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孩子對口號的解釋,令人捧腹

2021-01-08 小屁孩兒

文|文兒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了一則視頻,是深圳市一個學校的運動會上,初中八年級四班的運動口號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後半句是「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段視頻因為這兩句神口號,迅速火遍網絡,網友看了都評論:瞎說什麼大實話。這個口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讓很多成年人也都想起了被媽媽支配的日子。

這代孩子被網友評價是「敢想敢說敢做的一代人」,確實,孩子們說出了幾代孩子都只敢想卻不敢說的話。我把這個口號發給了同樣上初中的侄女,侄女表示非常贊同,雖然我也能理解這種被支配的恐懼,但還是問了她為什麼會這麼想,侄女的解釋,令人捧腹。

「因為媽媽快樂,全家才能過得舒坦」

就像這句口號的後半句,媽媽快樂,全家快樂一樣。侄女對此作出的解釋是,學習本身並不會讓自己快樂,但是好好學習的話,媽媽看了就會特別快樂,媽媽快樂了,全家就能過得特別舒坦。

我繼續追問,侄女說因為媽媽是家裡的絕對掌權人,如果在家裡,誰惹到媽媽生氣了,那麼全家都會處於低氣壓,都要小心翼翼的,媽媽會看誰都不順眼。聽完我真的笑死了,侄女無辜的語氣特別無奈,還說自己能好好學習就是媽媽的心願,所以只要每天聽話,好好學習,媽媽看自己的神情就會特別欣慰。

確實,因為家庭事務和孩子管得最多的都是媽媽,所以這些事情上最操心的也是媽媽。但是孩子認為學習已經是在給媽媽學了,這同樣也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

在「學習使我媽快樂」的背後,折射的是媽媽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孩子身上無限增加的學習壓力。孩子的童年,青少年基本都被各式各樣的補習班,特長班所充斥,考慮到這雖然不是家長的本意,但是卻是社會現狀。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別的孩子都已經背負上了競爭的壓力,自己孩子當然不能落在起跑線後面。

所以,在這些永遠都沒有盡頭的任務上面,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又因為明白家長都是為自己好,所以根本不能拒絕和反抗,自然覺得這是在給家長學習。學習的出發點不一樣,學到的東西也有差距,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才能從中得到樂趣,不把它看成是痛苦。

家長可以試著不逼孩子那麼緊

成年人上班都有崩潰的時候,孩子那麼小就周轉於各種補習班和作業,當然也會有煩躁和排斥的情緒。一直逼著孩子,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厭煩。適當給孩子松鬆綁,有思考的空間,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就會認為學習不再使媽媽快樂,而是使孩子自己快樂了。

相關焦點

  • 「我媽快樂,全家快樂」,媽媽的情緒決定家裡的氣壓
    前一段時間,深圳一中學運動會上,一個班級別出心裁地喊出一個口號:「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我媽快樂,全家快樂」。視頻播出,網友們紛紛說,瞎說什麼大實話,小心回家挨打。包括當了媽媽的人,看著都哭笑不得。而這從側面折射出,媽媽的情緒的確是能決定家裡人的情緒。
  • 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快樂
    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我是星空極冰今天我來講一下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SCP-A-078)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的外表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的外表和普通的課桌一樣。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的外表就是普通的課桌,就是尺寸比普通的課桌大一點以方便學生書寫學習。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的屬性SCP基金會異常收容物課桌十分有意思,它可以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一旦有人坐在課桌就會立刻要求自主學習。
  • 被「我愛學習」刷屏了?怎樣才能真的愛學習?
    care,是不是言不由衷我也不知道,但是我等學渣卻陷入了思考:學習為什麼會快樂??人類所有內在動力的根本來源,對快樂的追求,對痛苦的逃避,我們所喜歡做的任何事情,都是通過獎賞迴路來讓人感到愉悅。所以,當一個人學習感到快樂,是因為學習在TA的獎賞迴路上給了溫柔的一擊。在他們的感受裡,學習就是如你玩遊戲/吃美食/看電影/買新衣服……一樣的存在。
  • 孩子,我寧願你現在不快樂!
    小黃一直都提倡「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是我們單位裡唯一一個沒有給孩子報輔導班的人。「怎麼了,你不是一直都覺得不能壓抑孩子的天性,不提倡給孩子報輔導班嗎?怎麼現在又在看這個?」我問她。現在覺得不管不行了,不報輔導班,孩子的成績就跟不上了。「開家會的時候,我和旁邊的家長交流,才知道自己孩子落後了多了。」
  • 雞血教育和快樂教育能共存嗎?我想了很久終於找到答案
    珊爸說,他其實是用「遊戲力」+「遊戲式」的教育方法,讓孩子在快樂的氛圍中學到知識。他把自己教育的心得和方法都寫在了公眾號「珊爸超級愛學習」上,可操作性強,任何家長只要願意都可以走這條「快樂土雞」路。珊爸就是靠陪著孩子玩各種桌遊,使得5歲的姍妹這樣優秀,所以他推薦的這些桌遊,可以快速讓大家了解桌遊,並且幫助大家理解怎麼通過「玩」的方式來培養孩子。大家快去珊爸公眾號後臺,回復關鍵詞「桌遊玩法」,就可以獲得了。2016年,為了記錄1歲多,才剛剛會走路和看書的珊妹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和珊媽註冊了一個公眾號。我和珊媽都是社畜,白天工作,晚上陪娃。
  • 寶媽讓孩子學英語,6歲女童哭著大喊,我一點也不喜歡
    童童今年6歲了,平時給人的印象就是活潑開朗的那種,童童性格天生比較喜歡安靜,所以她平日裡除了上學,最喜歡的活動就是畫畫,只要有時間自己就會在房間畫畫,可是寶媽看著孩子馬上還有一年就到了上小學的年紀,所以希望給孩子在學前可以惡補一下英語,這樣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學習也不至於吃力。
  • 愛學習不如擅長學習,學霸的「元認知能力」,幫孩子學習事半功倍
    放在孩子的學習上,就是指孩子能清楚的知道,自己是如何學習如何思考的。舉個簡單的例子,大部分的時候我們覺得孩子寫作業是為了完成當天的任務,他們自己也以做完為目標。 但是卻很少回過頭去思考,為什麼我會這樣想,為什麼我會這樣解題?現在我的思維方式是正向還是逆向?在記憶的時候,到底什麼樣的方式,會讓我記得更牢固。 那些關於思維和學習的認知,就是元認知。
  • 數學之美:如何向孩子解釋學習數學的意義
    數學之美:如何向孩子解釋學習數學的意報告顯示,年輕人對數學的負面情緒正在上升,即便是在小學階段也是一樣。如何向學生或孩子解釋學習數學的意義,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潛能,拉爾金分享了自己的經驗。一、「我什麼時候會用到數學」?學校裡所教授的數學在很大程度上是基於對計算技能的傳授,比如:計算角度,或套用公式來計算體積或容積,而非從本質上研究數學究竟是什麼。數學是對模式的研究,是對事物的數量、形狀、關係進行表達、做出描述等等的一種手段。
  • 提前學會透支孩子學習興趣嗎?孩子倒數第二後,我總結了這些
    而身邊,有如斯情況的媽媽,似乎也扎著堆兒出現,證明我的決策錯誤。  那時候我才真正意識到:沒錯,一次成績不算什麼,但被打擊的孩子的自信心和學習興趣,卻是學習很大的阻礙。  我第一次認真地開始反省錯失的數學幼小銜接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下定決心,重來一遍!  想法實踐下來到現在,回顧起來,結果還是挺讓人欣喜。
  • 放學回家,這樣安排,孩子會愛死學習!
    特別是食量大而又吃大魚大肉的孩子更遭。如果在這個時候做作業孩子不情願,孩子的注意力也不集中,大腦效率也低。 因此,我提倡孩子作業在晚飯前進行。晚飯什麼時候吃,家長是可以控制的。最好在孩子看動畫片的時候,家長做飯;如果做作業的時候做飯,孩子聽到嗅到媽媽在做飯,食慾就上來了。如果做不到晚飯前做作業,就要在吃晚飯後多休息一會再做作業。
  • 朵媽陪娃|孩子學習拼音90%會犯的通病,早重視早解決!
    我和朵朵一起制定了一份簡單的複習計劃表,主要針對她稍薄弱的項目重點複習。比如語文的拼音和看圖寫話,數學方面的隊形問題,英語的單詞記憶等。對於上一年級的孩子來說,拼音是期末考試裡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塊。拼音複習不到位,很可能會影響到孩子最後的語文成績,甚至會挫傷孩子的學習自信。關於孩子學習拼音的問題,前面的幾次文章我們已經進行了非常多的探討。
  • 孩子不愛學習怎麼辦?這5個讓孩子愛上學習的方法一次性告訴你
    2020-11-24 06:18:06 來源: 牛牛大事件 舉報   孩子不愛學習常常讓家長們頭疼
  • 我醜,可是我媽喜歡
    (一)《母愛》——張宇豪今天我在書上看到一幅漫畫,很有感觸。畫中是一隻老鼠,它長著一對圓圓的耳朵,一雙黑寶石似的眼睛,眼睛裡有一個小白點,好像是高光,如同閃閃爍爍的小星星。他的眼睛一眨一眨,好像隱藏著不可告人的小秘密。
  • 寶媽親測:孩子學習美術寶1對1的幾點感觸
    原標題:寶媽親測:孩子學習美術寶1對1的幾點感觸這幾年,兒童教育越來越重要,卻有很多朋友不知道如何幫助孩子,在應試與素質教育之間平衡。作為寶寶Olive的媽媽,我還有一個身份,是兒童教育自媒體博主。
  • 程小純:要如何向孩子解釋學習數學的意義?
    ,「我什麼時候會用到數學?」,或者是「數學在今後的生活中如何幫助我?」等等。對於提問的孩子們來說,似乎數學與生活沒大關係,只是課堂上的一些知識而已。報告顯示,年輕人對數學的負面情緒正在上升,即便是在小學階段也是一樣。程小純認為,這是因為數學在很大程度上只是當做一種菜譜來教授。
  • 孩子學習動力不足,不是激勵措施不到位,而是「多巴胺」分泌不足
    有一天,凝媽收到老師的一條信息,大致是這樣的:你家孩子最近學習特別不用心,書寫潦草,敷衍了事,錯字連篇。昨天的作業一共30個單詞,有9個都沒寫。不知道最近是咋回事?學習動力不是很足啊!凝媽一看這信息,瞬間緊張,趕緊跟老師保證:他回家我問問他是怎麼回事,一定嚴格監督他,讓他專心學習。
  • 會主動學習的孩子,父母都善用「鳥籠效應」,別再強迫孩子學習了
    「陪孩子寫作業,內心是崩潰的。」這是不少父母內心的真實反應。而其中根本的原因,還是孩子不會主動去學習。很多孩子從幼兒園就讓父母們著急,看書做作業,每次都被逼著學習。 雖然嘗試過「快樂的教育」,但是孩子沒有任何變化,不知道怎麼讓孩子自主學習。
  • 你的糗事我的快樂
    你的糗事  我的快樂  大蝦指路  跑了女友、丟了工作、出了洋相……如今,一群自稱「FMLer」的人開始在網上分享自己生活中的糗事,他們本著「把你不高興的事兒說出來,讓大家高興高興」的理念,將自己的糟糕生活用簡短、有趣的文字表達出來。
  • 天下母親節快樂,媽媽我愛你
    生氣會讓人更快的變老,我可不想讓媽媽快點變老。平常我在學習上老是丟三落四,讓媽媽擔心、生氣。我想:把這個毛病改過來,讓媽媽高興也是很好的禮物吧?我還要把我的站姿、握筆姿勢、吃飯慢的壞毛病都改過來,不用媽媽操心,也一定是很好的禮物。當然,我還要幫媽媽幹點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媽媽輕鬆一點,也是一份好禮物。
  • 與孩子健康、快樂學習隨行——七色花兒童學習桌椅套裝
    但是,必要的保護和設備功能,也常讓我上心。比如,孩兒們還小,沒事喜歡趴地上玩,之前添置掃地機器人還特意留意殺菌功能;想讓他們節假日過來玩時可以放鬆一下,之前也添置了個護眼的顯示器;然後就是學習了...疫情放假期間,他們一懟在我家玩了得有一兩個月,「因為人多」,其間做作業竟然都沒有足夠的桌椅提供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