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式」家長的焦慮:為什麼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沒有隔壁小毛好?為什麼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沒有拿到100分?在大多數家長眼裡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總是有差距啊,網上經常出現的標題黨就是「讓女人們發瘋的不是婚外情而是教育孩子」。
媽媽們每天用百分之八十的精力去糾正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那百分之二十的缺點,媽媽們經常覺得很委屈,為了孩子付出所有,為啥還養不出一個優秀的孩子呢?
我們總聽到「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孩子被畫成什麼樣,關鍵在於父母」,於是初為父母的我們在教育孩子時都是照著書來養育,孩子該吃什麼輔食,該教孩子什麼技能,在幾歲該達到什麼標準等等,家長生怕哪一筆沒畫好就毀了孩子。家長也會因為孩子沒有按自己預期的路線成長成而焦慮不安。
把孩子比喻成一張白紙對孩子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每個孩子本就有天生的獨特性,如果不了解孩子的特點所在,只是任由父母按自己的意願去教育孩子,這種錯位的育兒觀念可能正在引發悲劇!
其實每個孩子都有其天生氣質!上個世紀60年代,心理學家亞歷山大·託馬(Alexander Thomas)和史黛拉·切斯(Stella Chess)發現人們在分析孩子行為時,遺漏了一個關鍵維度——就是孩子的「天生氣質」。他們發現,從嬰兒出生不久就可以觀察到特定的性格氣質表現,而且會隨著孩子的成長,一直穩定存在。正是這一研究成果,讓父母開始關注並接受孩子的獨特氣質,也為後來的基因研究打下了基石。
過去幾十年裡,科學家們在行為遺傳學上的研究取得了不少實質性的進展,也讓我們更直觀地看到基因的力量。比如目前市場上家長用戶好評如潮的金螺旋兒童成長基因檢測,參考了全球9萬篇關於成長基因研究的科學文獻(涵蓋遺傳學、教育學、行為學),讓每個家長能科學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
孩子的天生氣質正是源於基因的不同,像舞蹈記憶力基因和舞蹈表現力基因都卓越的孩子會在舞蹈方面表現突出,跟舞蹈基因偏低的孩子相比,基因卓越的孩子更易獲得舞蹈帶給她的樂趣、自信及成功。
反應速度基因偏低的孩子接受新事物會慢一些,相比基因卓越的孩子,這些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可能會出現不能快速融入學校生活的現象,但是反應速度基因一般的孩子通常沉著冷靜基因都是卓越的,這樣的孩子關鍵時候掉鏈子比如考試發揮異常的概率就很小。
正是這些基因的不同會給孩子帶來一些天生的傾向,也就是每個孩子有自己的天生氣質,而且隨著年齡越大,基因對他的影響就會越大。孩子的天生氣質需要家長去了解,繼而去理解和幫助他們!
孩子壓根就不是什麼白紙,孩子更像是一粒種子。如果你們的這顆種子是水生植物,你就該把它種水裡,而不是種在田裡,給它施最貴的肥, 然後告訴它「這都是為你好」!
父母要做的,是先要真正了解自己的孩子,比如很多家長選擇給孩子做金螺旋兒童成長基因檢測,從智商、情商、運動天賦、藝術天賦和營養吸收五大方面對孩子有了個全方位的客觀了解,對孩子身上的優勢和弱項做到心中有數,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
理解孩子的天生氣質,從真正了解你的孩子開始吧!教養孩子的重點在於你是否真的懂孩子,在適宜的時候幫助孩子,給孩子提供一個更適合他天性成長的優質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