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疫情的漸漸結束,忍了好久的我們,終於盼來了可以去飯店堂食的機會。各大飯店也都端出了最新鮮的上季菜供大家享用。螺螄,成為當下最新鮮,也最美味的食材,映入顧客的眼帘。在享用著這些美味的同時,小編腦子裡忽然間回想起老人們常說的話語:「清明節過後螺螄裡有螞蟥,就不能吃了」。這話說得是那麼的心驚動魄,到底,老人們說的是不是真的呢?
01螞蟥的生活環境
首先呢,我們得從螞蟥的生活環境說起,到底螞蟥是不是和螺絲生活在一起?只有共生在一起,才有可能存在寄生或者殘食的可能。螞蟥生活在稻田、溝渠、淺水汙穢坑塘等處,嗜吸人畜血液,行動非常敏捷,會波浪式移行。每到春暖即行活躍,6~10月均為其產卵期,到冬季往往蟄伏在近岸溼泥中,不食不動,生存能力強。
02螞蟥的食物有哪些?
螞蟥為雜食性動物,以吸食動物的血液或體液為主要生活方式,常以水中浮遊生物、昆蟲、軟體動物為食。動物內臟、植物殘渣,淡水螺貝等都可以成為它的食物。這樣看來,螞蟥確實是有可能以螺絲為食。螞蟥其實是有很多種的,比如日本醫蛭,寬體金線蛭、茶色蛭等,喜歡吃螺螄的為寬體金線蛭,它們吸食螺螄的汁液,從中獲取營養,有較高的醫用價值。
03我們吃的螺螄是哪一種?
我們吃的螺螄是方形環稜螺的俗稱,又名方田螺。方田螺棲息於河溝、湖泊、池沼、水庫及水田內。喜鬆軟底質、餌料豐富、水質清鮮的水域,特別喜群集於有微流水之處。食性雜,以水生植物嫩莖葉、細菌和有機碎屑等為食,夜間活動和攝食。它,確實是寬體金線蛭的主要食物來源。
04
其實我們在飯店吃的螺螄,大多數為人工養殖。人們在飼養螺螄的過程中,首先就要對池塘做好挑選,然後對池塘進行清整、消毒。最後對螺螄還要進行防病處理。在人工的多重處理下,螞蟥對螺螄的侵害已經降到了低點。並且喜食螺螄的螞蟥也是單一的品種,不是所有的螞蟥都喜歡吃螺螄。所以,大家不用對這個老話過於放心上,因為老話雖然說得沒錯,但是在科學的發展過程中,老的觀念已經產生了潛移默化的變化。現在的螺螄,已經成為一年四季都有的食物了。那麼清明過後,為什麼還是有好多人不吃螺螄了呢?那是因為清明過後螺螄產卵了,肉質裡經常含有小螺螄,口味是沒有什麼變化,「吃」變得麻煩了而已。