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理論通往人心的「最後一公裡」

2020-11-22 中國文明網

  核心閱讀

  馬克思主義認為,理論只有掌握群眾,才能轉變為改造世界的物質力量。在網際網路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新形勢下,解決好理論掌握群眾並轉變為物質力量這個問題,就要充分發揮網絡新媒體優勢,不斷提高理論傳播的生動性、實效性和互動性,讓黨的理論創新成果走進網絡、佔領網絡、引領網絡,讓黨的理論傳播真正在線、時刻在線。

  認識把握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變化,佔領網絡理論傳播制高點

  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到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為55.8%。網際網路已經融入各個領域,深刻改變了社會生產和生活方式,深刻改變了原有的媒體格局和輿論生態。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網際網路這一關給理論傳播帶來機遇和挑戰。網絡新媒體快速發展,在傳播的數量、內容豐富性、形式靈活性等方面已經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同時,新媒體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分眾性等特徵,在理論傳播、輿論形成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網絡傳播的爆炸性、不可控性等特徵,使網絡虛擬空間對社會空間的「幹涉力」不斷增強,給黨的執政能力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面對網際網路大環境的新變化、新特徵,習近平總書記從黨和國家工作大局高度,深刻闡述了新形勢下加強網際網路建設、促進新媒體發展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為做好網絡理論傳播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網際網路這一關要求維護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在多數群眾都成為網民的新形勢下,網際網路越來越成為意識形態鬥爭的主戰場、主陣地、最前沿,網絡意識形態安全已經成為意識形態工作的重中之重。佔領不了網絡傳播制高點,就佔領不了理論傳播的新陣地,就掌握不了輿論引導的主動權。佔領網絡傳播制高點,必須主動出擊、搶佔先機,積極開展網絡理論傳播,引導幹部群眾廓清思想迷霧、增強理論自信,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堅持正面宣傳,立破並舉,大力宣傳闡釋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特別是黨的理論創新成果,大力弘揚主流意識形態,做大做強網上正面思想輿論,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

  緊緊圍繞當前重點熱點,讓黨的聲音成為新時代網絡空間最強音

  宣傳工作是做人的工作,人在哪裡,工作的重心就應該在哪裡。網絡空間是億萬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理論在這個家園裡「既要頂天立地,也要鋪天蓋地」。讓黨的先進思想和創新理論成為網絡最強音,鞏固馬克思主義在網絡意識形態領域的指導地位,是網絡理論傳播的首要任務。

  抓好網絡理論傳播的頭等大事。黨的十九大期間,各大主流網絡媒體推出了大量新媒體、融媒體產品,實現了「有聲有色有創意,出新出彩出精品」,多次引發「刷屏」,在網上收穫無數轉發點讚,使黨的十九大聲音在國內國際輿論場成為強音。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是全黨的首要政治任務,也是網絡理論傳播的頭等大事。要趁熱打鐵、繼續發揮傳播優勢,把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重中之重,全面、科學、深入、生動地把這一重要思想轉化為人們願意看、喜歡看、看得懂、記得住的可視化新媒體產品,講好13億多人民學習宣傳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精彩故事,同時加快推進網絡理論傳播國際化進程,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進一步深入網絡,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在網絡空間高高飄揚。

  圍繞熱點焦點問題及時發聲。理論有思想深度,更有價值關懷。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注意把我們所提倡的與人們日常生活緊密聯繫起來」。價值關懷決定了網絡理論傳播必須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群眾,反映好人民群眾的心聲。對於群眾普遍關注的熱點焦點問題要及時發聲,不迴避、不繞彎,引導大家用辯證的思維、發展的眼光、全面的視角,客觀公正地看待這些問題。主動及時將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設置成議題,用黨的創新理論解讀時代話題,回應群眾關切關注,解答群眾問題困惑,指引群眾創造美好生活。

  適應傳播規律,提高網絡理論傳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

  推動黨的創新理論成果深入人心,必須順應網際網路發展大勢、遵循新媒體傳播規律,積極開展內容創新、形式創新、方式創新、話語體系創新,提高網絡理論傳播的吸引力、感染力、影響力,打通理論通往人心的「最後一公裡」。

  讓傳播內容生動起來。好的內容自帶流量,內容是理論傳播的「本」。只有不斷提升內容品質,才能更好地滿足公眾日益增長的優質網際網路內容需要。必須充分認識到網絡理論傳播不是簡單地用「網灌」代替「人灌」,而是要堅持以受眾為中心,積極生產適合新媒體傳播的具有思想理論文化特色的內容產品。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找準發力點和小切口,把宣傳黨的理論和路線方針政策與反映人民心聲結合起來,把黨「想說的」和人民群眾「想聽的」結合起來,把傳統媒體的原創優勢和新媒體的傳播優勢結合起來,鼓勵網絡原創內容首發首播,做到量身打造、精準傳播。特別是以重點項目為抓手,積極打造媒體矩陣品牌和理論品牌欄目,用靈活創意和工匠精神創作反映時代風貌、具有時代印記的精品力作,滿足特色化、分眾化的信息需求。

  讓傳播形式豐富起來。理論傳播一定要實現科學性和藝術性、思想性與觀賞性的結合。這就要求我們高度重視科學理論的視覺化呈現和形象化表達,不斷創新網絡傳播形式,實現內容產品從靜態到動態、從一維到多維、從單項到交互,滿足多終端傳播和多種體驗需求。充分利用網際網路時代的新媒體技術,綜合運用文字原創、數據圖解、音視頻、動漫、互動遊戲、H5輕應用、全息全景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報導。特別是多在「微」字上下功夫,通過微視頻、微電影、微紀錄片、微動畫等,使相對枯燥深奧的理論變得有趣而活潑,引發廣大網友關注理論、學習理論的興趣。

  讓受眾主體互動起來。互動性是網絡的重要特點。人人都是信息接受者,同時也是信息傳播者,傳統的單向傳播模式已轉變為新媒體環境下的雙向傳播。理論傳播應該善於利用這個特點,把我們黨策劃宣傳各種活動的傳統優勢放大到網上,策劃多種互動環節如調查、留言、徵集、話題討論等,積極了解掌握網友的關切和需求,吸收其中有價值的觀點和意見,通過提高參與度拉近彼此距離。要拓展互動分享的實現途徑,吸引廣泛關注和主動轉發,讓人人都參與到理論傳播中來,讓大家自發來做大家的工作,自主自願做口碑傳播,實現個人與官方媒體的良性聯動,不斷擴大傳播效果。網上互動的同時,也要重視網下的互動,把策劃線上話題與開展線下活動結合起來,「鍵對鍵」的同時保持「面對面」,有效調動社會參與理論傳播的積極性。

  讓傳播話語鮮活起來。理論便於群眾學習和掌握,這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宣傳的本質要求。那種說教的語言或者空洞無物、千篇一律的空話套話,「有為大眾的動機但無被大眾歡迎、對大眾有益的效果」,反而增加隔膜和反感。習近平總書記就非常善於用群眾熟悉的語言宣傳黨的方針政策,他多次強調要善於表達,深刻道理要通過講故事來打動人、說服人。講故事是講道理的最好方式。多用群眾喜聞樂見的語言和適當的網絡語言來講故事,把中國的發展成就、發展道路、發展理念融入故事中,把理論蘊涵的道理通過故事化的情節表現出來,做到以小見大、深入淺出、舉重若輕,使理論春風拂面、可親可近、入腦入心。說理的同時還要陳情,帶著感情說話,才能激發聽者的共鳴,最後將感性的共鳴升華為理性的共識,進一步增強人們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

相關焦點

  • 打通軍事理論創新「最後一公裡」
    推進軍事理論現代化,最根本的是促成知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提高軍事理論創新深度思考能力,打通軍事理論創新「最後一公裡」。  促成知性認識向理性認識飛躍,打通軍事理論創新認識鏈路  為什麼軍事理論創新難以突出重圍?就在於沒有將知性認識與理性認識區分開,沒能將知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使得理論創新鏈條斷裂。
  • 西藏統一電網打通「最後一公裡」
    這標誌著西藏統一電網打通了「最後一公裡」,我國國家大電網也實現了大陸所有縣域的全覆蓋。1689公裡的線路,從開工到投運僅用了14個月。  「十三五」時期,國家電網對西藏電網建設累計投資達913億元,西藏全社會用電量年均增長17%。
  • 慧眼工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
    現代化社會中我們力爭用科技為生活賦能提高群眾生活的安全性、便利性「慧眼工程」築起治安千裡眼撐起群眾保護傘架起親情連心橋打通「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推進「慧眼工程」建設,不斷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中國移動綿陽市安州區分公司副總經理 張婷婷:在這個項目的實施過程當中,就是國家補貼一點點,移動公司補貼一點點,老百姓自己再出一點點,按照自願選擇的原則,就解決了「平安鄉村」的最後一公裡,在建成以後,將是對天網工程、雪亮工程的有效延伸,真正可以實現農村信息化建設,安防工作無縫覆蓋和銜接。
  • 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
    原標題:疫情防控倒逼高校打通快遞「最後一公裡」 近日,安徽財經大學校園內出現一批特殊的兼職外賣配送員。食堂內外,多名身穿黃馬甲的大學生忙碌著,他們的角色是「分餐員」:在食堂檔口將同一宿舍樓、教學樓的外賣集中分好,裝進保溫箱,方便大學生「騎手」集中送餐。
  • 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
    寒風凜冽中,1057米長的汙水管網如一條長龍,盤踞在園區內一層多高樓房的位置,貼著廠房外牆,輸送著23家小微企業甚至小作坊的工業廢水。  長江經濟帶各省份在持續推進沿江沿河化工企業關停搬轉、整合入園後,加強園區汙水處理設施整治就成為打通汙水處理「最後一公裡」的關鍵之舉。浙江省「汙水零直排區」建設便是其2020年實施園區整治的一項重要舉措。
  • 金海湖新區打通脫貧攻堅路網「最後一公裡」
    海拔村通村路「十三五」期間,金海湖新區按照「交通優先」發展戰略,建成公路裡程1223.16公裡,其中,境內高速公路24.88公裡,國道20.48公裡,省道29.4公裡,縣道177.72公裡,鄉道208.29公裡,村道438.96公裡,組組通硬化路
  • 平涼市崆峒區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
    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平涼日報記者 楊曼藝 文/圖每日甘肅網5月21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家裡沒有信號,網絡也差得不行。我看電視,用的是接收鍋,接收的臺也少,電視畫面也不清晰。楊家山村是麻武鄉的一個偏遠山村,距離平涼市32公裡。5月10日,楊家山村光網正式建成開通,這標誌著全市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圓滿收官。村民現場操作。
  •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見聞
    「山路」通暢幸福來——懷化市打通扶貧道路「最後一百米」見聞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肖軍 通訊員 楊玉捷 向桂芳看著滿載冰糖橙的貨車沿著寬闊的山道遠去,周太江笑了,如冬日裡和煦的暖風。「山路難行果難銷」曾經困擾著這位侗家漢子,種植的冰糖橙深藏芷江侗鄉無人問。
  • 把實驗室建進工廠,打通成果轉化最後一公裡
    本文轉自【科技日報】;在2020年度天津市科學技術獎擬授獎名單中,南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於宏兵團隊的《高溫多變量複雜生產體系節能減排理論方法與關鍵技術應用研究》名列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都說高校成果轉化難,打通成果轉化的「最後一公裡」更難,但於宏兵教授已經為全國1000多家企業做了節能減排技術服務,為400餘家鋼鐵加工企業做了三年轉型升級規劃,為兩家大型鋼鐵企業做了五年創新發展規劃。 「我們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成果轉化機制,一是把實驗室建在企業,二是產學研無縫連接,三是直接服務於生產。科研成果轉化快,企業創新進步也特別快。」
  • 楊慶兵:探索數字營銷 打通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裡
    新華網副總裁楊慶兵在致辭時表示,今天舉辦的「數字營銷峰會」就是從數字經濟一個重要切口探索如何通過數字營銷,打通價值變現的最後一公裡,尋找新傳播時代數字營銷的「橋和路」。
  • 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後一公裡-光明日報-光明網
    這一調查結果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模式提供了新的支持。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擔起責任來,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理論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有機結合的工作合力,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中的具體體現。思想政治教育進課堂、進實踐和進頭腦,關鍵是進頭腦。
  •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打通生物醫藥轉化「最後一公裡」,北京經開區這場大賽結碩果 2021-01-10 20: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濱州市「三步走」打通未成年人關愛服務「最後一公裡」
    為切實做好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社會保護工作,市民政部門在構建起「市級設平臺、縣級設中心、鄉鎮(街道)設基地、村(居)設聯絡員」四級體系的基礎上,又創新實施了「三步走」舉措——籤訂工作責任書、發放關愛服務卡、填寫入戶記錄表,以此來進一步暢通發現報告渠道,將未成年人關愛服務網絡的觸角延伸到了困境兒童及其監護人的身邊,徹底打通了未成年人關愛服務的「最後一公裡」。
  • 廉政花開聚民心——嶽陽縣利用「網際網路+」打通監督「最後一公裡」
    廉政花開聚民心——嶽陽縣利用「網際網路+」打通監督「最後一公裡」榮家灣鎮紀委幹部根據「網際網路+監督」平臺的舉報線索下村開展走訪調查 。通過「一對一」培訓,成立技術指導組,下鄉入鎮手把手指導,實打實錄入。在全省率先開通鄉鎮民生資金上傳錄入埠,將鄉鎮分配管理的民生資金明細、村集體財務狀況、債權債務、收益分配、預決算等情況納入公開範圍,到村到戶公開公示,擴大了村民的知情權,確保到村到戶全公開、無死角、全覆蓋。目前,全縣54個縣直部門216個民生資金項目在「三湘e監督」平臺民生數據採集和上傳任務,涉及民生資金29.86億元。
  • 中國農業科學院:用科技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後一公裡」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農業科學院:用科技打通玉米全程機械化「最後一公裡」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玉米是我國第一大作物。「十三五」期間,我國玉米播種面積和產量分別佔糧食作物的35.98%和39.3%,玉米的生產發展對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地位。
  • 一河一策+4張清單 打通落實河長制「最後一公裡」問題
    「要按照屬地管理原則,落實渠道管理主體責任,加大汙染源頭治理力度,鎮、村、組要嚴格落實責任,對標『一河一策』管理保護方案和河長制目標清單、問題清單、任務清單、責任清單四個清單問題清單,強化工作舉措,將河長制工作抓實抓細抓出成效,打通河長制工作『最後一公裡』問題」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楊宗才強調。找準病症才能對症下藥,才能解決「痛點」。
  • 【打通農村出行最後一公裡】阿布洛哈村: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行政...
    央視網消息: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的阿布洛哈村2019年底打通對外道路,成為全國最後一個通公路的行政村。  從阿布洛哈村的招呼站到距離村裡最近的中心集鎮拖覺鎮全長35公裡,票價10元,車程約50分鐘。對於曾經的阿布洛哈村而言,這樣的便捷出行難以想像。
  • 仁懷市九倉鎮:多元幫教,打通戒毒人員回歸社會「最後一公裡」
    近年來,仁懷市九倉鎮多措並舉,多元幫教,為戒毒人員打通回歸社會的「最後一公裡」,堅定戒毒人員自我激勵和遠離毒品信心,增強對戒毒學員教育轉化工作的感染力,有效幫助戒毒康復人員重燃生活希望、重新融入社會。
  • 打通文化文物單位文創產品開發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與此同時,也將對工作落實不力,特別是已有明確試點政策仍然不執行的地方和試點單位,採取現場督導、通知進京約談等形式點對點調度督促、傳導壓力,促進各地和各試點單位把責任扛在肩上,改進工作、落實政策,切實打通政策落實的「最後一公裡」。
  • 免費返粵專列打通返崗復工「最先和最後一公裡」
    廣東在加強疫情防控的同時,想企業所想、急勞動者所急,率先與四川籤署首個推動疫情期間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合作備忘錄,在實行健康互認、加強信息對接和服務銜接等環節精準發力,全力打通務工人員返粵返崗「最先和最後一公裡」,確保「出發有組織、健康有監測、運輸有保障、送達有交接、進廠有車送、全程有跟蹤」,大力提升組織化輸入程度和精細化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