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在泰國有人在用無人機航拍的時候,意外發現了一棵長滿果實的「參天大樹」,只見這棵樹上掛滿了一個個乳白色的「果實」,不過當靠近的時候,卻發現實際上這些都是織布鳥的鳥窩。
什麼是織布鳥?
織布鳥看起來大小和麻雀差不多,主要分布在非洲和亞洲地區,在我國雲南,織布鳥是很常見的,它們與其它的鳥類不同,它們並不喜歡吃蟲子,最喜歡的就是各類草籽,而且當繁殖季節到來的時候,織布鳥身上的羽毛還會變色,變得非常鮮豔,特別是雄鳥,它們也是用這種特色的方式去吸引雌鳥的注意。
在動物學家的眼中,織布鳥是動物界的建築大師,同時,它們也是動物界中最優秀的紡織工,它們在建造鳥巢的時候經常會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驚喜,比方說,它們偶爾還會為自己建造一座「別墅」出來。
織布鳥如何建造鳥巢?
通過介紹,織布鳥一般在3-4天之中,就會建造好一個鳥巢,而且對於雄鳥來說,如果想要吸引雌鳥,還會專門去建造「別墅」,這種別墅一共分為兩層,底下是它們生活的地方,上面則是給雌鳥用來產蛋孵化用的。
織布鳥的鳥巢都是用樹枝、草絲等編制而成的,而且因為它們喜歡群居,所以基本上一顆大樹上都是形狀如同葫蘆的織布鳥巢穴,不過,這也有一個弊端,就是如果大風天氣,巢穴很容易被大風吹落,同時樹枝如果壓力太大,也會導致樹枝折斷鳥巢掉落。
織布鳥如何保護自己?
既然織布鳥的巢穴如此弱不禁風,那麼它們該如何保護自己呢?特別是當雌鳥孵化鳥蛋,或者是巢穴中有幼鳥存在的時候。對於這個問題,聰明的織布鳥早就想到了,在巢穴的內部,織布鳥會墊上很多柔軟的植物,而且整個鳥巢也是圓形的結構,這樣即使落在了地上,也會起到一定緩衝的作用。
在非洲,動物學家還發現了織布鳥建造的「居民大廈」,整個大樹都是織布鳥的巢穴,只不過與一個個的單獨巢穴不同,整個巢穴是合為一個整體,裡面就好像是一個個房子一樣,用乾草作為隔斷,最多的時候,一個巢穴裡可以生存500多隻織布鳥。
為何織布鳥要群居生活?
很多鳥類其實並不會集中建造巢穴,而且鳥類的生存競爭其實也是非常激烈的,不過織布鳥卻顯然是鳥類中的異類,首先因為它們很少以昆蟲為食,這就讓它們與其它鳥類沒有什麼競爭,而且它們也不是候鳥,一個龐大的巢穴建成後,如果不出意外,它們一輩子都會生活在裡面,所以,作為一種很小的鳥,它們才會群居生活。
動物學家發現,織布鳥竟然還會幫助自己的鄰居去餵食幼鳥,在一個龐大的織布鳥家族裡,所有的織布鳥都會互相幫助,這或許也是它們的生存之道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