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苗背後的科學家|沙欣和圖雷吉:學霸夫婦身價不菲

2021-02-08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印度時報》網站日前刊發題為《這對夫婦一心想治癒癌症,卻搞出了可能終結新冠疫情的疫苗》的報導稱,2020年12月初,英國批准在本國公民身上接種輝瑞公司和生物新技術公司(BioNTech)的新冠疫苗,從而成為第一個這樣做的國家。

報導稱,在英國人持續接種疫苗的同時,他們也把目光轉向讓這種疫苗成為現實的團隊:一個由醫生夫婦烏烏爾·沙欣和厄茲萊姆·圖雷吉組成的二人團隊——他們是生物新技術公司的創始人。

2020年1月,當這對夫婦在一份醫學雜誌上讀到新冠疫情可能轉變為一場全球大流行之後,便開始了疫苗研製。

報導指出,兩人都是土耳其移民的子女。沙欣1990年從科隆大學畢業,成為一名醫生。圖雷吉則在德國洪堡的薩爾州大學醫學院獲得了醫學博士學位。他們於2002年結婚。

報導還指出,他們在2008年與奧地利腫瘤學家克裡斯託夫·胡貝爾聯合創辦生物新技術公司。這家公司致力於開發利用基於mRNA的遺傳物質、以幫助人體自行生成抗原的癌症免疫療法。

報導援引《華爾街日報》報導稱,當沙欣第一次讀到有關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時,他就召集僱員,吩咐他們把研究重點轉為尋找新冠肺炎病毒的化解方案。儘管多名員工有異議,但他不為所動。

報導稱,輝瑞公司過去就曾與生物新技術公司合作研製過流感疫苗,因此當他們發現該公司打算研發新冠疫苗時,便同意展開合作。

在3月到來時,生物新技術公司有了20種候選疫苗。他們要通過一項由另外500位科學家參與的「光速」研究計劃對這些候選品種進行5種免疫反應的試驗。11月,他們終於看到疫苗試驗顯示其抵禦新冠病毒的有效率超過90%,幾天後有效率達到了95%。

報導稱,這對學霸夫婦的身價高達數十億美元。據德國《星期日世界報》報導,他們在德國的最富有者排名榜上列第93位。生物新技術公司目前的估值為219億美元。儘管如此,沙欣仍然以每天騎自行車到辦公室上班而聞名。

相關焦點

  • 疫苗能否對抗變異新冠病毒?生物新技術總裁對全世界做出承諾
    (Biontech)共同開發的新冠疫苗獲得了歐盟委員會的批准。然而上周末和本周初,英國陸續發現數種傳染性更強的新冠病毒變種,這給疫苗獲批的喜訊帶來一絲陰霾:面對已經「變身」的新冠病毒,疫苗還能發揮出它原有的作用嗎?
  • 美國藥廠新冠疫苗取得巨大進展,讓這對夫婦一夜成為富豪
    11月9日,當美國製藥業巨頭輝瑞公司宣布,他們與一家名為BioNTech(生物與科技)的公司聯合研製的針對新冠病毒的疫苗取得突破性進展,有效性高達90%時,全球都為之興奮,因為它極有可能成為終結肆虐人類近一年的新冠疫情的開始。
  • 剛剛開打的疫苗能有效應對變種病毒嗎?
    德國生物技術公司BioNTech與美國製藥商輝瑞(Pfizer)聯合研製的冠病疫苗已在英國和美國獲得緊急使用授權。BioNTech執行長沙欣周二在新聞發布會上說:「從科學角度而言,這種疫苗的免疫反應極有可能也能對付變種病毒。」他指出,疫苗含有超過1270種胺基酸,而變種病毒中僅有九種胺基酸起了變化,也就是說病毒的蛋白質仍有99%保持不變。
  • 外媒: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分歧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11月20日發表題為《突破性新冠疫苗背後的秘密成分》的報導,全文摘編如下:使用同樣革命性技術的兩種突破性疫苗在防止新冠病毒方面非常有效,但這兩種疫苗設計方法的不同影響了二者的增產速度和分發方式。
  • 醫生師兄妹結為夫婦後,連發 150 篇論文,一個月開發 20 種新冠疫苗...
    這家公司在業內一直被尊稱為頂尖「夫妻店」,因為創建者是一對醫生夫婦 —— 薩欣(Sahin)和狄雷西(Tureci)。 隨著 mRNA 新冠疫苗的上市,這對醫生眷侶不僅成為科研界的巨星,甚至已經加入世界上最富有的醫生行列。
  • 科學家怎麼看輝瑞新冠疫苗?
    科學家們迎來了第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證明一款疫苗可以預防新冠肺炎。但是,關於它能提供多少保護、保護誰和保護多久的問題仍然有待回答。成功了!一項新冠病毒疫苗試驗宣布取得了積極的中期結果,科學家對此表示歡迎,但也保持謹慎樂觀的態度——這是最後一輪「III期」人體試驗的第一份報告。
  • 信使核糖核酸:兩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
    mRNA: Technology behind Two COVID-19 Vaccines信使核糖核酸:兩大新冠疫苗背後的技術It takes years of research and testing
  • 蛾子裡飛出新冠疫苗?為了讓人人都打得起疫苗,科學家們操碎了心
    目前,儘管轉基因等新興技術為疫苗產業帶來了巨大的機遇,但是出於工藝和成本等綜合因素考慮,以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為代表的傳統疫苗仍是疫苗市場的主力。通常來講,這類疫苗的製造需要使用雞蛋、細菌、動物和昆蟲細胞來當「孵化皿」,培養和分離製造疫苗所需的病毒。在這種大背景之下,各國也都在嘗試不同技術研製新冠疫苗,以期能儘快扼制新冠疫情的繼續蔓延。
  • 深度 | 疫苗背後的女人。被拒無數次,終於獲得重大科研突破
    信使RNA的適應性開闢了一個新的治療領域,不僅是疫苗,還包括癌症、中風和囊性纖維化等領域的藥物。她的技術支持打響了新冠疫苗研發衝刺競賽的第一槍。正是卡塔琳的基礎科研成果突破,引起了兩位關鍵科學家的注意。一位在美國,另一位在德國。他們後來分別建立了Moderna和輝瑞的合作夥伴BioNTech。
  • 研發超級新冠疫苗,有效率高達90%,這對土耳其裔夫婦有多勵志
    幾天前,德國BioNTech和美國輝瑞製藥共同宣布,他們聯合研發的BNT162新冠疫苗,在3期臨床試驗的早期分析中,顯現出了90%的有效率。這個消息給備受新冠病毒摧殘的世界打了一劑強心針,歐美股市因此而大漲。這支被人類寄予厚望的疫苗,到底是誰開發的?
  • ...重組新冠疫苗背後的康希諾生物:已研發15種疫苗產品 正在衝擊A+H
    來源:東方財富網原標題:全國首款重組新冠疫苗背後的康希諾生物:已研發15種疫苗產品,正在衝擊A+H 在多家藥企搶跑新冠疫苗研發賽道之際,港股上市公司康希諾生物(06185.HK)率先傳出了好消息。3月18日早間,康希諾生物正式在港交所官宣公司重組新冠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 全球首款 mRNA 新冠疫苗背後的中國力量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學博士 @二手的科學家 審核意見:新冠 mRNA 疫苗的研發離不開各國科學家和各國監管部門的緊密合作,同時,也離不開基礎科研的長期積累。上文中提到的「S-2P 技術」,正是一群科學家多年來將結構生物學和疫苗研發緊密結合的產物,而並非新冠病毒爆發後才有的一蹴而就。
  • 新冠疫苗研發成功,美新移民居功厥偉
    川普政府新冠疫苗項目"神速行動" 負責人史勞伊出生於摩洛哥。(美聯社)如果新冠肺炎疫苗讓人們的生活在未來一年逐步恢復正常,美國得要感謝許多移民。美國以神速推動新冠疫苗研發,包括輝瑞(Pfizer)疫苗和莫德納(Moderna)疫苗都在不到一年時間內推向市場。這場與時間對抗的空前競賽,仰賴一群全球頂尖智識能人背後累積數十年的努力。而且,從疫苗研發到問世,幾乎每個環節都有移民扮演關鍵角色。
  • 新冠疫苗背後的科學家|卡裡科:「無名之輩」也能解救眾生
    參考消息網1月12日報導 法新社2020年12月17日發表題為《科學家的mRNA痴迷曾讓她丟掉工作,現在卻成為新冠疫苗的關鍵》的報導稱,匈牙利出生的科學家卡塔琳·卡裡科對於研究用一種名為mRNA(信使核糖核酸)的物質抗擊疾病的痴迷,曾讓她丟掉了在美國某知名大學的教職。這所大學當時對這個設想不以為然,認為是死路一條。
  • 新冠病毒或將在全美大範圍流行!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病毒原子圖,疫苗有望!
    UPDATING:CDC做好新冠病毒在全美大範圍流行的準備,屆時可能會關閉商業、學校等北加Sacramento和Humboldt地區新增兩例確診美國科學家創建首個新冠病毒原子圖,是研製疫苗的關鍵一步!CDC在本周五的電話會議中說道,衛生署已經做好了準備,應對新冠病毒在全美範圍內的大流行。
  • 新冠疫苗研發到哪一步了?專家說...
    秋冬季節,國內新冠散發病例近期有所增多,新冠疫苗研發進展備受關注。不斷推進臨床試驗較今年二三月份時國內外科學家對於新冠疫苗越來越樂觀疫情剛剛爆發時,新冠疫苗剛剛啟動研發時,科學家比較擔心疫苗可能導致的ADE副作用,到目前為止沒有看到。「不過,最終結果還要等各種疫苗的Ⅲ期臨床試驗結果發布。」
  • 新小鼠模型助推藥物和新冠疫苗研發
    科技日報北京6月11日電 (記者劉霞)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全球科學家競相研發相關藥物和疫苗,但諸多努力囿於易感染新冠病毒實驗小鼠數量有限而無法很好地開展,這種情況即將改變!美國科學家在6月10日出版的《細胞》雜誌在線版上刊文指出,他們已經開發出了一種新的新冠肺炎小鼠模型,可複製新冠病毒,有望大大加快新冠肺炎療法和預防製劑的測試進度。
  • 新冠疫苗研發:我太難了!
    但新冠疫苗的研發,還面臨著很多困難和障礙。 難點一,認識新敵人要打敗一個新敵人,首先要認識和了解它。新冠病毒是過去18年裡第3種通過跨物種傳播而導致人類大規模感染的冠狀病毒,之前的兩種是SARS和MERS。對同類病毒的研究經驗,能幫我們更好地了解新敵人。但遺憾的是,迄今尚無針對某種冠狀病毒的疫苗研發出來,SARS和MERS都沒有成功上市的疫苗。
  • 物聯網動態|國家衛健委與騰訊健康聯合發布新冠疫苗接種點地圖
    國內新聞中國天眼4月1日對全球科學界開放被譽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將於4月1日正式對全球科學界開放,徵集來自全球科學家的觀測申請。自4月1日起,各國科學家可以通過在線方式向國家天文臺提交觀測申請,8月1日起分配觀測時間。
  • 有些疫苗對肥胖的人不友好,新冠疫苗也是?
    新冠疫苗預計12月上市,但最近出現一條神似X音的小視頻,說肥胖人士需要注意,新冠疫苗對他們沒有保護作用。短短十來秒繪聲繪色的描述,雖然並沒有給出這個說法的證據,但還是成功獲得了不少人的信任。這是真的嗎?追尋源頭,論斷來自8月5號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一則報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