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

2021-01-09 中國環境

  「2020年,絲網印刷小微產業園全面建成工業『汙水零直排』示範園區。園區內雨汙分流徹底,工業廢水全部架空輸送。這既能清除地埋式管網容易跑冒滴漏的頑疾,又能減少佔地,對於『寸土寸金』的小微產業園而言,可謂一舉兩得。」談起浙江省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創建標杆園區——義烏市第一家絲網印刷小微產業園,金華市義烏生態環境分局辦公室主任胡康博很是自豪。

  寒風凜冽中,1057米長的汙水管網如一條長龍,盤踞在園區內一層多高樓房的位置,貼著廠房外牆,輸送著23家小微企業甚至小作坊的工業廢水。

  長江經濟帶各省份在持續推進沿江沿河化工企業關停搬轉、整合入園後,加強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就成為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的關鍵之舉。浙江省「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便是其2020年實施園區整治的一項重要舉措。

  目前,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收官在即,節點任務全面完成。回溯這段歷程,沿江各省市以此為契機,全面推開工業園區升級改造,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大投入補齊基礎設施短板

  2019年初,長江保護修復攻堅戰全面打響。在其八大專項行動列表中,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專項行動成為阻截汙水入江入河的關鍵一役。

  「我國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主要存在3個方面的問題。」在專項行動啟動不久,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指出癥結所在:少數園區基礎設施建設不健全,汙水管網不完善,汙水集中處理設施設計運行不科學、不合理。

  專項行動即將收官,問題是否解決?成效如何?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給記者提供了一組數據。這組數據恰好回應了這些問題。

  截至2020年12月,長江經濟帶1064個應當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的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均已建成。浙江省設計處理能力高居榜首,接近1200萬噸/日。

  長江經濟帶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現有管網6.5萬公裡。其中,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工業園區現有管網較長,分別為1.7萬、0.95萬、0.78萬公裡。

  在巨大成效的背後,是各地的高度重視和人力、物力、財力的持續投入。

  「我每次深入基層調研,都要了解調研『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推進情況。」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告訴記者,「汙水零直排區」建設是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專項整治「升級版」,有助於提升水環境整治成效,確保「長治久清」。

  生態環境部提供的信息顯示,自2019年以來,長江經濟帶為省級及以上工業園區汙水集中處理設施及管網建設等投資633.5億元。其中,四川省、江蘇省投資均超百億元。

  不讓雨水排汙成為治水盲區

  江南多雨。2020年4月的一天傍晚,江蘇省太倉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內飄起雨來,淅淅瀝瀝一直持續到深夜。其雨水自動監控系統記錄著當時的雨水排放運行指示數據「COD:24.4;液位:高」。

  「為解決企業雨水口排汙難題,我們開發區全面實施雨水強排工程,要求各企業在廠區修建雨水收集池,安裝在線監控裝置,將水質超標的雨水排入汙水處理站,達標後方可外排。」開發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雨水排汙是很多工業園區水汙染防治的監管盲區。工業園區如果不進行初期雨水的收集,這些雨水便會裹挾著廠區地面灑落的一些物料,進入水環境後造成汙染。

  「尤其是對於化工園區來說,更是如此。」浙江省紹興市上虞生態環境分局副局長陳江介紹,「杭州灣上虞經濟技術開發區內有較多的精細化工企業,以醫藥、染料等產業為主。相較於石油化工園區來說,雖然開發區生產的產品產量較小,但使用的化工原料較多,排放的廢水呈現出濃度高、處理難、成分複雜的特徵,不達標排放會對外部水環境造成嚴重威脅。」

  陳江告訴記者,十幾年前,因為汙水沒有達標排放,這家開發區曾被國家生態環境部門掛牌督辦。而2020年,生態環境部在《水汙染防治工作簡報》中將這家開發區作為浙江省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的示範標杆,推廣其水汙染治理經驗。

  從被掛牌督辦到成為示範標杆,開發區走過很多路。「我們要求每一家企業安裝廢水預處理設施,建設初期雨水收集池,對前30分鐘的雨水進行收集處理。『嚴查嚴管、倒逼轉型』是我們的重要經驗之一。」陳江說。

  園區環境好了,企業投資更有底氣

  「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但在前期工作中,我們發現由於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一些園區在建設汙水集中處理設施時,存在諸多困難。」生態環境部水生態環境司相關負責人表示。

  比如,少量園區長期無企業入駐,園內幾乎沒有工業廢水排放。這類園區即使建成汙水集中處理設施,這些設施也將長期「曬太陽」,造成資源浪費。

  長江經濟帶沿線11省市布局有數量眾多的工業園區。自西向東一路看去,這些省市在經濟基礎、人才儲備、發展理念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這就決定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建設必須因地制宜。

  對此,生態環境部明確力戒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禁止「一刀切」,對「入駐企業較少,主要產生生活汙水,工業廢水中不含有毒有害物質的園區」和「工業廢水排放量較小的園區」,分類科學處理。

  與此同時,長江經濟帶積極探尋產業生態化、生態產業化之路:加快淘汰落後產能,催生出新的業態模式,推動傳統產業向價值鏈中高端攀升;培育壯大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等,提升產業發展「含綠量」。

  在提升環境質量的同時,越來越多的工業園區提高入園門檻,優化產業布局。「我們園區的產值日益提高,目前佔整個上虞區產值的2/3以上。園區環境好了,排汙設施滿足政府要求,企業才敢放心、大膽地投入,園區才能更好地發展。」陳江說。

相關焦點

  • 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 長江經濟帶工業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
    談起浙江省工業園區「汙水零直排區」創建標杆園區——義烏市第一家絲網印刷小微產業園,金華市義烏生態環境分局辦公室主任胡康博很是自豪。寒風凜冽中,1057米長的汙水管網如一條長龍,盤踞在園區內一層多高樓房的位置,貼著廠房外牆,輸送著23家小微企業甚至小作坊的工業廢水。
  • 一河一策+4張清單 打通落實河長制「最後一公裡」問題
    現場調研調研組先後深入蘆陽街道辦金花社區沫東堰、龍門鎮老街場鎮和升隆堰,通過實地查看和走訪群眾,詳細了解玉溪河左支渠堰道損毀、疏通以及沿線汙水排放治理情況,並召開座談會,聽取了縣河長辦有關負責人和鎮、村河長關於河長制落實情況的匯報。
  • 西藏統一電網打通「最後一公裡」
    這標誌著西藏統一電網打通了「最後一公裡」,我國國家大電網也實現了大陸所有縣域的全覆蓋。1689公裡的線路,從開工到投運僅用了14個月。  「十三五」時期,國家電網對西藏電網建設累計投資達913億元,西藏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17%。
  • 江幹800餘幢住宅樓新建雨水立管 打通雨汙分流最後一百米
    江幹800餘幢住宅樓新建雨水立管 打通雨汙分流最後一百米發布時間:2018-04-09 16:33:51 Mon  來源:杭州網    其中生活汙水從陽臺雨水管流入河流的治理一直是個難題,以往無論是截流井、限流板的方式,都還是在「截」汙。    2017年,江幹區在原有「截」的基礎上,堅持「源頭治理」的理念,在景芳一區、景芳二區、景芳四區等7個老舊小區78幢居民樓首創實施徹底雨汙分流模式。
  • 慧眼工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
    現代化社會中我們力爭用科技為生活賦能提高群眾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慧眼工程」築起治安千裡眼撐起群眾保護傘架起親情連心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推進「慧眼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國移動綿陽市安州區分公司副總經理 張婷婷:在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當中,就是國家補貼一點點,移動公司補貼一點點,老百姓自己再出一點點,按照自願選擇的原則,就解決了「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在建成以後,將是對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的有效延伸,真正可以實現農村信息化建設,安防工作無縫覆蓋和銜接。
  • 金海湖新區打通脫貧攻堅路網「最後一公裡」
    海拔村通村路「十三五」期間,金海湖新區按照「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建成公路裡程1223.16公裡,其中,境內高速公路24.88公裡,國道20.48公裡,省道29.4公裡,縣道177.72公裡,鄉道208.29公裡,村道438.96公裡,組組通硬化路
  • 平涼市崆峒區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
    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平涼日報記者 楊曼藝 文/圖每日甘肅網5月21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家裡沒有信號,網絡也差得不行。我看電視,用的是接收鍋,接收的臺也少,電視畫面也不清晰。楊家山村是麻武鄉的一個偏遠山村,距離平涼市32公裡。5月10日,楊家山村光網正式建成開通,這標誌著全市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圓滿收官。村民現場操作。
  • 真空吸汙車將打通甘州區糞汙資源化利用「最後一公裡」
    據了解,該項目是2019年甘州區爭取實施了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補短板項目,進一步延伸糞汙資源化利用鏈條,打通糞汙資源化利用最後一公裡障礙,構建完善的畜禽糞汙資源化利用收儲運體系,目前按照政府採購要求完成採購、車輛入戶、掛牌等工作。
  • 楊慶兵:探索數字營銷 打通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裡
    新華網副總裁楊慶兵在致辭時表示,今天舉辦的「數字營銷峰會」就是從數字經濟一個重要切口探索如何通過數字營銷,打通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裡,尋找新傳播時代數字營銷的「橋和路」。
  • 打通軍事理論創新「最後一公裡」
    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最根本的是促成知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提高軍事理論創新深度思考能力,打通軍事理論創新「最後一公裡」。  促成知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打通軍事理論創新認識鏈路  為什麼軍事理論創新難以突出重圍?就在於沒有將知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區分開,沒能將知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得理論創新鏈條斷裂。
  •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2021-01-1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濱州市「三步走」打通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最後一公裡」
    為切實做好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市民政部門在構建起「市級設平臺、縣級設中心、鄉鎮(街道)設基地、村(居)設聯絡員」四級體系的基礎上,又創新實施了「三步走」舉措——籤訂工作責任書、發放關愛服務卡、填寫入戶記錄表,以此來進一步暢通發現報告渠道,將未成年人關愛服務網絡的觸角延伸到了困境兒童及其監護人的身邊,徹底打通了未成年人關愛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 廉政花開聚民心——嶽陽縣利用「網際網路+」打通監督「最後一公裡」
    廉政花開聚民心——嶽陽縣利用「網際網路+」打通監督「最後一公裡」榮家灣鎮紀委幹部根據「網際網路+監督」平臺的舉報線索下村開展走訪調查 。通過「一對一」培訓,成立技術指導組,下鄉入鎮手把手指導,實打實錄入。在全省率先開通鄉鎮民生資金上傳錄入埠,將鄉鎮分配管理的民生資金明細、村集體財務狀況、債權債務、收益分配、預決算等情況納入公開範圍,到村到戶公開公示,擴大了村民的知情權,確保到村到戶全公開、無死角、全覆蓋。目前,全縣54個縣直部門216個民生資金項目在「三湘e監督」平臺民生數據採集和上傳任務,涉及民生資金29.86億元。
  • 打通理論通往人心的「最後一公裡」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網際網路這一關給理論傳播帶來機遇和挑戰。網絡新媒體快速發展,在傳播的數量、內容豐富性、形式靈活性等方面已經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同時,新媒體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分眾性等特徵,在理論傳播、輿論形成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用科技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後一公裡」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農業科學院:用科技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後一公裡」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玉米是我國第一大作物。「十三五」期間,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佔糧食作物的35.98%和39.3%,玉米的生產發展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
  • 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 近日,安徽財經大學校園內出現一批特殊的兼職外賣配送員。食堂內外,多名身穿黃馬甲的大學生忙碌著,他們的角色是「分餐員」:在食堂檔口將同一宿舍樓、教學樓的外賣集中分好,裝進保溫箱,方便大學生「騎手」集中送餐。
  • 【打通農村出行最後一公裡】阿布洛哈村: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行政...
    央視網消息: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的阿布洛哈村2019年底打通對外道路,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行政村。  從阿布洛哈村的招呼站到距離村裡最近的中心集鎮拖覺鎮全長35公裡,票價10元,車程約50分鐘。對於曾經的阿布洛哈村而言,這樣的便捷出行難以想像。
  • 仁懷市九倉鎮:多元幫教,打通戒毒人員回歸社會「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仁懷市九倉鎮多措並舉,多元幫教,為戒毒人員打通回歸社會的「最後一公裡」,堅定戒毒人員自我激勵和遠離毒品信心,增強對戒毒學員教育轉化工作的感染力,有效幫助戒毒康復人員重燃生活希望、重新融入社會。
  • 缺氧汙水怎麼處理 缺氧汙水處理方法
    導 讀 大家知道缺氧汙水怎麼處理嗎?相信很多新手玩家都還不清楚怎麼處理汙水,今天九遊小編為大家帶來了缺氧汙水處理方法,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 打通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與此同時,也將對工作落實不力,特別是已有明確試點政策仍然不執行的地方和試點單位,採取現場督導、通知進京約談等形式點對點調度督促、傳導壓力,促進各地和各試點單位把責任扛在肩上,改進工作、落實政策,切實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