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我們生活的城市裡,形形色色的大樓越蓋越高,花樣也越來越多,許多城市的地標性建築都各有風格、美輪美奐。其實在自然界也有許多野生動物以出色的築巢本領著稱,例如河狸、白蟻、蜜蜂、織布鳥等,這些動物的巢穴一直是人類研究的對象,給古今中外很多建築師帶來了靈感,所以很多人類建築的設計工作,實際上就是借鑑了某些動物巢穴的表現形式和修築方法。
而且最重要的是,我們人類建築所使用的材料都是隨著科技水平的完善一步一步升級的,從最早的茅草屋、土坯房再到磚瓦房、鋼筋水泥大樓,我們的生活質量一直都在不斷提升。但是動物們就不一樣了,它們築巢所使用的材料基本都是很簡單的,卻能夠憑藉自身本領搭建出各種令人嘆為觀止的大工程。從這些動物界的建築師所使用的材料來看,除去綜合類以後大致可以分為四種。
1.動物性材料
動物性的建築材料大都來源於築巢者本身所擁有的物質,例如鳥類使用自身的羽毛或者在地上撿來的羽毛來築巢,還有些哺乳動物會薅自己的毛來當作巢穴的內襯。另外還有些鳥類會採集其他動物製作出來的物質當作築巢材料,例如長嘴捕蛛鳥Arachnothera longirostris。捕蛛鳥不但會吃蜘蛛,還會收集結網蜘蛛的蛛絲,跟植物纖維搭配起來,在自己的巢室周圍製作成許多類似圖釘的裝置,將自己的鳥巢固定在闊葉植物的葉片下。
除此之外有些鳥類還會在墊材中混入自己的排洩物,這也算是動物性的材料了。使用新鮮的糞便當做墊材,一方面能夠保暖,另一方面可以把天敵燻走。戴勝就是這種鳥類,它不會修築複雜的巢穴,而是會選擇樹洞、牆縫居住,巢室內常年臭氣燻天,令人退避三舍,所以有著「臭咕咕」的俗名。
2.植物性材料
植物性材料在自然界中也非常多見。大多數築巢鳥類都會以植物的枝條、葉片、根莖、樹皮等為原材料築巢,並且往往還會搭配動物性的材料,例如先用樹枝搭建出鳥巢主體,再把自己身上柔軟的羽毛拔下來鋪設在巢室底部。使用植物性材料築巢的代表是織布鳥。織布鳥有很多種,就築巢方式來看,有自己編織小巢的類型,也有集群建造超大型公寓的類型。社會型織布鳥的巨大集體巢穴一旦建成,在無天災人禍的狀態下能夠持續使用數百年,還經常被其他鳥類蹭房間住(例如非洲侏隼)。
3.沙土石材料
動物界中利用自然資源築巢的也不在少數,也就是用自然界中現有的資源:土壤、巖石、沙粒等物質來當成建築材料。最常見的例子就是家燕的巢。小時候在農村生活的人應該都記得燕子在屋簷下築的碗狀巢,那就是家燕用泥土混合唾液,一口一口築成的。另一個使用土壤築巢的經典例子就是白蟻丘。白蟻也有不同類型,有些是木棲類,會給木製建築和家具帶來危害;有些是土棲類,建造大型蟻丘的就是這種白蟻。據說白蟻丘的內部分區明確、空間通透,還自帶冬暖夏涼的空調效果,是非常壯觀的建築奇蹟。
4.自身分泌的材料
使用自身分泌物製作巢穴有兩個主要的例子,第一個是蜘蛛。可能大家要問了,蜘蛛是結網的,那張網也算巢穴嗎?其實蜘蛛也有很多種,有結網的,也有不結網的。例如某些穴棲型的捕鳥蛛,它們不會織懸掛起來的蛛網,但是會選擇合適的地面挖出地下巢穴,然後用厚厚的蛛絲將洞頂、牆壁和地面都鋪滿,達到加固巢穴的效果,蛛絲還能當作傳感器來監測洞外的狀況。第二個例子是蜜蜂,蜜蜂的巢是它們用自身分泌的蜂蠟製成,每個巢室都呈規則的六邊形,既美觀又科學。
5.人類製品材料
有些跟人類關係密切的動物,也會去收集人類的工業製品來製作或裝飾巢穴。例如某些紙黃蜂就會搜集紙製品,嚼碎後與唾液混合修築巢穴。還有一類鳥兒值得一提,就是園丁鳥。園丁鳥科的許多鳥類的巢都以樹枝為主體,但是會收集人類製造的物品來裝飾巢穴,而且根據種類不同,它們所選擇的物品也會不同。以緞藍園丁鳥Ptilonorhynchus violaceus為例,它們偏愛藍色的瓶蓋、吸管等物品,雄鳥會在求偶期大量尋找此類物品帶回家裡布置巢穴,並以此贏得雌鳥的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