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AssBook第962篇推文
作者 /Kaltstill
AssBook設計食堂 /聊聊設計的那些事兒
子承父業的建築師有不少,但是四代人都是建築師,出產七位優秀建築師的家庭並不常見。
今天我們想跟隨一部娓娓道來的紀錄片,為大家介紹德國第一位普利茲克獎得主:戈特弗裡德·伯姆Gottfried Bhm,以及他的建築家庭。
戈特弗裡德·伯姆1920年出生於德國,今年1月剛慶祝了他的100歲生日。
Gottfried Bhm 93歲生日
請聽著下面的音樂,來看看他的故事吧。
德國首位普裡茲克獎得主,是家族的第三代建築師
向上追溯,Gottfried的祖父就是建築師,曾於1867年在德國南部成立自己的建築公司。
他的父親Dominikus Bhm(多米尼庫斯·伯姆)是現代教堂的先驅,一生中設計建造了上百座公共建築,其中教堂就有七十多座。
他善於利用磚,也注重光線在設計中的作用,是磚表現主義(Brick Expressionism)的代表人物之一。
St.Engelbert 教堂(1930),被認為是科隆的第一座現代教堂
Gottfried的妻子Elisabeth Bhm(伊莉莎白·伯姆)也是建築師,兩人是同學,1948年結婚後一起在父親Dominikus科隆的事務所工作。
雖然幾個孩子出生時Elisabeth把更多的重心放在家庭和育兒方面,但在孩子們成年工作之後,她重回辦公室參與了非常多的項目。2000年科隆建築師和工程師協會AIV還曾經授予她終身榮譽獎。
Gottfried的三個兒子也都是德國著名的建築師。
長子Stefan Bhm(史蒂芬·伯姆),曾在賓夕法尼亞,麻省理工學院等多所大學任教,在歐洲完成過多個項目;次子Peter Bhm(彼得·伯姆)也是大學教授,並且參加過兩次威尼斯雙年展;小兒子Paul Bhm(保羅·伯姆)現在是科隆技術大學建築系主任。
他們都有在其他事務所工作的經驗,也有各自的事業,但同時都作為合伙人加入了家族事務所Bhm Architects.
(前)德國鐵路總部(1991),法蘭克福,Stefan Bhm
埃及國家藝術博物館(2011),慕尼黑,Peter Bhm
科隆中央清真寺(2017),Paul Bhm
佇立90年的家宅,承載了家人的事業與情感
1931年父親Dominikus在科隆設計建造了這座房子,既是一家人的住所,也是工作室。九十年來,家族三代人在這裡生活工作。
祖宅
從Gottfried兒時起父親就喜歡帶著他一起在工作室,有時也讓他打打下手。耳濡目染的Gottfried雖然對建築也很有興趣,但在父親的光環之下,他一度懷疑自己是否有能力接班,也因此曾經想成為雕塑家。
後來Gottfried的兒子們出生,他鼓勵他們在院子裡用磚塊,水泥,木頭蓋小房子,也常帶他們採風,認識材料認識建築。
晚年的Gottfried回憶,在不知不覺中,用父親影響自己的方式影響了兒子們。原來傳承是如此自然的事。
兒子們蓋好的小房子之一
「只是Elisabeth已不在」他塑像訴說對妻子的思念
比起在工作上投入更多時間的Gottfried,妻子對孩子們的影響更深遠。
小兒子Paul提到,父親Gottfried總是很冷靜,母親Elisabeth更熱情激烈。兒時經常聽到父母的爭執,主要因為對項目的不同意見。
甚至家人們都認同,Elisabeth的意見和堅持,甚至批評和反對,是Gottfried或者說Bhm家族作品成功的一大原因。
Gottfried和Elisabeth的婚禮,1948
Elisabeth在學校時就決定要成為一名建築師,但在和Gottfried結婚之後,她決心先主持家事,支持丈夫的事業,之後再慢慢實現自己的建築夢想。
孩子們成年後,Elisabeth才終於有時間越來越多的參與到項目當中。
晚年的Elisabeth身體每況愈下,仍然日日陪伴在丈夫身邊參與著工作。有時候,效果圖的天空選擇什麼顏色表現,這樣細小的問題Gottfried也會爭取她的意見;有時候,夫妻二人一起看資料,討論項目的風格和方向。
工作之餘,在天氣晴朗的下午,Gottfried會為Elisabeth圍好披風,牽她去萊茵河坐遊輪度過一個下午。夫妻二人都非常喜歡萊茵河——「靜謐,又與世界連結」。就好像相依相伴的他們。
2012年,Elisabeth病重,Gottfried暫時放下工作陪在她的身邊。在她彌留之際,Gottfried最後將家人們的老照片放在她的手邊,用口琴演奏她最喜歡的樂曲,和最愛的她告別。
Elisabeth一直以來都是家中的精神支柱,是Gottfried和兒子們的依靠。
離世後,家中仍然處處都是妻子的痕跡,Gottfried說 「我早晨起來常常不知道該做些什麼,能做些什麼...」
和兒子一起設計了Elisabeth的墓碑之後,他決定為妻子塑像。
在Gottfried的效果圖裡,常有一個紅色長裙的身影。它象徵著和妻子的共同設計,一起存在於未來的空間中。
Gottfried說 「紅色是愛,是溫暖,也是熱情。」
「愛是一種原動力,當你愛人或者被愛,它是一種真正讓人溫暖的能量。」
Hans-Otto劇院效果圖,波茲坦
一襲紅衣在工作室陪伴Gottfried的Elisabeth
經歷戰爭得上PTSD,為了重建家園成為建築師
直到九十多歲Gottfried也一直參與著建築競賽,他總是強調工作是他終身的目標。
Gottfried不喜歡人們將建築作為冰冷的物體,就像他從父親Dominikus那裡學到的一樣,「我總能在父親的作品中看到充滿愛的細節」,Gottfried希望自己的作品也由內而外散發出溫暖。
廢墟上的麥當娜
注:天主教教堂裡的麥當娜Madonna就是聖母瑪利亞
二戰時Gottfried是山地步兵,眼見戰友們在他面前倒下、死去... 他幾乎沒有和家人提起過這些經歷,只是在孩子們的教育當中強調著和平主義。
戰爭給Gottfried留下了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聽到共振的規律節奏,比如整齊的掌聲,總讓他心悸,回想起「Zur Front! Zur Front!(前進!)」 行軍的壓迫感。
戰爭結束後,百廢待興,各處需要建築師投入重建工作,Gottfried還沒在建築和雕塑中決定未來的方向。
持久的戰火,市區的廢墟上竟然已經開出了野花。Gottfried突然被這自然的美和生命力打動了,接下了第一份工作:St.Kolumba教堂的重建。
St. Kolumba是當時科隆教區最大的幾個教堂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980年。二戰中它幾乎被全部摧毀,除了一部分外牆,只奇蹟般的剩下一座有聖母像的柱子。
Gottfried選擇了一種類似帳篷的保護性的設計,將屋頂延伸到廢墟的角落,「這個景象象徵著危機中的生命」 ,這個教堂後來被市民稱為「廢墟上的麥當娜」。
教堂的建成在戰後撫慰了人民,也在某種程度上治癒了戰後創傷的Gottfried。
Kolumba博物館建設前教堂的光影效果
在父親的影響下,Gottfried也非常重視光在建築中的作用。
2007年Gottfried就公開表示很不認同彼得·卒姆託(Peter Zumthor)的科倫巴藝術博物館(Kolumba)項目,他認為這個博物館把教堂完全包裹住的方案,將教堂的精神象徵從城市的景觀中抹去了,另一方面,陽光也無法通過琉璃窗直射進教堂。
鮮為人知的國會創意
1985年兩德統一前,西德總理赫爾穆特·科爾委託Gottfried Bhm提交一份關於柏林國會大廈翻修的機密報告,當時Gottfried就提出了玻璃穹頂和供遊客漫步的螺旋步道方案。雖然他並沒有參加之後的項目競賽,但在福斯特最終的設計中明顯能看出他的影響。
聖瑪麗大教堂
聖瑪麗大教堂是Gottfried最重要的作品。1959年,科隆主教區決定在Neviges小鎮建造一座僅次於科隆大教堂的第二大宗教建築,並且希望能通過其建築魅力挽回越來越少的朝聖者。
Gottfried的設計脫穎而出,這座存在於樹林間的水泥山丘無疑吸引了無數的朝聖者和遊客。
直到現在,不管你使用何種交通方式路過Neviges小鎮,都能從某個方向看到這個混凝土山峰。
Gottfried希望用帳篷的意象來代替傳統教堂的「城堡」感,作為「流浪的百姓」的庇護之所。
朝聖者先要逐級登上臺階到達教堂的入口,再穿過相對低矮的門廳進入主禮拜堂,這時候內部空間突然的開闊會給人帶來很大的視覺對比。
牆壁和天花板互相支撐,為內部提供了如市場一樣開放的空間。這樣的設計不僅滿足了一些大眾慶祝活動的條件,也體現了教堂更大的包容性和開放性追求。
不規則的傾斜屋頂平面互成角度,連接處點綴著窗口,自然光以不同的角度進入空間。
Gottfried設計了紅藍綠三組彩繪玻璃作為教堂不同空間的花窗,其中表現聖母主題的巨大紅玫瑰是最突出的一處。
自然光透過彩繪玻璃點綴在混凝土表面,空間的氣氛一下子溫暖,甚至熾熱了起來,這應該就是Gottfried追求的建築的溫度。
這部記錄片的最後伯姆一躍跳入了祖宅院內的小遊泳池,就像當年他父親帶著他兄弟二人,就像他當年帶著他的孩們子一樣, 快樂的遊著。
參考來源:
1. 電影《 博姆 - 家族的建築 》
2.伯姆 維基百科https://de.wikipedia.org/wiki/Gottfried_B%C3%B6hm
3.聖瑪利亞教堂 ArchDailyhttps://www.archdaily.com/92646/
ad-classics-neviges-mariendom-gottfried-bohm
4.百歲生日採訪https://www.domradio.de/themen/erzbistum-koeln/
2020-01-23/interview-mit-architekt-gottfried-boehm-zu-seinem-100-geburtstag
5.一個偉大的家族,一部如詩一樣的影片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737298/
6.知乎專欄人物 Baumeister 2020 Baumeister 2020 https://zhuanlan.zhihu.com/p/137219267
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