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思想政治教育最後一公裡-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02 光明數字報

    實踐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特徵,創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強化實踐性,始終是思想政治教育保持親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著力點。當前,我國面臨著新的執政考驗、改革開放考驗、市場經濟考驗、民生改善考驗和外部環境考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務更加艱巨和繁重,迫切需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以創新視野和開拓思路,不斷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創新實踐性思維,立足了解學生關心什麼與回答社會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相結合,主動在社會上發掘實踐性題材。

 

    從辯證唯物主義角度來看,屬於生產關係的任何調整和變革,都會給社會帶來深刻的變化。在新的社會環境下,學生思想活動的獨立性、選擇性和差異性的增強,帶來的是對社會產生新的關心、新的思考甚至是新的困惑,這是不同時期思想政治教育都存在的盲點和弱點。這些盲點和弱點看似是挑戰,實則是機遇,是思想政治教育力求取得實效的主攻方向和突破領域,需要我們打破思維定式,以思維創新促進實踐性創新,立足了解學生關心什麼與回答社會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相結合,主動在社會裡發掘實踐性題材,著力解決盲點部分和弱點部分。

 

    我國已進入改革深水區和攻堅期,發展的問題和發展中的問題仍然很多,我們既不能迴避這些現實問題,也難以把這些現實問題都拿出來給學生講,必須提煉學生普遍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和難點問題,敢於回答,樂於回答,善於回答。

 

    創新實踐性模式,立足幫助學生解決什麼與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等活動相結合,主動在校園內搭建實踐性載體。

 

    2013年高校學生思想政治狀況滾動調查表明,學生對本校工作滿意度總體評價前三位分別是「輔導員工作」(96.1%)「校風學風建設」(96%)「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95.6%),2012年這項調查結果是「輔導員工作」(96.3%)「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工作」(95.6%)「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95.1%),輔導員工作之所以位居滿意度調查首位,受到學生歡迎,正是得益於輔導員能夠關心和解決學生實際問題。這一調查結果為創新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模式提供了新的支持。

 

    當前,要以「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為核心,以「創新實踐性模式」為突破,著力在校園內搭建多層次實踐性載體,努力在解決實際問題過程中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搭建與開展「我的中國夢」主題教育相結合的實踐載體,貼近時代,突出主題,著力解決「理想」問題;搭建與選樹典型相結合的實踐載體,貼近學生,突出示範,著力解決「榜樣」問題;搭建與幫扶體系相結合的實踐載體,貼近生活,突出關愛,著力解決「困難」問題;搭建與校園文化相結合的實踐載體,貼近實際,突出文化,著力解決「精神」問題。

 

    校園文化是高校自身獨特的人文教育景觀,校園文化總能在師生工作、學習和生活中營造,在營造中培育,在培育中弘揚,在弘揚中傳承和創新,必須把校園文化建設貫穿於實踐育人的全過程,發揮高校精神文化的鑄魂功能、環境文化的薰陶功能、制度文化的凝聚功能和行為文化的引領功能,切實增強校園文化的影響力。

 

    創新實踐性內容,立足知道學生需要什麼與運用社會德育資源相結合,主動在地方上開闢實踐性渠道。

 

    十八大報告強調,要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培養學生社會責任感,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擔起責任來,主動引導學生走出校門積極參加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形成理論教育與社會環境影響有機結合的工作合力,這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運用中的具體體現。思想政治教育進課堂、進實踐和進頭腦,關鍵是進頭腦。

 

    在拓展實踐性途徑中,常常發現許多學生「看起來震動、聽起來激動、想起來感動、做起來不動」,這表明思想政治教育進了課堂,進了實踐,但沒有真正進入頭腦。要切實打通思想政治教育這最後一公裡的通路,就必須知道學生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內容,需要什麼樣的教育形式。從目前來看,這些問題全部放在課堂裡一攬子解決還不現實,還需要主動在地方上開闢新的實踐性渠道。

 

    以「移動課堂」為內容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推進了與地方德育資源的深度結合,為思想政治教育真正進頭腦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但活潑豐富的實踐教學活動結束後,學生心中的問題往往並沒有得到及時解決甚至更加茫然,這一現象折射出高校許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困惑和擔憂,其問題的癥結在於教育形式、教育方法進了頭腦,但教育內容沒有進入頭腦。實踐證明,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有問題意識,學生需要才是學生成長的內在動力,學生不提出問題,教育者如何知道學生真正需要什麼。思想政治教育與地方德育資源結合的根本點和著力點就是圍繞學生需要,找準學生需要,回答或解決學生需要。我們堅信,只要重視創新,認真把握新時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性的特點和規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一定能夠進課堂、進實踐、進頭腦,一定能夠煥發出新的生機和活力。(作者系安徽科技學院黨委副書記、教授)

 

相關焦點

  • 積極心理學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光明日報-光明網
    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如何充分吸收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最新成果,多視角地積極推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創新,是高等教育發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發展面臨的重要任務。    毫無疑問,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挑戰和困境是多方面的,其中一個核心問題是還沒有真正確立起以學生為主體的思想教育體系和機制。
  • 構建大德育體系全面推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光明日報-光明網
    一、著力構建大德育機制,落實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     為提高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學院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努力構建各教育教學要素協調配合的全員參與、全方位實施、全過程育人的大德育機制,其內涵包括理念、目標、核心、體系和機制五個方面
  • 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的傳統研究
    發展至宋代,「人與天地,一物也」「天人本無二,不必言合」則更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張岱年認為,「中國古代哲學家所謂『天人合一』,最基本含義就是肯定『自然界和精神的統一』,在這個意義上,天人合一的命題是基本正確的。」
  • 專家學者熱議老莊思想的當代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亳州8月20日電(記者李陳續、陳雪 見習記者李睿宸)8月19日至20日,中國·老莊思想與協調發展學術論壇在安徽省亳州市召開。該論壇由光明日報社、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安徽省委宣傳部聯合主辦。老莊思想學術論壇始辦於2013年,已成功舉辦三屆。
  • 毛澤東的讀書生涯和政治實踐-光明日報-光明網
    關於這個外號的來歷,一說是因為他崇拜當時的德國元帥毛奇,一說是他常講讀書要為天下奇,即讀奇書,交奇友,創奇事,做奇男子。按後一種說法,毛澤東是把讀奇書當作成為奇男子的第一個條件。   早年毛澤東讀書的目的,先是說為了「修學儲能」,然後說要尋求「大本大源」,最後是要找「主義」。概括起來,對他影響比較大的書有四類。
  • 網絡發表納入學術評價的「光明探索」
    與6月大眾關切相契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相關文章在榜單中高頻出現,共19篇。此外,中美經貿摩擦、G20峰會、經濟高質量發展、中俄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將上榜文章的題目連綴起來,6月網際網路領域的理論熱點與學術生態盡收眼底。    榜單所依託的,是由光明網發起,聯合光明日報理論部、南京大學共同設計開發的思想理論網絡文章評價系統(iWaes)。
  • 思政元素融入職業教育課堂-光明日報-光明網
    近年來,石家莊職業技術學院在全校推進「思政基因工程」,將思政元素融入職業教育課堂,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思政課程」向「課程思政」轉變,推動思政課真正入腦入心。
  • 深入把脈當代中國思想文化動態 光明日報社聯合出版界代表召開座談會
    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陸先高對各位嘉賓的到訪表示歡迎。他回溯了習近平總書記在致光明日報創刊70周年的賀信中所提出的要求,認為做好圖書宣傳、圖書評論尤其是主題圖書的宣介,是我們堅守思想文化大報定位,以思想講政治、以理論講政治、以學術講政治非常好的出發點。
  • 打通理論通往人心的「最後一公裡」
    對此,習近平總書記深刻指出,「我們過不了網際網路這一關,就過不了長期執政這一關」。  網際網路這一關給理論傳播帶來機遇和挑戰。網絡新媒體快速發展,在傳播的數量、內容豐富性、形式靈活性等方面已經遠遠超過傳統媒體。同時,新媒體具有快捷性、交互性、分眾性等特徵,在理論傳播、輿論形成的過程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是,也要清醒地看到,網際網路是一把「雙刃劍」。
  • 農民思想政治教育的自主性維度
    因此,深入分析當前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存在的問題,並在自主性視角下建構農民思想政治教育效能提升機制,有效引導農民群體發揮自主性、樹立健康向上的價值觀,是創新農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也是在鄉村振興中發揮農民主力軍作用的必要保證。
  • 平涼市崆峒區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
    打通農村信息高速公路「最後一公裡」平涼日報記者 楊曼藝 文/圖每日甘肅網5月21日訊 據平涼日報報導 「以前家裡沒有信號,網絡也差得不行。我看電視,用的是接收鍋,接收的臺也少,電視畫面也不清晰。楊家山村是麻武鄉的一個偏遠山村,距離平涼市32公裡。5月10日,楊家山村光網正式建成開通,這標誌著全市電信普遍服務項目圓滿收官。村民現場操作。
  • 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研究
    [3]張文凱(2006)在《關於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的理論思考》中進一步論述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是指在高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實際運作對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即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產生與出現正向結果的效能性。」[4]分析發現:學術界對於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性內涵的闡釋具有較強的一致性,即思想政治教育預期目標與實際結果的符合程度。
  • 把立德作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
    做人有品德,從政有官德,一國的人民有內化於心、外化於行的核心價值觀,那麼,社會就會安定、國家就能興旺,個人就有廣闊而光明的發展空間。從這個意義上講,強調立德,關乎我們每一個人的成長發展,更是百年樹人、民族復興的應有之意。孫柳(國防大學政治學院教授):中華民族是一個崇尚道德、重視修德的民族,歷來注重立德修身、以德立人,在長期的實踐中逐漸形成了為中華兒女普遍認同的道德原則和標準。
  • 關於促進海南省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的提案
    一、重要性(一)加強大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是貫徹習近平「3.18」重要講話精神及中央相關文件精神的必然要求2019年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召開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中指出
  • 科學認識和發掘高校藝術課程的思政教育價值-光明日報-光明網
    教育是國之大計、黨之大計,上好思政課是高校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重要抓手。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指出,要用好課堂教學這個主渠道,其他各門課都要守好一段渠、種好責任田,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形成協同效應。
  • 光明日報: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
    原標題:政治工作永遠是我軍的生命線   思想政治教育要增強說理性戰鬥性,才能收到正本清源、固本培元的功效。戰鬥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命所在,也是政治工作的永恒生命。可以說,我軍政治工作的歷史就是一部同各種錯誤思想作鬥爭的歷史。
  • 中國70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發展
    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共產黨不斷深化對思想政治教育規律的科學認識,不斷彰顯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理論的科學品格,不斷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實踐的科學化水平,使思想政治教育日益成長為一門富有中國特色、時代特徵和世界視野的科學,並在新時代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機。  探討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首先需要理解「科學」與「科學化」的內涵。
  • 你問我答-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智庫你來問#【來擺龍門陣:重慶如何實現快速發展?】重慶雖然地處內陸腹地,但是近些年來,藉助西部大開發、「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等政策東風,實現了跨越式發展。重慶要想更上一層樓,需要在哪些方面有所作為?我們邀請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羅來軍與您聊一聊。
  •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
    這些重要論述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青少年成長成才的親切關懷和殷切期待,立意高遠,思想深邃,形成了內涵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體系,為提升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科學化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加強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青少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
  • 主流媒體引領社會輿論的經典案例-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日報關於河北農大一群畢業生,15年來持之以恆資助病逝同學的雙親,以及被資助的李維賀老人誠信為本,含辛茹苦償還債務的系列報導,讀後令人動容,引人深思,激起了廣泛的社會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