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師—— 建築締造團隊的重要組成。他們不止能讓建築在形態上巧奪天工,創造出一座又一座凝固的藝術作品,同時他們還能夠憑藉前瞻視野,為全球可持續發展發揮重要作用。許多領先的建築師們,已經走在了可持續發展運動的前列。
近幾年如火如荼的全球氣候罷工運動中,來自各行各業的數百萬人團結起來呼籲人們的共同行動,其中不乏建築師的身影。去年在倫敦,建築峰會(Architecture of Emergency summit)召開的前一天,一些知名建築工作室和設計師們就融入了這場運動。
而這場峰會,匯聚了來自建築環境相關領域的行動者們,他們致力於探討該行業如何應對氣候危機。這些先鋒者們早已意識到,由於建築行業在很大程度上仍依賴於化石燃料,建築行業急需尋求更環保的做法。此前,建築的替代設計和實踐方面已經有了進步,而對他們來說,重塑建築師的思維方式,才能為地球和自然更好的服務。
01 領先組織的行動
美國建築師協會(AIA)在 2019 年 9 月發布了一項表達其立場的聲明,在認同氣候變化是每個人的危機的基礎上,他們認為建築師,作為一個集體應該通過對 「可持續性設計」 和 「韌性設計」 的堅定承諾來支持氣候行動。他們將採取以下措施:
批准《緊急可持續氣候行動決議》並通過了《卓越設計框架》。AIA 還將開發一項計劃,讓氣候行動變成該組織工作的重要部分;
開發必要資源,讓建築師們為實現零碳、賦有韌性和健康的建築環境做好準備。這包括一系列措施,比如提供 AIA+2030 證書,通過踐行 2030 承諾幫助企業實現淨零碳設計;提供 「韌性與適應性」 系列課程以學習減緩氣候災害風險的最佳實踐;通過 「Materials Matter」 倡議鼓勵材料透明及負責任採購等等;
率先改變建築規範和材料準則。AIA 與全球各地建築規範官方機構緊密合作,鼓勵建築規範中實施節能設計;
與政策制定者及同盟通力合作,加快有效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和實踐資源。作為美國國會宣布的一項實現淨零碳未來倡議的利益相關者之一,AIA 正密切參與其中以制定立法幫助美國在 2050 年實現淨零碳排放和 100% 的清潔經濟;
倡導其全球 94,000 名成員促進韌性設計、減少建築物對氣候的有害影響。通過 AIA 協會的集體力量,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針對現有商業和住宅建築的公共政策以及未來建築,制定更高的標準等等。
02 對抗氣候變化,建築師們在實踐中還可以如何行動?
在這一部分,我們列出了一些建築師們在應對氣候變化的行動中,可以採取的切實可行的 8 種方法。
本部分翻譯自8 Tangible Ways Architects Can Help Combat the Climate Crisis。作者:Nathan Bahadursingh
① 讓客戶相信生物可降解材料的價值
由於建築行業對化石燃料的依賴性,建築產生的碳足跡非常龐大。為了使施工過程更加環保,可生物降解的材料是建築師的新選擇。其中一種物質是菌絲,它是真菌的營養部分。菌絲由數百種相互交織的纖維組成,其乾燥後可以成為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堅硬材料。這種菌絲與農場廢棄物在模具中結合,形成可用在建造過程中的有機磚。這種磚在生產過程中不產生碳排放和廢物,並且在使命完成之後,它們可以分解並回到碳循環中。一些在建築中可以使用的生物可降解材料包括:軟木、竹子和沙漠沙。
由David Benjamin 設計的這個名為「The Living」的建築,就是由菌絲做成的。
② 提倡使用本地材料
材料的產地、製造地、使用地,以及這些地方相互之間的距離也決定著一個項目對環境的影響程度,因為運輸距離決定了燃料燃燒產生的溫室氣體排放。減少運輸距離,項目的碳足跡也會更小。儘管本地採購,並不具備價格優勢、可選擇範圍也具有局限性,但我們仍然需要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在本地與其他地方之間斟酌出一個折中方案,這同時也將對項目的可持續性產生積極影響。
LEED 得分點:材料與資源(Materials & Resources) 是 LEED 認證的重要指標之一,LEED 鼓勵建築過程使用本地原材料,減少運輸成本。在 LEED v4.1 版本,「建築產品披露和優化 —— 採購原材料得分點」 中,項目採購 160 公裡以內的材料可以為獲得此項得分提供更多的貢獻值。
③ 從混凝土框架過渡到結構木材
一本全球知名的建築雜誌 Dezeen 的數據表明,混凝土是建築業碳排放的罪魁禍首,全球每年生產用於製造混凝土的 40 億噸水泥,佔二氧化碳排放總量的 8%。同時,這個生產過程消耗了大量的水,使得飲用水和灌溉用水的供應變得緊張。木材是混凝土的可行替代材料,因為它是唯一一種低隱含碳的材料。然而,增加木材的使用必須與可持續的林業管理同時進行,後者本身也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之一。
④ 邁向 「場外施工」
場外施工,或者說裝配式建築,是在一個特別的、受到嚴格管理的環境中將建築部分進行組合的建築模式,這種方法幾乎消除了材料過剩以及建築廢棄物。用這種方式建造也大大縮短了項目的完成工期。雖然業內近幾十年都在考慮裝配式建築,關於這類建築的維護和建設質量的顧慮,讓它們難以被大規模採用。但有些領頭企業已經在這一領域取得了進展,他們將業務拓展方向專注於降低建築的建造成本、縮短建造時間,同時還保障提供高質量的材料。
⑤ 重複利用建築材料
每年,建築業向美國垃圾填埋場輸送了數億噸非工業廢物。這其中的許多垃圾源於新建築項目開始前的拆除廢物。回收利用廢棄的原材料不僅可以降低成本,還可以減少製造新材料時的溫室氣體排放。歐洲的一些建築承包商和業主已經將建築視為 「材料銀行」,作為未來項目可使用材料的臨時倉庫。
LEED 得分點:在 LEED v4.1 版本,「建築產品披露和優化 —— 採購原材料得分點」 中,材料再利用是獲得該得分點的要求之一。
⑥ 了解項目生命周期對環境的影響
建築師們應該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待時間,以便更好地理解我們對地球造成的影響。相比單純地以傳統思維思考項目建設和生命周期的設計時間表,建築師們應該長遠地考慮到建築對自然和社會環境更廣泛的影響。
⑦ 善用數位技術,讓建築更有效率
諸如 BIM 這樣的數位技術,可以讓人們提前了解和衡量項目對環境的影響。這種技術提高了設計效率,幫助項目在其環境足跡上做更好的決策。藉助於數位技術,項目可以縮短工期、進行現場優化、減少浪費和整體的能源消耗。
⑧ 為人與自然而設計
建築設計必須為人類和自然創造共同利益和共享價值。在項目和設計的成本效益分析中,自然成本必須要被考慮在內。
對於建築師在氣候行動中發揮的作用,USGBC & GBCI 中國區市場轉化與拓展主管徐辰波點評道:
文中提到的 8 種方式中,其中 5 種方式都聚焦在建築材料及建造方式上,事實上建築碳排放的一大來源就是隱含碳,即在建築或基礎設施的整個生命周期中,與材料和建設過程相關的碳排放。因此針對建築材料的生命周期分析在未來會受到更多重視。
而美國建築師協會(AIA)也在去年 9 月號召其 94,000 多名會員共同採取行動來應對氣候變化,目前已有 560 家設計公司加入了 2030 承諾,即至 2030 年,這些公司所設計的新建築、基礎設施和重要翻新項目應全部實現運營階段的碳中和。建築業應對環境挑戰的責任刻不容緩,需要更多的設計、建造與建材公司共同努力,我們才有機會實現淨零建築這一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