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數據採集方案

2021-01-09 Seuic東集

DPM是一種特殊的標識製作技術,而並不是一種條碼標準,一般稱之為「直接零部件標識」。該技術是直接在零部件表面上做標識,而不需要紙張、標籤一類的標識載體。DPM碼的製作,常見有四種技術:雷射、針刻、噴墨、化學腐蝕。

DPM碼應用場景

DPM碼的主要優勢在於能夠直接在零件表面形成牢固的甚至與零件相同壽命的圖形和文字,成為產品本身的固定組成部分,永不丟失也不可塗改,並且在產品的繼續加工時也不會產生幹擾,這樣產品在整個壽命周期內都是可以識別和追溯。DPM碼可以應用在許多領域(如汽車、航空、電子等生產製造行業)的質量回溯和產品跟蹤管理環節。

DPM碼的讀取

對金屬零部件上的DPM碼而言,零部件表面有反光特性,當採用雷射設備進行條碼讀取的時候,金屬表面會形成鏡面反射區,影響符號的清晰度,致使DPM碼讀取很困難。

除此外,零部件的形狀、類型、加工方式、條碼位置、條碼質量等都會影響DPM的讀取。所以一般的條碼掃描槍基本上無法讀取,必須要用專門的DPM掃碼設備才能識別。

DPM掃碼設備-東集AUTOID 9-DPM

東集AUTOID9-DPM讀碼設備,採用DPM掃描頭,搭載安卓平臺,1.5米跌落和IP67工業等級,同時結合行業應用需求,打造的一款可單手操作、輕薄便攜、高性能、高穩定、堅固耐用的安卓DPM手持終端。

3C製造行業條碼

3C製造車間條碼一般會直接附著電子產品的PCB板,或微小電器件上。條碼多有以下特徵:

條碼密度小,基本在3-5mil左右;

會採用彩色條碼或反白條碼。

專為3C行業定製-東集X4 mini

百萬像素帶全局快門的CMOS傳感器1280*800解析度;

超小尺寸設計 45mm*27mm*30mm;

90度垂直安裝與物體表面易反光的讀碼應用;

自帶「Tune」一鍵快速協調按鈕,脫機調試更輕鬆;

支持高密度條形碼、二維碼採集。

相關焦點

  • 我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我市製造業數位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出臺 2020-11-28 19: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製造業引入SCADA系統是必要的嗎?
    有這樣一個想要實現數位化工廠的製造業企業,他的需求特別急切,希望可以儘快為車間引入SCADA系統,實現數據的採集、分析。但是想要完成數位化工廠的建設是一個不能急的過程,前期需要進行調研,了解企業現狀,在此基礎上給出解決方案,進行改造。那麼這家企業到底是為何這麼著急?
  • 雲計算大數據智能製造論壇:中國製造業彎道超車的新機會
    本次大會立足實踐,以國際化的視野,幫助與會者了解全球雲計算技術的發展趨勢;從應用出發,探討交通、醫療、教育、金融、製造、數字娛樂等行業領域的實踐經驗;並通過技術專場、產品發布和培訓課程等方式,深度剖析雲計算大數據的核心技術。以「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為特徵的「製造業信息化」是我國製造業轉變經濟增長方式,走新型工業化道路的戰略舉措。
  • 洞察先機,後疫情時代中國製造業如何重塑競爭力!
    無論是設計階段的虛擬仿真還原生產現場的設備互聯和產線的智能運維,數位化已經貫穿生產製造的完整價值鏈成為提質增效的突破口,圍繞數據的採集分析與決策支持,成為當前產業創新應用的焦點,IT/OT融合思維正通過不同行業中的方案得以實踐。
  • 人工智慧製造業應用場景
    目前製造企業中應用的人工智慧技術,主要圍繞在智能語音交互產品、人臉識別、圖像識別、圖像搜索、聲紋識別、文字識別、機器翻譯、機器學習、大數據計算、數據可視化等方面。下文則總結製造業中常用的八大人工智慧應用場景。   場景一:智能分揀 製造業上有許多需要分撿的作業,如果採用人工的作業,速度緩慢且成本高,而且還需要提供適宜的工作溫度環境。
  • 視頻、音頻和定位信息的數據採集傳輸器的設計
    為了針對以上這些應用需求, 本文中提出了一種一體化的視頻、音頻和定位信息的數據採集傳輸器。 本採集器不僅可以通過網絡直播的方式提供一個更自然、更真實、更及時的地理信息系統環境, 採集數據能為實景地圖和3D 場景地圖的構建提供素材, 還可以實現基於定位信息的視音頻數據的分割和檢索。
  • 掃二位碼數據採集MES系統架構有效管控產品質量
    如何有效管控產品質量;在出現問題時,如何提供有效的數據分析,向客戶提供有效有力的證明,目前已經有了成熟的解決方案——「掃二位碼數據採集MES系統架構」。「身份證號」,把生產過程中每個環節的信息都與二維碼對應捆綁,再上傳到數據中心,數據中心會採集歸類,自動處理這些生產數據,對信息進行統計、分析、預警、再上傳到客戶端。
  • 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數據採集方法及應用!
    物聯網區別於網際網路在於它通過感知層連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感知層的數據採集是物聯網應用層進行可靠、精準數據挖掘的技術基礎。數據採集是物聯網感知層最關鍵的技術,目前常用的數據採集方法有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技術。本文比較了物聯網中這3種關鍵數據採集方法的各自特點。
  • 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數據採集方法的比較
    物聯網區別於網際網路在於它通過感知層連接物理世界和信息世界,感知層的數據採集是物聯網應用層進行可靠、精準數據挖掘的技術基礎。數據採集是物聯網感知層最關鍵的技術,目前常用的數據採集方法有條形碼,二維碼和RFID技術。本文比較了物聯網中這3種關鍵數據採集方法的各自特點。  一、3種數據採集方式原理介紹  1.
  • 基於STC89C52的多通道脈搏採集系統設計方案
    (3)以STC89C52為核心的實時採集系統。經過調理的模擬信號通過A/D轉換,採集到單片機中,並立即通過串口與上位機進行通信,將數據進行傳輸。  (4)壓力自動控制。通過單片機對氣泵和電磁閥的控制,達到對腕帶壓力實時控制的目的。  (5)脈搏波形重現。通過上位機軟體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波形重現。
  • 鐵路交口無線採集的視頻監控系統的方案設計
    鐵路交口無線採集的視頻監控系統的方案設計 佚名 發表於 2020-11-23 10:27:31 1、項目背景 目前在各城市主要客運站的列車開出後
  • 基於GPS技術實現分布式數據同步採集系統
    應用方案:使用GPS PPS時鐘同步技術,對分布在橋體各個位置的採集機站進行採樣時鐘同步,每個採集機站都採用NI公司的PXI工控機箱以及相關的板卡與GPS時鐘同步信號接收器相連。在此硬體基礎上,通過NI公司LABVIEW平臺以及相關軟體開發包來設計開發整個同步採集系統。
  • 大數據技術的方法與工具1-採集篇
    原創 城室科技 城室科技大數據採集技術就是對數據進行ETL操作,通過對數據進行提取、轉換、加載,最終挖掘數據的潛在價值,然後提供給用戶解決方案或者決策參考。在現實生活中,數據產生的種類很多,並且不同種類的數據產生的方式不同,所以大數據採集的方法和所用的工具分為以下幾種:一採集方法通過系統日誌採集大數據:用於系統日誌採集的工具常見的有Hadoop Chukwa、Cloudera Flume、Facebook Scribe和LinkedIn Kafka
  • 量具(卡尺千分尺)已掀起新的無線數據採集模式
    量具(卡尺千分尺)無線採集方案QCData軟體,通過利用無線技術自動採集量具(卡尺千分尺等)的檢測數據,使用智能邏輯算法,將檢測數據快速採集到指定的檢測報告中,並支持導出Excel報告。1、解決的問題:傳統手工量具(卡尺、高度規和千分尺等)測量完成後手抄數據工作量大、效率低、易出錯、資料存檔麻煩和查找困難等問題。
  • 製造業|為美好生活加油,亞普汽車部件引入富勒WMS解決方案
    摘要:全球領先的汽車系統供應商亞普汽車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與富勒達成合作,引入FLUX WMS解決方案,實現從原料入廠到成品出庫發運的全流程精細化倉儲物流管理。近期,亞普汽車部件與富勒科技籤約,為其上海工廠引入富勒WMS解決方案,以實現從原材料入廠到成品出庫發運的全流程精細化倉儲物流管理。
  • 重慶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重慶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
    >   各區縣(自治縣)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有關單位: 現將《重慶市推動製造業高質量發展專項行動方案(2019—2022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加大各類信息數據資源集聚和開放力度,積極引進培育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領域應用型研發機構,增強數據清洗、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人工智慧算法等基礎領域支撐能力。
  • 賽默飛中藥分析前沿新技術——AcquireX智能化質譜數據採集模式
    您還在手動編輯包含列表和排除列表進行質譜數據採集嗎?來看看AcquireX智能化數據採集如何幫助您提升工作效率,告別996!山河春滿盡滌殤,家國歡聚已無恙,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在年初抗擊新冠疫情的戰鬥中,中醫藥是其中一大特色和亮點。
  • 製造業德國靠裝備,日本靠人,美國靠數據,中國靠什麼?
    付諸改革中,德國製造業知識的載體是裝備,日本是人,美國是數據,中國靠什麼呢? 然而德國對數據的採集缺少積累,缺乏設備預診與健康管理(PHM)和虛擬測量等質量預測性分析。於是,德國提出了工業4.0計劃,整個框架的核心要素就是「整合」,包括縱向的整合、橫向的整合和端到端的整合。所以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德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知識進一步提升其工業產品出口的競爭力,並產生直接的經濟回報。 總之,德國工業4.0戰略是開始轉向銷售智能服務。
  • 新時代製造業乘風破浪的「新船槳」——工業網際網路
    製造業轉型升級的遠大徵途上,離不開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及應用。與此同時,針對「5G+工業網際網路」的技術研究與場景應用的探索也已取得了有效進展,國家級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中心啟動建設,工業網際網路平臺連接能力得到持續提升。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其布局速度加快是必然趨勢。例如,中央企業工業網際網路融通平臺為促進中央企業資源共享和產業鏈生態建設提供支撐,區域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建設正在成為長三角產業合作的核心和智能製造的驅動器。
  • 六大技術的興起 給製造業帶來了顛覆性的變革
    製造業是物聯網技術應用最重要的領域。思科公司的研究報告認為,製造業將佔整個物聯網市場的27%。 GE公司推出的面向製造業的工業網際網路平臺Predix受到業界高度關注,該平臺可以有效支撐物聯網的工業應用。GE組建了GE數據集團,力圖將Predix發展成為製造業物聯網應用的開放雲平臺,最近,GE宣布將Predix平臺全面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