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發電自己淨化水 自建「未來屋」只需40萬

2020-11-28 大蘇網

 造價40萬元的「未來屋」。

房價越來越高,很多人都在想,如果自己造一套房子行不行?昨天,記者在中國(南京)國際建築裝飾展覽會上看到一間「未來屋」,可以滿足這一夢想。在現場展示的這間「未來屋」一共30平方米,面積雖然不大,但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客廳、臥室、餐廳、廚房、衛浴應有盡有。可以自己發電和供水。更重要的是,這間房子加上全套的設備一共才只要40萬元。

「未來屋」可以自己發電、自己淨化水

這間由東南大學研究製造的「未來屋」,用鋁合金板和保溫材料作框架和牆體,在屋頂架設12塊太陽能電池板,可以滿足照明、空調等所有的用電需要,屋裡有廚房浴室,可以使用自來水,也可以使用水處理系統,甚至海水淡化系統來取水。屋裡的熱水則是靠兩塊屋頂太陽能熱能板提供。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現在大家都在說房價貴,但是如果自己建一棟這樣的未來屋的話,一點都不貴,現場展示的這間「未來屋」是30平方米,加上全套的材料和設備一共只需要40萬元,要造更大面積的也可以,按照使用用途的不同,一平方米最低3000元,最高也不過9000元。

為什麼叫「未來屋」呢?一是這個房子建造起來很快,在工廠只需要16天,就可以完成下料到完成房屋設備的全部過程。在展館搭起來也只需要1天的時間,二是這個房子可以反覆拆裝使用,最多可以循環拆裝10次,三是房子有自保障系統,可以自己發電,自己淨化水,並對汙水進行處理。記者看到,「未來屋」配有一個變壓器,把太陽能發的電轉化為220v的交流電,還有一個很大的蓄電池,可以提供夜晚的用電。

江蘇正推廣綠色節能建築

在展會現場,除了未來屋以外,一家建造全木質結構建築的公司展位也吸引了很多人參觀。看著那些全用木頭建設的別墅、住宅,很多人都感覺回到了古代,不過,工作人員介紹,這和中國的古建築不同,他們的建築不僅是四梁八柱使用木頭,包括牆壁、屋頂、地板都是木結構的,而且式樣也屬於現代的建築。據悉,全木結構的建築一般使用來自北美的木材,冬暖夏涼,綠色環保,木材經過處理後,不怕風吹雨淋,也不怕嚴寒凍裂,一般可以使用50年,而且抗震等級也達到了8級,唯一的一點,就是和混凝土建築相比,造價比較高,一個平方米在2800元左右。

展會主辦方省住建廳的有關人士介紹,目前江蘇正在推廣綠色節能建築,包括河西新城,更是綠色生態示範城,使用了大量的綠色、節能建材。綠色、節能的設計和理念不僅將成為裝飾建材行業的一大亮點,也將為當今人們的家居生活提供更多的舒適和便利。

相關焦點

  • 山東農民自建水電站環保發電(組圖)
    山東農民自建水電站環保發電(組圖)2015-07-15 15:23:17來源:???作者:孫中喆責任編輯:張永超字號:T|T【摘要】山東省棗莊市西王莊鎮付灣村農民葛明宇2002年自籌資金100多萬元,通過專家科學論證及相關部門批准,在村西的河道上興建了一座小型水電站,利用河道的自然落差,引入汙水處理廠達國家一級排放標準的「出水」和河水發電。
  • 國際空間站嘗試用微生物發電,這種菌群同時還能淨化水
    據 Space 報導,科學家正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一項實驗,嘗試用希瓦氏菌來發電。這是人類首次嘗試利用微生物來為空間站提供電力能源。NASA 做了一個小視頻來講解實驗原理:希瓦氏菌屬於發電菌群,它們可以把電子由體內傳輸到其周圍微小的附器上來發電。而且,希瓦氏菌不僅能發電,還能幫助航天員淨化水——如果這兩種用途能夠被順利應用,將來太空人進行太空飛行時需要攜帶的物資將大大減少。
  • 自建光伏電站遭業委會叫停 光伏發電進小區並不容易
    吳宗林——這座光伏陽光房的主人——也未曾想過自己會成為村裡第一... 2020-10-26 越南電力集團表示,今年前8個月,越南各地安裝了2.57萬多個屋頂太陽能發電系統,總裝機容量758.2MWp。
  • 從整屋到個人,淨化大師戴森再推新品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全球室內空氣汙染問題,2015 年戴森開始涉足空氣淨化風扇類市場。作為全球空氣淨化風扇技術的先鋒,戴森腳步不歇,在中國這個全球重要的空氣淨化產品市場上,戴森已經成為空氣淨化產品測試方法革新運動的領導者。
  • 男子自家樓頂裝太陽能電池板 每天發電近20度
    屋頂自建電站 餘電賣給電網   南方電網首例居民「個人電站」在桂林建成併網,每天可發電近20度   維護這類系統比較專業,大面積推廣有難度  在自家樓頂裝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供自己用,多餘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2013年12月30日,桂林「牛人」黎光輝將其變為現實。作為南方電網首個併網發電的居民「個人電站」,兩天來,黎光輝樓頂天台上太陽能電池板所發電力,除了供自家所用外,還上傳37度電到南方電網,賺了30多元。
  • 寧夏首個居民自建太陽能發電上網售電獲國家補貼
    央廣網銀川9月16日消息(記者廉軍 通訊員韓霜 雪梅)記者從寧夏石嘴山市供電公司獲悉,寧夏首個居民自建分布式光伏併網發電項目的溫星旺先生繼收益上網電費後又收到了「國家電價補貼」544元,這個被稱為寧夏居民「賣電第一人」,預計全年收益將超過2000元。
  • 邂逅自己的前世今生 走進用LED燈泡打造的鏡屋
    鏡屋宛若繁星滿天【環球網綜合報導】還記得科幻小說家亞瑟·克拉克之《2001:太空漫遊》的高潮部分嗎?主人公在去往另一個遙遠的星系前,深深地凝視著太空,充滿敬畏地感嘆浩瀚太空的繁星點點。據Web Urbanist網站報導,在鏡屋裡,這種敬畏的感嘆會再次襲擊你的靈魂!
  • 省了4000萬!溧水光伏發電迎來大爆發,未來…
    省了4000萬!溧水光伏發電迎來大爆發,未來… 2020-11-23 16: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神州陽光|光伏發電2021安裝指南!
    在您自己的房屋的屋頂上安裝光伏併網,您需要帶以下文件:房地產證明,戶主的身份證。 如果一些自建房屋沒有房地產證,則需要請村委會籤發房地產證。 如果我在屋頂上安裝了光伏電池並想安裝另一套家用光伏電池,該怎麼辦? 您可以在申請安裝之前考慮租用他人房屋的屋頂。
  • 南方電網首例居民「個人電站」建成併網 每天可發電近20度
    南方電網首例居民「個人電站」建成併網 每天可發電近20度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屋頂自建電站餘電賣給電網南方電網首例居民「個人電站」在桂林建成併網,每天可發電近20度維護這類系統比較專業,大面積推廣有難度在自家樓頂裝太陽能電池板,發電供自己用,多餘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2013年12月30日,桂林「牛人」黎光輝將其變為現實。
  • 挪威一家人北極圈內自建溫室屋 看極光真方便
    挪威一對夫婦班傑明和英格麗德(Benjamin and Ingrid Hjertefloger)成功地按照自己的理念設計並建造了自己的居處。最特別的是,這棟房屋不但是在北極圈內,而且是世界上最環保房屋之一。
  • 納米淨化科普,分解甲醛的展志天華淨化門不是炒概念
    北極熊的皮毛,密到納米級大小,透氣不透水,保暖對抗極寒;海龜、鴿子等動物,長途跋涉不迷路,因為其頭部有納米磁性材料,可感應地磁導航;還有,能治拉肚子的蒙脫石散,主要原料為天然礦物,因為顆粒極細,也是納米級材料……納米材料你一直在用,衣食住行都挺好人造納米材料的應用,已經深入日常生活的很多方面
  • 自建GPU伺服器:搭建自己的深度學習PC - CIO頻道 - 企業網D1Net...
    搭建自己的GPU伺服器並不困難,這樣做還可以輕鬆地降低在雲中訓練深度學習模型的成本。 很多深度學習的實踐者們渴望在有生之年搭建自己的深度學習機器,擺脫雲的魔掌,這樣的時代就到來了。雲計算是開展深度學習的理想選擇,它往往是訓練大規模深度學習模型的最佳答案。
  • 家裡自建"綠色發電廠"?滬首個光伏發電家庭基本自給自足
    家裡自建"綠色發電廠"?滬首個光伏發電家庭基本自給自足 2013年4月14日   一幢6層公寓的頂樓,10塊銀色的光伏面板被安裝在屋頂平面處。
  • 煙臺一小區自建光伏發電 每天發電200度(圖)
    據煙臺供電公司營銷部主任田民強介紹,鼎城2008小區居民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作為煙臺市首例成功併網的小區光伏發電項目,它具有顯著的零土地使用、零距離輸電和用電黃金時段的零排放發電的「三零特性」,是在分布式光伏發電領域的重要探索,對節約傳統能源、保護環境做出了積極示範作用,具有普遍推廣的價值。
  • 太陽能窗戶,讓大樓給自己發電
    目前看來最有效的是透明太陽能電池,最近,密西根大學開發了效率為8%的碳基有機太陽能電池板,這樣看來摩天大樓自己發電即將實現。窗戶玻璃能隔離紅外線損害,抗紫外線,防止太陽能熱能進入室內,讓房間裡的溫度變低。
  • 【算帳】自建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到底划算嗎?
    自建家用太陽能發電系統到底划算嗎?關於「家用光伏發電划算嗎?」這個問題,我們從以下三點就可以得到答案。一、家用光伏發電系統的投入與產出:首先是它的投入。以一個功率為5kw的家用光伏發電系統為例,安裝5kw家用光伏發電系統大約需要40-50平方米屋頂面積。
  • 長江重慶江津段擬建兩座大壩發電[圖]
    將在長江上興建的朱楊溪大壩和小南海大壩示意圖  重慶市境內的長江上,將修建兩座大壩,用於發電和改善航運。按規劃方案,朱楊溪大壩位於朱楊鎮,實際澆築高度約為71米,距江津城區66公裡,距離主城區139公裡;小南海大壩則位於珞璜鎮貓兒峽,地處長江上遊,實際澆築高度約37米,距離江津城區39公裡,距離主城區40公裡。   事實上,這兩座大壩就是兩座水利樞紐工程,集發電、淨化三峽水環境、航運、引水等功能於一體。據測算,工程總投資估計將超過300億元。
  • 核能發電的未來
    核能發電也不會像燃燒煤炭的火電廠一樣煙霧滾滾,造成其他空氣汙染,可能也因此拯救了180萬條生命。簡易版的核電站工作原理圖。圖片來源:wikicommons核能發電技術,是我們抵禦災難性氣候變化的關鍵。我們不能把所有化石燃料都燒了。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只要化石燃料還是最廉價的能源,人類就仍會拿它來燃燒發電。煤炭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在全球排放量中幾乎佔了一半。
  • 美國研發太陽能窗戶,未來建築物有望自己發電
    關注集邦諮詢微信公眾號:TRENDFORCE,獲取更多科技產業資訊與研究最近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發出效率達 8% 的碳基有機太陽能板,讓摩天大樓自發電將不再是夢想有機太陽能是用聚合物或有機生物來當作太陽能發電材料,具有輕薄、低成本、易回收、可撓等優勢,是再生能源新星,未來有機會應用在電動車、飛機機翼、建築物、玻璃甚至是衣服上,發展潛力不容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