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少有孩子主動愛學習的。
應該說大部分孩子都是愛玩的。
小孩子還未定性,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從小的音樂教育勢必會帶有一定的壓迫和強制性。
很多家長認為,要孩子學習架子鼓、鋼琴或者一門其他樂器,非得孩子喜歡不可。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小孩子剛開始學樂器就是喜歡一種新鮮感,孩子可能剛開始喜歡,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喜歡了。
其實學得好不好與喜不喜歡不劃等號。
世界上大部分學樂器的孩子都不喜歡學習樂器。家長用不著管孩子喜歡不喜歡這門樂器,只要每天練夠足夠的時間,甭管愁眉苦臉或者喜笑顏開,效果是一樣的。有很多演奏家不一定喜歡他所擅長的樂器。
關於學樂器是不是需要天賦呢?!
你會不會問一位家長:你的孩子讀書有沒有天賦?練鼓也是一樣,演奏能力的好壞和平時練鼓的時間是有關係的。但是,沒有絕對的天才,這和讀書是一樣的道理。不要過分強調音樂天賦,這也是一種誤區,「打鼓就是物理動作和力學動作。打鼓打得好壞,天賦不能完全否認,但也不絕對。只要基本方法正確,每天練夠時間,都能學有所成。」
但很多家長都說:我家孩子每天有太多作業要做,很難每天都抽時間練習。
小編要告訴大家的是時間≠效率
這是很多新手朋友學鼓的誤區
不管不顧埋頭苦練幾個小時
就認為自己應該要變得更厲害
練習,很有效
但不代表時間越長,就一定越好
用單擊為大家舉個例子
1、在練單擊,每條速度檢查五分鐘,休息一分鐘,然後加5的速度,直到自己的極限。
2、為了提速,增加單擊穩定性,熟練度
3、可以增加單擊穩定性、熟練度和速度
4、可以應用到十六分音符加花等很多地方
如果時間真的不充分,可以把雙手手腕放在腿上,只動手掌,來做一個簡單的單擊(雙擊、複合跳等等),不必敲出聲音影響到他人,只要有這個動作,就可以起到開腕,以及鍛鍊協調性的作用了。
成長是因為持之以恆的練習,不斷琢磨的技藝,積少成多,厚積薄發。唯有如此,才可能讓你的技術持續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