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中國音樂學院的孩子每天練琴多久?學鋼琴靠堅持和刻苦沒有捷徑!

2020-12-04 騰訊網

一位考上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的孩子每天需要練琴多久呢?她會是那種天賦異稟,別人眼中神童嗎?今天的文章或許能給我們一個不錯的參考,雖然是一篇舊聞,但像這樣詳細對琴童學習生活的報導還真很少見。大家不妨來了解,學鋼琴是靠堅持和刻苦還是天賦和捷徑?

2018年6月某天,杭州不少家長被天長小學一位小朋友的消息刷屏:六(1)班徐逸言同學收到了一封來自北京的錄取通知書,她被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錄取了。

考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有多難?一位音樂老師說,浙江省已經好幾年沒有學生考上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學科了,鋼琴系每年面向全國招18位學生,但報名的人有好幾百人,競爭非常激烈!

三歲學琴媽媽陪練了五年

記者採訪徐逸言媽媽問到孩子天賦問題時,徐媽媽這樣回答:「很多人問我,你的孩子是不是天賦特別高?其實天賦不是最重要的。世界上有很多鋼琴家天賦那麼好,但他不練琴也一樣會演砸。這種事並不少見,最重要的是堅持。尤其是家長必須要堅持。」

徐逸言的媽媽談起育兒經頭頭是道,「孩子小的時候都是不愛練琴的,連20分鐘都坐不住。」

20分鐘都坐不住,那怎麼堅持下去呢?徐媽媽給出了一個驚人的答案:「我讓老師教我,然後我教孩子。」

每次鋼琴老師到家裡來授課,給孩子上30分鐘,她就坐不住了,剩下的時間,老師教她的媽媽。

徐媽媽完全是零基礎,就這樣跟著老師愣是學會了五線譜,還練出了四、五級的鋼琴水平。

「7歲以前,我學琴的速度比小孩快,還能教她。」徐媽媽笑道,「然後她就超過我了。」

對孩子來說,家長的陪伴特別重要。「小孩子開始的時候確實是要逼迫的,但如果你只是嚴厲地打罵小孩,其實沒有用。家長和孩子一起學,他們才服。」

徐逸言媽媽說「我是零基礎的,女兒三歲到八歲,我整整陪她學。她學什麼曲子我就學什麼曲子」。

每天要練琴八個小時

學鋼琴靠堅持和刻苦沒有天賦和捷徑

在正式決定考鋼琴專業之前,徐逸言還有遊泳的愛好,但為了全身心的投入練琴中,母女倆商量後毅然決定放棄遊泳,一心一意練琴。

既然選擇了專業道路,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從三年級開始,徐逸言每天都要安排八小時練琴,一天都不能中斷。她一天的安排是這樣的:

6:00:起床

6:30-7:30:練琴

8:00-14:00:學校上課

14:00-21:00:練琴(含晚餐)

21:00-22:00:做作業

22:00:睡覺

走這條路女兒覺得辛苦嗎?媽媽說,孩子的能力超乎想像,小時候吃點苦沒關係。學鋼琴靠的就是堅持和刻苦,沒有天賦和捷徑。

參加比賽很重要

孩子需要表演的舞臺

和大多數家長一樣,徐逸言的媽媽當初給孩子學鋼琴,純屬試一試,完全沒有想過要走專業道路。

但是,4歲的時候第一次參加鋼琴比賽,給這個娃和娃媽種下了音樂家的夢想。

「那次比賽在武漢音樂學院,我們其實是當做旅遊去的,但是沒想到她拿了個銀獎。」徐媽媽告訴記者,「這個獎給了孩子很大的動力,她是很喜歡在舞臺上表演的感覺的。」

後來,就像她履歷中寫的那樣,徐逸言媽媽每年寒暑假都會帶孩子參加各種各樣的鋼琴比賽,從國內賽到國外。

「比賽的時候不僅可以開闊眼界,給孩子展示的機會,而且也順便在旅遊。」徐媽媽說。然而,徐逸言卻並不像大多數琴童一樣參加考級。

「我覺得考級並不能反映孩子的真實水平,很多孩子即便考了10級,還是彈得不好。」

到了小學3年級,在要不要走專業音樂道路的問題上,孩子的父母發生了意見分歧。

爸爸覺得藝術這條路太艱難,但後來媽媽還是說服了爸爸。

「難道小升初,中考、高考就不難嗎?」徐媽媽說,「很多人說我們練琴時間那麼長很辛苦。可是別的孩子也辛苦的。我周圍的朋友的孩子,為了小升初上了無數補習班。鋼琴演奏是一種終身受益的技藝。作為父母,留給孩子任何財富,都不如給她一身本事來得重要。」

END

每個走專業的孩子都不容易,每個家庭的付出一定會有相應的收穫,不管考不考學,所有學琴的孩子其實都一樣,當你還在羨慕別人的天賦的時候,其實別人已經在背後默默付出無數個旁人看不到的日夜。

文字主體來源《錢江晚報》

相關焦點

  • 學鋼琴是三分學,七分練!鋼琴家告訴你怎樣的練琴方法才是正確的
    在鋼琴的學習中,沒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練得一手好琴,必須要經過不斷反覆的練習。三分學,七分練,練琴才是決定孩子進步速度的關鍵因素。所以,想要在學鋼琴時比其他孩子跑得更快,練琴方法必須要正確、高效。這種方式使他得手指強勁有力,因此在表演超高難度的鋼琴技巧時,他也能自如演奏。在當時,他的手指技巧和音樂表現力無人能及。想要擁有精湛的鋼琴技術,必須依靠每天大量地、高強度地、正確地練習。
  • 學音樂這麼棒的事,為什麼好多人都沒有堅持住呢?
    學音樂是件多麼棒的事兒啊!可為什麼還是有很多孩子,學了一年就堅持不下去了,該怎麼辦呢?如果是家長想要孩子學琴,那就要讓他堅持下去,大部分小朋友都是貪玩的,學什麼東西都是三分鐘熱度,大人不管他,他學一段時間就不想學了。但是,大人讓他學,多數小朋友都能堅持學下去。
  • 希望你永遠快樂自信,熱愛鋼琴、熱愛音樂,熱愛生活
    好在,一次課後,楊老師解答了她心中疑惑,並告訴她,這是對她音樂基礎的提升,相信她能克服困難。老師的話給了她無限的動力,果然在繼續練習柴科夫斯基的曲目時,即使遇到不懂的地方,她都能靜心想想或進行標註!她也同樣經歷了每個小朋友都會有的厭倦期,不想練琴,我有時也會耐心和她溝通,聽孩子講述學琴的過程、教師教導的過程、以及學琴的樂趣和趣事,幫她分析原因,重燃學習熱情。
  • 【中國夢·踐行者】曾經聽力嚴重受損,如今考上中國音樂學院
    ——17歲男孩小光用堅持演奏人生的「冰與火之歌」文/圖 金羊網記者 豐西西 通訊員 伍曉丹這個夏天,17歲的高考生小光(化名)離自己的音樂夢想更近了一步——他收到了來自中國音樂學院的錄取通知。
  • 茱莉亞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為何你練琴沒有起色?
    美國朱利亞音樂學院鋼琴系主任卡普林斯基博士2006年到中國講學時,曾講到過這樣一個實驗:通過測量練琴時腦電波的反應來了解人類如何更高效的學習音樂。如果能把練琴時間安排在這些時間段更好,不能也沒有關係。因為集中精力地練琴比時間段的分配更為重要。 即使你每天只有五分鐘的練琴時間。只要練得有質量,同樣可以得到提高。當然,如果你養成習慣。每天都有適度的練習時間,那麼你就會不斷進步。因為每天練習兩個小時的人,自然要比只練一個小時的人快得多。
  • 林永健兒子變身鋼琴小王子,父母的付出決定了孩子的成功
    學琴一年半時通過了鋼琴6級 ,8歲時獲得了奧地利薩爾茨堡音樂大獎賽一等獎和極具天賦青少年特別獎。 不能一味地批評孩子,更不能放棄藝術,對孩子放任自流。家長們要做的就是正確地引導孩子,多多進行對音樂興趣方面的培養,讓孩子燃起對於學習的興趣和信心,這樣孩子才能逐漸一步步地邁向成功。
  • 當孩子不想學習音樂,家長需要堅持嗎?
    從小就學習過音樂的人很多,但是能夠堅持到底卻很少。放棄音樂的原因有多種多樣,」孩子不想學了.」是眾多原因中的一種。「如果孩子不想學音樂,那就不學,還可以試試其他的興趣班。」這應該是很多同意讓孩子放棄學習音樂的想法,這也是小編曾經的想法。
  • 為什麼學音樂的孩子都那麼優秀?
    一位已經成為著名鋼琴演奏家的人,每天仍舊堅持練琴兩小時以上。這大概就是他被稱為天才鋼琴家的原因之一吧。一次成功或許不難,難的是成功後依然在堅持專注熱愛的事。案例分析◎◎◎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學鼓一段時間後改變了很多,原來還比較內向的孩子開始有了自己的小夥伴,大家都願意和他一起玩,學習成績都有了很大的進步,上課時也積極回答問題!
  • 貴陽追夢人 | 女兒考上英國名牌音樂學院,爸媽拿出了唯一的房產證...
    距離2018年高考還有不到半年的時間,即使身處寒假,絕大多數的高三黨們都並不能體會輕鬆,與假期相伴的除了冷空氣還有成堆的練習題……而這個時候,黃睿美的內心卻倍感輕盈,已經在腦海裡預演了幾遍進入大學後的各種場景——幾天前,她收到了英國皇家伯明罕音樂學院(鋼琴表演專業)的錄取通知書。
  • 業餘學鋼琴,練多長時間最好
    不少家長當想讓孩子學琴時,一聽說每天要幾個小時的練琴,不少家長望而生畏,放棄了學琴的想法。 那麼,真的學琴是這麼辛苦可怕嗎?每天到底該練多長時間呢? 學琴一般可分為專業和業餘兩種。
  • 郎朗恩師格拉夫曼:有一定的壓力和約束是好事
    他說,去年英國《金融時報》刊登過一篇文章,稱中國有5000萬孩子在學鋼琴,還有5000萬在學習小提琴等其他樂器。在美國著名的茱莉亞音樂學院,流傳著這樣一種說法:走在中國成都街頭的孩子有兩類,一類是背著樂器的,顯而易見是在學習這門樂器;一類是沒背樂器的,那肯定是在學鋼琴。    很多家庭因為鋼琴爆發了激烈的親子矛盾和衝突,貪玩的孩子不願意練琴,父母於是就不停督促甚至嚴厲斥責、打罵。
  • 如果不為了考級、走特長,孩子還有必要學音樂嗎?
    採寫| 劉康鄰居家孩子的鋼琴考過了十級。我剛想表達一下祝賀,沒想到,小姑娘卻是一副終於解脫了的樣子。她跟她媽媽說:「你要求我的事情我做到了,以後別再逼我練琴了,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碰鋼琴。」鄰居很是無奈地跟我抱怨:「真不知道這些年起早貪黑陪她練琴圖什麼?」
  • 中國那麼多孩子學鋼琴,但為什麼看鋼琴音樂會的人那麼少?
    我小侄女也學鋼琴,十級都考完了,有一次我看網上有一個很好的鋼琴音樂會,都是世界有名的鋼琴家的演奏,就趕緊發給了孩子。我以為她會非常開心,誰知她說:我為什麼要看這個?我對這個一點也沒興趣。看看身邊的那麼多學鋼琴的孩子,其實很多都是這樣,他們鋼琴可能都過了十級,學鋼琴也七八年了,但對音樂還是沒有什麼熱愛之情。
  • 卡米洛鋼琴最新行業解讀:練琴與近視之間的聯繫
    浙江教育頻道報導:杭州8歲琴童女孩,從來不玩電子產品,4歲開始學鋼琴,從5歲半開始戴上近視眼鏡,每年的度數以100到150的速度逐漸加深,現在這位女孩已經鋼琴7級,但父母考慮到孩子日趨下降的視力因素,正在考慮到底要不要放棄繼續學習鋼琴。浙江市某醫院眼科驗光師表示,鋼琴的黑白鍵屬於光柵,對眼睛刺激比較大,加上密密麻麻的琴譜,對視力造成雙重打擊。
  • 孩子愛上鋼琴,不是因為好聽,而是體會到了每首曲子的內涵
    他斬釘截鐵地回答:「我知道,但我不怕,我覺得坐在那兒彈鋼琴挺酷的,而且還很好聽」。出於試一試的態度,我們拜訪了朱瑩瑞老師,正式開啟了他的學琴之路。剛開始學琴時,孩子的積極性很高。學了一段時間後,基本能彈很多首兒童歌曲,也能邊哼邊彈,並且能坐到鋼琴前一個小時,這樣堅持了大概一年。
  • 學音樂沒有適不適合,只有努不努力,不要迷信「天賦說」
    因此,很多家長在孩子準備學音樂時,總會問到這樣的問題:我和他爸都不懂音樂,孩子能學嗎?我家孩子手很小,學鋼琴是不是不好啊?不知道孩子有沒有音樂天賦,能不能學音樂……難道天賦不好的孩子就不能學音樂嗎?天賦的多少與能不能學音樂完全無關!
  • 鋼琴十級!小提琴十級!杭州這位小學生是怎麼做到的?
    一個月後,媽媽接到了老師的電話,說孩子的音樂天賦不錯,建議讓他學鋼琴。  媽媽花了14000元給邵潤澤買了一架鋼琴,潤澤開始了他的學琴生涯。  小傢伙一開始勁頭很足,有一次去老師家練琴,上樓梯時磕破了頭,也不肯回家休息,到樓下藥店塗了點酒精就跑去老師家了。但過了一段時間,熱情慢慢退下去了。
  • 我給孩子學琴配的輔助工具,說不定能幫到你 想學琴的家長看過來
    早上好呀~這是一篇遲到的約稿,聊聊學琴的輔助工具。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催我的文章我交答案了。▼作為兩名琴童的家長,我當然也是深有感觸,直到現在我還是需要經常盯著孩子的手型和姿勢。因為孩子年紀小力量弱,不管學琴多久,也容易大毛病小毛病不斷。
  • 與莫扎特「同臺」,武漢小學生維也納鋼琴獨奏中國樂曲
    長江日報融媒體8月19日訊(記者鄧小龍 通訊員楊亮)當地時間8月18日下午,一支來自中國的青少年交響樂團出現在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皇家音樂廳,與美泉宮皇家交響樂團合作奉獻了一場交響樂表演。武漢市江岸區長春街小學四年級學生諶萬祁作為唯一參演的武漢學生,受邀表演了中國作品《春舞》的鋼琴獨奏。諶萬祁演出現場。本人供圖美泉宮皇家音樂廳已有350年歷史,「音樂神童」莫扎特的首次登臺就是在該音樂廳內。本次演出是該音樂廳內首次奏響中國樂曲。諶萬祁的鋼琴演奏由奧地利美泉宮交響樂團配合協奏。
  • 想讓孩子更聰明,至少讓他學兩年音樂,培養的關鍵期在七歲以前
    有的孩子就喜歡畫畫,有的孩子很小則表現出音樂天分,聽到音樂就不走,還跟著哼唱,甚至會自學。我們熟悉的《賣報歌》的作者聶耳在小學的時候,利於業餘時間,自學笛子,三弦,二胡,月琴等樂器,這都得益於他對自發的愛好和興趣的堅持。有些孩子還是需要父母幫助他去發現自己的興趣和特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