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運冠軍解讀殘疾人遊泳運動 如何培養快樂的魚

2020-12-03 搜狐網

    中國帕運遊泳健兒在倫敦帕運會上頻頻摘金奪銀,讓殘疾人遊泳運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帕運遊泳健兒是如何選撥出來的?什麼樣的殘障人士適合參加遊泳運動?社會應該給予他們什麼樣的幫助?新華社記者4日請多位帕運會冠軍選手及國家殘疾人遊泳隊的教練員進行解讀。

    殘疾人遊泳運動員從康復開始

    雲南籍選手潘世雲,已經在倫敦帕運會上奪得兩枚金牌。他說,自己從省隊到國家隊,是通過層層選拔的,「好像也沒有特別的要求或限制」。他說,如果硬要講哪些孩子適合遊泳,「可能就是講究一點在水中的水感吧。怎麼看得出來水感好?我也很難說,比如划水,別人劃一下,他會劃兩下,說明他可能水感比較好」。

    國家殘疾人遊泳隊教練張鴻鵠介紹說,帕運會的遊泳選手,主要是根據國際殘疾人遊泳比賽的分級要求來進行選拔。「一般大家都有一個選材的模式,什麼級別的運動員、參加什麼項目的比賽,然後相應地去挑選苗子。當然,剛選拔時,這些孩子基本都是沒有經過殘疾人遊泳訓練的。」

    他特別告訴記者,殘疾人遊泳體育人才的選拔和康復是同時進行的,「一般先從康復開始,一邊康復一邊訓練。康復有效果了,活動能力增強了,再進行專業的指導和訓練」。

    中國隊教練韓玉華舉例說,比如腦癱的孩子參加遊泳訓練,一般都從康復訓練開始,並不是一開始就奔著競賽的目標去。「很多孩子都是在康復訓練的過程中,慢慢發現有遊泳的才華,就開始進行一些專業的指導和訓練。」她表示,如果有些孩子在水裡一點都不能動,或者不能適應水中的狀態,那就沒辦法,可以去嘗試其他的運動康復項目。

    幾乎人人都可以做「快樂的魚」

    什麼樣的殘疾人士可以參加遊泳鍛鍊?殘疾人參加遊泳鍛鍊又要注意哪些問題?

    張鴻鵠說,水有浮力,在水中遊泳是一種非常全面的鍛鍊方式,身體每一個部位的肌肉都可以鍛鍊到,即使肢體活動能力差,水也能起到一個舒緩、按摩的作用,「所以,理論上說,除了病理性的原因,比如肌無力、心肺功能不完善、骨骼脆弱等情形外,幾乎所有殘疾孩子都可以在有效的指導和監護下、通過遊泳和體育運動進行康復鍛鍊」。

    韓玉華提醒說,如果普通家長希望自己的殘疾孩子參加遊泳鍛鍊,需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要注意安全,不能輕易讓孩子泡在水裡,得注意他適不適應,能不能簡單活動;二是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勉強,一開始就讓他做大動作,得像嬰兒一樣開始抱著、託著,讓他先在水裡漂一漂,漸漸找到感覺了,逐步放手讓他自己遊。」

    潘世雲說,現在各省、各市,都有殘疾人遊泳訓練和比賽,如果家長、孩子自己喜歡也願意,就可以找到機會參與遊泳鍛鍊。

    張鴻鵠特別強調,培養殘疾人遊泳選手還要格外注意從心理上把孩子培養成健康、陽光的人,「你看我們通過遊泳運動走出來的孩子,精神面貌非常不一樣,他們將來面對生活、面對婚姻、面對工作,都會非常開朗、自信」。

    用榜樣示範和有效投入「激勵一代人」

    在本屆帕運會上已經摘得兩金兩銀的天津「小飛魚」楊博尊說:「今年奧運會和帕運會的口號很讓我感動,『激勵一代人』。殘疾人比賽就是這樣,運動員通過努力獲得獎牌,會讓更多的殘疾人關心體育、體育運動帶動他們的生活,在生活中保持信心、努力堅持,每個人都可以成功。」

    楊博尊認為,社會關心和幫助殘疾人,不僅僅是簡單的愛心捐助,「而是要建立更多的平臺,讓殘疾人朋友去學習、去提升自己、去展示自己的才華,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融入社會。」

    韓玉華告訴記者,目前我國社會中,依靠家庭、個人的力量來幫助殘疾孩子通過遊泳運動實現身體康復,力量還不夠強,「尤其是腦癱的孩子,家庭負擔特別大。所以,希望社會的力量能夠聯合起來,這樣才能讓更多的殘疾孩子有機會去開展康復鍛鍊」。

    張鴻鵠認為,當前我國社會的愛心行動、慈善行為已經越來越普遍,非常令人振奮,「我們現在就是需要把工作做實了,需要切實有效的組織,把這些力量聯合起來,多建設一些切實有效的殘疾人康復鍛鍊的場所,現有的公共體育設施多改進一些無障礙設施,多配備一些體育健身指導員,等等」。

    張鴻鵠表示,相應的社會工作還應該加快跟進。「我們自己也一直在呼籲,不單單是要關注和發展殘疾人(競技)體育,這畢竟是一個集中的、小群體的事業,還要考慮到更多的殘疾人。這也正是我們希望的:帕運健兒多舀獎牌,能影響到社會中更多的人,讓大家都來關心殘疾人群體,了解體育康復鍛鍊對殘疾人的重要作用,幫助他們獲得更多的機會和平臺,更好地融入社會。」(完)2012/09/04 22:06

  此稿為新華社體育專線稿件,嚴禁轉載。

相關焦點

  • 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點映 為帕運運動健兒助力
    劉楊是85後,是一名由武漢大學電子信息學院與中國極地研究中心高空室聯合培養的博士。2020年12月7日,中國首部極地科考電影《光語者》,在杭州舉辦了超前點映活動。該影片製片人盧武攜影片主創與中國帕運射箭隊,浙江省殘疾人文化體育指導中心的運動員、教練員,浙江特殊教育職業學院的師生們見面,為帕運運動健兒加油助力!
  • 上遊•文薈丨帕運逆襲人生 · 獨腳烈鳥 | 我還能飛得更高!三屆...
    ,頻繁在體育圈與公益圈刷臉,他早已被當作中國殘疾人的新名片。在雪梨和雅典帕運會上,他又連續獲得兩屆帕運會跳高金牌。2008年北京帕運會開幕式,他是主火炬手。奧運之後,他去了南極,在北極點冰海裡遊泳,義無反顧地做任何想做的事。在過去的五年中,他影響幾千人徒步玄奘之路挑戰戈壁賽,每天跋涉32公裡,穿著一條假肢穿越138公裡荒漠極地。
  • 公益電影《大愛無言》定檔 解密帕運冠軍成名之路
    網易娛樂9月4日報導 由老戲骨彭玉主演,由數位帕運會冠軍的成長經歷改編的公益電影《大愛無言》,在經歷數年波折之後終於定檔,電影將於2017年10月20日與全國觀眾見面。當時已經退休的老人張輔世本該頤養天年,卻發誓要拯救慘遭厄運的幼小生命,他始建「希望之家」,「希望之家」的孩子們更是為愛感恩,日夜在血汗中不停訓練,最後,劉靜、馮攀峰、李倩、顧改、張變、周影等六名孩子終於走出了希望之家,走上了帕運會的領獎臺,成為創造奇蹟的「帕運六金冠」。被稱作「帕運六金冠」的劉靜、馮攀峰、李倩、顧改、張變、周影,均來自「希望之家」。
  • 張海迪:帕運健兒讓更多殘疾人看到生活希望
    當然,正如張海迪所說:「帕運會只是燦爛的瞬間,而殘疾人一生都會伴隨殘疾的痛苦。我們怎麼樣對他們賽後更加關心愛護,在各方面給予他們更多的愛、關心和照顧?」 中國現有8500萬殘疾人,涉及兩億多家庭人口。「帕運會上拿獎牌的殘疾人只是少數,大多數還有許多困難,帕運運動員讓殘疾人看到生活的希望,告訴他們:我能!我一定能!
  • 冰雪+ 中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完工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記者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於11月17日完工。這也是全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項目訓練專業場館。中國首個殘疾人冰上訓練館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位於順義後沙峪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園區內。
  • 第十五屆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閉幕 - 國家體育總局
    第十五屆夏季帕拉林匹克運動會閉幕 發布時間:2016-09-20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何軍 姬燁 鄭直 字體: 大 中 小
  • 一個不會遊泳的人成了世界遊泳冠軍教練?真的假的?
    導讀:美國一直是遊泳項目強國,他們有一位世界著名的遊泳教練,叫謝曼·查伏爾(又譯詹姆斯.康西爾曼),據說此人身為冠軍遊泳教練,先後培養出多位著名泳壇健將,自己本人卻是個「旱鴨子」?那倒不是,這奇怪的習慣僅僅是因為謝曼·查伏爾不會遊泳!據傳,這一尷尬的情況是在美國遊泳隊第一次獲得大賽勝利後被發現的。那天,運動員們正激情慶祝著,興高採烈地把他們的教練抬起來扔進了泳池,只見謝曼·查伏爾在水中掙扎著,很快沉入池底。
  • 全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項目訓練專業場館在京完工
    新華社北京12月3日電(記者張驍)記者3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已在京完工,該項目是全國首個殘疾人冰上項目訓練專業場館。北京市重大項目辦城區場館建設處宮智晨介紹,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位於北京順義區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園內,由帕運冰球比賽訓練館、輪椅冰壺訓練館以及綜合樓(運動員公寓、餐廳和醫療康復、科研及教育培訓用房)三部分組成。
  • 我們和兩位女性殘疾人運動員聊了聊
    殘疾人,現實生活中既熟悉又陌生的群體。說熟悉,我國有8500萬殘疾人,涉及家庭人口近3億,他們的身影其實並不鮮見。說陌生,殘疾人似乎和大眾日常生活總隔著些距離,有意無意間,「你們不一樣」的印象也在流露。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我們和殘疾人舉重冠軍譚玉嬌、郭玲玲聊了聊,聽她們講講自己的故事。
  • 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場館採用全平面設計 地面無高差
    昨日,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一條長坡道直通二樓平臺,方便輪椅上下。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冰壺場地,工作人員在養護冰面。攝影/新京報記者 王嘉寧新京報訊(記者 應悅)記者近日從北京市重大項目辦獲悉,國家殘疾人冰上運動比賽訓練館近日完工。
  • 北極狼運動俱樂部遊泳暑期培訓班招生簡章
  • 上遊•文薈丨帕運逆襲人生 · 無腿飛魚 | 4歲被截肢的「籃球...
    9年間她獲得了國內無數個遊泳冠軍,但她的夢想和每一個運動員一樣,登上奧運會的舞臺。從「籃球女孩」到「遊泳冠軍」她的勵志故事也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有很多網友紛紛表示:看了她的故事我對自己的人生和生活進行了久久的反省。車禍改變一生「籃球女孩」這個綽號,要從一場不幸的車禍說起。
  • 旗魚、劍魚、金槍魚、海豚:海洋奧運會,遊泳冠軍是......
    今早(北京時間8月9日),又聽到一個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在2016裡約奧運會男子200米自由式決賽中,中國選手孫楊以1分44秒65的成績奪得冠軍
  • 全球在水中遊得最快的魚,平均時速90公裡,堪稱動物中的遊泳冠軍
    這是一種生活在海洋中的魚,它是屬於硬骨魚綱動物類的,其魚所分布的地區也是能很廣泛的,所分布的地區在我國廣泛的沿海地區也是很多的,基本上都是有不少的人都知道它的,就更不用說是品嘗它的了,而且在這個魚上說,它其實也是有不少的特點之處,這也就是它跟其它魚類的一個明顯區別。
  • 當沙面小學「小海豚」與「亞洲蝶王」面對面:如何兼顧學習與遊泳...
    」秋季校內對抗賽暨亞運冠軍周嘉威校友見面會。周嘉威是沙面小學的校友,他是亞運會冠軍,還連續參加了5屆全國運動會並且4次奪冠,有「亞洲蝶王」之稱。周嘉威:「逐步提高運動成績需要定期和持續的訓練量,每天兩小時是保證。
  • 遊泳運動後的營養補充和保養
    夏季氣候炎熱,擁有健康生活方式的你會選擇什麼運動來增強體質保持健康呢?這個時節的養生運動是少不了的,哪些運動可以稱之為夏季養生運動呢? 遊 泳 遊泳能提高人們的呼吸系統功能,減少代謝廢物在血管壁上的沉著,同時,保持大腦皮層的興奮性。
  • 李玫瑾:如何培養出快樂、溫暖、人格健全的孩子?
    父母們不禁要焦慮了,如何才能讓孩子眼裡充滿快樂、溫暖呢? 李玫瑾教授針對不同階段孩子的養育給出了具體可行的方法。 如何建立依戀? 「應該給母親3年產假,利於培養嬰幼兒正確的依戀關係。」
  • 國際殘疾人日丨關愛殘疾人 每一個生命都值得尊重
    收起同情的目光,請用平行的視角對待,殘疾人一樣可以演繹生命的精彩;投放尊重和友愛,請用援助的手給予關懷,殘疾人一樣擁有幸福的未來。善對殘疾人,學會從他們身上去汲取那份堅強,那份樂觀,那份對生命的執著。主題教育開展以來,省殘聯深入基層開展「點對點」調研,到衡水、保定、邯鄲等4個市、10個縣的村(社區)、殘疾人康復託養機構、特教學校、福利企業和殘疾人群眾家中進行實地調研。省殘聯在調研中了解到,家裡有無無障礙設施,直接關係到殘疾人的生活質量,不少貧困殘疾人家庭有強烈的無障礙改造需求。
  • 殘疾人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因為殘缺和疾病導致殘疾人身體有一些不便之外,或多或少的也會對殘疾人心理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加之目前整個中國還沒有真正完全建立起對殘疾人學習、就業、康復、無障礙、遊玩等等友善的社會環境,當殘疾人面臨異樣的眼光、經歷一些挫折或者失去一些機會的時候,對情緒上會有一定的打擊,有些殘疾人甚至會情緒失控。殘疾人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有一些方式方法的,和殘疾人夥伴進行分享。首先,從積極樂觀的角度去看待和分析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