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雅而溫良的「食客」——草蛉,一隻成蟲一生可食4000隻蚜蟲

2021-01-08 夏天的風吹進心海裡

大家好,感謝各位的關注,今天小編給大家要說的是專吃害蟲的草蛉。草蛉體形文雅別致,性情溫良。身體細長柔軟,全身為草綠色,也有黃綠的、黃的和白色的;咀嚼式口器,細長的觸角,呈絲狀,伸向前方,不停地擺動著;複眼大而具有金屬的光澤,乍看金碧輝煌;翅膀多半無色透明,少數有槽斑,翅脈呈網狀,脈色為綠色或黃色。平時在植物上棲息,長長的翅膀放在腹部背面,並大大地超過腹部,翅呈屋脊狀,稍翹起。

草蛉

草蛉屬脈翅目草蛉科,為捕食性昆蟲。其種類較多,我們常見的草蛉有中華草蛉、大草蛉、麗草蛉和葉色草蛉等。草蛉是一種完全變態的昆蟲,它的一生經過卵、幼蟲、蛹(和繭)、成蟲四個發育階段。一般情況下,草蛉從卵到成蟲要經過21~28天才完成。草蛉性成熟後,便開始交尾,交尾後的草蛉,不久便開始產卵。產卵時,其腹部末端在植物葉片上先分泌出一點粘性很強的液體,隨即將腹部往上一翹,拉成一條細細的絲,於後便成系柄,這時草蛉馬上在系柄的頂端產一顆卵,緊接著產第二、第三……顆卵。

蚜蟲

由系柄託起的草蛉卵,很牢固,隨風搖動而不折斷,卵也不會脫落下來。草蛉不是在任何植株的葉上產卵,而是選擇蚜蟲密集的葉片上產卵。蚜蟲越多的地方,它產的卵也就越多,以保證草蛉幼蟲出生後有充足的食物。草蛉的卵很小,大約有1~1.5毫米長,橢圓形或倒卵團形,白色。從卵裡孵化出來的草蛉幼蟲,體長形,兩端稍尖,亦為咀嚼式口器,上下顆合成了長的吸管,伸在頭的前面,能咬著蚜蟲等害蟲的身體,吸吮其體液。草蛉的幼蟲爬得快,善於捕食蚜蟲。剛孵化出來的草蛉幼蟲,特別能吃和貪食,』常常爬到蚜蟲群裡,一個一個的小蚜蟲便葬進它的腹內,故有「蚜獅」之稱。還有些草蛉的幼蟲,常把吸食一空的新蟲屍體外殼放在背上,堆集很高,甚至把自己的身體蓋了起來。

草蛉

草蛉除捕食蚜蟲外,還捕食同翅目的介殼蟲、粉蝨、木、葉蜂等,纓翅目的薊馬,鱗翅目的蛾、蝶的卵和小幼蟲,鞘翅目的甲蟲的卵和幼蟲,膜翅目的葉蜂卵等多種農、林、牧草和各種花草的害蟲。大草蛉喜歡捕食農作物和各種果樹上的棉蚜、桃蚜、麥蚜、柳蚜等,麗草蛉喜歡捕食菜好等,中華草蛉喜歡捕食棉蚜等。草蛉的幼蟲,除喜歡捕食好蟲外,還捕食棉鈴蟲和其它害蟲的卵。這些都是危害農作物的害蟲喲。

草蛉

論其草蛉的食性,除捕食多種軟體昆蟲和蟎類動物性食物外,還取食非肉食性的食物,如昆蟲排出的蜜露、植物蜜腺的分泌物和少量的花粉等,但主要以捕食昆蟲和昆蟲幼蟲、卵為主。草蛉和它的幼蟲都是捕食性的有益小動物。草齡的身體雖小,但食量較大,通過人工飼養觀察和文獻記載:一隻大草蛉幼蟲,一生平均可食蚜蟲677.6隻,成蟲食好488.2隻;麗草蛉幼蟲一生平均食蚜2077隻,成蟲食蚜達4000隻以上;中華草蛉幼蟲一生可食紅蜘蛛各蟲態約1400~1700隻,或粉蝨2齡若蟲300多隻;普通草蛉一個幼蟲可食介殼蟲3780隻,或蚧卵6487粒;亞非草蛉幼蟲,一生可食蚜蟲167~172隻,或葉蟎卵及幼蟎900多粒(只)。

草蛉捕食蚜蟲

草蛉分布廣,全國各地均有。它在一年發生世代因地區、種類而異,一般每年可發生8~5代,多6~7代。福建沙縣一年內大草蛉發生6代,冬季以蝴越冬,黑年3月羽化為成蟲,在桃樹等果樹上捕食蚜蟲,第一代幼蟲也多是以桃蚜為食,第二代大草蛉已轉移捕食其它樹木上的好蟲。六、七月第三代大草蛉正值玉米、高梁和豆類農作物好蟲發生時期,也是一年中田間草蛉蟲口最多的時期,能有效地抑制這些蚜蟲的發生。第四代,因氣溫高,產卵量下降,田間蚜蟲也不多了,第五代大草蛉出現期,田間甘蔗、蔬菜等蚜蟲較多,氣候也比較適宜,草蛉的蟲口稍有回升。到第六代時,氣溫下降,蟲口又趨減少,蚜蟲數量也減少。由此可見,一年中5~9月份,是害蟲危害最嚴重時期,也正是草蛉繁殖的盛期。

草蛉

草蛉也受敵害,例如馬蜂、胡蜂,螳螂等能捕食草蛉。草蛉體弱,抵抗力不強,不少的夥伴被別的捕食性昆蟲吃掉。為了逃避敵害的侵襲,保存自己,平時隱蔽和偽裝起來。它的身體顏色和植物的顏色很相稱,不是草綠色,便是黃綠色,同植物莖葉顏色一樣,不易被敵人發現。當它吃飽後,便找個隱蔽地方藏起來,一般不到處活動。

草蛉捕食蚜蟲

草蛉多棲息和活動在蚜蟲繁衍的地方。但棉園、菜園和果園要打藥,對草蛉的生活、繁殖有一定影響,對成蟲和幼蟲有殺傷作用。草蛉對農藥有較高的忍受力,殺蟲脒對中華草蛉無明顯的殺傷力,而敵敵畏對草齡成蟲殺傷力較強,因此施藥時,要施用對它危害較小的農藥,以便保護草蛉。除了草蛉以外,還有粉蛉和褐蛉等。粉蛉是最小的脈翅目的昆蟲,體長只有2~8毫米,身體和翅上都覆蓋著一層白色的蠟質粉;褐蛉,黃褐色,少數為綠色。粉蛉和褐蛉生活在果園的果樹和園林的樹木上,能捕食蚜蟲、介殼蟲、木蝨、粉蝨、葉嬋和紅蜘蛛等害蟲,亦為農林業上的有益昆蟲。為了更好地利用草蛉滅蟲,除積極保護自然界的草蛉外,還可進行人工飼養繁殖草蛉,有效地加以利用。人工飼養繁殖草蛉的養蟲室,要求空氣流通、無異味、光線充、冬暖夏涼。養蟲室內備有飼養架,用來放置飼養瓶或飼養籠。

草蛉出蛹

草蛉的幼蟲飼養。飼養幼蟲的玻璃容器可用容積為500老升的罐頭玻璃瓶代替。用白紙或乾淨的舊報紙。摺疊成4釐米寬的紙折,折15~20折,再橫剪成1釐米寬的紙條,將剪下的有折的紙條(不要拉直紙條上的皺摺),沿著瓶壁排放在瓶底,以排滿為度,而成「菊花」形,在上面再排一層或撒些3~4釐米長的麥秸,使式成為許多隔離小區,以減少草蛉幼蟲接觸的機會,避免相互殘殺。

草蛉捕食蚜蟲

飼養瓶準備好後,瓶內放入快孵化並發灰色的草蛉卵,一瓶內散撒100粒左右為宜。草蛉卵可在野外採集或人工繁殖。瓶口用雙層紗布扎封或用60目細銅紗封口,以免幼蟲爬出或受草蛉天敵危害。草蛉幼蟲出來後,每日餵1~2次小蚜蟲或倉庫內的蟲卵,三齡以後幼蟲食量大,應增加飼餵次數。在蚜蟲繁殖生長期,可以從植物上採集蚜蟲。採集時用棍輕敲植株,以震落蚜蟲,收集起來,並儘可能不使蚜蟲受傷。把收集的蚜蟲裝入放滿紙卷的廣口玻璃瓶裡,蚜蟲躲藏在紙卷內。餵草蛉幼蟲時,可夾取帶有蚜蟲的紙卷放入飼養瓶即可。夏天,草蛉幼蟲經過7~9天的飼喂,即可結繭化蛹。當幼蟲結繭率達80~90%時,可進行收繭。未結繭的幼蟲,移入飼養瓶內再繼續飼養。收繭時,用毛筆輕輕的把繭集中,放入玻璃容器內,上蓋兩三片新鮮的植物葉,以保持溼度,促使羽化。羽化出來的草蛉,可釋放田間,也可再飼養繁殖。

草蛉幼蟲捕食蚜蟲

草蛉成蟲的飼養。把成蟲放在用馬糞紙製成的飼養籠內(圓筒形,兩頭用紗布蒙嚴)飼養,籠內設有小的飲水器和飼料槽,籠壁、籠頂和底部襯上一層紙,以作成蟲產卵的卵箱。成蟲的飼料是由酵母粉(25克)、糖(10克)、蜂蜜(10毫升)和水(100毫升)配製而成的。草蛉發育成熟後,便交尾產卵,雌草蛉每隻平均產卵500~1800粒。產卵期長達30~50天,因草蛉的種類不同產卵量和產卵期也不同。草蛉釋放田間時,可採用卵、幼蟲和成蟲三種釋放方法。第一種方法,釋放蛉卵。一般以在棉鈴蟲產卵盛期為好。釋放蛉卵時,將卵箔剪成長條,每條約20粒卵,一端固定在植物葉片上,每隔2~3米放一卵箔條。釋放蛉卵方法雖然簡便,但易被螞蟻或其它天敵捕食。

草蛉

第二種方法,釋放初齡幼蟲。在小塑膠袋內裝鋸末50克,從飼養籠內取出呈灰色又快孵化的卵箔,用刀緊始著紙把卵輕輕地刮下,每袋放進蛉卵500粒左右,再放入一些蚜蟲(或米蛾卵),紮緊袋口。待蛉卵孵化後,將初齡幼蟲均勻地撒在植株的葉片上,每畝釋放2萬隻左右為宜。草蛉幼蟲爬到植株葉背蔭蔽處,捕食害蟲。釋放幼蟲,應在田間出現棉鈴蟲卵兩天內釋放。第三種方法,釋放成蟲。先將成蟲移置於黑暗的紙筒或箱內飼養,於早晨運至田間或果園,打開筒口或箱口,持筒人在田間緩緩走動,成蟲便均勻地飛到附近農作物或果樹上捕食害蟲,用這種方法釋放草蛉滅蟲,見效快,損失小。對於草蛉一些知識大家有所掌握了嗎?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感謝大家的欣賞,對草蛉有自己看法朋友們可以留言討論哦。

相關焦點

  • 你拍攝過草蛉麼,草蛉是一種什麼樣的昆蟲
    蚜獅,草蛉的幼蟲草蛉(脈翅目/草蛉科),身體細長,複眼有金屬光澤。觸角細長,翅膀透明。很是漂亮。草蛉是完全變態昆蟲,一生經歷:卵-幼蟲-蛹-成蟲四個階段。草蛉卵的安放很有特點,卵通過絲狀長柄與草葉等物體連結,這樣可以避免成為其它昆蟲的食物(一直未能拍攝到草蛉卵的照片,借網絡圖片一用,見諒)。如下圖
  • 討厭~人家才不是葉子長毛啦,人家是草蛉的卵
    雖然相機像素有點渣渣,大家應該還是可人家才不是東西上長的「毛」,人家是草蛉卵草蛉的卵非常好認,它那標誌性的形態相信你見過一遍絕對不會忘記。▲草蛉的卵草蛉一般會把卵產在蚜蟲比較多的地方,以保證幼蟲孵化後就能夠得到充足的食料,但是也不排除有些不走尋常路的粗心媽媽把卵產在一些奇奇怪怪的地方,比如玻璃窗、汽車後視鏡、洗衣機、水管、欄杆等等這些詭異的地方。
  • 白粉蝨、薊馬、蚜蟲,深度解析刺吸式口器害蟲為啥這麼難打!
    一生可產卵3000~4000粒,1代後種群數量可增長140~150倍,並且世代重疊,繁殖數量呈指數增長!薊馬:一年可發生3-20代,南方區域一年多達20多代,一頭雌蟲一次產卵22~35粒,從卵到成蟲僅需14天,世代更替快,產卵多,容易泛濫成災。
  • 解密:你不知道的蚜蟲二三事~~~
    2、超強繁殖能力及不同季節不同繁殖方式蚜蟲之所以能成片成片危害,是因為蚜蟲的繁殖力很強,一年能繁殖10-30個世代,世代重疊現象突出。雌性蚜蟲一生下來就能夠生育。3、被包養的「奶牛」蚜蟲多的地方往往還會有螞蟻。你看到圖後可能最先想到的是螞蟻要吃蚜蟲,那就錯了。當你繼續看下面的文字,你會感到很有趣。蚜蟲以植物的韌皮部篩管中汁液為食,其進食方式是被動的,因為一旦篩管被刺穿,在高壓作用下,汁液就會自動進入蚜蟲的食道。植物內含有低濃度的含氮物質用於製造蛋白質。
  • 蚜蟲、粉蝨打不住?不怕,給你一份防蟲寶典
    在保證通風的情況下,要儘量選擇目數較大的防蟲網,防止粉蝨和蚜蟲遷飛入棚室內。懸掛粘蟲板蚜蟲、粉蝨蟲體小,若不注意,非常容易忽略過去,等到發現時棚內蟲害已經非常嚴重。懸掛粘蟲板可以提早發現這些小型害蟲的發生狀況,並起到一定的殺蟲作用。蚜蟲、粉蝨具有趨黃性,可在棚內懸掛黃色粘蟲板進行誘殺。
  • 瓢蟲、草蛉、螽斯不見蹤影 "秋蟲唧唧"就此遠離?
    這條有些難走的路,也總是能給他帶來驚喜:「九溪的蟲子很多,瓢蟲、食蚜蠅、草蛉、蝽、螳螂、蚱蜢、螽斯,隨便數數都有十幾種,基本杭州常見的昆蟲在這條路上都能拍到。」  身為昆蟲迷的沈可,為了拍到蚜獅捕食蚜蟲的照片,甚至還專門養了一隻蚜獅在家裡。但就在今年初夏,他去給家裡的蚜獅尋找食物——蚜蟲的時候,發現有點不對勁。  「很奇怪。」
  • 700多萬隻蟲子「降落」鄭州 對付天牛紅蜘蛛
    鄭代平說,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這次投放花絨寄甲、瓢蟲(異色瓢蟲)、捕食蟎(胡瓜鈍綏蟎)三種昆蟲,防治天牛、蚜蟲、紅蜘蛛,分別投放達3萬隻、5萬隻、750萬隻,「一隻捕食蟎,一天就能吃6隻紅蜘蛛。」這些益蟲將被投放在金水、中原、二七、管城、惠濟五區的主次幹道道路綠化帶、行道樹和遊園植物上,如嵩淮遊園、商城遊園及建設路、迎賓路、文化路、鄭上路、嵩山南路等路段。
  • 700多萬隻蟲子「降落」鄭州 它們「以蟲治蟲」主力軍
    鄭代平說,鄭州市綠化工程管理處這次投放花絨寄甲、瓢蟲(異色瓢蟲)、捕食蟎(胡瓜鈍綏蟎)三種昆蟲,防治天牛、蚜蟲、紅蜘蛛,分別投放達3萬隻、5萬隻、750萬隻,「一隻捕食蟎,一天就能吃6隻紅蜘蛛。」鄭代平說,大可不必擔憂,「像花絨寄甲的成蟲,只以枯枝、落葉和樹幹的老表皮為食。這些益蟲的數量會根據害蟲的數量自我調節,達到生態平衡。」認識它們花絨寄甲花絨寄甲,被認為是寄生性昆蟲,其名字裡的「寄」就反映了其習性。
  • 揭秘小車開出神秘花真相:花開蟲現 原是草蛉寶寶
    ,陳先生的朋友時不時會圖新鮮來看花,雖然專家判斷是草蛉的蟲卵,但大家仍不死心,都期待著花開的時刻。  關於草蛉寶寶,還有一個有趣的特徵不得不提,那便是幼蟲每當把蚜蟲等食物吃盡吸光後,還會把吸空的蟲殼和枯枝爛葉等背在背上,不停地行走,就像當年沙和尚將骷髏頭串起來掛脖子上一般。所以,當看到一團灰渣渣從你眼前走過時,可能下面就是扛了一身養家重擔的小蚜獅呢!
  • 紅蜘蛛,蚜蟲,蚧殼蟲,嚴重危害農作物,如何乾淨快速殺蟲
    表面呈現灰白色,葉片背面布滿紅蜘蛛的卵,若蟲,成蟲。受危害嚴重的農作物葉片,出現捲縮,綠色素消失,變為紅褐色,黃色等乾枯狀,受害的農作物,個體小,生育不良,產量質量均下降,嚴重者造成整株乾枯。蚜蟲又叫膩蟲,粘蟲,屬於刺吸式害蟲,在北方春天,夏天,秋天都有發生,在南方一年四季均可發生危害。
  • 蚜蟲防治不再難,分享多種防治蚜蟲的方法,簡單有效任您選
    蚜蟲是世界上繁殖速度最快的昆蟲,對農作物的破壞性非常大。密密麻麻的蚜蟲總是讓農民朋友手足無措。其實,防治蚜蟲的有效辦法有很多。接下來分享一下蚜蟲的防治技術,希望解決農民朋友的煩惱。蚜蟲的特點蚜蟲之所以難防治是因為它的繁殖速度特別快,一年可以繁殖幾十代。主要危害白菜、甘藍、蘿蔔等十字花科的蔬菜。成蟲和若蟲喜歡寄生在植株的幼嫩部位以及葉片的背面,刺吸植株的汁液,使葉片發黃、皺縮、枯萎。此外,蚜蟲還可以傳播病毒病,危害植株正常生長。蚜蟲會對產量造成極大影響,我們要熟練掌握防治蚜蟲的技術。
  • 瓢蟲:美麗的一生綻放80天
    根據食性,瓢蟲可分為肉食性、菌食性與植食性三類。肉食性瓢蟲是蚜蟲、介殼蟲、粉蝨、葉蟎等農作物害蟲的天然「殺手」,對人類有益,佔瓢蟲總量的絕大多數。瓢蟲中的益蟲,無論幼蟲還是成蟲,都喜食蚜蟲,平均一天,能夠吃掉100多隻。
  • 蚜蟲有哪些天敵?
    瓢蟲 瓢蟲為鞘翅目瓢蟲科圓形突起的甲蟲的通稱,常具紅、黑或黃色斑點,捕食性瓢蟲多以蚜蟲為食。許多瓢蟲只在特定的生境中生活,有時僅限於特定生境的少數幾種植物上。相反,許多種類如異色瓢蟲、龜紋瓢蟲是廣布的,許多生境中均可發現它們的蹤跡,當生境中獵物變少時會離去他出尋找食物。
  • 【蟲研捷報】白堊紀緬甸琥珀中首次發現脈翅目草蛉科
    草蛉科是脈翅目中繼蟻蛉科的第二大類群,目前世界上已知80屬1200餘種,包括4個亞科:Limaiinae、Apochrysinae、Chrysopinae、Nothochrysinae,其中Limaiinae為中生代的滅絕亞科。草蛉幼蟲因具有捕食蚜蟲、蟎類等的習性,因而可用於生物防治。此外,一些草蛉幼蟲還具有背負雜物進行偽裝的習性。
  • 柑橘粉蝨、金龜子、柑橘蚜蟲,三種常見害蟲防治方法你還不知道?
    點擊關注,每天了解一點種植知識柑橘粉蝨、金龜子、柑橘蚜蟲,作為三大常見柑橘害蟲,你了解它的發生規律和防治方法嗎?柑橘粉蝨柑橘粉蝨的幼蟲危害葉片背面為主,幼蟲群聚與葉背面刺吸汁液。同時對果實表面和嫩枝造成危害,引起枯梢和落葉。
  • 繡線菊蚜蟲的綜合防治方法
    危害方式:群集在幼葉、嫩梢及芽上,被害葉片向下彎曲或稍橫向捲曲,嚴重時可蓋滿嫩梢10釐米內和嫩梢反面,使植物營養惡化,生長停滯或延遲,嚴重的畸形生長。成蟲:無翅雌蚜體長1.6毫米左右,體多為黃色,腹管與尾片黑色,足與觸角淡黃至灰黑色,腹管圓管形,有瓦紋,基部較寬尾板端圓。有翅雌蚜體長約1.5毫米,近紡錘形,頭、胸、腹管、尾片黑色,腹部綠色或淡綠至黃綠色,有黑色斑紋,觸角絲狀,較體短。 防治方法: (1)木本花卉上的蚜蟲,可在早春刮除老樹皮及剪除受害枝條,消滅越冬卵。 (2)保護和利用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