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前,家長如何成為孩子的「神隊友」?家長學校送出7個心理貼士

2020-11-24 瀟湘晨報

中考、高考臨近,考生們爭分奪秒、緊張備戰,焦慮情緒不斷上升,家長們似乎也緊繃著一根弦,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甚至比孩子表現得還要緊張、焦慮,家長如何調整好自己的心態,為孩子加油助力?

6月7日,在上海家長學校的直播課堂上,同濟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諮詢中心副教授姚玉紅、崇明區教育學院高級心理教師姜企華送出了7個心理小貼士,希望家長和孩子一起「闖關」,度過這段考試的關鍵時期,做孩子的「神隊友」!

本場直播活動由上海市教委指導,上海家長學校和上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發展中心聯合主辦。

姚玉紅老師從接納自己和孩子的焦慮,學會與焦慮共處出發分別以孩子的焦慮、老師的焦慮、家長的焦慮三方面分析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立場上焦慮的狀態。一個人的焦慮是正常的,不焦慮也是一種焦慮,要讀懂孩子對焦慮的反應。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孩子,聽懂內心的焦慮,學會和焦慮共處很重要。

講座中姜企華老師提到三個問題:「父母可以給孩子的最好禮物是什麼?」、「家長如何調控自己的負面情緒?」、「日常對話中,父母應該注意些什麼?」。

姚玉紅老師給出了三點建議:

一、鼓勵更多親子對話「找孩子願意說話的時間」;

二、有爭論的時候,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可以「敗而不死」;可以把孩子的肯定句翻譯成疑問句,陪孩子探索問題。

三、遇到無法繼續下去的對話時,問一句那然後呢?你會去做什麼?

家長首先就得擺正自己的心態。考試成績固然很重要,但它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唯一的標準。家長們在留言區表示,要讓孩子有個好心態,家長首先就得擺正自己的心態。考試成績固然很重要,但它不是決定孩子命運的唯一的標準,孩子獲得了好的成績,也不能成為家長炫耀的資本。家長應該對孩子有合理、正確的期望,當家長以一種寬容、寬鬆的心態看待考試,接納孩子的優點和缺點,孩子身上的負擔必定會輕鬆不少。家長作為孩子最親近的人,應該給予他們最大的信任和鼓勵。

【來源:周到客戶端】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天公作美,家長戴著口罩淡定送考
    重慶日報全媒體訊 (記者 匡麗娜 王麗)7日早上天公作美,雨過天晴,空氣中透著涼意,給考生和家長莫大的心理安慰。早上7點過,渝中區巴蜀中學考點,考生陸陸續續來到校門外候考。與往年不同,今年巴蜀中學考點送考的家長並不多。
  •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
    家長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   北京中高考改革方案日前向社會徵求意見,其中提出將更加注重英語的實踐性和應用性,如何提高孩子的英語應用能力?
  •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到天賦?成為前5%呢?
    「成為前5%,必然是依靠熱愛」讀書確實是一件頗為辛苦的事情,想「快樂地學得很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說專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後才能到達一定程度的,「過了一個坎」,才會比較好。過不了這個坎,天分再好的孩子,也會荒廢。
  • 高考來臨如何給孩子減壓 這八句「心理」話了解一下?
    高考來臨如何給孩子減壓 這八句「心理」話了解一下?新華社發  【聊健康】   編者按  「六一」兒童節剛過,高考即將來臨。六月是燦爛的,是熱烈而又充滿希望的,同時也伴隨著焦躁和不安。面對人生中的第一次大考,如何做到不急不躁,穩定發揮?本版邀請專家從心理、飲食以及常見的健康問題出發,給廣大考生一些指導,讓大家愉快地投入高考。
  • 高考錄取金字塔圖,給中國式家長狂熱預估孩子前途,澆了一盆冷水
    但是,很多時候,家長對於孩子的期待值過高,與孩子的現狀一比較,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落差。 而這種差距越大,問題就越大,矛盾就越尖銳。 人們總是在現實面前灰頭土臉的時候,才會反思設定的目標是否大而不當,難以實現。
  • 高考在即,家長給孩子吃「聰明藥」,醫生說:謹慎,容易上癮!
    高考在即,家長給孩子吃「聰明藥」,醫生說:謹慎,容易上癮!今天是2019年3月13號,距離高考還有不到100天!學習階段已經到衝刺期,全國各地的高三學生們包括老師和家長都處於一種緊張備考的狀態。家長面對孩子這種情況也是十分擔心,有的家長會與孩子積極溝通,有的家長會變著法的做好吃的或買營養品開解孩子。可是,近日一種「聰明藥」橫行於市,宣稱可以快速提高學生成績!有消息稱:一高三女生在吃了家長給買的「聰明藥」後,短時間內成績飛速提升,並考進了班級前十。此消息一出,很多家長都紛紛表示「真的有用嗎?要是有用的話我想讓我的孩子也吃!」
  • 去問問孩子負擔輕了還是重了?上海又出減負新政有家長卻不買帳
    指導家長保證小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10小時,倡導中學生每天睡眠時間不少於9小時。這是教育部對全國中小學生的要求。也就是說,小學生如果6-7點起床,前一天晚上8-9點就要睡覺,這個要求確實不低。「大樹成長營」問了身邊的多位家長,開學第一天下來,真正「達標」的學生不到一半。第三,少考試。
  • 衝著「好寓意」「好兆頭」 紅色成為高考「主打色」
    6月7日上午,三亞市第一中學考點,三亞市第四中學的老師們在考場外為考生送上祝福。6月7日上午,海南中學三亞學校考點 ,三亞華僑學校送考老師為高考學子吶喊加油。6月7日,三亞市第二中學考點,家長穿著旗袍送考。
  • 家長快瘋的時候,孩子開學了!家長真實反應:就差敲鑼打鼓了
    對於孩子的頑劣,很多家長表示已瀕臨崩潰,孩子開學成為心中唯一的期盼了。他們上學的時候,思念的掉眼淚。他們放假的時候,又被磨得沒脾氣,真是對他們又愛又恨!終於盼到了快開學的日子,他們的內心忽然放鬆了很多,就差敲鑼打鼓歡送「小祖宗」了!孩子開學前後,家長都有什麼變化呢?
  • 家長焦慮! 來聽學校怎麼說【荔枝頭條】
    金陵中學河西分校小學部招生計劃為360名,目前已經啟動報名,學校表示70%可以優先直升到初中部。而鄭和外國語學校小學部今年計劃招生三個班,招生數為120人含搖號學生。秦淮外國語學校小學部招生也是120人。巧的是,這些學校安排的學生面談時間都集中在了5月5日同一天。此外,鼓樓、玄武、秦淮三個區也都明確民辦小學面談放在在5月5日這一天。這讓一些準備趕場報考的家長倍感焦慮。
  • 如果幼兒園開學了,作為家長是否會送孩子上學,家長的反應兩極化
    幼兒園的小朋友已經在家玩了好幾個月了,特別是小班的小朋友,我想應該連老師長什麼都快忘記了吧,記得前不久看到一個新聞報導,某個地方的幼兒園開學,小朋友到了學校找不到班級,更是忘記了老師是哪個,老師站在他的面前問他「我是不是你的老師?」小朋友竟然哭著說:「我不知道!」
  • 家校攜手 共育心靈——宣漢縣普光學校開展家長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暨...
    為提高家長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識,提升親子溝通技能,11月26日,宣漢縣普光學校組織開展了家長心理健康知識宣傳暨親子互動活動。活動中,普光學校分管德育副校長牟必軒作了題為"家校攜手、共育心靈"的專題講座,從 "自然生命、價值生命、精神生命、智慧生命"定義出發,分享了積極心理學、青少年心理發展的一般特徵等理論,分享 "如何了解孩子""如何養成孩子的好習慣""如何獎勵和懲罰孩子""如何讚揚孩子"等教育心得和方法。
  • 學校允許帶手機,能帶嗎?若真為了孩子,請做一個狠心的家長
    有網友問:我女兒即將讀高一,學校規定:住校期間允許學生帶手機,但不能帶進教室,該帶嗎?關於能否帶手機進校的問題,是近年來教育中一個熱門而棘手的話題。之所以說棘手,是因為涉事相關人員:學生、家長、老師和學校,各有各的煩惱,各有各的難處。
  • 英語對7歲前孩子來說是噪音?家長走入誤區
    前陣子,盈盈媽媽又花了一萬多元錢,給孩子在文二路一家早教中心報學英語的課程。昨天,媽媽沒空,奶奶抱盈盈去早教。老外擠眉弄眼地朝寶寶「up、down」地喊叫,可盈盈卻毫無感覺,只顧玩自己手裡的小勺子,在門口張望的奶奶被弄得一頭霧水。  奶奶一出門,就打電話給兒媳婦抱怨:「她還只是個穿尿不溼的孩子,連中國話都不會講,學什麼英語,真是把錢往水裡扔。」
  • 一位老班主任的忠告:高三學生都會經歷的五個階段,家長必讀!
    對於高三的考生來說,十年磨一劍,再經歷最後一年劍要出鞘了,面臨最後的衝刺,學生們不敢怠慢,家長更心急如焚。 那麼,高三家長應該做些什麼?資深班主任說:高考生面對的問題有很多,家長要當個多面手,扮演好多個角色。
  • 北京:一私立學校17歲女生墜樓,11年200萬,家長:我只想知道真相
    通過調取監控發現事發當日晚7點多孩子上晚自習回宿舍,晚上8點多學校發現孩子「失聯」於是學校聯繫家長,晚上9點多鐘學校聯繫家長,問孩子為什麼不在宿舍,當晚尋找無果,家長立即報警,而在次日凌晨,家長接到孩子墜樓的消息,家屬立即趕往學校,卻沒有見到孩子最後一面,學校已經將孩子送至殯儀館……這樣看起來,學校的處理方式確實有問題
  • 高考倒計時考前焦慮症高發 專家開出緩解處方
    記者從省會各醫院了解到,「考前焦慮症」遭遇高峰期,前來諮詢及就診的患者不少,這些患者不僅僅為考生,還包括不少家長。如何緩解過度焦慮的情緒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對此,記者採訪了河北醫大一院精神衛生科主任王學義、石家莊市第八醫院臨床心理科主任張素輝,兩位專家表示,過度焦慮的情緒會為考生製造更大的壓力,不利於備考,無論是考生還是家長,都應以積極平和的態度面對高考。
  • 期末考試將近,家長應如何調節孩子心理狀態,助力孩子順利應考
    導讀:期末考試臨近,學生們都有一定的焦慮情緒,家長應如何給孩子減壓,保證孩子順利應考?轉眼間,一學期就要結束了。隨著考試的一天天臨近,無論是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還是高三年級的準高考生,都難免會對期末考試產生一定的心理壓力,表現為考前看不進書、失眠、上課難以集中注意力、緊張煩躁等。
  • 孩子為情想不開,家長叫齊親屬要求學校賠錢,學校有過錯嗎?
    其實每次出這種事情,學校以及教師在為這位學生痛心疾首的時候,同樣也非常害怕。因為首先不管過錯在不在學校,十有八九家長要堵在校門口鬧事。果不其然,這一家也沒有例外。所有人都能理解家長悲痛的心情,但是往往當家長聚集所有親戚堵在大門口,痛哭大鬧的時候,這件事情就變質了,它從悲劇變成了鬧劇。
  • 家長為何讓孩子學打棒球 提高靈敏度和專注度
    今年7歲的王俊懿在行知小學讀二年級,自上個學期接觸棒球之後便對這項運動特別喜歡。「幾個禮拜前他聽說此次棒球冬令營名額快滿了,還急得哭了起來,叫我趕緊報名。」王濱告訴錢報記者,主要是孩子覺得棒球挺新鮮的,能擊球,能滑步上壘,能和一大幫孩子玩,還有趣味比賽,很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