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好呀~這是一篇遲到的約稿,聊聊學琴的輔助工具。前段時間大家一直催我的文章我交答案了。▼
作為兩名琴童的家長,我當然也是深有感觸,直到現在我還是需要經常盯著孩子的手型和姿勢。因為孩子年紀小力量弱,不管學琴多久,也容易大毛病小毛病不斷。
所以這段時間我也把市場上各種練琴輔助工具補充完整,也包括我自己自用的還不錯的工具都整理出來了,跟大家一起細細聊一下,希望能給大家帶來幫助。
練琴輔助工具清單
練琴輔助 -鋼琴貼、樂譜夾、鋼琴蓋緩降器、鋼琴護眼燈
音律訓練-節拍器、視唱練耳資源
姿勢矯正 -手型輔助器、指力器、升降踏板、升降鋼琴凳
這些類別基本上涵蓋了學琴方方面面需要,我也對適用人群和使用頻率做了一個歸類。大家可以對應著來看。
本文沒有任何推廣,是否需要這些練琴輔助工具也要看每個孩子具體的練琴需求。涉及的品牌大家可以在淘寶或天貓搜關鍵詞去查看,價格差異比較大,從幾十塊到幾百塊都有,大家可以自行對比選擇哦。
鋼琴貼
適合人群:剛學琴,但對譜記憶能力比較弱的孩子。
使用頻率:過渡期產品,能記譜就要及時撤掉
相信很多初學琴童的家長都會有這樣的疑問,到底應不應該給孩子貼鋼琴貼呢?貼了擔心孩子會依賴,不貼孩子經常連中央C都找不到,這可怎麼辦。
其實孩子熟悉鋼琴鍵,就跟我們成年人熟悉電腦鍵盤是一個道理,一開始面對26鍵英文字母鍵盤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經常偷看鍵盤上的字母,甚至會上演單個手指打字的「獨指神功」。
而作為孩子剛開始接觸88鍵鋼琴按鍵的時候,其實也是一樣陌生的。
所以,如果我們能用鋼琴貼給孩子貼上琴鍵位置,對於孩子快速認識琴鍵是十分有幫助的。▼
當孩子對於琴鍵位置相對熟悉,能夠記譜之後,就可以把琴鍵貼撤出,以免孩子對於貼紙形成依賴。
而正因為鋼琴貼是學琴的過渡性產品,所以也建議大家在挑選鋼琴貼的時候,選擇一些不留膠的貼紙產品,以免在之後揭除的時候出現問題。
樂譜夾
適合人群:有自製譜需求的孩子
使用頻率:長期使用,記得做好分類
除了基本的教材以及老師給的譜子以外,我一般還會有額外給孩子加不同譜子的習慣。因為這樣能讓孩子接觸到不同風格的譜子,進一步激發孩子的練琴興趣。▼
因此,所以我需要長期自備樂譜夾。國慶我剛給孩子們囤了一批,並按顏色做了分類,把流行歌曲、哥哥的補充譜子和弟弟的補充譜子都進行了歸類,整齊且不會亂。▼
當然,市面上的樂譜夾還是有很多不同款式和種類的。但我建議大家一定要買帶線圈的,因為好翻頁。另外,建議大家樂譜夾要買豎立著用的,因為會非常穩固,避免了樂譜東倒西歪的糟心。
鋼琴護眼燈
適合人群:有夜間練琴習慣的孩子,或者琴安置位置光線長期不足
使用頻率:長期、每天、高頻
我家孩子最開始是白天練琴,晚上不練琴的。但隨著孩子學習任務越來越多,時間調整之後,晚上我們也安排上學琴了。
但晚上練琴一小時,的確光線效果就是沒有白天好,孩子長期盯著樂譜上密密麻麻的「小蝌蚪」,說不擔心眼睛視力狀況是騙人的。▼
這段時間也非常多家長發現了同樣的問題,也催我開團護眼燈,所以從前兩個月開始,我就跟品牌方買了市面上的兩款經典的護眼燈一起在測評,一臺是明基的PianoLight防藍光頻閃樂譜燈。▼
另一臺是柏曼的閱讀護眼落地燈。▼
我想要重點看看孩子的使用體驗和效果,再來決定跟大家推薦哪一款。特別接下來入冬,光線變化更明顯,有晚上練琴習慣的孩子,或者琴所在位置光線不足的話,還是建議備一個。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牌子推薦也告訴我,我綜合擇優推薦。
鋼琴蓋緩降器
適合人群:沒有安裝緩降器的鋼琴
使用頻率:長期、高頻
鋼琴在各類樂器裡面算是比較笨重的一種,而鋼琴的琴蓋也是「相當有份量」。
所以日常小琴童們在練琴的時候,如果操作不謹慎就很容易被笨重的鋼琴蓋砸傷手,會比較危險,所以我給家裡的鋼琴裝了一個緩降器。
這個不是必備的,因為很多鋼琴本身會額外配置,但如果是本身沒有配置,我還是非常建議大家加裝一個。
鋼琴蓋緩降器是一個很小的加裝裝置,如果鋼琴蓋下來有2.5cm間距,就可以安裝。▼
當鋼琴蓋要降落的時候,液壓的緩降器就會開始工作,使鋼琴蓋在下落的時候緩慢下落,防止夾傷孩子的小手指,可以說是非常貼心了。▼
琴蓋緩慢落下
另外,長期開關閉合琴蓋,時間長了琴蓋就會容易鬆動或者磨損,而緩降器則能夠做到勻速控制琴蓋降落速度,延長鋼琴的使用壽命。
節拍器
適用人群:琴童必備,無論哪個級別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節拍器的重要性就不用說了,彈琴時想要樂曲好聽流暢,節奏準確特別重要。可是小朋友剛開始的時候,很容易「難的速度慢,易的速度快」,更別提通過節奏變化來表達情感了。
所以節拍器是必備,你可以選擇古典節拍器也可以選擇電子節拍器,其實原理是一樣的。這兩款都是我之前買過的節拍器。
古典節拍器就是我們經常看的那種,豎狀,然後有一個度量尺通過擺動的頻率來體現不同的「嗒嗒」節奏。使用也簡單,調好節拍,上好發條,再撥動指針就可以啦,不用更換電池簡直太貼心。▼
電子節拍器就跟電子手錶一樣,用調整數值的方式來達到調節奏的效果。使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節拍器對孩子來說,是很好的練琴輔助工具,但是也建議家長們能夠正確引導孩子使用,避免過度依賴。
因為音樂中除了勻速,還可以有很多不一樣的變化,例如rubato、accel、rit等等,如果我們一味糾結速度而忽略了這些變化,音樂就會變得呆板無趣,反而矯枉過正了。
視唱練耳資源
適用人群:琴童必備,無論哪個級別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視唱和練耳是在音樂學習中兩個緊密相關的概念。無論學習任何一種樂器或是聲樂,視唱練耳都是基礎,兩者相輔相成。
視唱練耳的主要作用就是:發展音樂聽覺,增強音樂記憶力,培養正確的音準和節奏感;從而獲得熟練的讀譜技能及豐富的音樂語彙,在實際的音樂活動中積極地使用聽覺。
所以說,耳朵沒訓練好,節奏聽辨精度低、音準聽辨精度低,手指跑再快,炫技飛得再眼花繚亂,也沒用。之前在給孩子找試聽練耳資源的時候,我發現了一套非常棒的訓練課程,當時也是第一時間分享給了大家,如果你當時沒有留意到這門課程,可以點擊以下文章(《孩子真是好難,原來練琴還得……磨耳朵》)領取資源哦。
另外,《巴斯蒂安的音樂派對》這套書對於視唱練耳也非常有幫助,推薦給大家入手。
巴斯蒂安是美國當代著名鋼琴教育家,有巴斯蒂安家族編寫的鋼琴教材已經成為美國最具影響力的三大教材品牌之一。
這是一套以音樂啟蒙為目標的鋼琴教程,教程分為A、B、C、D四個級別,每個級別包含3本圖書,分別為「鋼琴派對」「理論與聽力訓練派對」和「演奏派對」,還有一本以獨特方法引導幼齡孩子認識音符和樂譜的《讀譜教程》。
A級主要是幼兒鋼琴的啟蒙要點,像數節拍、認識琴鍵、基本手型認知等;
B級主要是幾個主音調的認識和簡單的曲目彈奏;
C級主要是樂譜的認識及嘗試彈奏出一首完整曲子;
D級主要是學習五指彈奏和更多音調的學習。
四個級別循序漸進,能讓孩子在演奏、讀譜、聽力等方面的技能齊頭並進的發展。▼
教程充分考慮到了幼兒的思維和認知發展,一開始的內容是通過填色、繪畫等遊戲方式從認數字、認字母等方面,學習這些未來會演變為指法、音名等音樂元素的內容,將抽象的概念轉化為了具象,提高了幼齡琴童學習音樂、鋼琴的興趣,非常有意思。所以,想要訓練孩子視唱練耳水平的家長,建議可以直接入手呢。
手型輔助器
適用人群:初學琴童做手型糾正需要
使用頻率:短期過渡需要,孩子手型有改善可撤
手型是我們都很關注的地方,特別是塌手腕這件事情。孩子的手掌偏小偏軟,容易塌陷,這樣會造成手型不對,不但會影響彈奏的準確性,還會讓手指和手腕產生酸痛感,這也是很多孩子覺得練琴挺難,抗拒練琴的一大因素。
抬手腕練習沒有太大的秘訣,其實跟孩子本身的手臂力度是有很大關係的,所以其實最好的糾正孩子手型的是伏地挺身的練習。▼
提高孩子臂力,是長期能夠幫助孩子輕鬆抬手腕的好辦法。所以孩子開始學琴,多讓孩子練練標準伏地挺身,一定有幫助,這是治本的方法。
但如果孩子臂力還沒上去,踏手腕情況又太明顯,那麼可以選擇這款手型輔助器也是有一定幫助的,它減輕了孩子塌手型的情況,但弊端是輔助器是輔助功能,並不治本。
手型輔助器使用起來還是挺方便的,首先是因為「傻瓜式安裝」,按下扳扣接好橫杆就行,不傷琴,也不影響琴蓋閉合。▼
更重要的是因為它能橫跨八個八度,覆蓋全部琴鍵,這樣孩子無論彈到哪個琴鍵都能及時矯正,不用彈到哪挪到哪,反覆拆裝。
而且它的橫杆直徑有1.5釐米那麼粗,承重力強,還不會把娃的手卡出痕。▼
還有超省心的一點是,它適用於市面上各類鋼琴,根本不用考慮型號、長度的問題,閉眼買就行,所以大家如果需要,也是可以看看的,初期可以是一個過渡,中期和後期,使用率就大大降低了,畢竟孩子不可能一直靠這個輔助器來彈琴。▼
握力器和指力器
適用人群:琴童必備,無論哪個級別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握力器和指力器其實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握圈,一個是練指力,對孩子們都很重要,琴童長期必備,因為手指的力度和靈活性是任何階段學琴都需要鞏固的,繞不開。▼
剛開始練琴時,小朋友的手指頭不夠有力、靈活,特別是無名指和小拇指,簡直是「黑洞」般的存在,只要輪到它們,不是太小聲就是彈歪、彈錯、跟不上節奏,讓人絕望。
為了彌補手指力量、靈活度和跨度的不足,他們會開發出各種奇怪的姿勢,手型也保持不了,一旦養成習慣,就非常難改。
握力器解決的是孩子手指力度大小的問題,市面上握力器其實很便宜,大概也就10塊錢到幾十塊錢左右,而且有不同的重量,孩子年紀越大、 學琴越久,需要的握力器重量越大,就跟舉啞鈴一樣的,慢慢增加重量,讓手的伸展-握拳更有力量。▼
指力器解決的是孩子單個手指力度大小的問題,而且也對手型矯正有幫助。價格差異就比較明顯了,幾十塊到幾百塊都有。
指力器的摁壓力度可調節,通過替換兩種不同磅數的彈簧,孩子就可以練習不同的指力。▼
使用時,手指就像玩遊戲一樣,我家Eric每次一玩都愛不釋手。
升降踏板
適用人群:年紀小或高度不夠的孩子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升降踏板價格也差異很大,我選擇的是200-300元價位的這款,因為它能夠支持跟鋼琴的延音系統打通,就是當孩子在升降踏板上踩延音鍵時,也能同步到鋼琴上,而且對型號沒有任何要求,這對孩子學習來說,很方便。▼
如果孩子平時練譜比較少用到延音效果,普通的一個小凳子去支撐腿的高度,也是可以的。如果家裡有合適的凳子,其實一分錢預算也不用花。
但如果孩子有學到,但又高度不夠,為了讓孩子演奏更完整,升降踏板備著,也是極好的。平常基本不需要維護,穩定性還蠻好的。
像我之前選的那個款,可升降的幅度多達14-28釐米,而且靈活可拆卸,倆孩子如果身高差距比較大,交替練琴時調整起來也很簡單。
升降鋼琴凳
適用人群:年紀小或高度不夠的孩子
使用頻率:高頻、長期、一直都需要
孩子的練琴高度和姿勢也很重要,有時候塌手腕不是因為孩子姿勢問題,而是凳子比較低,孩子就是得塌手腕練琴,所以孩子坐在凳子上,抬手,手臂是剛好和琴鍵水平高度,才是標準的座位高度。
以這個高度為基準,升降鋼琴凳是避免不了的。我家買的鋼琴是自配了升降鋼琴凳,但是電鋼琴沒有,所以也因此多看了市面上的升降鋼琴凳的品牌。一般是可以選單人或雙人,我建議大家選雙人,方便陪練。▼
實木材質的升降凳會更持久用,外層有一層綠色環保的薄膜,還可以防水防潮,潮溼的雨季也不怕。
今天的文章來自萌芽研究所BUD(ID:myyjs_bud),作者萌芽是兩個男孩的媽媽,也是世界心理學大師約翰·戈特曼的首位中國實習治療師,創辦了學齡前家庭教育品牌「小芽啟萌」,研發了孩子的第一門百科動畫課、0-5歲的早教啟蒙課、正面管教課、情緒管理課等針對孩子或父母的系列課程,在各大知名育兒平臺均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同時也是噹噹排名第一的育兒暢銷書《教養力》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