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音樂,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3個方法值得收藏!

2020-11-23 騰訊網

音樂是用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

它由很多的要素組成,節奏是最基本的要素之一。音樂的節奏是指音樂運動中音的長短和強弱,又常被比喻為音樂的骨架。(資料來源百度百科)

著名音樂家舒曼曾說:「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音樂家之所以能在筆端流淌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就在於他有超乎常人的節奏感。而節奏感的形成總是從童年開始的。」

著名作曲家柴可夫斯基也曾在回憶錄中寫到:「我的父母使我從嬰兒時期就感受到音樂節奏的魅力,這是我走上音樂道路的起點。

的確,在孩子的音樂學習過程中,節奏感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幫助孩子培養節奏感呢?

01.

從日常生活中的節奏入手

語言:人們在說話的時候,本身就會融入豐富、生動、微妙的節奏。家長可以有節奏地朗讀一些詞語、短句,並配合拍出節奏,讓孩子模仿。

自然界聲音:汽車喇叭聲、鐘聲、滴水聲、小動物叫聲…… 讓孩子聆聽這些富有節奏感的聲音,不僅能給孩子一種美的享受和體驗,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了傾聽,從而對節奏有更細緻、全面、深刻的理解。

02.

通過歌曲感受節奏

節奏是為了學習音樂服務的,光靠節奏是無法將音樂的美升華的,所以培養孩子音樂節奏感時,建議將節奏和歌曲融合在一起。這樣既能提高孩子對歌曲的理解能力,又能加強樂感體驗。

在孩子處於兒童時期時,建議多聽兒歌。因為一般兒歌的節奏感很強,比較適合小朋友們學習。在教孩子兒歌時,家長可以配合拍手或者依據兒歌內容作出相應動作,強化孩子對節奏的認知,同時培養孩子對於音樂節奏的興趣。

03.

讓孩子至少學習一門樂器

通過樂器對孩子進行節奏訓練,更能直接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同時建議從打擊樂開始學習。

一是因為孩子天生喜歡敲敲打打,能夠滿足孩子製造聲音的需求,二是因為學習打擊樂如架子鼓,更容易上手,能夠降低孩子學習音樂的挫敗感,培養孩子學習音樂的自信心。

同時,學習架子鼓,不僅能夠培養孩子的節奏感,還能開發思維和鍛鍊肢體協調性,為孩子學習其他樂器打下良好的基礎。

1節奏嘟嘟智能電鼓課程

課程生動有趣通過水果下落的遊戲形式,幫助小朋友們快速辨別樂器鍵位,更簡單的學習。

同時,以多媒體數位化的形式將卡通人物、音樂故事、兒歌、樂理知識和演奏技法等呈現給學員,更容易培養學員的學習興趣。

教材循序漸進幼兒電鼓教材設置了階段式的學習測試,並從節奏感、速度、律動感、表現力、協調性等方面考察孩子的階段學習效果,有利於督促小朋友不斷鞏固所學知識。

青少階段電鼓教材以「專業、實用、強化」為主,在強調視奏和視唱能力的同時,側重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

家庭練習便捷嘟嘟電鼓樂園家庭端是由節奏嘟嘟自主研發的智能音樂練習系統,專為嘟嘟學員們提供最便捷的家庭練習平臺。

教材、考級、流行三大曲庫同時開放,能夠滿足孩子多樣的曲目練習要求。

相關焦點

  • 音樂教育:家有子女初學琴,孩子沒節奏感怎麼辦?
    這是多麼好的問題啊!對這個年紀的小朋友,是休想說一堆理論的,那要如何跟他解釋呢? 從舞曲帶孩子認識節奏 於是在下堂節奏課時我帶來了不一樣的課程,並要求上課第一件事先將節奏教本合起來。「老師,今天不打節奏嗎?」孩子這樣問我。「當然不!今天我們來聽節奏」於是我打開我的手機。
  • 節奏感不好,千萬別點進來......
    其實,在孩子的音樂啟蒙中,節奏感的訓練也是非常重要的。著名音樂家舒曼曾說:「節奏是音樂的生命,沒有節奏也就沒有音樂。音樂家之所以能在筆端流淌出一首首美妙的樂曲,就在於他有超乎常人的節奏感。而節奏感的形成總是從童年開始的。」柴可夫斯基也曾在回憶錄中寫到:「我的父母使我從嬰兒時期就感受到音樂節奏的魅力,這是我走上音樂道路的起點。」
  • 中國人的節奏感究竟怎麼了?| 爭鳴
    ,甚至國家頂尖樂團的節奏感也不合格……國人節奏感差,這好像已成定論。「沒有節奏感的基因怎麼辦?」鋼琴家、指揮家石叔誠提出的問題值得我們深思,也值得接著說。先不管個體差異,整體而言,國人節奏感和西方人節奏感是有不同的。對於交響樂來說,這首先是「不及的不同」。
  • 孩子喜歡音樂,家長不僅要做到這幾點,重要的是從幾歲學最合適
    最近媳婦告訴我:「咱兒子五歲了,平時除了吃飯睡覺能安靜點,總喜歡跑跑跳跳,電視裡有節奏感強的音樂就喜歡跟著自編動作,想讓他學學音樂,不知道合適嗎?」我平時工作忙,陪兒子的時間也少,當我聽到媳婦說起兒子對音樂感興趣,我決定支持兒子學音樂。
  • 孩子專注力不好怎麼辦?沒關係,用這3個方法立竿見影
    相信有很多家長都發現自己家孩子專注力不好,注意力也差,但是就是不知道怎麼去提升孩子的專注力,沒關係,我有方法。今天在網上看見一個視頻,講述的是如何解決孩子專注力不好的問題,那位家長去諮詢了育兒專家,專家就用了一個方法來測試孩子,孩子的專注力一下就集中了,讓家長很是意外。
  • 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個小工具輕鬆幫你解決
    節拍器可以幫助我們重視節奏這件事情,節奏是音樂的靈魂。其次節拍器可以使演奏更加完整平穩,不用擔心節拍的錯誤,節奏也會變得更加均勻,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彈出來的東西很穩。長此以往也會發現自己的節奏感得到顯著的提升。
  • 如何培養寶寶學習音樂的興趣?父母學會4個方法,讓孩子愛上音樂
    女兒每晚聽著小姐姐的練琴聲,很羨慕地說:「媽媽,我也要學習音器,音樂太美妙動聽了!」 我笑著對女兒說:「媽媽小時候,特別想學古箏,但條件不允許,一直沒有機會學習。不如媽媽給你報古箏興趣班,我們一起學習,好嗎?」女兒興奮地說:「太好了,我們一起學習,比賽看看誰學得快,學得好!」看到女兒這麼有興趣,我當天就給她報了古箏興趣班,陪她一起學習。
  • 孩子學音樂,不重視這1點等於白學
    達爾克羅茲認為「人無不具有天生的節奏本能,不過需要加以誘發、培養,進而為音樂所用」。節奏訓練就是運用科學的訓練方法挖掘出孩子的這一本能,幫助孩子更好地完成音樂學習。傳統節奏訓練方法主要是孩子通過老師的講授與演示,採用唱、背、默寫等方式進行反覆練習。
  • 「音樂啟蒙」多重要?專家: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現在「音樂啟蒙」早就已經被很多家長了解了,尤其是在家長想進行胎教的時候,最好的選擇就是音樂。很多家長也會發現,基本上每個孩子對音樂都表現得很有興趣,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音樂,只要旋律響起來,孩子就會立刻手舞足蹈。而根據相關調查表明,那些學音樂的孩子比同齡人會更加聰明。
  • 想讓孩子更聰明,至少讓他學兩年音樂,培養的關鍵期在七歲以前
    這個孩子就是雜交水稻之父,讓世人都值得感激和敬仰,解決十幾億人溫飽的科學家——袁隆平。玩音樂是孩子天生的趣事袁隆平自小酷愛音樂,尤其喜歡小提琴,他認為「小提琴的聲音最能觸及靈魂深處。」當然有的孩子是自發主動的,有一定的天賦。音樂神童餘峻承在兩歲的時候在街上聽到一首《瑪麗的小綿羊》,回到家就彈了出來。還沒學說話就開始學識譜,很多的美妙音樂從指尖流淌,長大以後都是自己努力練琴,媽媽從來不需要督促。天賦固然讓人欣喜,但科學的培育方法更為重要。
  • 初一孩子幾何學不好怎麼辦
    這一段時間,好多初一的學生家長都反應孩子幾何學得不好,不知道應該怎麼辦。在這裡談一下我的看法,希望能夠對家長有所幫助。幾何是初中數學一個全新板塊的內容。無論是從教材內容上,還是是從老師的授課方法上,或者從解題方法和答題步驟上,都和之前的代數內容,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孩子學起來會感覺吃力,要想學好這一部分確實有些難度。首先,家長要注重孩子空間想像能力的訓練。幾何單元的點、線、面、體需要同學們有具備很強的空間想像能力,而這種能力也是訓練出來的。
  • 聰明的孩子學音樂,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音樂,讓孩子的大腦也會發展得更加均衡,認知聲音的強弱、高低、漸強漸弱等特點,滿足孩子的表現欲,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引起兒童情感共鳴,還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哦!但是,「音樂腦」能使人產生創造力、聯想力、直觀力、想像力及靈感,所以如果能夠設法開發利用「音樂腦」,那將會提高人類的智能。而「音樂腦」在幼兒時期至關重要,幼兒期是「音樂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的開始形成時期。這一時期「音樂腦」的思維模式不僅容易形成,而且能永久保持。
  • 學齡前孩子如何學音樂?《小豬佩奇》給家長們分享3個小妙招
    很多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精通1、2種樂器,一方面是希望孩子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是覺得會點樂器回頭有機會可以展示。當然還有更現實的考慮,如果能考個十級,再得過幾個獎項,可能回頭上大學或是申請國外名校都用得上。就這樣,很多家長都加入了學習樂器的大軍。
  • 孩子學音樂,家長的必讀書目
    當孩子是學習的過程,做父母同樣也是學習的過程。在孩子學習音樂的過程中,父母也應當對音樂有所了解,甚至變得專業,因為在當代的教育理論中,溝通是第一要素。父母了解音樂,自然也就能理解孩子,父母會欣賞音樂,孩子自然會受到薰陶,這都是會相互作用的,同時,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話題也就更廣泛,而不是僅僅局限於日常生活和功課成績。
  • 三首節奏感超強的英文歌曲,抖腿的毛病是治不好了
    哈嘍,大家好,我是音樂小白君。本期為大家盤點三首節奏感超強的英文歌曲。點擊連結觀看視頻版三首節奏感超強的英文歌曲,抖腿的毛病是治不好了No.1《Wake》演唱者為hillsong young and free樂隊。這是一個由澳大利亞本土年青的基督徒牧師創立的樂團,隸屬於Hillsong澳大利亞分部。這首歌曲風比較歡快,歌詞也以福音、聖經為主。
  • 我為什麼堅決要讓孩子學音樂?因為有這10個理由!
    增強記憶力熱愛音樂特別是學習樂器的孩子,可以更加有效的創造、存儲和檢索記憶。因為學習樂器的過程,就是對大腦的全面鍛鍊。2. 培養堅持不懈的品質,創造成就感學樂器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去練習,會讓孩子更有耐心。這其中也會有短期、中期和長期的目標,一旦孩子達成,會很有成就感,而且更加自信。
  • 孩子不願意學英語,記不住英語單詞怎麼辦?
    孩子老是記不住英語單詞,怎麼辦?2. 孩子不願意學英語,參加培訓班都是拽著去的,有時還哭。家長們,你是否有過類似的經驗?比如說「記不住單詞」,很多家長反映一開始教孩子單詞,他根本記不住,也不想學。小學英語全國大綱的詞彙量要求是500個左右,根據地方要求會提升到700—800個,而初中英語的詞彙量要求是1500個。咋一聽,是一個艱巨的任務,但只要掌握了方法,學習起來還是很快的。
  • 沒有音樂天賦,家長應該「逼」孩子學鼓嗎?
    很少有孩子主動愛學習的。應該說大部分孩子都是愛玩的。小孩子還未定性,沒有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從小的音樂教育勢必會帶有一定的壓迫和強制性。很多家長認為,要孩子學習架子鼓、鋼琴或者一門其他樂器,非得孩子喜歡不可。這是很不正確的。因為小孩子剛開始學樂器就是喜歡一種新鮮感,孩子可能剛開始喜歡,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就不喜歡了。其實學得好不好與喜不喜歡不劃等號。世界上大部分學樂器的孩子都不喜歡學習樂器。
  • 孩子唱歌跟不上節拍怎麼辦
    孩子唱歌跟不上節拍怎麼辦2008-10-29 08:32 作者:佚名 來源: 錄入:jiangxiaohui   收藏本文導讀:給孩子演唱的歌曲,曲調要能和歌詞相結合。旋律不要太複雜,要鮮明、流暢。
  • 小學語文:一年級26個拼音字母表讀法,教孩子學拼音的最好方法!
    在小學階段抓好基礎很關鍵,特別是語數外這三大科。小學語文的重要基礎,便非要屬漢語拼音、漢字字形字音的考核。但是,值得注意一點的是,剛剛步入小學的很多小同學都覺得拼音學不懂!相信輔導過小同學的家長知道,孩子經常會在拼音這塊栽跟頭。雖說學校有老師教,但是老師要管很多學生,哪能每個同學都兼顧!對於小同學來說,學拼音的負擔很重。想要學好拼音,既要掌握各種聲母、韻母,又要學習各種聲調的發音,還要會靈活運用雙拼、三拼及各種拼讀規則,這對小同學來說,是一個很嚴峻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