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讓孩子變快樂的運動

2020-11-27 搜狐網

  孩子的焦慮除了與遺傳因素有關外,也與生活環境息息相關,比如頻繁地轉學、搬家,都可使孩子的情緒變得焦燥不安。怎樣令孩子擺脫焦慮呢?兒童教育專家列出了5種快樂運動,幫助孩子擺脫焦慮情緒:

  一、蕩鞦韆

  每天蕩鞦韆20分鐘,

  大腦分泌的「快樂因子」呔多芬會增加80%。

父母當「助力推動器」兼保護人,對融洽親子關係有良好助益。

  二、放風箏

  放風箏不僅讓孩子享受到空曠地帶的新鮮空氣,放線、收線也鍛鍊了臂力和眼力,使孩子心胸開闊。

  三、垂釣

  焦慮的孩子常缺乏耐心,垂釣是鍛鍊耐心的好辦法。

  對孩子講清垂釣的目的——我們不完全是為釣魚而來,最後收穫的也許是驚奇和意外,還可輔導孩子將垂釣收穫畫成兒童畫。

  四、水中跑

  可在泳池、河邊、海邊淺水區進行,長期堅持不僅令孩子變得更結實,也能使情緒更平穩。一般在水中跑20分鐘左右,能讓一個沮喪的孩子迅速平靜下來。 >>>孩子快樂性格咋培養

  五、雙手接球(或物)

  雙手接球的練習需要高度集中精力,可幫助孩子驅除雜念,如憤怒、不安和沮喪等。習慣養成之後,孩子一旦感到煩惱,就會試一試自己的「雜技」。

  對父母來說,使孩子擁有快樂性格的最佳方法就是:使家庭充滿快樂和溫馨。在幸福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由於具有快樂的性格,成年後能夠幸福生活的比不幸家庭長大的孩子要多得多。下面有9種快樂秘方,你可以在孩子身上嘗試一下:

  1、有時間享受「不受限制」的快樂

  家中父母希望居室整潔,周圍的鄰居又喜歡安靜。孩子一旦開始喊叫、跳躍,父母便會想辦法制止,孩子只好越來越乖了。表面上,是父母管教有方,但由此帶來的是:孩子的熱情和活力在一點點喪失,孩子的心靈也感受到了壓抑。但孩子畢竟是孩子,他們需要帶著童真的想像力盡情地玩耍,需要有時間去抓螢火蟲、打雪仗、看蜘蛛做網、螞蟻搬家——這些按照孩子自己的步伐去探索世界的活動,更能給他們帶來真正的快樂。

  2、關心他人

  孩子需要認同自己是家庭和社會有價值的成員,父母應儘量給孩子提供接觸社會、關心和幫助他人的機會。如讓他把家裡的舊玩具收集起來,送給需要的小朋友;幫助照看比自己年紀小的小朋友;幫媽媽做力所能及的家務等等。在家裡,家庭成員之間要相互關心,營造溫馨的家庭氛圍,讓孩子從小就懂得關心父母,關心長輩,懂得分享。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兒童在很小的年紀就能享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3、體育活動

  和孩子一起滑雪、一起騎車、一起打球……這些活動不但能增進孩子的健康,更能讓孩子笑口常開。並且在活動中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好的身體狀況和運動技能,有利於讓兒童樹立正確的自我形象觀。

  4、笑出聲來

  笑出來,對你和孩子的健康都有好處。有些父母喜歡在孩子面前保持嚴肅的形象,以為這樣才有尊嚴。其實不是那麼回事,笑出聲來,並不會失去你的尊嚴。讓你的家中充滿笑聲,並經常給孩子一個擁抱,它們是最好的愛的表達。有沒有聽說過:「一個人一天需要4次擁抱,才能存活;8次擁抱,才能維持;16次擁抱,才能成長。」親子間感情不要放在心裡,愛她就要表達出來。

  5、更具體的表揚

  父母應特別強調孩子令人滿意的具體行為,表揚得越具體,孩子就越清楚哪些是好的行為。表揚其實包含兩個部分:一是父母說的話語,二是孩子據此作出的推斷。

  表揚越具體,孩子越能夠根據父母的話對自己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當孩子做好一件事或掌握了一種技能的時候,不要總是簡單地說:「做得不錯」,要指出他們具體細節的成功。比如「你今天把那個摔倒的小妹妹扶起來,真讓媽媽高興。「「我喜歡你畫的這些樹。」具體的表揚會讓孩子產生更大的滿足。當然,也要注意不要表揚過度。從小要讓孩子認識到,真正的表揚來自於他們戰勝了挑戰之後。

  6、藝術的魅力

  音樂、舞蹈、文學等各種藝術形式會極大地豐富孩子的思想修養,

  培養他們的藝術情操。這些藝術形式將成為一個感情的釋放口,幫助他們表達自己和對世界的情感,並從中獲得生活的快樂。

  7、不要苛求完美

  孩子畢竟是孩子,各方面的能力有限,總有這樣或者那樣的不足。父母不可太過於追求完美,父母如果總是對孩子表示不滿和批評,會傷了孩子的自尊,失去自信。所以,下一次當你再要抱怨的時候,先想一下,這個過錯是不是跟他們的年齡有關?10年後他們還會這樣做嗎?如果你的答案是否定的,就別再嘮叨個沒完。記住:你和孩子之間的感情總比他把襪子放在哪裡要重要得多。

  8、教會孩子解決問題的技巧

  當孩子認為自己能解決一些問題時,可以讓他們產生良好的自我感覺,能樹立起信心,並且有了下次自己解決難題的勇氣。當他們遇到難題時,你可以按下面的步驟教會他們解決問題的技巧:發現問題;讓孩子描述出他想要的結果;幫他設計出要達到這個結果的步驟;讓他自己想,哪一步他能夠自己完成,哪一步需要別人的幫助;在他確實需要幫助的步驟上提供幫助。

  9、給孩子顯示自己的機會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獨特的天才和技能,展示這些能給他們帶來極大的喜悅。「媽媽,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好不好?」這時即使你在廚房做飯,也要滿足他這個願望,並適時地給予肯定:「你講得真是太棒了。」要知道,能和你分享他喜歡的這個故事,對他是多麼地快樂。孩子的熱情、能通過你的分享和肯定,轉化成良好的自尊、自信,而這些品質對他們一生的快樂都是最寶貴的。

  編輯:芯蕊

(責任編輯:騰雲)

相關焦點

  • 當個教棒球的孩子王,很開心(我運動 我快樂)
    如今,退役已有兩年多,他依舊保持著運動健身的習慣,每周會進行兩到三次長跑。但賈昱冰最愛的仍然是棒球,每周五晚上,他便會約上十幾位好友,一起到棒球場上切磋球技。這些人裡既有他以前的隊友,也有接觸棒球不久、對這項運動充滿好奇的新球友。在賈昱冰眼裡,雖然朋友們打球時間有長有短、技術水平有高有低,但只要喜歡棒球,願意投入到這項運動當中,那大家就是一樣的,都能夠享受棒球帶來的快樂。
  • 運動可以分泌快樂多巴胺
    運動可以分泌快樂多巴胺,動一動,出出汗身體會變得輕鬆快樂起來。我身邊有一個朋友是世界悲觀論的強烈擁護者,每次跟他聊天,他總能從各種角度把我的情緒帶偏。我自認為自己對於開導別人有著非常強的一套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但面對這個大神級人物,多數情況下我會棄械投降,有時候人閃的太慢了,還會被他的壞情緒波及,莫名其妙的幽怨好幾天。
  • 北鬥AR學生地球儀,給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
    談到教育,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就認為孩子這樣不會開心,迫切希望能有既要學習又要快樂的教育形式就好了,其實大多數家長誤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內涵,孩子真正的快樂應該來自於對世界的體驗和挑戰自我的成就感。
  • 運動分泌多巴胺使人快樂
    ,身心全都輕鬆了,運動後讓大家變得更加開心了,為什麼運動會讓人變得更加快樂更加開心呢?當神經系統得到緩解的時候,身體會產生一種讓人感到快樂的東西。更重要的是,運動讓大家短暫忘卻了各種不快樂的事情,所以在運動完之後腦子裡都被疲勞所充斥著,忘記了那些不愉快的事情。
  • 給孩子的運動處方:矮小症男孩靠運動長高16cm的秘密
    可以進國家隊!著名主持人何炅談起自己小時候,就稱曾經因為身高問題,一直自卑,不快樂。,抓住這個時間段,孩子成年後甚至可以突破遺傳身高的限制,再多長10釐米。哪些運動可以長高跳躍運動能夠牽伸肌肉和韌帶、有刺激軟骨生長的作用;伸展性運動可以使
  • 學樂器能讓孩子變聰明嗎?腦科學家這樣說…
    現在很多年輕父母,尤其是明星父母,都讓孩子學樂器:黃磊女兒多多、郭濤兒子石頭在學鋼琴、玩吉他。陸毅女兒貝爾、李湘女兒王詩齡、田亮女兒Cindy同樣學起了鋼琴。Kimi還用尤裡克克彈奏生日快樂歌曲為林志穎慶生......
  • 快樂運動 趣味無窮——河東實驗幼兒園棒壘球聯賽
    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改變了校園原本的生活節奏,但卻阻擋不了孩子們對運動的激情與喜愛。  近日,一場充滿活力與歡樂的棒壘球聯賽在河幼的操場激烈展開。  伴隨著孩子們的吶喊聲快樂運動,趣味無窮。賽場上的每一分精彩都來自於孩子們的努力與拼搏。孩子們團結協作,不怕苦,不怕累,完美地展現了河幼孩子的運動激情與風採。
  •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
    哈佛研究發現:父母這六種行為會讓孩子大腦「變笨」,可別大意了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樂的長大,大多數父母還對孩子給予厚望,而父母的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很大,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選擇的方法不同,孩子的能力會大有不同。可能在孩子年齡小的時候還看不出來,隨著年齡增長,自己家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差距會越來越大。
  • 「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孩子對口號的解釋,令人捧腹
    文|文兒前段時間網上流傳了一則視頻,是深圳市一個學校的運動會上,初中八年級四班的運動口號是「我愛學習,學習使我媽快樂」,後半句是「我媽快樂,全家快樂」。這段視頻因為這兩句神口號,迅速火遍網絡,網友看了都評論:瞎說什麼大實話。
  • 快樂,是孩子的天性
    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攜手上海文廣新聞傳媒集團,全國33家省級青少年發展基金會,為解決希望小學基本體育設施、為幫助農民的後代享受體育運動的快樂,共推大型公益活動:     加油!2008——東方衛視·希望工程快樂體育行動     鳴謝:    招商銀行:「愛心操場紅動中國」為1000所希望小學捐建「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捐資主辦「加油!2008——希望工程快樂體育運動會」    寶潔公司:率先在其援建的131所寶潔希望小學捐建「希望工程快樂體育園地」;捐資主辦「加油!
  • 孩子為什麼會變「笨」呢?
    他說,很多孩子在學習的過程中,會因為某些原因,逐漸產生對學習的無能感,並因此而喪失了自信心。在他人的眼裡,就會覺得他們「越學越笨」了。那麼,孩子是怎麼變「笨」的呢?當孩子獲得成功,體驗到快樂時,大腦裡會釋放出「腦內嗎啡」,這種化學物質會驅使孩子想重複這一經驗。
  • 讓孩子動起來吧!你知道堅持運動和不運動的孩子 長大後的差距有...
    知乎上有一個這樣的問題:運動對孩子的成長幫助有多大? 有一條高贊回答這麼說:運動讓孩子變得勇敢而且自律。 「別搞那些亂七八糟的運動,學習是第一位,其他的你都不用管。」 「我家孩子又不當運動員,浪費那時間幹嘛?」
  • 快樂壘球進區縣(社區) 師生享受棒壘球運動的快樂
    (原標題:快樂壘球進區縣(社區) 師生享受棒壘球運動的快樂)
  • 很多孩子並不快樂 要讓假期成為孩子成長加油站
    在整理有關寒假的資料時,與寒假一詞聯繫最多的是「快樂」二字,然而現在的孩子快樂嗎?從吃的、住的、用的、看的,到現在孩子所玩的各種物品,這些都是上一代人童年裡看都沒看過,甚至於想都想不到的。然而擁有了這一切,孩子們就一定會快樂嗎?人們盡可以說他們物質生活如此,還說沒有體驗到快樂,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但是設身處地想一想,就是成年人自己也無法認同「物質豐富=快樂」的簡單公式。
  • 帕運冠軍解讀殘疾人遊泳運動 如何培養快樂的魚
    中國帕運遊泳健兒在倫敦帕運會上頻頻摘金奪銀,讓殘疾人遊泳運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帕運遊泳健兒是如何選撥出來的?什麼樣的殘障人士適合參加遊泳運動?社會應該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幫助?新華社記者4日請多位帕運會冠軍選手及國家殘疾人遊泳隊的教練員進行解讀。
  • 肥宅快樂水,是快樂還是傷害?孩子喝了會怎樣
    肥宅快樂水,就是孩子們喜歡喝的可樂、雪碧等等,而這些被稱為「肥宅快樂水」是因為它可以給宅在家的肥宅群體帶來快樂,夏天到了,很多孩子都沒辦法抵抗碳酸飲料,從冰箱裡拿出可樂、雪碧等飲料,仰著頭一飲而盡,那種感覺簡直透心涼。今天,喜孩子溜娃神器就給家長們來說一說碳酸飲料的危害。
  • 運動讓人快樂,讓你快樂的是哪種運動?
    小密語錄:瑜伽不僅讓我收穫了快樂,也收穫了自信。當你練習完瑜伽,大汗淋漓的時候,一定感覺到了心情舒暢。等你練習完瑜伽,身材變得越來越苗條,越來越性感的時候,一定感覺到了快樂與喜悅。在小密看來,瑜伽不僅讓大家收穫了快樂,更多的時候是收穫了自信。更加性感迷人的身材讓你恢復了自信,更加穩定的內在狀態,讓你感覺到了自信。更加強大的精神力量,讓你感覺到了自信。接下來就跟著小密一起來看看接下面這一組讓大家感覺到既快樂又自信的一組瑜伽體式吧。
  • 都說運動分泌多巴胺使人快樂,為什麼你一想到運動都是痛苦呢
    那麼按理說,運動是一件使人非常快樂的事情,為什麼還有很多人排斥運動,甚至恐懼運動呢?今天咱們就來從三點來聊一聊。1:多巴胺和快樂之間的關係。2:運動和多巴胺快樂之間的關係3:如何讓自己愛上運動。所以,我們在開始運動的時候,不要想著運動是一件特別痛苦的事情,本身這件事就讓你很痛苦,你怎麼會產生快樂的情緒呢。第三:我們應該怎麼利用好這個多巴胺快樂機制讓自己愛上運動呢1:開始運動時,不要想著運動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如果還沒開始運動,你就想著運動是多麼痛苦,乏味的方式,你也不可能讓大腦記住這個快樂的因素。所以開心快樂的運動。
  • 「深讀」愛運動的孩子,不但智商高,而且遠離抑鬱症!
    科學試驗證明,原來人們在運動時會產生多巴胺、血清素和正腎上腺素等物質,特別是這三種神經傳導物質都是和學習有關的。多巴胺是種正向的精神物質,人如果想要快樂,大腦中一定必須要有多巴胺,所以我們的快樂中心伏隔核裡面都是多巴胺的受體。
  • 【婦聯時訊】六一快樂!孩子的笑臉,就是祖國未來的樣子!
    活動接近尾聲,大家都已完成了快樂塗鴉作品,美麗動人的兒童畫,想像豐富,畫筆精妙,每一根線條都洋溢著孩子們快樂的希望,每一抹色彩都體現著孩子們豐富的童心。為了激勵大家的表現,最後給每位小朋友送上了節日的小獎品,希望在以後的生活中親子間能夠融洽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