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語對7歲前孩子來說是噪音?家長走入誤區

2020-12-06 中國新聞網

  早教市場火爆得不得了,新概念英語作者直言家長走入誤區

  「跟義大利、法國等歐洲國家的學習者相比,中國人學英語熱情更高,但很多人的方法不正確。」昨天,新概念英語的作者之一、60歲的英國語言學家茱莉亞·亞歷山大來到杭州,出席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主辦的「新概念英語教學趨勢與實踐」專題研討會。這是她自1981年後,第二次來杭。

  茱莉亞說得沒錯,中國人學英語的熱情高得離譜,不僅學生、成人學,甚至一些連母語還說不清楚的娃娃,都早早地進入培訓機構學起了英語。

  [故事篇]

  [故事篇]

  裹著尿不溼

  學英語

  15個月大的女寶寶盈盈,家住城西德嘉小區。自打小傢伙一出生,媽媽就在她耳邊擺弄CD機,給她聽「右腦嬰語」,營造英語氛圍。

  前陣子,盈盈媽媽又花了一萬多元錢,給孩子在文二路一家早教中心報學英語的課程。昨天,媽媽沒空,奶奶抱盈盈去早教。老外擠眉弄眼地朝寶寶「up、down」地喊叫,可盈盈卻毫無感覺,只顧玩自己手裡的小勺子,在門口張望的奶奶被弄得一頭霧水。

  奶奶一出門,就打電話給兒媳婦抱怨:「她還只是個穿尿不溼的孩子,連中國話都不會講,學什麼英語,真是把錢往水裡扔。」

  寶寶學不學英語

  父母意見不一

  另一位女孩妞妞兩歲半,爸爸媽媽就為孩子到底要不要去學英語發生過好幾次爭吵。

  「大家都在學,我就擔心自己的孩子錯過學外語的最佳年齡。」妞妞媽拿隔壁7歲的樂樂作例子,樂樂的父母在今年年初花1.1萬元,把樂樂送到紅石中央花園一家語言培訓班上英語課。

  妞妞爸反對的理由也很充分,他早就去樂樂那裡了解過了,雖然花了上萬元,上了好幾個月的課,可樂樂到現在都沒有開口說過一句英語。「這上不上不是一個樣嗎?樂樂都7歲了,還學不好,妞妞這麼小,更好不到哪裡去,還不如讓她好好玩呢!」

  [調查篇]

  費用昂貴,英語早教依舊火爆

  英語培訓機構在社會上遍地開花,沒有人能夠準確統計出當前的杭州到底有多少家。

  少兒英語培訓機構近幾年來多見,尤其是針對低齡幼兒的培訓機構越來越多,並且家長接受程度超過成人英語培訓市場,眾多「80後」父母,打孩子一出生,就開始尋找合適的方式為孩子進行英語早教啟蒙。

  昨天下午,記者登錄杭州EF語言中心網站,其廣告宣傳上寫著:「學英語一定要從小學!越早學越容易學會」,並開出針對3歲到17歲的不同課程;還有一些早教中心如天才寶貝、東方愛嬰等都打起0歲到6歲英語早教的旗號。

  「我們這邊,不同階段的課程費用在4000元到5000元不等,但家長很樂意帶孩子來上課。周末所有小班都安排滿了,我們正考慮在非雙休日把早上、傍晚的班開出來。」「英語寶貝」吳山店從事市場推廣的張小姐介紹,1到6歲的寶寶,處於語言敏感期,這時期給孩子各種豐富的刺激,可以激發腦細胞成長,為日後的學習、發展儲備能力。「學齡前的寶寶學語言會比其他年齡的人來得容易,讓孩子越早接觸純正的英語,越能夠自然正確地發音與使用。」

  據悉,去年一年,浙江省就有4萬名7歲到14歲孩子參加少兒劍橋英語的考試。可想而知,有多少家長在為孩子進行學前英語教育。

  7歲以前的孩子不適合學英語

  「對7歲之前的孩子來說,英語只是些噪音。」對於熱衷於早教的家長,茱莉亞在接受採訪時,直截了當地指出,語言學習需要科學的態度,不能盲目。

  她表示,7歲之前的孩子太小,根本坐不住,此時是孩子學習母語的最佳時期,但並不適於大量說、讀、寫外語。「如果你的孩子還不到7歲,就讓他好好玩!」

  在孩子3歲至5歲時,可以培養孩子對第二語言的興趣,如用英語做一些小遊戲,或看英語動畫片、聽英語歌曲,讓孩子感受英語的語言節奏。

  而7歲以上的孩子,已有能力系統掌握聽說讀寫四項技能,這個時候可以設計較多的活動要求。此時學英語,孩子也會有很強的興趣。

  對於一些家長過分重視孩子的英語啟蒙教育,杭州景成幼兒園王老師也指出,幼教階段最重要的是學習態度和生活態度的培養,現在家長對孩子的培養容易走進一個誤區,就英語啟蒙教育而言,一些家長誇大了英語的重要程度、忽略了孩子母語水平的發展。

  誰來監管英語培訓機構

  有業內人士指出,英語培訓機構的資質申請,有多方審批機構,如教育局、工商局和勞動部門等。其中,幼兒的英語培訓機構一般由各區教育局審批,而成人非學歷的英語培訓公司則可能由其他部門審批。

  向區教育局申報的幼兒英語培訓機構一般按民辦非企業單位的性質申報,要求比較嚴格,有一定固定程序,包括師資、場地、資金等一系列嚴格要求,一般很難審批出來。因此,有很多不合規的培訓機構以教育諮詢公司名義向工商申請辦理。這個程序相對簡單,一般的諮詢公司,只要有法人,有固定的經營場所、一定的註冊資金(一般為3萬元以上)就可以,具體培訓什麼內容,工商部門不會考核。

  一位拱墅區的小學英語老師告訴記者,社會上,無證無照的英語培訓機構更多,有些在學校、小區裡租個場地,往住戶家信箱塞小廣告宣傳,花頭很多,有些家長看了,以為很權威。

  家長不要一味迷信外教

  如今,不少培訓機構甚至學校都將外教作為吸引招生的條件。但茱莉亞認為,家長不應盲目相信,上外教的課就一定能學得更好。

  她說,在學習方法上,一些外教已放棄句型重複這種傳統的練習形式,認為學生只需要聽對話,然後學會「交流」就可以了。「這種做法是在胡鬧,是把複雜問題簡單化了。」

  她認為,語言是個「作業系統」,學習者必須系統學習,包括語法和詞彙,否則就會像一部沒有安裝運行系統的電腦,無法實現交流。

  「中國家長的期望值非常高,他們總是期望孩子在很短時間內,迅速提高語言水平和考試成績。由於考試壓力的存在,老師們就需要在教學過程中給孩子準備更多應試內容,這對英語教學無疑會產生幹擾。」她說,但這不光是中國的問題,而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

  為此她提醒家長,不能矯枉過正,認為中國教師並不一定不如外教。只有給教師們一個寬鬆的教學環境,那樣學生的語言學習才會更系統、更有效。

  ●新聞助讀

  那些曾經影響過

  我們的英語教材

  《跟我學》(Follow me)、《許國璋英語》、《新概念英語》(New Concept English)、《走遍美國》(Family Album, USA) 、《看、聽、學》(Look, Listen and Learn)、《李陽瘋狂英語》……這20多年來,我們接觸過不少英語教材,有的持續火爆,有的已無人問津。

  國內英語教育專家劉道義表示,中國英語教材的演變,基本經歷三個階段。從最初重視語法翻譯,到重視聽說能力,再到如今重視交際性、多媒體和網絡化。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最早的中小學英語教材是國家「統編」的。當時的英語教學以語法翻譯為主,重視語法架構的學習和單詞,如《許國璋英語》。

  從1992年開始,國家頒布了新的英語教學大綱,打破了單純以語法結構為主的模式,引進了許多國外的語言教學理論。

  同時,聽說能力在英語學習中越來越重要,聽說教學法開始盛行。《新概念英語》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作為英語教材,它從重視語法翻譯法轉為重視聽說能力的訓練和語境理解。

  進入21世紀全球化,學習英語不再人云亦云,而更重視學生的自主能動性,強調交流的重要性。如李陽的《瘋狂英語》,大量口語練習,強調學生「開口說」,打破「聾啞英語」的同時提高語言綜合應用能力,體現英語交際的重要性。  □本報記者 徐曼麗 陳斯音

相關焦點

  • 孩子學習英語時的常見誤區有哪些?
    現在許許多多的國內家長越來越重視對小孩的英語教育,其實有部分家長在教孩子學習的時候下了大功夫,但是收到的效果卻不是很理想。究其原因,是因為許多家長在孩子的英語學習上存在著諸多誤區或誤導。今天小松鼠就給大家詳細講講孩子學習英語時存在的常見誤區以及如何幫助孩子學好英語!
  • 想要孩子英語好,家長要注意這4個誤區!
    現在的家長為了不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就讓孩子早早的接觸了英語。然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英語教育有一些錯誤的理念。一、孩子那麼小,學英語能懂嗎現在英語已經是國際化語言。所以家長對於孩子學英語這方面是要抓緊的,因為孩子在4~6歲左右,是孩子學習英語的黃金期。二、幼兒園已經學習英語了有很多家長都有這種意識:我們孩子都已經在幼兒園學習英語了,還有什麼必要接觸少兒英語興趣班之類的輔導。
  • 英語界領軍人物龔亞夫:兒童英語學習的5大誤區,第一條很多家長犯過!
    期間,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英語界領軍人物龔亞夫教授發表了《對兒童英語學習的誤解與未來的英語教育》的主題演講。龔亞夫教授指出了目前兒童英語學習主要存在著的5大誤區,一針見血,解開了困擾很多家長的疑惑。
  • 兒童學習英語的三大誤區,避雷
    很多聰明的家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早早地就開始讓孩子學習英語,但是在孩子英語學習的過程中也存在一些誤區,導致一些孩子在英語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卻沒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下面就為大家盤點三個典型的兒童學習英語的誤區: 一.
  • 普通話英語滬語孩子學話無所適從 漢語不難學
    許多家長擔心不會講上海話的孩子以後和別人打交道會有「障礙」。   著名教育家於漪認為,孩子學好普通話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排斥學習方言。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學會講上海話是迎刃而解的問題。上海有來自全國各地的人,人際之間實現順暢交流的最重要工具是普通話。學好普通話,對於每個孩子來說,無論現在還是將來,都大有好處。
  • 科學家:孩子3歲以前開始學英語最好,過了7歲就晚了!
    而面對孩子的啞巴英語,提不上去的成績。咱們的焦慮感,真的是與日俱增!特別是寶寶年紀小的家長,更是抓狂。的確,每個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張白紙。所以每位家長在畫上第一筆時,總是慎之又慎。目前學術界按照開始接觸第二語言的時間,大致分為這幾個階段:1)0-3歲:一般是從出生就開始接觸雙語,這樣孩子會有兩個母語,成為同時雙語;2)3-7歲:第二語言不能成為母語了,但是能十分接近母語的水準,成為早期順序習得;3)7-12歲;4)12歲以後。這樣分的科學依據是什麼?
  • 在培養孩子自律這件事上,家長避免走入兩個誤區,就成功了一半
    父母們陪孩子寫作業是不是都會遇見下面的場景。你催孩子千百遍,他卻屁股如坐氈。好不容易掏課本,磨磨唧唧十分鐘。千呼萬喚掏出書,削筆翻頁半刻鐘。終於開始要動筆,家長一走就開玩。很多父母面對孩子以上情況,唯一能做的就是盯梢,但是依靠陪寫作業真的能夠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嗎?在培養孩子自律性前,父母們應該做的是幫助孩子找到驅動孩子自律的「永動機」。那麼驅動自律的永動機是什麼呢?這個問題當然是學霸最有發言權。
  • 家長要注意這4個前提條件,孩子才能學好英語
    實際上,父母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甚至可以說很多父母對教育孩子學英語這件事上存在一個誤區。1.英語啟蒙要儘早許多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沒有專注於英語的培養,因為父母覺得孩子還小呢,漢語都沒搞明白還學英語?不是這種情況。根據研究,當一個人接觸多種語言時,大腦將重新接受語言信息並重新建立相應的思維方式。
  • 孩子學英語:比詞彙更重要的,是英語思維方式的養成
    現在家長給孩子做英語啟蒙都非常早,往往在孩子1歲多會說話開始,就讀英語繪本,看英語動畫片,看英文字卡學單詞,到了孩子3、4歲上幼兒園就考慮送中英文幼兒園或者上英語興趣班來進一步學習英語。所以,當我們用英語對話時,第一反應還是先想中文然後再逐字翻譯,那麼不管背了多少單詞、學了多少語法,我們都不可能真正做到與外國人流利對話。那麼怎麼給孩子輸入英語思維呢?家長可以可以不用太著急讓孩子去認詞彙和說句子。家長可以嘗試給孩子每天讀幾個英語繪本,還要看幾集英語動畫片,大一點的孩子可以帶去電影院看原版電影。
  • 想讓孩子學好英語,家長要注意這4個前提條件,建議收藏備用
    其實父母都沒有找到正確的方法,甚至可以說,父母都走進了一個誤區。孩子學習英語需要注意什麼?英語對於沒有學習過的孩子來說,是一片神秘未知的領域。孩子對它充滿好奇。因此,家長可以採用有趣的學習方式來吸引孩子,好奇心加上有趣,興趣自然而然就被培養出來了。比如家長可以帶著孩子做做單詞拼寫的小遊戲,如果孩子都答對了,就給孩子小獎勵。
  • 7歲鯨魚小班學員英語詞彙量過萬,聽聽孩子家長怎麼說?
    掌握10000+的英語單詞相當於什麼水平?公開數據顯示,國內英語四級考試大綱要求掌握的詞彙量是4500,六級是6000左右。10000+是國際性考試託福大概要求掌握的詞彙量。  很自豪,兒子Adan,一名小學二年紀的7歲半男孩,詞彙量就已經過萬了。Adan現在在鯨魚小班學習,已經有三年時間了。  很多家長問我,是怎麼培養的?
  • 孩子不喜歡LILY英語網校,都是家長的錯!
    LILY英語網校始終發揮著平臺能量,秉持著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幫助每一位學生。尋找「癥結」,與家長一起正確的引導學生進入「習得」狀態。LILY有一位老員工,她的小外孫今年4歲半了,小男孩聰明伶俐。
  • 4歲男孩被央視點名表揚!在孩子7歲前,語言興趣要儘早培養
    最好的教育就是「無所作為」的教育:孩子看不到教育的發生,卻實實在在地影響著他們的心靈,幫助他們發揮了潛能,這才是天底下最好的教育。」說起別人家的孩子,小易可真是慚愧,前幾天在抖音刷到一個叫「言仔很忙」的帳號,裡面英語口語聽起來非常純正的小男孩,吸引了我的視線。突然想起,這不是之前被央視新聞微博,點名表揚的那個小男孩嗎?
  • 少兒英語培訓機構魚龍混雜,家長們該如何挑選?
    現在大家越來越關注少兒英語的培養情況,但是很多人面對如今社會上層出不窮,多如繁星的少兒英語培訓班和老師不知道該怎樣去選擇。面對這樣的問題,家長在選擇的時候都存在著一些誤區,那麼該如何選擇少兒英語培訓機構呢?
  • 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
    文|凝媽寫了這篇《2歲孩子學英語意義不大?14歲孩子的媽媽告訴你,將來有多省心》文章之後,有很多媽媽問我,能不能推薦一些英語啟蒙讀物,不知道該給孩子看什麼,怕孩子不喜歡,堅持不下去。我簡單回答了一下,媽媽們還是會感覺雲裡霧裡,索性就用一篇文章來詳細介紹下吧,多了解一些書籍,少走一些彎路。
  • 0-6歲是認知孩子英語啟蒙的關鍵期,這三個方法,家長需掌握
    2018年國家統計局調查表明:72%的家長贊成孩子從小學英語,而且城市越發達、家長文化程度越高,對英語早教的認可度越高。隨著時代發展,發現每個家庭都特別重視英語,現在的國際語言除了中文第二個就是英語了,我前幾天在我樓下小區,看見一位媽媽和她的兒子在那取一箱子快遞,然後就聽到他和她兒子在那嘮嗑,說道:兒子這回給你買一箱英語繪本好好學吧,他兒子看見快遞就說,媽媽我想現在給他拆開,一臉笑容。我就尋找空隙問了他媽媽一句,孩子才這麼小就學英語嗎?
  • 家長如何輔導孩子學好英語?
    孩子對英語學習沒興趣,家長該如何輔導孩子學習英語?學校有老師監督教學孩子還能堅持學一學,但是回到家中,沒人輔導,孩子更是覺得英語學習無趣,許多家長表示自己上學那會兒就沒有學好英語,而且這麼多年過去學過的英語早就忘得差不多了,現在也無法去輔導孩子,因此,家長面對對英語學習產生畏難情緒、失去學習信心的孩子會感到束手無策。
  • 孩子的身高不完全由年齡決定 這些誤區家長需注意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長得高挑,為此在生活中各種為孩子補充營養,卻還是沒有得到很好的效果。11月28日,在《小腳闖天下》少兒春晚的年度頒獎現場,西安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汪治華主任為家長們帶來了一堂別開生面關於兒童身高問題的專題講座。
  • 三歲小朋友近視250度,只因家長讓孩子幹了這件事
    」近日,在青島眼科醫院北部院區視光學科門診,小傑(化名)的父母留下了悔恨的淚水,她3歲的兒子被診斷為雙眼屈光不正、乾眼症,在經過一系列檢查後發現右眼近視度數175度,左眼近視度數250度。  根據眼科學博士冷林介紹,現在的兒童近視患病率越來越高,並且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隨著學校不斷開學,很多學齡前,甚至幼兒園的小朋友都會出現近視的情況。
  • 孩子配眼鏡 孩子近視配眼鏡誤區
    孩子配眼鏡需要避免一些觀念的誤區,家長應更多地關注孩子的視力健康,配鏡時就應準確驗光,選擇最適合孩子的眼鏡。不散瞳就可以配眼鏡了假期一到,忙壞家長,抓緊時間給孩子安排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可是孩子視力又不好,大部分家長就會選擇附近的眼鏡店進行配鏡,做個電腦驗光就可以了,去醫院配眼鏡還要做散瞳太麻煩了,於是一些家長就自作主張,為孩子選擇了電腦驗光配鏡。首先,孩子的假性近視往往會「欺騙電腦」造成假的檢查結果,其次孩子的遠視眼,高度散光也會使電腦檢查時感到「力不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