動機,先從生物學角度講。人的身上有一種神經元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使人興奮、高興。
  • 父母如何正確給孩子「打雞血」,讓孩子愛上學習
    難道就不能夠讓孩子們儘可能的快樂一點成長嗎?其實原因很簡單,就是當一個社會環境趨於穩定之後,那麼這個社會上絕大多數人的上升通道,就在於誰能受得了十年寒窗之苦。
  • 《安家》:真正理解 「內在動機」,孩子才會「自然」愛上學習
    劇中塗凌變身成一位為了兒子的學習成績,動輒歇斯底裡的母親,二人的關係也一度像「仇人」一樣劍拔弩張。看了劇中母親的表現,不少網友大呼:「這不就是我家熊孩子嗎?」「我家孩子也這樣,能把人氣死、累死!」「到底是你學習還是我學習?」
  • 小米有品上可學習可遊戲的智能積木,魔粒小木機器人
    套裝版它的包裝要比普通版的要大很多,因為它內含有桌遊足球和小羊快跑的桌遊遊戲部件,所以包裝要更大更長一些。打開魔粒小木機器人 桌遊版的包裝,它的裡面的東西是真的多,滿滿的一大盒。這種感覺就像小時候玩大富翁拆包裝的感覺,滿滿的一盒配件,感覺非常豐富。我們來一一觀看它所以的部件材料,首先看到的是一張跳棋貼紙,桌遊足球世界盃和小羊快跑的遊戲玩法說明。
  • 能動英語:點燃學習引擎,讓孩子徹底愛上英語
    當今社會,培養孩子的英語能力,已經成為許多家長的重要任務之一,為了讓孩子不落後於人,家長們拼盡全力,早早就給孩子報了各種英語輔導班。可隨著時間的推移, 我們慢慢發現,孩子一般到了三、四年級就開始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有些孩子英語越學越輕鬆,而有些孩子則越學越吃力。
  • 少兒英語小遊戲激發孩子恆久學習興趣
    新東方網>學前>幼兒教育>趣味學習樂園>學前班英語>少兒英語>正文少兒英語小遊戲激發孩子恆久學習興趣 2013-04-28 10:34 來源:網際網路
  • 薇婭直播賣出10萬臺AR地球儀,為孩子打開新世界,邊學習知識邊玩
    作為孩子的啟蒙教學玩具是再好不過的了,讓孩子乖乖放下遊戲,愛上學習。這款科技產品就是薇婭直播間一夜賣出10萬臺的【北鬥AR地球儀】。對於不愛學習的孩子,培養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地球儀十分適合家中的孩子用它來開拓思維,提高學習興趣,真正去了解我們生活的國家,我們生活的世界。
  • DeepMind綜述深度強化學習中的快與慢,智能體應該像人一樣學習
    正如上個月打 TI 8 的 OpenAI Five,它相當於人類玩了「4 萬 5 千年」的 Dota 2 遊戲,如果智能體能像人類那樣「快學習」,也許它的學習能更高效。其實很多人認為深度強化學習樣本效率低下,學習過程過於緩慢,無法提供了解人類學習的可靠模型。在本文中,DeepMind 研究人員利用最近開發的技術反駁了這一批評。
  • 試驗研究告訴你:刺激大腦的愉悅迴路,真的可以讓學習上癮
    第一,你學不好是因為你不想學,你不想學跟你是否自律、有毅力、有恆心都沒關係,事實上,絕大多數人都不具備這些閃閃發光的品質。所以,停止譴責你自己。第二,你不想學習,是因為你沒有在學習裡感受到快樂,或者,沒有在學習中收集到足夠多的快樂。所以,試著用科學的辦法讓學習變得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