攝影師謝墨發在微博上的舟山食街雙髻鯊照片
傳聞:
6月18日,「鄙視吃魚翅」的微博網友「攝影師謝墨」發微博稱:「觸目驚心!在舟山群島,中國海洋文化節期間,沈家門港的聯排食肆裡,幾乎每家排檔都擺放著幾尾不到50cm的雙髻鯊,這可是世界環保組織公布的瀕危物種,我數了下70家店有近200尾,這還只是舟山的一條食街一天就消滅了這麼多尾鯊魚,能不瀕危嗎?」
近年來,鯊魚這個海洋食物鏈最頂端的魚類一直備受人們關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鯊魚保護口號更為人們耳熟能詳。
這條微博在短短1天中被轉發了一萬多次。
調查:
一斤十幾塊錢多用來燒鯊魚羹
通過專家比照,「攝影師謝墨」在微博上發布圖片中的鯊魚,學名叫作「路氏雙髻鯊」。
有舟山市民告訴記者,在當地的菜場超市,經常有30釐米到50釐米大小的鯊魚售賣。「一般這樣的小鯊魚都是雙髻鯊,因為大鯊魚的皮太硬太厚,食用前要經過去痧,很麻煩。」
而因為皮薄個小,路氏雙髻鯊可以直接烹飪,不過比起其他魚類,口感很一般。再加上舟山海域的路氏雙髻鯊比較常見,所以售價也不高,每斤不過10元到20元。
「鯊魚肉都比較澀,以前吃的人不多。近兩年有人願意嘗嘗鮮,用來做醋熘鯊魚羹或者鯊魚片。」市民黃先生說。
路氏雙髻鯊
明年9月正式成為二級保護動物
既然如此,「攝影師謝墨」所說的「瀕危物種」又是怎麼回事呢?
記者找到了浙江省海洋與漁業局。漁政漁監處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英文縮寫CITES,或稱《華盛頓公約》),中國是締約國,因此它在國內具備法律效力。
這個公約有三個附錄,附錄一物種是禁止貿易,附錄二物種是全球管制貿易,附錄三物種是區域管制貿易。
按照我們籤的法律,附錄一和附錄二的物種,在我國分別至少作為國家一級和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來對待。
在過去的30年裡,路氏雙髻鯊在大西洋的某些地區下降了95%。
今年3月,華盛頓公約剛把路氏雙髻鯊列入了附錄二,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處理,「需要出售、收購、利用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或者其產品的,必須經省、自治區、直轄市政府野生動物行政主管部門或者其授權的單位批准。」(《野生動物保護法第二十二條》)
「但是,按照《公約》規定,正式生效要在18個月後,也就是要到明年9月,路氏雙髻鯊才算嚴格意義上的國家二級保護動物。」該工作人員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