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時間,深圳一中學運動會上,一個班級別出心裁地喊出一個口號: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
視頻播出,網友們紛紛說,瞎說什麼大實話,小心回家挨打。
包括當了媽媽的人,看著都哭笑不得。
而這從側面折射出,媽媽的情緒的確是能決定家裡人的情緒。
正如心理學博士洪蘭女士說過:女性的情緒能量遠遠超過男性,母親是家庭的靈魂,母親快樂全家快樂,母親焦慮全家焦慮。
所以說,媽媽的情緒是家裡的體溫計、晴雨表。
媽媽情緒不穩,會讓孩子產生怨念
媽媽的情緒首先影響的第一個人,就是孩子,因為孩子最能感受到媽媽的情緒變化。
在網上看到一位網友的經歷:
我和我的弟弟相差11歲,爸爸那幾年在外地,我每次放學回家就幫著帶弟弟。
有時候看顧不好或者弟弟撕我書的時候,媽媽就罵我或者打我,雖然我很想理解她,壓力大,一個人照顧兩個孩子。
但我還是忍不住地想,為什麼要把我生下來,如果我死了,她會不會後悔?直到高中我住校感覺解放了。
後來媽媽整理房間看到了我的日記,非常震驚當時就哭了,沒想到我的怨念會那麼深,儘管她現在對我很好,但我一直記得那幾年的感受。
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時常發生,例如孩子不小心打破了一個碗,你劈頭蓋臉地罵;孩子突然纏著你買東西吃,你抱怨地說他怎麼這麼饞。
媽媽的情緒或大或小,對孩子的影響也或大或小;不要怪孩子小心眼,越是在乎的人,越在意細節。
母親情緒失控,孩子會因此迷失;而母親情緒平和,孩子自然積極開朗。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寫道:「我母親的氣量大,性子好,待人最仁慈,最溫和,從來沒有一句傷人情感的話。」
胡適的脾氣是眾所周知的,即使別人諷刺他,他也一笑置之。這種溫和來自於母親的影響。
我們小時候或多或少地有過怨念,因為受大人的感染,而這種痛苦我們經歷過就夠了,就不需要再讓孩子經歷一次。
如果可以,在發脾氣前,好好想想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你就會做出正確選擇。
妻子脾氣差,是一個丈夫的不幸
有句話說,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偉大的女人。
從這句話就能看出,一個好女人對男人的影響,因為一個好女人給男人的動力遠超他自己;同樣,一個脾氣差的女人也足以毀了一個男人。
電影《萬箭穿心》中女主角李寶莉不是個壞女人,但是個差女人,因為她管不住自己的情緒,動不動就抱怨自己的丈夫。
她覺得自己長相不差,嫁給了丈夫馬學武,是他上輩子修來的福氣,張口閉口就罵丈夫「婊子養的」、「賤」。
有一次,搬完家後馬學武請搬家工人進屋喝汽水抽菸,李寶莉又是大罵:
「煙不要錢,汽水不要錢,你當這是在廠裡搞招待啊!」
「真是賤!」
後來丈夫出軌了,愛上了一個善解人意的同事,只因為同事對他說了句「生日快樂」,戳到了他的心。
馬學武偷情被李寶莉舉報「賣淫」,導致降職、下崗,最終承受不住壓力,留下遺書跳江自殺。
丈夫的死,她很傷心;從此一個人挑扁擔供兒子讀書;在兒子考上狀元那一天,要跟她斷絕關係,她傷心欲絕。
她任勞任怨,十幾年如一日,她其實是關心丈夫的,最後卻活成了萬箭穿心,都是敗在她的情緒下。
這個電影只是一個縮影,生活中不乏這樣的女人,丈夫勤勤勉勉,卻還是忍不住對丈夫抱怨,說「你怎麼這麼沒用,你看看人家的丈夫,你這個窩囊廢」。
而對待丈夫有時候像對待孩子一樣,要注意語氣,要鼓勵,更要相互扶持、共同進步。
不懂得管理情緒的妻子,再好的丈夫也會作沒的。
媽媽的情緒,決定家裡的氣壓
你肯定有過這樣的感受,家裡的女人情緒一旦不好,整個家裡的氣壓都是低的,說話都不敢大聲。
媽媽發脾氣了,她想罵誰就罵誰,沒人敢反駁;爸爸發脾氣了,他不敢罵媽媽。
心理學上有個詞叫「踢貓效應」,指對弱於自己或者等級低於自己的對象發洩不滿情緒,而產生的連鎖反應。
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
假如媽媽在單位受氣了,回到家把坐在沙發上的爸爸罵了一頓,然後爸爸又把在玩遊戲的孩子罵了一頓,孩子又把氣撒在了弱小的貓身上。
爸爸和孩子的壞情緒,很容易被掐滅,但媽媽的壞情緒很難,因為女人比較感性,所以發起脾氣來,控制不了。
也許你會說,我也不想發脾氣啊,老公沒上進心,孩子頑劣,任誰都控制不住的。
但女人最偉大之處是韌性強,忍耐力強;沒有哪個老公一開始都是體貼的,一定是經過妻子「調教」,沒有哪個孩子就是聽話的,一定是被教導出來的。
一位媽媽最厲害之處是,即使家庭不如意,她還能過得有滋有味。
情緒可以決定家庭的氛圍,孩子的性格,丈夫的事業等。你的情緒好壞,都將作用於他們身上,然後反作用在你身上。
你有這麼大的能量,是不是該偷笑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