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為了考級、走特長,孩子還有必要學音樂嗎?

2020-12-04 寶寶知道

文章共計3220字|建議閱讀時間6分鐘

「人物檔案 」

遊妍麗

資深兒童音樂教育專家

音樂遊戲教學法專家、專欄作家

「遊妍麗的音樂遊戲課」音樂素養課程體系創始人

已出版書目:《My music 樂理遊戲大發現》1-3冊、《My music音樂聽辨遊戲大發現》1-2冊、《My music音樂欣賞遊戲大發現》1-2冊。

採寫| 劉康

鄰居家孩子的鋼琴考過了十級。我剛想表達一下祝賀,沒想到,小姑娘卻是一副終於解脫了的樣子。

她跟她媽媽說:「你要求我的事情我做到了,以後別再逼我練琴了,我這輩子都不想再碰鋼琴。」

鄰居很是無奈地跟我抱怨:「真不知道這些年起早貪黑陪她練琴圖什麼?」

仔細想想,身邊朋友的孩子大部分都在學音樂,不過,似乎真正想清楚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的卻是少數。

相當一部分人覺得,別人家的孩子都在參加各種考級,自家孩子不跟上,豈不是要「輸在起跑線上」,更何況,成為特長生,也是孩子未來升學的一條路徑。

至於孩子是不是真的喜歡音樂,這些年的「考級打怪」訓練有沒有真正提高他的音樂素養和鑑賞能力,倒在其次了。

兒童音樂教育專家遊妍麗老師對此也是深有感觸。她畢業於天津音樂學院,還創辦了一套音樂素養課程體系,是音樂遊戲教學法的專家。

「在我多年從事音樂教學的過程中,我見過太多鋼琴已經通過七、八級,但從來沒有認真聽過音樂的孩子,能真正用心演奏、表現音樂的孩子,更是鳳毛麟角。」

於是,遊妍麗研究了一套用遊戲「玩」音樂、用音樂「講」音樂的教學方法,來幫助孩子直觀了解音樂的形式和情感,讓孩子的音樂啟蒙從「苦」中掙脫出來。

她針對零基礎用戶出版的《My music 樂理遊戲大發現》1-3冊、《My music音樂聽辨遊戲大發現》1-2冊、《My music音樂欣賞遊戲大發現》1-2冊等都深受媽媽們的好評。

為什麼要讓孩子學音樂?我們讓孩子學音樂,到底是在學什麼?究竟該怎麼學?

這些很多父母都沒有想明白的事情,其實,真的很重要。

遊妍麗認為,孩子學音樂的價值不僅僅是具備一項特長那麼簡單。

「 對話 遊妍麗 」

Q壹父母:孩子為什麼需要學音樂?

A遊妍麗:孩子學音樂,未來不一定要以音樂為職業,但在每個人成長的過程中,音樂是必須有的。

因為音樂本身是訓練人的審美的,它可以提高我們對幸福生活的感受能力。

無論孩子是不是音樂天才、資質如何,他都能夠從音樂裡獲得很好的成長價值。

最重要的是,一部好的音樂作品,可以有用不完的精神養料。孩子從小到大都能一直去感受這些精神營養,是很好的一件事。

Q壹父母:孩子學音樂,除了能讓他有一項特長外,還有哪些價值?

A遊妍麗:從專業素質來講,音樂是在時間中流動的,不像其他藝術形式,比如美術作品那樣固化,所以沒有具像的圖案去限制人的思維,想什麼就是什麼。

這會給孩子巨大的想像空間,激發孩子的自由想像力。

音樂同時也是和人類情緒關聯最緊密的一門藝術,每個人聽同一段音樂不同時間點,內心的感受都是沒有標準答案的。

就綜合素質而言,音樂會要求孩子學會認真地去識別一個個很小的抽象符號,這有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能力。

這是孩子無論做什麼事,都需要具備的素質。

一個很簡單的譜面,也需要孩子處理大量的信息,例如認譜、關注手的位置等,這也可以培養孩子深入細緻的思維能力。

Q壹父母:孩子幾歲開始學音樂最好?

A遊妍麗:從孩子3歲半起,父母們就可以開始有意識地與他一起聽些經典音樂了。

到4歲半左右,可以考慮先上音樂素養課,讓孩子對音樂有一些基本的常識作為鋪墊,有一定基礎之後再去學,孩子會感到比較輕鬆。

樂器的話,建議從5歲以後再開始學習。

Q壹父母:很多父母還有個困惑,樂器的種類那麼多,究竟讓孩子學習哪種好?

A遊妍麗:從西方音樂體系看來,鋼琴是最好的啟蒙樂器,它體系很完備,豐富程度高。

另外,用左右手去彈奏,可以訓練孩子多層次和聲思維,也是唯一可以比擬整個樂隊的樂器。

其次,鋼琴是入門時候身體感覺最放鬆的。對正在成長發育中的孩子來說,鋼琴練習對身體的傷害小,是大家公認的。

此外,鋼琴有固定音高,只要你彈得正確,出來就是好聽的。

在樂器選擇上,我覺得選擇權更多也是在家長,而不是看孩子喜不喜歡。

無論學什麼,孩子都需要進行大量的、重複性的練習。

當然,也不要感覺哪個最簡單,就讓孩子學哪個。任何樂器,包括口琴,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練成的。

這取決於在某個樂器上,你對孩子達到什麼樣成就的期待。

Q壹父母:很多父母其實還是很重視孩子學音樂這件事的,但孩子自己常常會有想逃跑、堅持不下去的情況。在激發孩子學習音樂的興趣方面,你有什麼建議?

A遊妍麗:孩子不願意學,一定是這件事讓他感到痛苦了。但學習任何一門技巧,都是需要長時間反覆練習的。

這個過程必然會伴隨著枯燥和痛苦。

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從這個意義上說,痛苦是絕對的,興趣是相對的。同時,音樂又是豐富的,這個特質可以非常有效地對抗技巧訓練中的枯燥和痛苦,關鍵是看老師的引導。

比如,可以通過群體性的練習,如鋼琴的四手聯彈,與別的樂器合奏,等等。

需要採取定時的激勵計劃來激發孩子的興趣,如參加音樂會、沙龍等。

Q壹父母:有些父母沒有受過音樂訓練,不具備音樂知識,更不了解音樂學習,所以,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時,往往只能盲目跟風。

A遊妍麗:我其實不建議這樣做。

如果家長打心眼裡覺得這個東西可有可無,僅僅是和別人攀比的話,就是還沒有認識到這件事真正的優勢所在。

如果抱持這樣一種態度,剛開始就註定了會失敗。

父母需要為孩子的教育做很多前期準備,只有父母對音樂的接受和認可程度提高了,對孩子學習音樂的目標理解得清晰透徹了,才算是有了讓孩子去學習音樂的基礎。

遊妍麗用音樂講音樂的方式,更偏重培養孩子對音樂形式及情感的理解與表達。

Q壹父母:對於這些音樂零基礎的父母來說,該怎麼在陪孩子學音樂這件事情上,實現親子互動?

A遊妍麗:我建議父母們每周固定一個時間,和孩子共同鑑賞一首曲目。

靜下心來專注地去聽,而不是作為背景音樂去聽,然後和孩子交流這個曲子帶給自己的感受或心情。

在孩子練習樂器時,你可以不過分關注孩子的技巧,但要記得,陪伴也是一種交流,就在一旁用心聽,去感受孩子微小的進步就可以了。

當然,父母也可以去查一查孩子所彈曲目的背景資料等,之後再和孩子一起交流心得並學習。

例如,孩子在練習了《十個小印第安人》後,你可以和他交流一下,這首曲子來自哪裡,那個民族的曲風和我們有什麼不同等。

這些也都有助於激發孩子的興趣。

我還建議父母帶孩子去參加音樂會時,一定要注意曲目的選擇。假如作品比較晦澀,孩子就會不愛聽,這也會干擾他下次聽音樂會的興趣。

Q壹父母:我們曾有一個用戶,非常希望能讓孩子學好音樂,可是孩子對這個事情非常抗拒。你覺得問題出在哪兒了?

A遊妍麗:這個問題並不簡單,而是一個更大的教育問題。

他可能不是真的不愛學樂器。而是其他環節導致的。需要從家庭教育和親子關係的層面去找到問題的癥結,然後才能說解決方案。

Q壹父母:想讓孩子學好音樂,父母應該幫他養成哪些好的習慣?

A遊妍麗:孩子在家也需要遵守規則。

首先,是時間管理。父母可以為孩子制定一個時間表,和他達成約定。比如,一周固定練習4次,每次不超過半個小時。

很多習慣一旦建立,孩子就會把這件事當成理所當然的事去做了。

其次,練習前儘量別讓孩子看動畫片或者進行戶外活動,這樣容易嚴重影響到他練琴的效果。

練習開始之前,先喝水和上廁所,開始練習後就要心無旁騖地去做。

Q壹父母:音樂學習有沒有可能兼顧專業性和趣味性?

A遊妍麗:這個是我多年研究的課題,這二者並不矛盾,並不是談到專業就一定是冷冰冰的,一樣可以通過有趣的方式來學習。而且,學得越專業會越有興趣。

就算是一年級小學生天天做1+1的數學題也會覺得幼稚、無聊的。

從2007年開始到現在用了十年,我只做了一件事:就是把專業的音樂知識能力的訓練跟遊戲進行結合。

其中遊戲是形式、是外衣,內核是專業的知識和能力,效果非常好,孩子們很喜歡。

例如,《四小天鵝》在速度、力度、音色等方面,讓原曲變體後,就會孩子產生一種小天鵝變胖了的感覺。

這是非常有趣的。只是要在有了這樣的知識儲備之後,孩子才會覺得音樂有意思。

用音樂去表達音樂,這就是音樂最有趣的所在。A不是一直是A,還可能是B、C……

「 遊妍麗新書 」

《My music 音樂欣賞遊戲大發現》

(1~2冊)(含音頻)

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院長力薦!

選曲經典專業、欣賞難度適當、感受方式有趣

讓音樂成為陪伴孩子成長的一生摯友

「 一斤二兩的日常」

漫畫| 西米

- 版權聲明 -

文章版權歸壹父母所有,歡迎轉發到朋友圈

轉載請聯繫壹父母助理

- 投稿郵箱 -

love@yifumu.com.cn

(本文來自:百度寶寶知道 壹父母)

————————

世界很複雜,百度更懂你

關注寶寶知道,了解備孕、懷孕、育兒更多精彩內容:專家直播、日刊知識、胎教電臺、兒童故事、動畫片,還有寶媽們最愛的社區圈子!寶寶知道與千萬媽媽在一起,科學孕育,為愛成長!

相關焦點

  • 中外音樂大咖的教育經 孩子音樂怎麼學?
    到底要不要考級 一個出人意料的結果是,在針對「考級」的話題上,這兩名中外音樂大咖觀點出奇地一致——孩子不願意的話,就不考,考了也沒啥用。 考級,是目前很多學音樂的孩子最頭疼的一件事,年復一年的測試有時令孩子們感到壓力重重,有些人甚至為此對音樂學習幾乎喪失興趣。
  • 考上中國音樂學院的孩子每天練琴多久?學鋼琴靠堅持和刻苦沒有捷徑!
    一位考上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鋼琴系的孩子每天需要練琴多久呢?她會是那種天賦異稟,別人眼中神童嗎?今天的文章或許能給我們一個不錯的參考,雖然是一篇舊聞,但像這樣詳細對琴童學習生活的報導還真很少見。大家不妨來了解,學鋼琴是靠堅持和刻苦還是天賦和捷徑?
  • 小孩學琴學得很痛苦,是因為你沒有讓他先愛上音樂就學琴
    現在家長讓孩子學一樣樂器,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但是送孩子去學琴前,你認真思考過學琴的目的是什麼嗎?學琴是為了考級嗎,好像考級並不能給未來找工作幫什麼忙。學琴是為了考試加分嗎,現在應該沒有加分這一項了。學琴目的就是為了成為名家?好像家長都不會有這個奢望,畢竟這個是鳳毛麟角的事。
  • 孩子最近喜歡聽流行音樂,我該怎麼辦?
    第27封信 | 聽流行樂會影響孩子的音樂學習嗎?而同樣,家長也已和孩子一起走了一段學琴之路,對樂器的認識也應該更上一層樓了。樂器也可以從流行樂也開始流行音樂其實與古典樂器不衝突!以鋼琴為例,如果你從小學的樂器是鋼琴,那麼,以後你若想改為指揮、作曲、流行歌手、藝術家經紀人……鋼琴會永遠助你一臂之力!
  • 學齡前孩子如何學音樂?《小豬佩奇》給家長們分享3個小妙招
    很多家長都會希望自己的孩子能精通1、2種樂器,一方面是希望孩子陶冶情操,另一方面也是覺得會點樂器回頭有機會可以展示。當然還有更現實的考慮,如果能考個十級,再得過幾個獎項,可能回頭上大學或是申請國外名校都用得上。就這樣,很多家長都加入了學習樂器的大軍。
  • 專家指導:女孩學什麼特長最有「前途」
    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媽媽們,看著那些女明星們一個個輕易嫁入豪門是不是也羨慕嫉妒恨呢?你也可以把女兒培養成一個有特長氣質的大美女。女孩學什麼最吃香,學什麼最討喜?擺脫平庸,一技之長學起來!
  • 大寶7歲,是女孩,想讓她學點特長,該學什麼好?有什麼建議?
    大寶7歲,是女孩,想讓她學點特長,該學什麼好?有什麼建議?我家娃娃也是女孩,才5歲,我給她規劃的興趣班是這樣的。首先是美術。為了讓她接受比較好的少兒美術啟蒙,我甚至自己開了一個培訓班,加盟的全國一線品牌。雖然我自己就是學畫畫的,但是少兒美術我是不擅長的。考察了我們這裡的少兒美術班,覺得都是瞎搞,把孩子送給他們培養真是怕給教瞎了。美術可以培養孩子另一種觀察事物認知世界的另一種角度,也可以培養孩子發現美的眼睛。無論男女,都非常要必要接受一定的美術教育。其次是舞蹈。
  • 孩子喜歡音樂,家長不僅要做到這幾點,重要的是從幾歲學最合適
    最近媳婦告訴我:「咱兒子五歲了,平時除了吃飯睡覺能安靜點,總喜歡跑跑跳跳,電視裡有節奏感強的音樂就喜歡跟著自編動作,想讓他學學音樂,不知道合適嗎?」我平時工作忙,陪兒子的時間也少,當我聽到媳婦說起兒子對音樂感興趣,我決定支持兒子學音樂。
  • 北京尤克裡裡考級培訓_北京彩虹沐歌
    而且現在聲樂也作為一個考級項目列入了音樂家協會的考級專業中,說明聲樂在藝術考級中佔據了很重要的位置。在各種各樣選秀節目如火如荼的舉辦的時代,多少孩子不懷揣著明星夢呢?聲樂課程與其他理論課程不同,不枯燥乏味且有趣味性,能讓孩子在輕鬆的學習狀態中找到自己***
  • 《歌聲的翅膀》關注孩子成長 解開音樂教育密碼
    評論文中問道:「走著走著,我們突然發現,牽著孩子走得太急、太遠,竟然忘記了當初為什麼出發。教育,究竟從哪兒出發,又該去往何方?」  這首引發討論的《我只是個孩子》,來自於江蘇衛視的一檔兒童音樂節目《歌聲的翅膀》,如果我們打開這檔節目尋求答案,兒童音樂教育,或許是我們要找的指路良方。
  • 孩子沒有音樂天賦就不能學習音樂?當心進入音樂啟蒙的五大誤區
    誤區2,不專業學音樂,就別學音樂。相信這也是很多家長有著的思想,太過於利益化的看待孩子學習音樂,有些父母讓孩子學習音樂單純的只為了讓孩子參加藝考,考取好的大學,其實音樂教育的本質是教育,也可以說音樂只是一種形式。
  • 機器人考級一級知識點_機器人考級考試三級 - CSDN
    而2017年在英國,政府要求學齡5歲以上兒童必須學編程,並將編程納入中小學必修課程。而中國現在開始抓,還不晚,算是緊跟世界潮流。除了編程,還有2個名詞也很火,那就是機器人和人工智慧,編程、機器人、人工智慧,似乎成了未來孩子的基本技能,就像過去的英語、數學一樣,變成孩子早教必修的「科目」。
  • 全程可追溯過程標準化 「雲上」藝術考級透明高效獲點讚
    圖說:本年度音樂考級線上評審昨日結束學琴3年多的昊昊,第一次鋼琴考級就趕上了線上考級,媽媽特地給他換上了小西裝,儘管是在家裡錄製視頻,儀式感可一點兒不能少。今年的音樂考級由於受疫情影響往後推遲了,上海音樂家協會推出的線上音樂考級APP,讓考生和家長吃了顆定心丸。昨天,本年度的線上考級評審全部結束,最後一批考生將於近期收到考試結果,總計有4萬多考生居家順利完成各門類樂器考級。從曾經郵件發送視頻的傳統形式到如今完全網際網路化的線上考試,協會原本針對疫情推出的這一招,反而解決了不少陳年積弊。
  • 想讓孩子更聰明,至少讓他學兩年音樂,培養的關鍵期在七歲以前
    「我家孩子從小就喜歡音樂,總要學音樂,但也不是念音樂專業,學那有啥用,還浪費錢和時間,到時候升學都有影響,心都收不回來。」總是有媽媽這樣意味深長地這樣說。遇到這種情況,有時候我不想給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議,畢竟每個人都有權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但我會給她講一個自己喜歡的故事。
  • 聰明的孩子學音樂,學音樂的孩子更聰明!
    音樂,讓孩子的大腦也會發展得更加均衡,認知聲音的強弱、高低、漸強漸弱等特點,滿足孩子的表現欲,理解團隊合作的意義,引起兒童情感共鳴,還會使孩子終身受益哦!但是,「音樂腦」能使人產生創造力、聯想力、直觀力、想像力及靈感,所以如果能夠設法開發利用「音樂腦」,那將會提高人類的智能。而「音樂腦」在幼兒時期至關重要,幼兒期是「音樂腦」的推理能力和空間想像能力的開始形成時期。這一時期「音樂腦」的思維模式不僅容易形成,而且能永久保持。
  • 孩子學音樂,節奏感不好怎麼辦?這3個方法值得收藏!
    通過歌曲感受節奏 節奏是為了學習音樂服務的,光靠節奏是無法將音樂的美升華的,所以培養孩子音樂節奏感時,建議將節奏和歌曲融合在一起。這樣既能提高孩子對歌曲的理解能力,又能加強樂感體驗。 在孩子處於兒童時期時,建議多聽兒歌。
  • 如何培養女孩的特長,提升孩子的氣質,都需要注意什麼呢?
    同樣,讓女孩從小就掌握一門樂器,培養她對音樂的感受能力,對她的身心發展和智力發育也是有一定的好處的。一位母親為了培養女兒的音樂才能,在女兒很小的時候,就給地創造了一個很好的音樂氛圍。比如,早上起床的時候,她會播放一些輕鬆、活潑的音樂,鼓勵女兒起床;吃飯的時候,她會播放一些節奏舒緩的樂曲;晚上睡覺前,她會放一些安靜的音樂,伴隨女兒入睡。有時候,她還鼓勵女兒跟著音樂的節奏打拍子、跳舞。
  • 孩子學音樂,家長的必讀書目
    試想,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已經養成了一定音樂品味的孩子,將喜歡的古典樂與自己最親近的人分享時,自己的家長卻對此毫無感覺,你能體會到那種孤獨感和失落嗎?就好像你把最喜歡的東西分享給朋友,朋友卻說:「這是什麼東西?」
  • 學音樂的孩子是讓父母驕傲的孩子
    其實,學習音樂帶來的好處可不僅僅是氣質性格的改變和塑造,還有品質的磨練。「學音樂的孩子不會學壞」,就是這個道理。學音樂的孩子能吃苦。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哪個學音樂的孩子不是冬練三九,夏練三伏?除了身體上吃的苦,還有精神上不斷「重複」帶來的折磨。
  • 還在糾結學什麼?這裡有五種最適合孩子學習的民族樂器!
    它是目前最熱門的民族樂器,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目前已有超過300萬人學箏,考級人數僅次於鋼琴。二胡是最能代表江南絲竹韻味的樂器,也是民樂中最難掌握好的樂器,很多學二胡的琴童家長笑言:孩子拉二胡的聲音和動作都跟鋸木頭差不多。學習二胡的難度在於它不像鋼琴、揚琴有固定的位置標明音高,二胡必須依靠聽覺和手指來控制音高,因而音準的要求不易達到,對孩子的辨音能力提出了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