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認識一個新朋友,他問我「你喜歡什麼啊?」靈魂拷問。我認真思考了很久,忽然發現,我好像沒什麼喜歡的東西。
這樣就比較尷尬了。
我清了清嗓子,說:「我大概,也許只喜歡活著吧。」
這也許是一個十分傷感的話題。
不喜歡和苦澀的事情倒是挺多,比如上班,上班被客戶罵、加班,加班被領導罵,被罵完再繼續加班......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我就撲哧一下洩氣了,失去了快樂的能力。面對如此生活,這好像挺正常,也不正常。
翻翻以前的照片,圓圓臉,眼神清澈,再看現在的自己,嘴角向下,一副苦相。
於是我決定裸辭,先狂睡一天,肥宅快樂水,外外賣,抱著自己的貓看電視,但是我發現我不快樂,反而開始擔心我的體重會不會增加。
如此三天之後,我又開始擔心我下一份工作要做什麼,又開始瘋狂在網上投簡歷,面試,然後在上班前又近鄉情怯,在新公司門口踱步,不知道進還是不進。
終於,我意識到我失去了快樂的能力——我上一次發自內心的大笑是什麼時候來著?
啊,我居然成為了一個快感缺失的人,好悽慘。?
簡單來說,快感缺失是一種不能體驗到愉悅,或對快樂體驗能力下降的表現。
很像大家平常說的「喪」。只不過有些人的喪是暫時的,當事情塵埃落定後,往往能滿血復活,失去的快感也能再回來。而有些人的喪是持續的,失去的快感難以恢復。
快感缺失的症狀有很多,有的人如行屍走肉般死寂,有的人喪失了對快樂的感知,有的人變得非常麻木……
只是說當你發現自己喪失快樂能力的時候是該關心一下自己的情緒啦。
有的人卻喜歡到醫院檢查一下自己的問題,你越查,越容易覺得自己渾身都是病——可能只是需要多喝熱水的小感冒而已。
祝每個人都能有保持快樂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