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總是不快樂?」不要讓你的孩子,成為低氣壓的人

2021-01-08 黃衣心理

刷百度或者知乎軟體的時候,經常會看到有人提問:「我為什麼總是不快樂?」

甚至有些平臺會收到一些令人心碎的求助信息:「被自己壓抑的喘不過氣,已經活夠了......」

這些求救的人,離我們的生活不遠,有10幾歲還在念書的孩子,有背負生活重擔的中年人,還有年過不惑的老人等等。

他們總是生活的不快樂,也總是被壓抑的氛圍包圍,在生活中,常常不經意地唉聲嘆氣。

一.你身邊有多少人攜帶低氣壓人格?

什麼是低氣壓人格呢?它涵蓋了很多層面,比如會釋放出抑鬱情緒的自我壓抑型人格;會挑剔抱怨的完美型人格;會悲觀易怒的抑鬱型人格等等,都屬於低氣壓人格這個領域中。

他們的共性是,好像都不太快樂,所到之處氣氛很容易尷尬沉悶,並且慢慢也會帶走你的快樂。我們可以向內求或向外推,看一看你的身邊有沒有這樣幾類人,攜帶這種低氣壓人格。

1. 自我壓抑類型:

自我壓抑型的人格在現代社會上非常普遍,不僅是成年人,連很多孩子也都不幸中招。他們不會去抱怨外界,即使有不滿,也會深深的壓在心裡。久而久之,他們表面上雲淡風輕,但實際內心早已潰不成軍。

2.完美主義型:

在九型人格中,有一個類別就是完美主義型。這類人的代名詞是完美與批評,無論是學習還是工作中,只要稍有不足,就容易發怒,生氣,失望或是沮喪。長時間在這類人身邊工作或學習,一定會被低氣壓籠罩。

3.抑鬱型:

帶有抑鬱型人格的人是非常讓人痛惜和揪心的,因為抑鬱症會折磨的人非常痛苦。無論是幾年前轟動離世的張國榮,還是令人惋惜的喬任梁,抑或是我們身邊的很多孩子和成年人,都有類似的悲劇。

而這類人的性格陰晴不定,非常敏感易怒,內心很容易崩潰且不可控,生活在他們身邊的人,也會被壓抑的低氣壓影響到喘不過氣。

二.關於低氣壓人格,不要以為這是成年人專屬

很多人會覺得,這樣的低氣壓人格只會出現在成年人的身上,孩子每天快快樂樂,吃飽喝足怎麼會變成低氣壓小孩兒?

其實,恰恰相反,很多負面情緒在孩子小時候就會潛伏,只是不同的成長經歷下,有些人會用幸福慢慢打磨掉,而有些人則會愈演愈烈,直至釀成悲劇。

所以,正在看文的爸爸媽媽們,請務必仔細思考,你的孩子有沒有持續出現過這樣的情緒?

1. 暴躁易怒:哪怕只是小事,也會一點就著,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

2. 悶悶不樂:孩子似乎總是不太開心,做什麼事都提不起興致,冷臉對著所有人,總是喜歡沉浸在一個人的世界裡。

3. 消極悲觀:在對話的過程中,無論說什麼,孩子都會朝最壞的方向考慮,情緒特別的悲觀。

4. 敏感猜疑:比如老師上課多看了他一眼,就會非常緊張猜疑,是不是做錯了事,不喜歡他;爸爸媽媽偶然一句話,會放在心裡反覆咀嚼很久。

如果孩子有持續的上述表現,那麼基本可以判定,是一位低氣壓人格的小患者。這也許會讓很多家長錯愕,為什麼小朋友的情緒也會生病。

其實我們可以把一種壞情緒比喻成病毒,當病毒第一次襲擊孩子的時候,父母沒有進行足夠的重視和處理,那麼久而久之,這種情緒的病毒就會傳染,讓低氣壓人格佔據上風。

當孩子的情緒生了病,而這種病毒慢慢長大的時候,孩子即使長大成人,有很難融入社會和人群,孤僻和壓抑的性格不僅讓自己痛苦,也和周圍的人難以相處,長久的持續下去,當孩子的心態潰不成軍時,很難不以悲劇收尾。

三:抵制低氣壓人格,父母教育的方法很重要

1.不要讓家庭變為戰場,用溫暖而和平奠定孩子的性格底色

社會中有很多例子,幼年時期父母爭吵,打罵,抱怨等等這樣的場景深深傷害著孩子,也改變了孩子的性格。獨孤無助,暴躁孤僻,這些情緒都不是孩子的本意,但是孩子沒有足夠的愛去驅趕這些情緒病毒,只能任其滋長。

但是這一點很多父母都意識不到,但卻是對孩子人格養成影響最大的因素。在教育孩子之前,首先要給孩子一個充滿溫馨和愛的家庭,哪怕是單親家庭,只要相親相愛,溫暖和平,就足以讓孩子變得勇敢和強大。

2.教給孩子疏導的方法,比安慰更有用

大多數低氣壓人格的攜帶者,其實之所以遲遲無法好轉,反而劍走偏鋒,就是因為沒有好的辦法去自我疏導。

任何事情壓抑在心裡久了,都需要一種方法去將其疏導出來,然後在去容納其他快樂的事物。舉個例子,當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要急著去安慰他,要讓他轉移注意力,不要過度放大自己的情緒。玩會玩具,吃點東西,等情緒平復了,我們在去談一談剛剛的事情,會更有效。

3. 帶孩子「社交」,告訴孩子該如何融入別人

性格最終的組成因素,與孩子的生活經歷有很大的關係。一個在市場和人群中長大的孩子,絕對不會內向,一個經常在屋子裡獨自玩玩具的孩子,很難主動學會主動與他人相處。

在低氣壓人格中,一半是壓抑自我,一半是壓抑他人。所以,比起讓孩子慢慢探索,不如家長主動出擊,多帶孩子出去玩一玩,認識一些新的小夥伴。回家聊天的時候多聽聽孩子對於新夥伴的感受,然後告訴他應該如何與別的孩子相處。

最後,分享給爸爸媽媽們一個簡單的小故事,一位警察先生去救輕生者,輕生者和警察聊了許久,講他的壞人生,壞經歷,壞工作,壞情緒,最後輕生者和警察一起跳了樓......

這雖然是個小段子,但也說明了情緒的重要性,無論是消極還是積極的情緒,都能夠傳遞給孩子,所以爸爸媽媽們也要記得,想要教育出一位擁有積極快樂性格的孩子,就多對著孩子笑一笑,多給孩子一些積極的東西。

言傳身教,你給孩子的東西越好,孩子才會越優秀!

你認為該如何讓孩子不成為低氣壓人格呢?

你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說出你的觀點。

相關焦點

  • 孩子,我寧願你現在不快樂!
    小黃一直都提倡「要給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是我們單位裡唯一一個沒有給孩子報輔導班的人。「怎麼了,你不是一直都覺得不能壓抑孩子的天性,不提倡給孩子報輔導班嗎?怎麼現在又在看這個?」我問她。現在覺得不管不行了,不報輔導班,孩子的成績就跟不上了。「開家會的時候,我和旁邊的家長交流,才知道自己孩子落後了多了。」
  •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到天賦?成為前5%呢?
    「成為前5%,必然是依靠熱愛」讀書確實是一件頗為辛苦的事情,想「快樂地學得很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說專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後才能到達一定程度的,「過了一個坎」,才會比較好。過不了這個坎,天分再好的孩子,也會荒廢。
  • 可以讓孩子變快樂的運動
    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於具有快樂的性格,成年後能夠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種快樂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嘗試一下:  1、有時間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潔,周圍的鄰居又喜歡安靜。孩子一旦開始喊叫、跳躍,父母便會想辦法制止,孩子只好越來越乖了。
  • 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一向倡導快樂教育的我們,對於孩子學習採取了基本放養的教育模式。孩子天生活潑外向,玩心很大,也不願意受太多約束。所以即使別人的孩子周末和寒暑假天天去上輔導班,但我家孩子不想上,我們也從來沒強迫過他。任他自由自在地在小學的課外時間痛痛快快地玩了六年。也因此可能成為小學期間唯一一個幾乎沒有上過輔導班的孩子,是奇葩一樣的存在。
  • 「你爸媽不要你了!」管不住嘴的人,請你遠離我的孩子!
    「你爸媽不要你了」、「你是你爸媽撿來的」、「你爸爸媽媽只愛弟弟,不要你了」「你喜歡爸爸還是喜歡媽媽」看到這些話你們是不是也是似曾相識的感覺,這是一部分大人動不動對小孩子說的一些話,本以為都2020年,不會再聽到,沒想到還是我太天真了。
  • 為啥孩子總是「十喊九不應」?如果你這麼叫孩子,不理你是真不虧
    文/依肯的爸爸有的孩子比較聽話,有的孩子很淘氣,但是大部分孩子都一個通病,就是家長說的話總是聽不見,有時候家長要說上好幾遍,有時候得靠喊,孩子才能聽得見,甚至生拉硬拽的孩子才理你一下,這就讓父母很生氣,為什麼有的孩子
  • 「孩子,我寧願欠你一個快樂的少年,也不願看到你卑微的成年」
    因此,崔賢廷迅速爆紅,成為人人程松的網紅漫畫家。此作品名為《紅頭髮的N》,靈感來源於一部,一百多年前出版的、名為《綠山牆的安妮》的優秀長篇小說。此長篇小說的主人公是一個長著紅頭髮、滿臉雀斑的11歲孤兒安妮,她熱愛生活、珍愛生命,她用她的熱情。她雖表面弱小,卻能用內在的大能量,化解開周圍人對她的敵意與偏見,並給大家帶來了無限的溫暖與快樂。
  • 我的狗總是轉頭,到底是為什麼呢?文章可以讓你明白
    現在許多人都特別喜歡養寵物,不為別的,只是希望自己能陪在自己身邊。由於現在的人大多是獨生子女,他們本來就是生活中特別無聊的人,如果再沒有什麼東西陪著他們,恐怕他們也真的是瘋了。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對自己的寵物特別好,總是期望能夠有自己的愛來感化他們,在這個過程中,人與寵物之間也逐漸發生了許多有趣的事情,這也為這個世界帶來了許多歡樂。養犬這麼多年,各式各樣的門道基本上也都很清楚了,前段時間表哥問我,為什麼他的狗總是轉過頭來看他?它是否有什麼特別的含義呢?同時我也微笑著給了他一些答案。
  • 很多孩子並不快樂 要讓假期成為孩子成長加油站
    很多孩子並不快樂 要讓假期成為孩子成長加油站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1月29日 11:00 來源:   在整理有關寒假的資料時,與寒假一詞聯繫最多的是「快樂」二字,然而現在的孩子快樂嗎?
  • 讀懂莊子,你就會明白:現在的人為什麼不快樂?
    當我每次讀到這篇《逍遙遊》的時候,我總能幻想著能夠像莊子一樣醉心於天地之間,化鯤,化鵬,無所不能,那該是一種怎樣的忘我境界啊!我們有誰不羨慕莊子的逍遙自在,可往往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在現代社會下喘息的我們,如果沒有足夠的金錢,很難擁有屬於自己的快樂,換句話說,只有用錢,才能買到我們所謂的快樂。
  • 孩子要快樂 家長該思考什麼(組圖)
    快樂來了。  「小鳥在前邊帶路,風兒吹向我們,我們像小鳥一樣,來到花園裡,來到草地上。」我們父輩關於兒童節的快樂是那樣純真,那樣簡單。  「請把我的歌帶回你的家,請把你的微笑留下。」這是我們的兒童節,沒有高檔電動車,沒有電玩光碟遊戲機,我們卻有屬於自己的歌,屬於自己的快樂。
  • 你家孩子識字為什麼總是落後於人?
    在開始今天的文章之前,我想給大家看一張截圖:沒錯,這是最近我收到的關於app測評要求。在很多家長中我經常能聽到:我們家孩子三歲識字就超過1000個了,也有:我們家孩子認字總是記不住,怎麼教也沒用。同一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會有這麼大的差距呢?
  • 心理測試:選一朵盛開的梅花,測你的孩子會成為人上人嗎?
    ABCD檢驗結果:a你的孩子在99%的時間裡都有機會成為人類,讓他去把握機會。他是個很幸運的人,加上他後天的培養和自己的努力,在生活中他也總是很勇敢,也會挑戰許多新奇的事情,不懼怕失敗,不遭遇困難,不輕言放棄,所以有99%的機會會成功。b你的孩子有一個平平淡淡的生活才會更快樂,他從小成績不算特別突出,在生活中也很隨遇而安,生活很平靜,沒有什麼大起落,所以如果你想讓你的孩子成為一個人,就得多學點技巧,提高自己。
  • 孩子總是低頭自我封閉?不僅是不自信,更是孩子「自我認同感」低
    文 | 珠兒媽媽日記(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自信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但是不管對於家長還是孩子來說,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自信。孩子經常封閉自己,家長們不要忽略孩子,我們需要讓孩子變得更自信,關鍵就是「自我認同感」。
  • 孩子說不喜歡我的不要看不起我,孫紅雷躲起來哭了!
    孩子說不喜歡我的不要看不起我,孫紅雷躲起來哭了!極限挑戰這個節目最新曝光的未播片段中,孫紅雷要幫助的是一個10歲的小男孩彪彪,這個孩子很內向,又很膽小,不會交朋友,紅雷哥就鼓勵他把自己的心打開,跟班裡同學說說心裡話,還讓他在樓梯裡想一下,要跟同學說什麼。
  • 孩子總是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知道為什麼嗎?原因主要有三
    周末聚會,聊天中王倩說姐姐的孩子偷偷向她哭訴,說爸爸媽媽不愛他,王倩感到很詫異,因為她知道姐姐兩口子對孩子疼愛有加,平時是捧在手裡怕飛了、含在嘴裡怕化了。王倩問孩子為什麼這麼想?我家大寶寶上幼兒園大班的時候,也有一段時間說爸爸媽媽不愛他,有時候我和爺爺不如他的意他也會說:「我感覺你們都不愛我了,我討厭你們,哼!」小傢伙有時候說著說著,還會氣得流出眼淚來。為什麼孩子會覺得爸爸媽媽不愛他呢?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孩子對口號的解釋,令人捧腹
    文|文兒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了一則視頻,是深圳市一個學校的運動會上,初中八年級四班的運動口號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後半句是「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段視頻因為這兩句神口號,迅速火遍網絡,網友看了都評論:瞎說什麼大實話。
  • 孩子容易被人影響?善用「鏡中我效應」,讓孩子認識真自我
    相信大家對於《哪吒之魔童降世》這部電影都不陌生,這個電影短短的時間就創造出票房的神話,如果你看過的話。相信你看出哪吒其實本意是不壞的,但是村子裡的人都認為哪吒是個怪我,哪吒也在這些人的指責中變得十分頑皮,但是後來因為他的父親一句善意的謊言:"你的真實身份是靈珠轉世"讓哪吒走出了自暴自棄的狀態,決心去除妖斬魔。
  • 多巴胺告訴你,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比別人更成功
    於是有人開始研究「為什麼有些人總是比別人更成功」,研究結果當然是五花八門。今天要分享的一種,卻是另闢蹊徑地從神經經濟學角度來解釋這一問題,「多巴胺」水平決定一個人的成功。但是,可不能把多巴胺水平高低與做事成功與否簡單劃等號,因為刷抖音、玩遊戲的時候其水平也高,把多巴胺用對地方,才是其決定一個人總是成功還是總是不怎麼成功的關鍵。而且,這是能夠藉助心智的力量做出改變的,即你也有機會變成那個總是成功的人。你是否注意到有些人在生活中似乎比其他人更成功?
  • 快樂=幸福?你錯了,快樂興奮刺激但短暫,蜥蜴告訴你什麼是幸福
    吃冰激凌的小孩似乎,每個人對快幸福的定義都不一樣,我什麼時候感覺很享福呢?我想了想,好像是每天看著今日頭條的那個小圓點紅了,通知漲粉的時候最快樂。而關於幸福,積極心理學家有非常獨特的見解。3、調控快樂的方法:拉開時間間隔這個可以幫助我們在平淡生活中體驗到更多的快樂。塞利格曼說,你可以拉開間隔。把這些快樂平均分配在你的生活中。比如說,讓我兒子天天吃紅燒排骨,即使再好吃,他一旦習慣了,也就吃不出來啥味道了,我可以第一天燉紅燒排骨,第二天就換成青菜,第三天做胡蘿蔔,第五天再給他燉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