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兒
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了一則視頻,是深圳市一個學校的運動會上,初中八年級四班的運動口號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後半句是「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段視頻因為這兩句神口號,迅速火遍網絡,網友看了都評論:瞎說什麼大實話。這個口號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讓很多成年人也都想起了被媽媽支配的日子。
這代孩子被網友評價是「敢想敢說敢做的一代人」,確實,孩子們說出了幾代孩子都只敢想卻不敢說的話。我把這個口號發給了同樣上初中的侄女,侄女表示非常贊同,雖然我也能理解這種被支配的恐懼,但還是問了她為什麼會這麼想,侄女的解釋,令人捧腹。
「因為媽媽快樂,全家才能過得舒坦」
就像這句口號的後半句,媽媽快樂,全家快樂一樣。侄女對此作出的解釋是,學習本身並不會讓自己快樂,但是好好學習的話,媽媽看了就會特別快樂,媽媽快樂了,全家就能過得特別舒坦。
我繼續追問,侄女說因為媽媽是家裡的絕對掌權人,如果在家裡,誰惹到媽媽生氣了,那麼全家都會處於低氣壓,都要小心翼翼的,媽媽會看誰都不順眼。聽完我真的笑死了,侄女無辜的語氣特別無奈,還說自己能好好學習就是媽媽的心願,所以只要每天聽話,好好學習,媽媽看自己的神情就會特別欣慰。
確實,因為家庭事務和孩子管得最多的都是媽媽,所以這些事情上最操心的也是媽媽。但是孩子認為學習已經是在給媽媽學了,這同樣也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
在「學習使我媽快樂」的背後,折射的是媽媽對孩子的期望,也是孩子身上無限增加的學習壓力。孩子的童年,青少年基本都被各式各樣的補習班,特長班所充斥,考慮到這雖然不是家長的本意,但是卻是社會現狀。所有的家庭都是如此,別的孩子都已經背負上了競爭的壓力,自己孩子當然不能落在起跑線後面。
所以,在這些永遠都沒有盡頭的任務上面,孩子沒有自己的時間,又因為明白家長都是為自己好,所以根本不能拒絕和反抗,自然覺得這是在給家長學習。學習的出發點不一樣,學到的東西也有差距,要讓孩子明白學習是給自己學的,才能從中得到樂趣,不把它看成是痛苦。
家長可以試著不逼孩子那麼緊
成年人上班都有崩潰的時候,孩子那麼小就周轉於各種補習班和作業,當然也會有煩躁和排斥的情緒。一直逼著孩子,達不到學習的效果,反而會讓孩子感到厭煩。適當給孩子松鬆綁,有思考的空間,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就會認為學習不再使媽媽快樂,而是使孩子自己快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