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委會主委」陳武雄(右)與「漁業署」、漁會代表等人,昨天為臺產魚貨背書,請消費者放心。
東南網4月7日綜合報導,「農委會主委」陳武雄昨天三度保證,臺產魚貨絕對不會遭受輻射汙染,若檢測到輻射汙染一定馬上公布,並啟動休漁;預估休漁補助加短少產值總計超過52億元(新臺幣,下同)。
日本核災波及臺產漁獲與否備受關注。陳武雄表示,「農委會」將採取一系列防輻射汙染措施,除了持續在港口、市面上檢測商品輻射值外,往後每周都會針對蔬果、畜產品、牛奶、果菜採樣化驗,「將持續到福島危機解除為止。」
今年秋刀魚季自6月開始,陳武雄表示,目前臺灣食用的秋刀魚都是去年底抓到的庫存,與福島輻射汙染無關。5月中將派水試所實驗船,到鄰近日本海域的漁場採樣海水,從5月到11月,持續監測到秋刀魚季作業完畢為止,並保證檢測結果絕對第一時間公布。
臺灣漁會理事長黃一成指出,臺灣共有77艘有能力捕捉秋刀魚的漁船,往年秋刀魚總產量為16.5萬噸,每噸產值約1000元到1500元美金,內銷約佔2.5萬噸。
「漁業署」昨天公布臺東新港及富岡、花蓮、屏東東港、宜蘭蘇澳、高雄前鎮及林園、臺南將軍及安平、基隆碧砂等地魚市場,採樣捕自太平洋海域的鯖魚、青鯊、鮪魚、旗魚、鬼頭刀、秋刀魚、鰆魚、鰹魚、肉魚及金梭魚等作輻射檢測,結果顯示全數未受輻射汙染。
漁港買氣急凍 近海魚逆勢飆4成
日本核災效應,儘管「農委會」一再向民眾信心喊話臺產魚沒受核汙染,但多處漁港魚販生意仍大受衝擊,有的甚至暴跌七成;不過,近海魚及養殖魚逆勢看俏,有的飆漲逾四成。
桃園縣竹圍漁港魚貨直銷中心最近門可羅雀,攤商大吐苦水:「核災爆發後,民眾已不分臺產魚、進口魚,都不敢買,生意至少掉七成。」
竹圍漁港原本熙來攘往的人潮,因福島核災一夕變天,攤臺上的當季白腹魚、鱸魚、蝨目魚買氣急凍,魚販吳玉卿說:「賣20幾年的魚,生意從沒這麼差過!」
新竹南寮漁港漁貨直銷中心情況也差不多,主任陳正雄說,近來深海魚類,像是石斑魚、青魽魚銷量都減少二至三成,價格也降二成,部分攤販隨便賣、換現金。
南臺灣高雄最大的前鎮魚市場業績也掉了四成五;屏東縣東港區漁會也好不到那裡去,總幹事林漢醜說,受日本輻射影響,鮪魚、旗魚昨天拍賣每公斤才100多元(新臺幣,下同),以往接近黑鮪魚文化觀光季時,每公斤至少200元,「實在差太多了」。
民眾不敢吃漁船撈捕的魚貨,海釣魚熱門,桃園縣漁會一支釣班班長遊乾雄指出,近海人工魚礁釣到的鮸魚、石斑、黑鯛,一上岸立刻被餐廳、散客搶光,每公斤價格已從220元漲到320元。
嘉義縣東石魚市場捕撈的魚貨都是從沿海捕獲,最近變得很搶手,價格也比往年好。魚市場主任黃登財指出,黑鯛、肉鯽、白鯧、午仔等魚貨,每公斤拍賣價至少比往年貴了一至二成。
養殖魚行情也走俏,臺南六官養殖協會常務監事黃壽林說,1臺斤規格的臺灣鯛,去年每臺斤產地價僅10多元,本月已經漲到33元。
宜蘭的香魚產量佔全臺九成,養殖大戶黃玉明說,最近叫貨頻率增多,不少民眾都多買一些冷凍起來,他已打算第二季擴大養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