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觀黨的十八大以來查處的大案要案,腐敗分子的違紀違法行為中往往有家人參與其中,有的是夫妻幫,有的是父子兵,更有甚者全家「總動員」。他們不是團結在一起幹事創業,而是相互「抱團」貪汙受賄、非法斂財,導致最終一起走上不歸路。「全家腐」的家族式腐敗讓人痛心、引人深思。(2015年10月26日《中國紀檢監察報》)
「全家腐」必然是「全家哭」。領導幹部必須對家庭負責,負教育管理之責,負安全幸福之責,自己帶頭從嚴要求,真正做到自己清、家人清、親屬清、身邊清,這是事業之幸,也是家庭之福。這是今年4月30日河北省委原書記、省人大常委會原主任周本順講專題黨課時說的一番話。然而,在周本順嚴重違紀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的通報中,其違紀行為中就有這樣一條,「利用職務上的便利收受禮金、禮品,為其子經營活動謀取利益,家風敗壞、對配偶子女放任縱容」。「全家腐」必然是「全家哭」,恰如其分地在他自己身上得到了極好的應驗,令人扼腕。
「一人不廉,全家不圓。」當前,有的黨員領導幹部受封建觀念的影響,一旦獲得權力,便把家庭甚至家族利益放在首位,認為自己有為家庭或家族謀取利益的「義務」,使原則在親情面前變通,底線在人情世故中失守,甚至把感情和家族利益凌駕於黨紀國法之上,形成了家族式腐敗、抱團式腐敗。周永康、薄熙來、徐才厚、令計劃、蘇榮等人的落馬,都帶有「全家腐」甚至是家族式腐敗的特徵。「夫妻店」「父子兵」「親兄弟」……腐敗到「家」,最終釀成的只能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人生悲劇,成為從「全家腐」到「全家哭」等距同構的典型例證。
毛澤東同志曾經強調:「戀親不為親徇私,念舊不為舊謀利,濟親不為親撐腰。」黨員領導幹部關心家人、幫助親人都是人之常情,但不能讓親情凌駕於原則之上,更不能置身於黨紀國法之外,搞「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和「前門當官,後門開店」那一套。古人早就留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的告誡,「齊家」是維繫「修身」與「治國」的精神紐帶,居家正,方能居官正。身為黨員領導幹部,必須正確對待親情、對待家族,做到「發乎情,止乎禮」,關愛不溺愛、善待不縱容,形成良好家風,以好家風滋養好作風,做到管好自己不出事、管好家人不添亂、管好下屬不掉隊,這是個人之幸、家庭之幸、社會之幸、國家之幸。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注重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中共中央近日印發的《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再次提出,黨員領導幹部要「廉潔齊家,自覺帶頭樹立良好家風」。這都是防止「全家腐」演變成「全家哭」的「靈丹妙藥」。要樹立良好家風,就必須從「謀事要實、創業要實、做人要實」入手,嚴格家教、嚴明家訓、嚴守家規、嚴肅家風,把家風建設作為「三嚴三實」的一個「修煉所」、「檢驗場」,多打「預防針」、建好「後花園」,讓「嚴以修身、嚴以用權、嚴以律己」成為處理公與私、小家與大家、個人與群眾關係的基本準則,成為治家的根本遵循,避免「禍起蕭牆」,堡壘從內部攻破,上演從「全家腐」到「全家哭」等距同構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