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背後的科學家|卡裡科:「無名之輩」也能解救眾生

2021-01-14 和訊網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法新社2020年12月17日發表題為《科學家的mRNA痴迷曾讓她丟掉工作,現在卻成為新冠疫苗的關鍵》的報導稱,匈牙利出生的科學家卡塔琳·卡裡科對於研究用一種名為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物質抗擊疾病的痴迷,曾讓她丟掉了在美國某知名大學的教職。這所大學當時對這個設想不以為然,認為是死路一條。現在,她的開創性研究可能將把世界從一場百年不遇的疫情大流行中解救出來。

報導稱,現年65歲的卡裡科在上世紀90年代把大部分時間用在了撰寫撥款申請上,以便為自己的mRNA研究爭取經費。mRNA是告訴細胞製造那些對我們機體保持存活和健康必不可少的蛋白質的基因分子。

報導還稱,她當時相信,mRNA中含有治療疾病的密鑰,對於治療疾病,擁有更多合適種類的蛋白質可以起到幫助——例如修復中風後的大腦。

她說:「我本來應該升職了,但後來他們降了我的職,並希望我自己離開。」

報導指出,卡裡科當時還沒有綠卡,她需要一份工作來延長籤證。她還知道,如果沒有了可觀的員工折扣,她將無法讓自己的女兒上完大學。

她決定屈就一個更低級別的研究職位,依靠微薄的薪水勉強度日。

她說,那是她人生和事業的低點,但「我只是想……你知道,實驗臺就在這兒,我必須要把實驗做得更好一些」。

報導稱,到上世紀80年代末,科學界的多數人都把重點放在利用DNA實現基因療法上,但卡裡科認為,mRNA同樣有希望,因為大多數疾病不是遺傳性的,並不需要永久改變我們基因構成的解決方案。

報導指出,卡裡科和她的主要合作者德魯·韋斯曼一起發現,人工合成mRNA的四個構建單元中的一個存在缺陷——而通過利用一個改良的版本予以替換,他們得以攻克這個問題。

報導注意到,他們在2005年就這項突破發表了論文。然後在2015年,他們發現了一種向實驗鼠體內輸送mRNA並幫助將其置於細胞的正確部位的新方法。

報導表示,這兩項創新都是輝瑞公司及其德國合作夥伴生物新技術公司研製的新冠疫苗,以及莫德納公司所生產的疫苗的關鍵。卡裡科目前是生物新技術公司的資深副總裁。

報導稱,儘管卡裡科並不希望過分誇大這一點,但是作為一名外國出生、在一個由男性主導的領域工作的女性,她偶爾感到自己被人輕視——她說,講完課後人們會走上前來,詢問「你的上司是誰」?

現在,如果輝瑞和莫德納的疫苗一切順利的話,不難想像諾貝爾獎委員會將對卡裡科和其他mRNA研究者予以嘉獎。

報導指出,這對卡裡科來說將是件喜悅和遺憾參半的事情——以前每年的諾貝爾獎宣布後,她已故的母親總會打電話詢問她為什麼沒有被選中。

而她會笑著回答:「我一輩子從來沒有拿到過(聯邦)撥款,我是無名之輩,甚至不是大學教師。」對此,她的母親總是回應說:「但是你幹得這麼賣力!」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揭秘馬斯克「瞄準」的mRNA技術:從新冠疫苗出發或將顛覆行業
    關於mRNA技術的理想藍圖就此展開,雖然那時已有科學家預測mRNA療法將在未來佔據重要地位,但所有人並不知道,在幾十年後的今天,mRNA在這場新冠疫情中掀起如此巨大的風浪。在輝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獲批緊急使用前,這項技術尚未誕生過一款疫苗或者療法被廣泛使用。
  • 揭秘馬斯克點讚的mRNA技術:從新冠疫苗出發 或將引發一場藥理革命
    1961年,在加州理工學院的一個實驗室,科學家首次成功提取到mRNA;1990年,威斯康星大學的科研團隊首次發現,將體外轉錄的mRNA注射至小鼠骨骼肌內,可以表達相應蛋白質並產生免疫反應,震驚學術界。關於mRNA技術的理想藍圖就此展開,但在輝瑞/BioNTech的新冠疫苗獲批緊急使用前,這項技術尚未誕生過一款疫苗或者療法被廣泛使用。
  • 2018年國產最佳電影《無名之輩》
    給大家推薦這部電影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數據:《無名之輩》目前票房已經超過7億,豆瓣評分8.2分,口碑和票房都表現十分出色。電影《無名之輩》裡面有著:一個不惜一切為了證明自己說的是真話的保安,一個為了愛情而離婚的失敗的房地產商人,一個男孩為了自己的父親,單刀赴會,為了可以找回當年做協警時的風光,兩個衝動型犯罪沒能去搶銀行反而是戲劇性的搶了一堆模型的劫匪,一個洗腳店坐檯的服務員,2把真槍和一把玩具水槍,2個早戀的男女以及一幫警察和路人甲~在如此複雜的人員關係中,包含著親情
  • 2018初冬檔電影觀眾滿意度:《無名之輩》成最大驚喜
    單片滿意度:《無名之輩》以81.5分領銜,《冰封俠:時空行者》歷史最低2018年初冬檔調查的9部國產影片中,僅有3部影片滿意度超80分進入「滿意」區間,剩餘6部影片滿意度均不足78分,其中有1部影片得分在70分以下。從對應的票房表現上看,除《無名之輩》累計票房近7億元(截止12月6日)以外,其餘影片票房均未過億。這再次印證,影片質量過硬是取得良好票房回報的第一要義。
  • 這部電影《無名之輩》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
    這部電影《無名之輩》講述了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對於現實的生活,我們都是無名之輩,甚至連做夢的權利都沒有。笑中有淚,我覺得這真是一部好電影。它的淚點不是刻意營造的,是演員的實力演繹,是他們把每個人物刻畫的太深入了。裡面的人都是簡單的無名之輩,雖無名卻有各自的尊嚴,人物太有靈魂了,編劇和導演和演員成就了這部片子。
  • 外媒: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秘密成分》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使用同樣革命性技術的兩種突破性疫苗在防止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這兩種疫苗設計方法的不同影響了二者的增產速度和分發方式。
  • 科學家怎麼看輝瑞新冠疫苗?
    科學家們迎來了第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款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但是,關於它能提供多少保護、保護誰和保護多久的問題仍然有待回答。成功了!一項新冠病毒疫苗試驗宣布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科學家對此表示歡迎,但也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是最後一輪「III期」人體試驗的第一份報告。
  • 《無名之輩》「憨匪VS悍婦」特輯上演方言爆笑互懟
    章宇與任素汐正面掰頭  由知名青年導演饒曉志執導,陳建斌、任素汐、潘斌龍、章宇、馬吟吟、王硯輝、程怡、寧桓宇、九孔、鄧恩熙等多名實力演員共同主演的荒誕喜劇電影《無名之輩》將於11月16日在全國各大影院上映,
  • 《無名之輩》——2018又一部戳中觀眾G點的國產電影
    什麼樣的影片能戳中觀眾的G點,成為票房黑馬?這個年末,繼《我不是藥神》之後,又一部溫暖低調的低成本電影登上銀幕,在微博朋友圈快速發酵,從《毒液》、《神奇動物》等眾多歐美大片的夾擊中突出重圍,有望成為下一匹票房黑馬。這就是電影《無名之輩》。這部光從名字就看得出主角定位(屌絲)的電影由話劇導演饒曉志執導。
  • 《無名之輩》裡的平凡人「幹大事」,底層人民頂起整個社會
    相信我們大家都有同樣的一個感受,那就是你我都是無名之輩。在當今這個社會,最不缺的可就是平凡人。最近有這麼一部電影,無名之輩講的好像就是社會裡的你我他。但是有一句都得說,那就是平凡人也能幹大事,底層人民才撐起了整個社會。《無名之輩》裡面的男主角,讓我們想起了在生活中慘遭失敗的人。
  • 信使核糖核酸:兩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
    【寫在前面】邊聽邊讀海外英文媒體的純正英語,堅持三個月,聽力、語感都能up up!mRNA: Technology behind Two COVID-19 Vaccines信使核糖核酸:兩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It takes years of research and testing
  • 全球首款 mRNA 新冠疫苗背後的中國力量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學博士 @二手的科學家 審核意見:新冠 mRNA 疫苗的研發離不開各國科學家和各國監管部門的緊密合作,同時,也離不開基礎科研的長期積累。上文中提到的「S-2P 技術」,正是一群科學家多年來將結構生物學和疫苗研發緊密結合的產物,而並非新冠病毒爆發後才有的一蹴而就。
  • ...重組新冠疫苗背後的康希諾生物:已研發15種疫苗產品 正在衝擊A+H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全國首款重組新冠疫苗背後的康希諾生物:已研發15種疫苗產品,正在衝擊A+H 在多家藥企搶跑新冠疫苗研發賽道之際,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06185.HK)率先傳出了好消息。3月18日早間,康希諾生物正式在港交所官宣公司重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 新冠疫苗背後的科學家|沙欣和圖雷吉:學霸夫婦身價不菲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印度時報》網站日前刊發題為《這對夫婦一心想治癒癌症,卻搞出了可能終結新冠疫情的疫苗》的報導稱,2020年12月初,英國批准在本國公民身上接種輝瑞公司和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的新冠疫苗,從而成為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
  • 2018盤點之最火電影:「無名之輩」成票房黑馬,悲傷逆流成河奪冠
    2、「無名之輩」無名之輩故事清楚,人物脈絡簡介,可算是近期電影中難得的佳作,無名之輩劇中來臨的劫匪女主也並不懼怕,因為女主覺得死了也就死了反正自己也都這樣了,看到這小編覺得女主對生活的無奈,但是劫匪由於種種原因好像喜歡上了女主,到影片的最後女主讓劫匪打開煤氣但是劫匪沒有這樣做而是留下了一幅畫就離去了。
  • 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
    原創 陳正權、陳禾君 上海新華醫院康復醫學科新華科普新冠疫苗研發——爭分奪秒的科技之戰自去年12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團結一心,共同參與了防疫阻擊戰。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了離漢通道管制,我國的新冠肺炎防控也進入了常態化的趨勢。為最終戰勝新冠肺炎,我國疫苗的研發爭分奪秒。截至目前,已取得一些階段性成果。我國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具體取得了哪些進展?不同技術路線的作用原理分別具有哪些特點?本次科普將為大家全面解答。
  • 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
    原標題:英媒:新冠疫苗研發為何能快如閃電?參考消息網1月8日報導英國《自然》周刊網站1月7日一期發表了題為《新冠疫苗研發的閃電速度——以及它對其他疫苗的意義》的文章,作者為菲利普·鮑爾,文章稱,令新冠疫苗得以迅速問世的研究並非始於2020年初。
  • 張益唐破譯孿生素數猜想:無名之輩的逆襲—新聞—科學網
  • 蛾子裡飛出新冠疫苗?為了讓人人都打得起疫苗,科學家們操碎了心
    (圖源:CFP)蛾子裡能「飛」出平價新冠疫苗嗎?想要探討一款疫苗有多大降價的空間,得先明白它為何定價如此之高。在我國,科研人員採用了「五路並進」的策略,同時對滅活疫苗、核酸疫苗、重組蛋白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及減毒流感病毒載體疫苗展開了研製,以期儘早找到安全又有效的疫苗。而在西方,一些科學家不僅想找到有效的疫苗,他們還希望儘可能壓低疫苗的成本盡,比如——利用飛蛾害蟲研製新冠疫苗。
  • 新冠疫苗什麼時候能打?
    不知不覺大家出門戴著口罩的日子也快差不多一年了每日3問吾身口罩啥時候能摘?疫情啥時候能結束?新冠疫苗到底啥時候能打?雖然目前新冠疫苗尚未在我國正式上市,不過,現在我國已經有13款新冠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其中有前4款進入III期臨床試驗,總體上進展順利,總共接種了約6萬名受試者。檢測數據顯示, 這些受試者打完新冠疫苗後,其安全性還是很好的。(兒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接種新冠疫苗的安全性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