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說我是傻子」,當孩子被語言攻擊時,聰明的家長都會這樣做

2020-12-05 曉宇談育兒

朋友有個可愛的女兒,長得粉嫩,長輩們都很喜歡,因為她乖巧,而且從來不會懟別人,所以很多長輩都喜歡她,但是很多「熊」孩子就喜歡欺負這樣的了。

一天,女兒從幼兒園放學回家,回來之後有點悶悶不樂,朋友看出了女兒的心思,於是決定問問女兒,再三追問之下,女兒才說:「媽媽,他們說我是傻子」。

朋友愣住了,細問女兒是怎麼回事?女兒這才說,今天在幼兒園玩跳繩,因為自己不會跳,所以老師安排了自己去甩繩。

但是由於女兒太弱小了,所以繩子她也甩不動,然後就導致了自己這一組的比賽輸掉了,於是一個男孩子就過來說她是傻子,之後,有幾個孩子也陸續過來說她是傻子,是笨蛋。

但是女兒知道別人是因為自己輸了比賽,所以面對嘲諷和謾罵也沒有說什麼,只是在下課的時候,自己躲起來偷偷地哭。然後回到家之後也不敢對媽媽說。

其實不僅是朋友的女兒遇到過這樣的事情,很多孩子都被語言攻擊過,不過每個父母的解決和教育的方式不同,那麼結果也是不同的。

如果,孩子被語言攻擊了,家長教孩子懟回去的話,這會讓事態擴大,本來就是吵幾句的事,如果對方是個厲害的「熊」孩子,那麼你家孩子如果罵他,可能會被打。

還有的家長說,如果有人罵你,你不要猶豫,打回去就是,這種教育方式未免太極端,還是那句話,一動手事情就不好辦了,況且如果你家孩子先動手的話,責任在你家孩子身上。

而且如果孩子出現報復心理,以牙還牙的話,容易被其他小朋友孤立,那麼以後的社交能力也會成為一大問題。

遇到這種情況時,家長忽略了這種語言攻擊帶給孩子的傷害,只是一味地不能讓孩子丟面子,這種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

孩子間的謾罵是件可大可小的事。今天我和你玩,明天我和他玩,孩子間的戰爭和結盟總是頻繁和易變。

所以父母首先要做的不是讓孩子如何還回去,而是保住孩子之間純潔的快樂,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孩子們之間的事情,讓他們自己解決,有可能今天鬧明天就好了。

如果對方是那種無藥可救的「熊」孩子,那麼這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和孩子堅定地站在一起,信任孩子,避免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校園欺凌的泥沼中。

當然,家長在處理過程中一定要注意維護孩子間多變又玄妙的友誼,儘量守住不撕破臉皮的底線,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不是擴大事態的脾氣。

有些熊孩子就是「沒教養」,切不可激發他們的逆反心理,也不要慫恿對方家長只是粗暴打罵一頓,這樣只會激發熊孩子更強烈的復仇情緒,會對自家孩子不利。所以家長一定要謹慎處理。

其實無論家長怎麼做都是為了孩子好,但是在教育的過程中,家長們一定要注意,切不可把「正面教育」變為「極端的錯誤教育」,這樣才能為孩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正面管教》這本書中說,只有教子有方,子才能成才。想要管教出優秀的孩子,首先父母的思想要端正,對於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的正面管教是非常重要的,記住,我說的是正面的管教。

在這裡給大家推薦這套教育書籍,這套書是高情商家庭的必備寶典,家庭教育的重要指南,能夠幫家長更好地完成教育工作。

你在教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比如:1、說話輕了不管用,說重了怕傷害孩子。2、孩子執行能力差,做事拖拖拉拉。3、不愛說話、不自信,做事老是畏手畏腳。4、孩子越來越偏激,老是對著幹。5、性格孤僻,不會與人溝通相處等等。

在這本書中都能找到解決的辦法,感興趣的家長點擊下面的「去看看」購買吧。

相關焦點

  • 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聰明父母都會這樣做
    近日,一家長怒退家長群,並發視頻表達了對於老師讓家長批改孩子作業的不滿。這位家長在視頻中直言:「教是我教,改是我改,是誰辛苦啊!」並憤怒大呼:「我就退出家長群怎麼了!」視頻發出後,引起熱議,不少家長表示工作已經很辛苦了,輔導孩子的作業更是讓他們力不從心。
  • 走近自閉症患者:他們不是天才不是傻子,也不是梵谷
    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4月2日電(袁秀月)張貴超是一個戲劇工作坊的燈光師,在不定期的周末,他都會和一群自閉症患者接觸,只不過是用燈光。老師給孩子們講故事,他就隨著劇情變換燈光。  他參加過十幾次這樣的活動,雖然也感動,但總覺得心跟心很遠。他的一個朋友看過後也不理解,說這群人不就是傻子嗎?
  • 抓住孩子說話黃金期,讓孩子「能言善辯」,聰明家長都這樣做
    家長們要抓住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幫助孩子一點點提升說話興趣,促進孩子的說話能力。孩子遲遲不開口講話,家長應該要怎麼辦? 1、多和孩子說話 想讓寶寶成為小「話癆」,家長首先變成「話癆」。
  • 「他們都說我是個傻子」
    我真的非常幼稚。我不如A聰明,不如B睿智,不如C有才,不如D有光芒。我只是一個被丟進人群就不會有人認識的人,不善言,不複雜,不愛學習,我只會天馬行空,一個夢想家。喜歡在學校買雀巢咖啡,一杯水裡放兩包,因為我在學校經常熬夜,上課愛睡覺。喜歡賈斯汀的舞蹈,很獰巴,很好看。喜歡在kTV裡聽別人唱《死了都要愛》。期待他們在唱高潮時破音。
  • 孩子經常做噩夢怎麼辦?不要不當回事,聰明的家長都是這樣做的
    但如果孩子經常做噩夢,那麼家長們就要注意了。眾所周知,孩子還每個發展階段都尋在一定的敏感期,而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因為某些方面得不到滿足,情緒就會出現細微的變化,多數都會以噩夢的方式表達出來。許多家長認為,做噩夢沒什麼大不了,有一篇來自英國的論文,是關於孩子噩夢的內容,他們經過多年的調查研究,最終得出的結論發現,經常被噩夢驚醒的孩子,會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
  • 幼升小邏輯題成分水嶺,邏輯思維培養很重要,聰明的家長這樣做
    所以不要再忙著給孩子刷題、練計算、認字、背古詩了!不如先停下腳步看看這些在出題思路已經悄然發生變化的幼升小試題。每個學校都希望通過這樣一個初步篩選,選出有潛力、聰明、學習能力強的孩子。這也迎合了去年教育改革大會的宣布政策:從幼升小,到高考,全面實行教育改革。其中關於綜合能力培養,越小越好!
  • 孩子語言發育遲緩真能自愈嗎?家長有這些誤區,小心耽誤孩子!
    家長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又聰明又健康,但是總有些孩子會出現這樣那樣的症狀 最近收到家長私信時候孩子長得挺好的,就是不會說話,簡單的字也說不出來,有時候用各種家長都看不懂的手勢,家長說之前就發現孩子不對勁,家裡老人說沒事,孩子小,再等等慢慢長大就自己好了,什麼話都會說了,這不孩子都快上幼兒園了
  • 蒙特梭利:兒童9個「敏感期」,家長這樣做,讓孩子「脫胎換骨」
    如果沒有掌握好時間,過了這個時期,兒童的感覺就不容易達到這樣的效果了。所以,當孩子充滿探索欲望時,只要是不具危檢性或不侵犯他人他物時,應儘可能滿足孩子的需求。寶寶進入感官敏感期,家長們要對寶寶各個感官能力進行培養,這樣才能促進寶寶更好的發育。家長們可以在家中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孩子運用五官,感受周遭事物。
  •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來源於《中國教育報》)
    家長這樣做 孩子成績好胡敏 最近,很多學校都放假了,家長們也得直面孩子的成績單了。當孩子的成績不太理想時,很多家長會因此而苦惱,怎樣做才能讓孩子愛上學習、學會學習呢?學習的道理都是相通的。就拿學英語來說,無數孩子用他們的成功故事證明了:家長在孩子學習的道路上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發現者、培養者、參與者,更是激勵孩子勇敢前行的引導者和陪伴者。發現者:主動挖掘孩子的潛能 2013年1月,一則「熟練掌握4門外語的12歲少年想環遊世界」的消息在網上不脛而走。
  • 孩子最怕「輸不起」?聰明家長這樣做!
    孩子好勝心太強怎麼辦 有的家長說「孩子做什麼事都爭強好勝,就怕自己輸,要是學習上爭強好勝還好,但是孩子經常不光是在學習上爭強好勝,在一些小事上也特別爭強好勝,連吵個架都會分出個輸贏來,特別想做說最後那句話的人,為了一個小比賽、小活動的輸贏,孩子動不動就回家哭或者不吃飯了,好長時間還耿耿於懷,孩子爭強好勝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如何發現孩子的天賦優勢?聰明家長都知道這樣做!
    「中國式」家長的焦慮:為什麼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沒有隔壁小毛好?為什麼我的孩子每次考試都沒有拿到100分?在大多數家長眼裡自己的孩子跟別人家的孩子相比總是有差距啊,網上經常出現的標題黨就是「讓女人們發瘋的不是婚外情而是教育孩子」。
  • 開發寶寶大腦潛能,建議家長每天這麼做,讓孩子越來越聰明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能有個可愛、聰明的孩子,而取決孩子聰不聰明的因素其實就是大腦。好的大腦發育往往讓孩子變得更聰明。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能夠「贏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都會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早教班,想希望藉此能夠讓孩子變得更聰明。
  • 聰明的父母,都會讓孩子玩這三種遊戲,開發大腦讓孩子更聰明
    如果有人誇自己的孩子聰明,那麼作為父母肯定是十分開心的,往往家長會接上一句:「這孩子隨我」不過真的是這樣嗎?其實許多例子證明,孩子的智力方面,往往都是後天所決定的。這就是為什麼愛因斯坦能夠聞名於全世界?而他的父母卻沒有什麼巨大成就的原因了。
  • 孩子說話的早晚影響智商?家長3點誤區讓孩子晚說話,千萬要重視
    其實我相信老一輩的人都會知道孩子在什麼年齡會做什麼樣的事情。然而,年輕的父母不知道他們的孩子在談論什麼樣的時間段。那我就給大家科普一下。其實一般來說,孩子1~2個月就開始牙牙學語了。當孩子長到2~6個月的時候,可以有表情,可以興奮地笑,可以興奮地叫。當孩子長到8~9個月的時候,是爸爸媽媽最興奮的時候。這時,孩子會學會給父母打電話。
  • 我的世界:找到一個和劫掠者有關係的史蒂夫,不會被它攻擊!
    廢話不多說了,咱們還是老規矩,邊看圖邊聊天吧!村民總會有迷惑行為,村民躺了解一下!遊戲中的村民會有一些職業上面的分類,當然,還有不同的村民,比如說有些村民命運不太好,生成了「傻子」。但是在玩家們看來,遊戲中的村民基本上都是「傻子」,因為他們會有很多沙雕的行為!村民躺就是其中一個,地瓜之前也提到過!
  • 孩子這個年齡段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做好三件事,娃更聰明!
    在孩子0~3歲的大腦發育高峰時期,家長做好這三件事,娃更聰明!一、家長要儘早開發孩子的語言天賦。諾諾的爸爸是一名英語老師,孩子從出生開始,爸爸媽媽就對他實行「雙語教育」。諾諾八歲了,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還曾經獲得了「希望之星」的口語比賽大獎。人人都羨慕他們家,有一個「天才寶寶」。
  • 「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幫你理清孩子青春期,聰明家長這樣做
    木蓮媽媽歡迎評論分享,抄襲必究面對青春期叛逆的孩子,家長們很頭,可青春期也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經階段,身為家長,如何才能夠更好的陪伴孩子度過青春期,如何科學的和孩子相處?在出現問題時,如何才能理智的解決問題?我們經常說處於叛逆期的孩子根本聽不進去大人的勸導,我行我素,這究竟是為什麼呢?「馬斯洛需要層次理論」向我們展示了這一原因。
  • 孩子有這5個缺點,暗示他很聰明!家長卻誤會是壞毛病
    但是,這卻恰恰說明孩子天生性格外向,語言表達能力強,在膽量上也不畏懼老師的權威。由於喜歡說話,孩子平時的人際交往關係肯定也不會太差。 長大以後,說不定憑藉著這樣的語言天賦,就能在記者、播音主持等方面有很好的成就。
  • 孩子的這五種行為,會讓家長很頭疼,但別制止,這是他聰明的表現
    可以看到,孩子無意中表現出來的一些舉動,恰恰說明了他的智商較高。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有一個聰明的孩子,其實很多孩子在幼兒時期就已經表現出一些特徵來,只是家長沒有發現而已。 下面就來談談,什麼樣的表現說明了孩子的智商不凡?家長又該怎麼做才能好好利用這種天賦呢?
  • 智力測試不為人知的一面:說孩子天生聰明,難道是錯的?
    任何一個家長都會關注自己孩子的智力情況,甚至不惜花重金找檢測機構專門測試智力。尤其在中國,智力檢測甚至已經走出醫院,發展成了一個行業。至於這樣做的原因,我們不得而知。也許是想證明孩子的能力,也許是想對孩子有全面的了解。不過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對智力測試的結果,家長要客觀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