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到天賦?成為前5%呢?

2020-12-02 安穎英語

「成為前5%,必然是依靠熱愛」

讀書確實是一件頗為辛苦的事情,想「快樂地學得很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說專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後才能到達一定程度的,「過了一個坎」,才會比較好。過不了這個坎,天分再好的孩子,也會荒廢。

但是辛苦地學,和不喜歡硬被逼著學完全是兩回事。孩子可能學得很辛苦,但是並不等於要讓他很痛苦。我們常說的「快樂教育」是想要避免讓孩子學得很「痛苦」,而不是想讓孩子不「辛苦」,很多人在討論這個問題時偷換概念了。

而逼著孩子痛苦地學習會有什麼結果?你即使讓孩子看似成功,他最終也成不了一流的人才。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

如果想做到某個行業前20%的話,可以靠外力去逼一逼;但如果想做到前5%,一定需要「真正喜歡」。

而要成為前5%,除了真正熱愛,天賦也很重要。現在的問題是,很多家長不肯承認天賦上的差別,比如有些家長經常會說:「我們家娃很聰明就是有點粗心……」事實呢?差遠了!所謂粗心,本身就是沒學好,人家孩子聽完課不做作業都不會粗心,你們家做了那麼多題還「粗心」,這是天賦的差別。

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到天賦

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天賦,即使兄弟姐妹,愛好也會相差很大。怎麼樣找到孩子獨有的天賦之處?

第一,就是給孩子自己嘗試的機會。

孩子的天賦要靠挖掘,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去學他們不喜歡,也不擅長的東西。

第二,要給孩子留白,讓他去思考

上面提到「嘗試」的前提條件是一定要讓孩子在學習上有彈性,讓他有嘗試的時間,不能用刷題把孩子的時間都佔滿了。

第三,老師和教練的意見也很重要,他們會和你說實話

有些家長覺得,孩子天賦雖然可能不行,但是不是再努力努力就可以了?也許可以,但總是很勉強,總是比不上有天賦的孩子。當然,你如果沒有那麼強的功利心,也可以。

最後,除了一些高精尖的行業,對大部分行業來說,90%以上的人都沒有發揮出自己的天賦來。也就是說你天賦能做到十,你才做到二三。這時候要談的就是努力了。

所以,所謂精英,一定不會有很多。今天中國大學和中學的教育水平,比我們那時上學時要好很多,但是精英的人數並沒有因此而增加。這並非是學校所造成的,而是由人的弱點所造成的。人天性好逸惡勞,能夠克服自己的惰性、終身學習的人永遠是少數。

「頭部資源永遠是有限的」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

這個世界上有兩樣東西最不可能「公平」,一個是教育,一個是醫療。因為它們的頭部資源永遠是有限的。

比如這些年,清華、北大、交大、復旦幾乎沒有怎麼增加招生,而報考的學生卻增加了七八倍,就顯得錄取比例尤其低。好大學不可能多招,也就是說這個世界的教育永遠是金字塔結構。

總的來講,我不贊同「起跑線」之說,但如果有什麼起跑線的話,那就是父母的見識。當然,很難要求父母都能有見識,不過父母不斷學習對孩子有非常大的好處。

初中英語單詞的學習與記憶一直困擾著很多同學。英語總是考不好,很多同學就是詞彙量不過關,一篇閱讀文章有太多單詞或固定搭配不認識,就不可能考高分。我把我寫的輔導書初中英語自診斷推薦給同學們。在這本書中我把中考英語最常考最核心的五百個單詞做了匯總,而且每個詞我都錄製了視頻,掃單詞旁碼即可查看我的講解。視頻中我會詳細與同學們解析,這個單詞有多少個意思,有幾種典型搭配,這個詞和哪些詞意思相近,容易混淆。

除了核心詞彙與固定搭配的梳理外,初中英語自診斷這本書還配有典型習題,通過閱讀理解和完形填空來幫助同學們鞏固詞彙,並提高閱讀題的分析能力。同樣,每道題都配有我的視頻講解,題目的旁邊有二維碼。

如果某題同學們做錯了,或者對某個答案某選項理解不到位,都可以輕鬆掃碼看視頻解析,這樣就能幫同學們診斷出學習問題,並儘快解決掉這些問題。

與其他科目不同的是,英語是一門語言,非常依賴日常積累,詞彙的記憶也罷,閱讀能力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好,都是需要日積月累的。英語學習中最怕的是同學們不懂裝懂,有問題不及時解決。初中英語自診斷這本書非常適合英語薄弱的同學。通過做題自我診斷學習問題,並通過我的視頻講解幫您及時解決問題。您的單詞都記牢了,詞彙量過關了,分析能力也逐漸提高起來了,掌握了很多解題技巧,想考不好都難啊。

安穎老師輔導書初中英語自診斷每道題都有視頻講解,哪道題不會掃題旁二維碼即可看視頻。我為書中所有題提供答疑服務,哪道題看視頻還有問題,隨時留言探討。學習效率更高,考試分數更高。

原文作者:安穎,北京西城英語教師。

相關焦點

  • 何為「快樂教育」?只要快樂忘了教育?家長應該科學認識快樂教育
    培育孩子積極樂觀面對生活、學習的心態。讓孩子在快樂的體驗中學習,用快樂的方法學習。江媽媽的女兒十分不喜歡背詩句。每次花很多時間背誦很快就又忘了。於是江媽媽想到女兒很喜歡唱歌,就用找到歌曲版的詩歌,幫助女兒記憶。兒果然很有興趣,背誦詩詞的速度明顯有了提高,並且掌握了一套自己背誦的方法。
  • 愛因斯坦:孩子都是天才,是家長的錯誤教育抹殺了孩子的天賦
    電影《跳出我天地》中比利是個熱愛舞蹈的男孩,可迫於父親的壓力,他每周都要練習拳擊,即使他並不熱愛也做不好。 生活中,很多家長也是如此,他們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認為孩子的選擇是荒謬的。
  • 孩子要快樂 家長該思考什麼(組圖)
    成長中的孩子,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庭都會或多或少地遇到煩惱。身為家長的您是否關注過孩子有哪些煩惱?是否意識到自己的真誠建議、苦心栽培對孩子而言也許是煩惱?是否知道應該怎樣幫孩子克服煩惱呢?  學不完的技能 考不完的「家考」  我想出去玩一會兒  「你憑什麼不讓我出去玩?」
  • 產品分析 | 作業幫,為何能成為K12在線教育領軍人物之一呢?
    經歷了 7 年的風風雨雨,筆者好奇作業幫是如何準確抓住用戶價值,又是如何深入人心,成為K12在線教育領軍人物之一?本文將對作業幫及相關產品進行產品分析,並思考關於 K12 教育現狀及發展。
  • 北鬥AR學生地球儀,給孩子真正的「快樂教育」
    談到教育,很多家長看到孩子背著沉重的書包去上學就認為孩子這樣不會開心,迫切希望能有既要學習又要快樂的教育形式就好了,其實大多數家長誤解了「快樂教育」的真正內涵,孩子真正的快樂應該來自於對世界的體驗和挑戰自我的成就感。
  • 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就不能學習音樂?當心進入音樂啟蒙的五大誤區
    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有沒有音樂方面的天賦,也不知道該如何培養孩子的音樂學習,又該如何進行啟蒙呢?家長們也不比焦急和不知所措,我們可以先來了解一下家長讓孩子進行音樂學習時候的一些誤區.一,音樂啟蒙的五大誤區誤區1,父母五音不全,就不讓孩子進行音樂方面的學習。
  • 中高考前,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神隊友」?家長學校送出7個心理貼士
    中考、高考臨近,考生們爭分奪秒、緊張備戰,焦慮情緒不斷上升,家長們似乎也緊繃著一根弦,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甚至比孩子表現得還要緊張、焦慮,家長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為孩子加油助力?6月7日,在上海家長學校的直播課堂上,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姚玉紅、崇明區教育學院高級心理教師姜企華送出了7個心理小貼士,希望家長和孩子一起「闖關」,度過這段考試的關鍵時期,做孩子的「神隊友」!
  • 白茶清歡|老教師給家長的忠告:教育孩子就是投資自己的後半生
    作為教育者,作為一位父親,他對教育孩子一直有自己獨到的心得。 不久前在一次家長會上他為家長提了三個問題和四條建議,可謂字字珠璣,句句在理。 他強調: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就是投資自己後半生的幸福!
  • 如何挖掘孩子潛能?美國耶魯大學天賦自測法,這20種行為幫你判斷
    每個周末,沒有懶覺,沒有娛樂,跟著鬧鐘起床,送孩子去興趣班已成為無數家長的「副業」。這份「副業」全年無休,毫無報酬。不是在興趣班,就是在興趣班的路上,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上興趣不僅是孩子的事,也需要全家動員負責接送,雖然興師動眾,全家「遭罪」,但是家長還是樂此不疲的堅持著,更多的家長認為這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有幫助,可以陶冶情操;也有的家長想讓孩子走專業路線,對孩子的升學會有幫助;也有家長是想培養孩子一種習慣……那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真的有差別嗎?
  •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優勢?聰明家長都知道這樣做!
    「中國式」家長的焦慮:為什麼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沒有隔壁小毛好?為什麼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沒有拿到100分?在大多數家長眼裡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總是有差距啊,網上經常出現的標題黨就是「讓女人們發瘋的不是婚外情而是教育孩子」。
  • 一滴唾液就能測兒童天賦受家長追捧 項目利潤嚇人
    還有商家介紹,目前科學研究出已有的天賦基因可檢測93個基因,共121個位點,可預測孩子在情商、智商、藝術、性格等方面的天賦潛能。  預測潛能、找準天賦、少走彎路、定向培養……兒童天賦基因檢測的「廣告語」讓不少望子成龍的家長心動不已。
  • 什麼樣的孩子有望成為科學家?楊振寧老先生的觀點,值得家長一聽
    用楊振寧老先生觀點來說,思維活躍、動手能力強的孩子,成為科學家的機率才會更大。其實,科學家並非是天才,雖然說有天賦的成分,但是還是需要家長後天的培養。通常,長大有機會成為科學家的孩子,在生活中都會有一些表現,只要家長細心觀察就不難發現。
  • 如何高效快樂地幫孩子用英語兒歌學英語?
    如果要問家長,高性價比的英語啟蒙素材是什麼?估計十個家長會有九個說,英文兒歌。英文兒歌因為朗朗上口、容易記憶和適合親子共唱等特點被公認為英語學習利器。今天這篇文章,我就從理論+實操+課程分析+資源推薦,360度無死角告訴你,如何才能高效又快樂地用英語兒歌來學英語。01為什麼兒歌可以有助於啟蒙英語?
  • 沒有音樂天賦,家長應該「逼」孩子學鼓嗎?
    很少有孩子主動愛學習的。應該說大部分孩子都是愛玩的。小孩子還未定性,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從小的音樂教育勢必會帶有一定的壓迫和強制性。很多家長認為,要孩子學習架子鼓、鋼琴或者一門其他樂器,非得孩子喜歡不可。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小孩子剛開始學樂器就是喜歡一種新鮮感,孩子可能剛開始喜歡,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喜歡了。其實學得好不好與喜不喜歡不劃等號。世界上大部分學樂器的孩子都不喜歡學習樂器。
  • 決定孩子數學成績的,不是天賦和努力,這一點往往被家長所忽視!
    那真正讓你的孩子在數學方面取得好成績,要靠什麼呢?或許我們可以從一些有才華的學生身上找到原因。惲之瑋,北京大學2000年數學黃金一代代表,曾代表國家隊參加了國際奧林匹克數學競賽,並獲得滿分金牌。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如惲之瑋一樣,可以為祖國和家鄉爭光。那他的成功取決於什麼呢?他是靠天賦和努力工作取得這麼大的成就嗎?讓我們看看他的老師,校長和他自己的分享,我們就知道答案了。
  • 雞血教育和快樂教育能共存嗎?我想了很久終於找到答案
    但這兩類家長,都不太認可對方的做法,「雞血」的覺得「佛系」的娃沒學到知識,「佛系」的嫌棄「雞血」的娃缺乏童真。 不過,我有個朋友珊爸,做到了兩者兼顧,帶娃用的是自創「快樂土雞」法。他家女兒珊妹,你說「雞血」,但她天天在玩,5歲玩了一兩百款桌遊,畫畫、樂高、過家家,別人玩的一樣沒落下。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可靠嗎?為什麼父母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一套兒童基因檢測套餐涉及到60餘個小項目,其中包括天賦潛能、過敏原、腫瘤等等大項的檢測,而天賦潛能又劃分為音樂天賦、數學天賦、交際能力、長跑能力、抗壓能力等10餘個小項目。現在有不少家長紛紛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想更全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天賦,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就連拳王鄒市明的兒子也做了天賦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兒子在做主持人方面竟比做拳王更有天賦。
  • 開學前家長要幫孩子過「三關」
    每次新學期開學,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睡眠不足、害怕老師、坐不住等現象。專家指出,這是由於學生突然從放鬆到緊張而引起的「假期症候群」,要想儘快調整過來,家長需要在開學後兩周內幫孩子過「三關」。  即將在雲南省昆明市第八中學擔任初三班主任的浦老師介紹,家長擔心孩子這樣的狀態無法立即投入到學習中,或是害怕影響到孩子在新學期裡的學習質量,於是就想幫孩子敲敲「警鐘」,比如趁假期結束前就幫孩子定下很多目標,或是定下「開學不準再玩」之類的規定,希望讓孩子「收心」。
  • 天賦檢測到底測什麼?指出天賦培養方案才是孩子成才關鍵
    天賦檢測分為天賦基因測評和天賦現狀開發方面的測評,以評估孩子的潛力和開發情況,最終對孩子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做到因材施教。那麼父母給孩子做天賦檢測的好處有哪些呢?天賦檢測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學習認知潛能,及時彌補弱勢,提高智力總體水平,幫助孩子提高學業成績;明確孩子的天賦所在,把握關鍵期有針對性的在更有天賦的方面進行特長培養,培養效果更好;幫助孩子更準確全面地認識自我,科學規劃自己的人生,指導未來發展。
  • 家長批改學生作業有幾個弊端?不僅幫不到孩子,可能還會有反作用
    隨著教育普及度越來越高,家長們的文化水平也越來越高了。因此有不少教育學者提出建議:學校,尤其是中小學要研究家校共育,藉助家長的力量進一步提升學校教育水平。 那麼,什麼是家校共育呢?家校共育對學生又有沒有好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