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小莫扎特」,三歲學琴五歲作曲,環境與天賦造就完美天才

2020-12-08 騰訊網

文/可馨育兒

作為享譽世界的作曲家,莫扎特一直是很多人學習的對象,也是被羨慕卻無法企及的一個高度,甚至有很多人認為他之後再無像他這樣的天賦作曲家了,但沒想到後輩更強勁,俄羅斯的一個小男孩三歲學琴五歲作曲,被稱為是「小莫扎特」,他的能力可見是非常強的。

這個被稱讚的小男孩長相很秀氣給人一種出塵脫俗的感覺,但和大多數相貌出眾的孩子相比也沒有很特別,可在音樂天賦面前他是特別的。

也是在一次音樂表演中以精湛的琴技讓觀眾為之傾倒,之後他慢慢地走到大眾的視野,被更多的人所了解和喜歡,特別是在表演前的一些動作真的很萌。

而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主要得益於家人。據他媽媽說,在他三歲的時候就對琴很感興趣,聽到琴聲就主動去學習,還能哼出自己的曲調,彈出自己的風格。

看到孩子有這樣的天賦確實很難得,所以就讓孩子拜師學藝,鼓勵他學習慢慢地到了五歲就能作曲,進而一步步走上世界舞臺。

對於孩子這樣的成就,很多做父母的就比較酸了,認為他之所以有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本身的天賦就高,再加上家裡有這樣的音樂基礎,自然能成功。

但其實天賦是一部分,另外他家裡父母並沒有學琴不存在有基礎,主要是父母會教孩子,天賦和環境造就了完美的天才。

父母是孩子成功的關鍵

孩子的能力再突出,如果沒有父母的幫助對於沒有獨立能力的孩子來說,做任何事情都會有一定的阻礙,就像俄羅斯的這位小孩。

倘若父母沒有發現他特別的能力,或者發現了卻沒讓他學習,那天賦再高也是白費,所以父母一定要做好工作才能讓孩子成才。

1、發現能力

孩子的所有能力都是在發展中慢慢凸顯出來的,而作為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的親人,要時刻關注孩子的點滴變化,看孩子對什麼事情感興趣,從而發現孩子是否有某些方面的能力,從而給孩子提供條件讓他去發展自己。

2、提供條件

孩子不管多優秀天賦怎樣的高,都要給他提供條件讓他繼續學習,否則很容易喪失這方面的能力到時後悔也晚了,就像古時天資聰穎的仲永,本來有很好的能力,父母卻沒讓他繼續深造成為大家,而是讓他成為賺錢工具,最後這樣的能力消失了,水平還不如普通人,這一點也可以說環境對孩子的塑造很重要。

3、鼓勵他學習

孩子心性對任何感興趣的東西,都不會說會一直有規律地去堅持,可能今天心情好可以多學習一會兒,明天心情不好就少學或不學,這樣的現象會讓孩子成長速度很慢,所以作為家長應該鼓勵他堅持去學習,告訴他努力以後有怎樣的未來,讓他對其充滿期待,這樣孩子有了奮進的心效果就會更好一點。

而俄羅斯這個天才小男孩之所以能夠站在閃耀的地方被更多人關注,確實是因為母親發現了他的藝術天賦,然後開始帶著他拜師學藝得來的,如果空有天賦,沒有後期的藝術培養,想必他不會在童年時期就達到這樣的高度。

很多父母抱怨教育不平等,認為自己的孩子接觸不到更多的藝術培養,想要他變得優秀真的很難。但其實沒有平等之說,只看你給孩子塑造的環境是否有利於他更好地成長。

父母培養孩子的注意環境

孩子一生下來就有藝術天賦,確實很少見,他表現出對音樂、美術等藝術感興趣是在成長的過程中能接觸到的,如果讓他的童年玩泥巴,不讓他了解其他的藝術,不知道藝術興趣的培養,那他對某種事物感興趣的表現是展現不出來的,所以一定要注意環境對他的塑造。

1、多帶他去開眼界

孩子身上的天賦是有的,但因為環境的局限性,他表現不出對某種事情是否有興趣,為了讓孩子更有藝術細胞,可以多帶孩子去開眼界,讓他知道什麼是藝術,從而通過對其他人的觀察,能夠更好地發現自己的愛好,去實現自己的藝術能力。

2、帶他到專業地方學習

孩子一旦表現出對某些事情感興趣自己卻沒有能力教他的時候,可以帶孩子到專業地方學習,因為這裡有學習的氛圍會影響到孩子更好的發展,並且也會有專業的人進行指導,讓孩子遇到的難題都會有所解決。

3、陪著他認真傾聽

當孩子一個人去學習去發展自己的藝術時,作為父母的雖然沒有能力去指導孩子怎麼去做,但是可以陪著他,認真地去傾聽他的彈奏,或者看他學習,陪著他讓他覺得自己也有觀眾,從而更努力去改進自己的不足。

4、確保周圍安靜

學習的環境要安靜沒有其他特別的事情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才能讓孩子專注地去做一件事,所以在孩子學習時,確保周圍安靜,如果遇到其他事情需要大聲說話時,也可以悄悄迴避,不要影響到孩子的發展。

要想孩子學習的好,其實環境對孩子的塑造能力也是很大的,可以確保孩子在一個舒適沒有外部影響的環境下學習,會讓孩子有事半功倍的效果,畢竟孩子小時對某種藝術感興趣時,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也會更願意去學習,再加上各方麵條件合適會讓他很優秀。

別人的孩子優秀,不是因為他出生富裕的家庭,更不是因為他遇到的是藝術氣息濃厚的父母,而是因為遇到了會發現他能力,從而願意為他的藝術付出讓他去學習的父母,倘若父母很有錢卻缺少發現他藝術細胞的能力,那他沒有環境的塑造,再有能力也不會有成就。

也是因為生活中的很多父母缺少發現,才會給孩子報了很多的藝術培訓課,但事實上孩子不感興趣,學習起來就沒有效果,所以很少會出現天賦異稟的小孩,所以結合孩子的天賦或興趣,給他提供好的環境很重要。(執筆:李西)

圖片來源網絡,只供想像,圖文無關,侵刪。

相關焦點

  • 這位來自俄羅斯的「小莫扎特」,一上臺就震驚世界
    今天這個來自戰鬥民族的5歲俄羅斯男孩,是一個連腳都夠不到踏板的金髮洋娃娃。然而他手指落到琴鍵上的那一刻,卻能震撼到臺下的每一位觀眾!這樣一位被譽為「小莫扎特」的鋼琴小神童會帶來什麼樣的驚喜呢?下面就為大家來揭開他的神秘面紗。在這場演出中,這位鋼琴小神童和鋼琴家丹尼斯·馬祖耶夫進行了四手聯彈。他們飛一般的手速令每一位觀眾都為之震撼。
  • 世上的天才十幾歲就成名了,他就是莫扎特,音樂小神童
    父親是宮廷小提琴師,在4歲時,父親就給他灌輸音樂知識了,再瞧瞧我們四歲的時候在幹什麼,回到正題,下一年莫扎特就開始創作曲子了,果然天才的動手能力不是我們平凡人能夠想像的,三歲能杯唐詩三百首也沒他厲害。小小人兒有大力量,所以他從小就有音樂神童之稱。
  • 世間沒有「天賦」,「天才」靠基因遺傳和刻意練習
    世間並沒有「天賦」,「天才」靠的只是先天的基因遺傳和後天的刻意練習。很多人看到這句話以後,都會持反對意見,畢竟過去我們的環境和文化或是圈層的人們,始終在給我們傳導:世間一定具備某些天賦的人,正如莫扎特。從傳記中我們得知,莫扎特從6歲時就開始作曲,8歲時就寫出人生第一部交響曲,11歲時寫出了一部宗教劇和幾部鍵盤樂協奏曲,12歲時創作了一部歌劇。
  • 小演奏家|李星瑤學琴小記
    小露才華一曲《小羔羊》學音樂2010年10月,在「海倫杯2010上海國際青少年鋼琴賽」6歲組的比賽中,一名來自河南新密市剛滿6歲的小女孩李星瑤,與來自全國各地的選手經過一番激烈角逐,最終毫無懸念地站在了領獎臺上,手持金獎獎盃。在接受觀眾們如潮的掌聲時,更有一處掌聲來的更加深沉,這就是他的老師商維成。
  • 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曇花一現的天才音樂家
    1月27年,在奧地利的音樂之鄉薩爾茨堡,出生了一位音樂界的天才作曲家,沃爾夫岡·阿瑪多伊斯·莫扎特。莫扎特出生在宮廷樂師家庭,父親是天主教樂團小提琴手,作曲家,列奧波爾得·莫扎特。莫扎特的父親有7個孩子但其中5個都不幸夭折,最終只有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存活了下來,所以莫扎特的父親對莫扎特十分珍愛,莫扎特與父親的關係很好。 當莫扎特四歲時,他的父親發現莫扎特具有很高的音樂天賦,便放棄了天主教職務,一心陪同莫扎特進行作曲。
  • 決定人能力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不是天賦,而是長期刻意練習
    不過作者在《刻意練習》裡用一個個切實的理論證據,為我們破解了莫扎特天才傳說的秘密。人們首先提到莫扎特最神奇的地方就是擁有萬中無一的完美音高。目前已經有試驗證明,原本沒有完美音高的孩子經過長期的正確訓練後可以獲得完美音高,就算是成年人,也有經過訓練獲得完美音高的成功案例。
  • 他是數學天才,8歲高考760分,21歲成博士,24歲成頂尖大學教授
    天賦展現早在陶哲軒兩歲時,他的父母就發現了他在數學方面的天分。於是,他在3歲半時,便被送進了私立小學。然而,儘管他的智力超常,但他卻不知道如何同那些比自己大兩歲的孩子們相處。於是,僅僅幾星期後,他的父母就將他送回了幼兒園。在幼兒園的一年半時間裡,在母親指導下,他自學了幾乎全部的小學數學課程。其間,他的父母加入了南澳大利亞天才兒童協會。
  • 他是數學界的「莫扎特」,8歲高考760分,智商超越霍金,如今怎樣
    導語:在任何一個時代,那些能夠被人們稱之為天才的人,一般都是擁有著非常異於常人的能力和腦力。很多天才都是在他們小的時候就被發現了潛力和天賦。但是仍然不可否認的是,任何成功的人,他都需要付出99%的努力,天才也不例外。
  • 莫扎特的生平簡介與鋼琴作品
    莫扎特在音樂方面展現出來的才能可能與其家庭影響和先天的天賦有關。他生長在一個宮廷樂師的家庭,父親是一位頗有才華和聲望的作曲家,一部著名的小提琴演奏論著的作者。在這種環境的影響下,莫扎特繼承了父親的音樂才能,自幼便展現出非凡的音樂才能。
  • 給大學生講莫扎特時,我提了幾個問題,值得深思
    他的父親列奧波爾德.莫扎特(Leopold Mozart),原籍德國,曾先後生有7個孩子,其中5個都過早地夭折,頑強地活下來並長成人的只有最小的兒子莫扎特和他的姐姐安娜。莫扎特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父親的教導下,他3歲開始學琴。進步飛快,在父親的帶領下,莫扎特6歲就和10歲的姐姐安娜開始了漫遊整個歐洲大陸的旅行演出。
  • 音樂天才莫扎特,是一個永遠在跳躍的音符
    莫扎特的天賦1762年,在維也納的申巴龍夏宮,無數奧地利的皇親貴族們將震天的掌聲送給舞臺中央一位蒙著眼睛的小鋼琴家。歡呼與鮮花,讚嘆與喝彩經久不息。小鋼琴家起立,優雅的摘掉了蒙在眼睛上的白色絲絹,露出了他童稚可愛的臉龐。
  • 華裔天才數學家陶哲軒:31歲獲菲爾茲獎,熱愛和堅持比聰明更重要
    沒錯,一定是陶哲軒,這位年少成名、橫空出世的數學天才。年少有為,陶哲軒體內流淌著的數學天賦。陶哲軒出生在澳大利亞的一個華裔家庭,父母是香港大學的畢業生,因而他所誕生的家庭也具有十分良好的教育環境。雖然陶哲軒能夠理解老師所傳授的知識,但是他的年齡實在是太小,也無法與比他大四五歲的孩子正常的交流玩耍,於是,陶哲軒的母親決定將他接回家中,在送他上幼兒園的同時,親自教育和輔導。在母親的教導下,極為聰慧的陶哲軒僅僅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自學完了小學的所有數學課程。
  • "驚嘆世界的神童"莫扎特簡介[圖]
    奧地利音樂家莫扎特的智商:165   奧地利作曲家莫扎特是古典樂派最典型作曲家,與海頓、貝多芬並稱為維也納古典樂派三大作曲家。   1756年1月27日,沃爾夫岡-阿馬德烏斯-莫扎特出生於奧地利的薩爾斯堡一個宮廷樂師之家。他很小就顯露出極高的音樂天賦,在父親的教導下學習音樂。
  • 他7歲自學微積分,8歲上中學,被譽為「數學屆莫扎特」!
    陶哲軒自小就展示了在數學上的超凡能力,由於早慧,他的母親還曾在他僅僅三歲的時候讓他進入小學就讀,而他的超高智商讓他面對小學的課業也綽綽有餘。這僅僅只是陶哲軒數學徵程的一個小開始,接下來的路才像開了掛的主角之路。
  • 那個14歲上大學、17歲讀博、24歲成教授的天才神童,如今怎樣了?
    陶哲軒(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作者所有)而陶哲軒成長經歷中的每一步,也在不斷印證著他的天才之名絕非過譽——10歲、11歲、12歲參加國際數學奧林匹克競賽,分獲銅牌、銀牌、金牌,是年級最小奧賽金牌獲得者,該記錄一直保持至今;14歲時進入澳洲的福林德斯大學就讀,兩年取得學士學位
  • 【小樹專欄】被視為音樂天才的男人 原來也曾經被家長逼著學鋼琴?
    或許他們也想過:「要是我是個天才就好了,一練就會,就不用天天練習了。」但你一定想不到,天才也是要被家長逼著練琴的!貝多芬三歲的時候,疼愛他的祖父去世了,一家的生活全靠父親從宮廷裡領取的微薄薪水來維持,生活不富裕。父親不僅酗酒成性,而且性格固執、暴躁,家裡的重擔都落到了母親的身上。貝多芬的童年,可以說是被壓抑的家庭氛圍充籠罩著。
  • 4歲神童曦曦』是真神童嗎?下面這十位才是
    蕭邦在波蘭被視為神童,1816年6歲的時候開始學習鋼琴,相繼由他的姐姐和母親教授鋼琴演奏技巧。蕭邦是個音樂天才,從小就展現出他驚人的音樂天賦,7歲時便能作曲,他的第一首作品B大調和G小調創作於1817年,體現出蕭邦不同尋常的即興創作能力,他在華沙獲譽為"的繼承人"、"第二個莫扎特"。第二年也就是1818年,8歲的蕭邦在一次慈善音樂會上演奏了的作品,這是蕭邦的第一次登臺演奏,從此躋身波蘭貴族的。
  • 盤點那些古今中外的「天才」與「神童」
    模態邏輯語義學的創始人之一,因果—歷史指稱論的首倡者之一。6歲時就在他所喜愛的領域展現出了驚人的才能,被人們稱為「神童」,後來他還自學了古代希伯來語,9歲就讀完了莎士比亞的所有作品,於2001年,他獲得了舒克邏輯學與哲學獎。
  • 「天才」隕落:7歲被哈佛錄取,8歲會8種語言,後被送進精神病院
    個月時,他已經能夠獨立閱讀《紐約時報》;2歲時,能夠自學拉丁文;3歲時,自學希臘文;4歲時,精通法文……除了精通拉丁語、法語、希臘語、俄羅斯語、希伯來語以及土耳其語等外語外,席德斯還自創了一門新語言,命名為Vendergood。
  • 拆書|《刻意練習》:沒有天賦,如何寫出好文案?
    在研究了一系列行業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後,艾利克森旗幟鮮明地反對天賦論,他發現,決定一個人在所屬領域的能力是平庸還是卓越的關鍵因素,不是天賦,而是練習。 他把在一所頂尖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演奏的學生,按照演奏水平高低,分為優秀,優異和最傑出三組,他發現決定演奏水平高低的不是天賦,三組學生只有一個重要的差別:練習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