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您解鎖 小樹專欄 的
第6篇文章
學樂器的小朋友、大朋友
應該都曾經歷過
「想去玩兒卻被爸媽逼著練琴」
這種情況吧?
不管之前多喜歡樂器,
在這個時刻都苦不堪言。
或許他們也想過:
「要是我是個天才就好了,
一練就會,就不用天天練習了。」
但你一定想不到,
天才也是要被家長逼著練琴的!
這位天才就是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貝多芬1770年出生於德國萊茵河畔的小城波恩。他出身於一個音樂世家,祖父是波恩宮廷樂團的樂長,父親也是一個宮廷男高音歌手。
貝多芬三歲的時候,疼愛他的祖父去世了,一家的生活全靠父親從宮廷裡領取的微薄薪水來維持,生活不富裕。父親不僅酗酒成性,而且性格固執、暴躁,家裡的重擔都落到了母親的身上。
貝多芬的童年,可以說是被壓抑的家庭氛圍充籠罩著。
小貝多芬4歲的時候,當時年僅10歲的莫扎特已名聲大噪,在多國舉行音樂會,收入相當可觀。莫扎特的成功提醒了貝多芬的父親,他決心要把貝多芬培養成像莫扎特一樣的天才少年。不過,和現在大多數父母讓孩子去學樂器的目的不一樣,
貝多芬的父親並非希望孩子成才,而是想利用小貝多芬大賺一筆錢。
於是,4歲的貝多芬開始被迫進行魔鬼式的鋼琴、小提琴學習,幾乎沒有玩樂時光,終日接受著父親的暴力教育。
貝多芬身上雖流著音樂家的血,但那時他還是個孩子,再大的興趣也會被嚴苛、枯燥的練習磨滅。他的琴技與日俱增,八歲時已開始在音樂會上表演並嘗試作曲,但是——
他在這段時期中所受的音樂教育一直非常零亂、沒有系統,對音樂的態度也愈發木然。
這樣的情況持續到1780年,直到聶費老師走進了10歲貝多芬的生活。聶費是位學識淵博的宮廷音樂家,貝多芬成為了他的學生兼助手。
聶費不僅讓他熟悉了德國古典藝術的一些優秀範例,自身對音樂的獨特感受和理解也深深地陶冶和啟蒙了小貝多芬。
在他的指導下,貝多芬逐漸了解了音樂的美妙和深度,也體會出學習音樂的樂趣。貝多芬的正規學習和有系統的教養,實際上是從聶費的細心教導和培養開始的。除此之外,聶費還引導他在1787年到維也納就教於莫扎特 。
莫扎特聽過他的演奏之後,就預言有朝一日貝多芬將震動全世界。
莫扎特的話果然在日後成為了現實。
雖然貝多芬30多歲幾近失聰時才創作第一部交響曲,但正是因為他早年豐富而穩固的積澱,加之遭受的苦難成為他創作力量的源泉,令他創作出一部部慷慨激昂、生命力旺盛的史詩級樂章。
貝多芬於1827年3月26日在維也納辭世。死時沒有一個親人在他身旁,但是在下葬之日,所有的學校全部停課表示哀悼,有兩萬群眾護送著他的棺樞,他的墓碑上銘刻著奧地利詩人格利爾巴採(1791-1872)的題詞:
"當你站在他的靈柩跟前的時候,
籠罩著你的並不是志頹氣喪,
而是一種崇高的感情;
我們只有對他這樣一個人
才可以說:
他完成了偉大的事業……"
貝多芬的偉大不僅是因為他在音樂上的貢獻,還因為他的堅毅、樂觀、不屈。那種敢於叩問人生、敢於挑戰命運的精神,將永遠在歷史的天空中閃閃發光。
2021年1月16日
九棵樹·上藥之夜——
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音樂盛典
將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上演
近期即將開票,敬請期待
藝術,觸手可及
----
「生機,詩意,未來」
九棵樹(上海)未來藝術中心
我們用心對待每一次相遇
--
掃描二維碼添加「藝小樹」客服,進入九棵樹會員交流群,掌握一手演出、沙龍、籤售、明星見面會、優惠信息~
歡迎關注「九棵樹未來藝術中心微票務」
點擊「在線購票」了解更多演出劇目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