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音樂天賦,家長應該「逼」孩子學鼓嗎?

2020-12-04 有鼓以後

很少有孩子主動愛學習的。

應該說大部分孩子都是愛玩的。

小孩子還未定性,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從小的音樂教育勢必會帶有一定的壓迫和強制性。

很多家長認為,要孩子學習架子鼓、鋼琴或者一門其他樂器,非得孩子喜歡不可。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小孩子剛開始學樂器就是喜歡一種新鮮感,孩子可能剛開始喜歡,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喜歡了。

其實學得好不好與喜不喜歡不劃等號。

世界上大部分學樂器的孩子都不喜歡學習樂器。家長用不著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這門樂器,只要每天練夠足夠的時間,甭管愁眉苦臉或者喜笑顏開,效果是一樣的。有很多演奏家不一定喜歡他所擅長的樂器。

關於學樂器是不是需要天賦呢?!

你會不會問一位家長:你的孩子讀書有沒有天賦?練鼓也是一樣,演奏能力的好壞和平時練鼓的時間是有關係的。但是,沒有絕對的天才,這和讀書是一樣的道理。不要過分強調音樂天賦,這也是一種誤區,「打鼓就是物理動作和力學動作。打鼓打得好壞,天賦不能完全否認,但也不絕對。只要基本方法正確,每天練夠時間,都能學有所成。」

但很多家長都說:我家孩子每天有太多作業要做,很難每天都抽時間練習。

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時間≠效率

這是很多新手朋友學鼓的誤區

不管不顧埋頭苦練幾個小時

就認為自己應該要變得更厲害

練習,很有效

但不代表時間越長,就一定越好

用單擊為大家舉個例子

1、在練單擊,每條速度檢查五分鐘,休息一分鐘,然後加5的速度,直到自己的極限。

2、為了提速,增加單擊穩定性,熟練度

3、可以增加單擊穩定性、熟練度和速度

4、可以應用到十六分音符加花等很多地方

如果時間真的不充分,可以把雙手手腕放在腿上,只動手掌,來做一個簡單的單擊(雙擊、複合跳等等),不必敲出聲音影響到他人,只要有這個動作,就可以起到開腕,以及鍛鍊協調性的作用了。

成長是因為持之以恆的練習,不斷琢磨的技藝,積少成多,厚積薄發。唯有如此,才可能讓你的技術持續變強。

相關焦點

  • 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就不能學習音樂?當心進入音樂啟蒙的五大誤區
    誤區3,學樂器才是學音樂有些家長固執的認為,孩子只有學習吉他,鋼琴,架子鼓,這才算是學音樂,但是如果孩子跳舞,或是玩一些音樂方面的遊戲 那麼孩子就不能算是在學習音樂。有的家長甚至把三歲的孩子送進四歲孩子的音樂課堂,這樣真的好嗎,孩子的認知水平沒有到達四歲孩子的水平,理解課堂上的內容是十分吃力的,學樂器並不是越早越好,要考慮到孩子的認知能力,男生甚至要更晚一些學樂器效果才更好。
  • 學音樂沒有適不適合,只有努不努力,不要迷信「天賦說」
    因此,很多家長在孩子準備學音樂時,總會問到這樣的問題:我和他爸都不懂音樂,孩子能學嗎?我家孩子手很小,學鋼琴是不是不好啊?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能不能學音樂……難道天賦不好的孩子就不能學音樂嗎?天賦的多少與能不能學音樂完全無關!
  • 中外音樂大咖的教育經 孩子音樂怎麼學?
    如果孩子練得很好,就不要去打擾他 音樂,正在成為中國家長陶冶孩子情操的寄託。各種音樂考級,也正在成為孩子入學競爭力的「新法寶」。寒假中,上海各大針對幼兒的音樂教育機構內人滿為患。很多試聽課,不得不臨時增加板凳和樂器,以滿足更多家長和孩子的需求。 幼兒園孩子的不少家長希望能在寒假前給孩子報上一門樂器課,讓孩子先學起來。
  • 當孩子不想學習音樂,家長需要堅持嗎?
    從小就學習過音樂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堅持到底卻很少。放棄音樂的原因有多種多樣,」孩子不想學了.」是眾多原因中的一種。「如果孩子不想學音樂,那就不學,還可以試試其他的興趣班。」這應該是很多同意讓孩子放棄學習音樂的想法,這也是小編曾經的想法。
  • 考上中國音樂學院的孩子每天練琴多久?學鋼琴靠堅持和刻苦沒有捷徑!
    一位考上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的孩子每天需要練琴多久呢?她會是那種天賦異稟,別人眼中神童嗎?今天的文章或許能給我們一個不錯的參考,雖然是一篇舊聞,但像這樣詳細對琴童學習生活的報導還真很少見。大家不妨來了解,學鋼琴是靠堅持和刻苦還是天賦和捷徑?
  • 孩子學音樂,家長的必讀書目
    試想,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已經養成了一定音樂品味的孩子,將喜歡的古典樂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分享時,自己的家長卻對此毫無感覺,你能體會到那種孤獨感和失落嗎?就好像你把最喜歡的東西分享給朋友,朋友卻說:「這是什麼東西?」
  • 孩子適不適合學鋼琴,不看手指長短,而看家長有無決心!
    手的大小、節奏感、視譜、聽力、樂感,常常作為評價孩子是否具有音樂天賦的5個參考因素,但天賦不是決定孩子是否學習鋼琴的絕對因素。孩子的能力除了與生俱來,更重要的是後天塑造。作為一個想給孩子學習鋼琴的家長,在最開始抉擇時,通常有著各種躊躇。
  • 孩子最近喜歡聽流行音樂,我該怎麼辦?
    第27封信 | 聽流行樂會影響孩子的音樂學習嗎?我的許多學生家長向我反映,隨著孩子的逐漸長大,越來越喜歡聽流行歌曲,但是孩子正在學習的是古典樂器,他們就很著急,害怕聽多了流行歌曲會對孩子學習音樂造成影響。
  • 【硬核向】如何識別孩子的音樂天賦?
    威廉·馮·拿騷變奏曲,莫扎特10歲時的創作 識別音樂天才,並不需要有太多專業知識。 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行為表現往往非常典型,看完下面這兩段視頻,你就能對音樂心理學中音樂天賦這個概念有一個生動形象的認知。
  • 孩子學音樂,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3個方法值得收藏!
    (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著名音樂家舒曼曾說:「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 的確,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節奏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節奏感呢? 01.
  • 「快樂教育」是個偽命題,家長如何幫孩子找到天賦?成為前5%呢?
    「成為前5%,必然是依靠熱愛」讀書確實是一件頗為辛苦的事情,想「快樂地學得很好」,不是沒有可能,但是以大部分人的智力水平或者說專注度,都是要辛苦付出後才能到達一定程度的,「過了一個坎」,才會比較好。過不了這個坎,天分再好的孩子,也會荒廢。
  • 學音樂到底有沒有用,為家長打開多年疑惑
    學音樂到底有沒有用,這是一個始終圍繞著家長和孩子的問題,家長即使給孩子報名後,同樣還會存在這樣的的疑慮,首先先來分析一下家長們的疑慮根源出現在哪裡:第一條-孩子到底能不能堅持下去,後來沒有興趣了半途而廢會不會給孩子造成不良習慣
  • 家長不懂音樂,但是想讓孩子學音樂,身為父母可以幫助到什麼?
    家長不懂音樂,但是想讓孩子學音樂,身為父母可以幫助到什麼?很多人無法進入音樂的世界,往往找不到與音樂建立聯結的方式。有的媽媽很頭疼,覺得自己唱歌不好聽;有的爸爸五音不全都不好意思開口,如何教孩子唱歌,想著萬一要是影響孩子的音樂聽覺敏感度怎麼辦?
  • 如何挖掘孩子潛能?美國耶魯大學天賦自測法,這20種行為幫你判斷
    每個周末,沒有懶覺,沒有娛樂,跟著鬧鐘起床,送孩子去興趣班已成為無數家長的「副業」。這份「副業」全年無休,毫無報酬。不是在興趣班,就是在興趣班的路上,已經成為很多家庭的真實寫照……上興趣不僅是孩子的事,也需要全家動員負責接送,雖然興師動眾,全家「遭罪」,但是家長還是樂此不疲的堅持著,更多的家長認為這對孩子的興趣培養有幫助,可以陶冶情操;也有的家長想讓孩子走專業路線,對孩子的升學會有幫助;也有家長是想培養孩子一種習慣……那上興趣班和不上興趣班真的有差別嗎?
  • 為什麼學音樂的孩子都那麼優秀?
    案例分析◎◎◎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學鼓一段時間後改變了很多,原來還比較內向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夥伴,大家都願意和他一起玩,學習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時也積極回答問題!音樂就是這個美好世界的一扇門,它是歡快的、幸福的、激情的,欣賞它獨特的美感,感受它豐富的感情,你有沒有發現,喜歡音樂的孩子,由內而外帶著一種普通孩子沒有的氣質。音樂教育是以培養身心素質為根本,家長們應當特別注意孩子對於音樂所表現出來的興趣,對此進行引導、培養!
  • 兒童天賦基因檢測可靠嗎?為什麼父母都給孩子做天賦基因檢測?
    一套兒童基因檢測套餐涉及到60餘個小項目,其中包括天賦潛能、過敏原、腫瘤等等大項的檢測,而天賦潛能又劃分為音樂天賦、數學天賦、交際能力、長跑能力、抗壓能力等10餘個小項目。現在有不少家長紛紛為孩子做了這種檢測。想更全全面地了解孩子的天賦,據媒體報導,前不久,就連拳王鄒市明的兒子也做了天賦基因檢測,檢測結果顯示,他兒子在做主持人方面竟比做拳王更有天賦。
  • 學齡前孩子如何學音樂?《小豬佩奇》給家長們分享3個小妙招
    那麼究竟該怎麼讓孩子學樂器呢?多大的孩子才適合學樂器呢?今天就讓小豬佩奇給大家分享3點心得吧。家長的言傳身教,才會讓孩子真正愛上音樂很多家長讓孩子學習樂器都是把樂器當作了一種技能,但對於年齡小的孩子來說,嚴格來講,五歲半之前因為孩子的手指肌肉還沒有發育成熟,其實都是不適合過早地接觸樂器,或者進行高強度地練習的。
  • 孩子幼時喜歡音樂,長大卻對音樂無感,多半是家長沒注意這4點
    今日話題: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您家孩子"嫌棄"音樂嗎?相信很多父母都知道聽音樂能讓孩子越來越聰明!人的大腦分為"學術性左腦"和"創造性右腦"。只有左右腦均衡發展,孩子的潛能才能最大化激發。音樂教育能讓左右腦建立起更多複雜的神經聯繫,促使左右半腦的興奮和思維,從而促進全腦的開發。很多的年輕父母在孕期就給孩子做音樂胎教,孩子出生以後也不忘記給孩子打造美好的音樂環境。然而,有一部分孩子卻排斥父母給聽的音樂,一聽到音樂響起就說:關掉!是音樂不好聽,還是孩子沒天賦?
  • 「音樂啟蒙」多重要?專家: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現在「音樂啟蒙」早就已經被很多家長了解了,尤其是在家長想進行胎教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音樂。很多家長也會發現,基本上每個孩子對音樂都表現得很有興趣,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音樂,只要旋律響起來,孩子就會立刻手舞足蹈。而根據相關調查表明,那些學音樂的孩子比同齡人會更加聰明。
  • 小孩學琴學得很痛苦,是因為你沒有讓他先愛上音樂就學琴
    現在家長讓孩子學一樣樂器,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送孩子去學琴前,你認真思考過學琴的目的是什麼嗎?學琴是為了考級嗎,好像考級並不能給未來找工作幫什麼忙。學琴是為了考試加分嗎,現在應該沒有加分這一項了。學琴目的就是為了成為名家?好像家長都不會有這個奢望,畢竟這個是鳳毛麟角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